?

禪道思想推動石濤畫作意境的生成

2016-07-09 19:30時瑞
文藝生活·下旬刊 2016年5期
關鍵詞:石濤意境

時瑞

摘 要:文人畫向來是文人表情達意的重要途徑,而這情意又是由藝術的靈魂——意境傳達的??梢哉f有什么樣的思想意識就會作出相應意境的畫作。中國文人畫家多受傳統哲學思想的影響,從石濤《畫語錄》及其繪畫作品的分析中,我們可以明確了解禪道思想對其藝術作品意境生成的牽引作用。

關鍵詞:禪道思想;意境;石濤;畫語錄

中圖分類號:J21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5312(2016)15-0020-02

石濤繪畫論著《苦瓜和尚畫語錄》一畫章第一論到:“夫畫者,從于心者也?!?①這個心,筆者認為主要指作者的主觀意識,指人生命最本源的情思。石濤在《畫語錄》開篇便強調了創作主體的主觀意識對畫作面貌的主導作用。禪家語“境由心造”,原用以強調思維的第一性作用,在此更可以注解石濤上述論述。石濤生活于明清之交,在文人畫即將因過于程式化而走向沒落之際,以他洞悉天地之道的繪畫理論和無拘無束的創新作品給中國文人畫注入和新的生機,推動了文人畫的進一步發展。石濤曾入佛門修行,而他的作品正是得益于禪道思想的啟發和推動。在此,筆者姑且以《苦瓜和尚畫語錄》和石濤的部分畫作為依據簡要分析禪道思想對其繪畫意境生成的作用。

當然,眾所周知,人是時代與環境的產物,繪畫作品又是由人畫出的,一件藝術品的形成有其客觀因素,但作為抒發情懷的途徑,主觀意識對畫作意境生成的促進作用更為直接。故在此,我們僅討論禪道思想對繪畫意境的牽引作用。

一、禪道思想是“一畫”論的理論源泉

“一畫”觀統攝了石濤整個創作人生,而這“一畫”觀正是得自于禪道思想的熏陶。

“太古無法,太樸不散;太樸一散,而法立矣。法于何立?立于一畫。一畫者,眾生之本,萬象之根?!?②石濤在其《畫語錄》開篇首句即確立了“一畫”觀——上古時期本無法度規矩,有了知識教化,人們對事物才有了認識和區別,“法”才產生。而作為繪畫規則的“法”,或言繪畫技法和規則,原本就根植于作為透析萬物生息之本的“一畫”。這“一畫”是指作為造型基礎構成的具體的一點、一線,又不是這單純的一點、一線,它更多囊括了形而上的整個宇宙的化生萬物的生命狀態。

《老子》云:“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廖兮,獨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為天下母?!?③“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雹芾献釉谇暌郧熬鸵远聪ぬ鞕C,道出了宇宙化生之道。這“一畫”之論,正是得之于對這個“道”的領悟。

《畫語錄》絪缊章第七曰:“筆與墨會,是為絪缊,絪缊不分,是為混沌。辟混沌者,舍一畫而誰耶?”⑤“絪缊”為陰陽二氣交互作用的狀態,“混沌”指筆墨不分的渾然狀態,而中國哲學歷來將混沌當作宇宙創化的本源力量。石濤在《題春江圖》詩里寫道:“書畫非小道,世人形似耳。出筆混沌開,入拙聰明死。理盡法無盡,法盡理生矣。理法本無傳,古人不得已?!雹奘瘽暲L畫之道于開辟混沌的宇宙之理等列,主張藝術創作由“自然之性”轉出,是元創,仿若天地化生,鴻蒙一開,萬物便自然有序,藝術創作亦需要從生命本源汲取力量,作“辟混沌手”,遵從造化精神,在最真實的生命沖動中進行創作。禪語有言:“一沙一世界,一葉一菩提”通常的理解是此語禪機在于能以小見大,從一朵小花可以看出整個世界,筆者略有微詞。禪道的精神在于一朵小花就是宇宙,無處不禪機,無處沒有道。這也正是石濤“一畫”的精神。正是有了了悟禪道形而上的宇宙觀,才有了石濤的“一畫”論和繪畫意境。

《畫語錄》絪缊章第七又言:“辟混沌者,舍一畫而誰耶?畫于山則靈之,畫于水則動之,畫于林則生之,畫于人則逸之。得筆墨會,解絪缊之分,作辟混沌手,傳諸古今,自成一家,是皆智得之也?!雹叽酥小氨倩煦缡帧?,是道家的了自然之道,亦是禪宗的面“山河大地‘忽地敞開”的超然狀態,藝術便在其清靜本然的覺性中豁然呈現。

這“忽地敞開”就是來自于禪宗的典故,禪宗《楞嚴經》卷四說:“佛言‘富樓那!如汝所言,清凈本然,云何忽生山河大地?汝嘗不聞:如來宣說,性覺妙明,本覺名妙?!攴Q覺明,為復性明,稱明為覺,為覺不明,稱為明覺?富樓那言‘若此不明,名為覺者,則無所明?!辈还苁恰靶杂X妙明”還是“本覺明妙”保有清凈本然的覺性——滄海桑田,萬物周流,都是妄相,不要為其表象所牽,這正是《畫語錄》思想精髓的本源所在。

二、禪道精神促成石濤舒展自由的創作理念

石濤的一畫論,極力推崇對宇宙生命之理的尊重。更主張藝術創作時的舒展自由與創新?!懂嬚Z錄》一畫章提出:“一畫之法,乃自我立?!?⑧又有“在于墨海中立定精神,筆鋒下決出生活,尺幅上換取毛骨,混沌里放出光明,縱使筆不筆,墨不墨,畫不畫,自有我在?!雹峒囱宰鳟媰H要遵循化生的宇宙之道,放逐神思,不拘法格,這樣縱使畫作不合他人認可的“標準”,但因為有其風貌所在,有其生命精神所在,自有所為藝術的價值。這里看出莊子藝術觀的影響?!赌先A經》中,《逍遙游》講大鯤擊水三千里,化而為鵬,像旋風一樣直上九萬里的高空,然后駕馭長風,翱翔自在,無所阻礙?!俺颂斓刂?,而御六氣之辯,以游無窮?!庇钟小俺嗽茪?,御飛龍,而游乎四海之外?!鼻f子很好地詮釋了藝術創作的要旨——充分發揮想象力的作用。藝術創作與科學研究的輸出有極大的不同,科學必須以尊重事實為前提,藝術卻可以天馬行空神思遨游,更不用刻板遵循他人的“標準”。

該作品墨彩混融,水墨淋漓,雖然題材傳統,但筆墨表現創新寫意。濃墨渲染黑云亂樹,山坡亦是因沖墨沖水法一片混沌,江水波紋淡墨滃染,一眼看來混亂無序,依稀卻辯得水岸相應的兩牧童和水中奮力游行的兩只水牛。近處山坡更是焦墨加以皴點。整幅畫散發出了風雨如晦、江浪亂涌、牧童焦急驅牛歸家的風貌。石濤看似潦草的表現方式將風雨暮歸的意境生動表達,令人感動。

或許有人提出,又是“尊重自然”,又是“追求自在”,是否是個矛盾?我們尊重的是生命化生之“道”的自然,是萬物所歸的一,要打破的是僵化的規律,是要超越萬物的表象,達到與宇宙化一。要打破的是僵硬的規矩法度和事物表象的約束。此二者是相輔相成的。

北宋云門宗法昌倚遇禪師云“不如仗策歸山去,長嘯一聲煙霧深?!边@是一種解脫一切束縛、不務法規的自在狀態,唯有一顆真實的心靈自在,此時宇宙在乎我手,眼前無非生機。這是一種物我兩忘,物我交融的絕妙意境。

石濤的畫作熱情恣肆的意境正是得自于南禪宗的影響?!办o為躁君”,以靜制曾一度為中國文人畫哲學主流,但是隨著這一哲學思想不斷發展,后期又多加附會,至明清逐漸變為成規,走入為靜思而靜思的僵局。而南禪宗指向對躁與靜的超越。在真是的心靈中,無靜無躁,這正是大乘佛學不生不滅、不來不去的哲學之道,正是萬物歸一的混沌狀態。南禪在發展中,將“莫靜坐”作為其要旨,反對傳統“靜修”觀念。在南禪宗而言,關鍵不在客觀狀態的動與靜,馬祖就有一味靜寂就會“沉空滯寂”的觀點。趙州有語言:“不識玄旨,徒勞念靜?!薄囤w州錄》中記載一段師徒對語:

問:“無為寂靜的人,真落在沉空也無?”師云:“落在沉空?!痹疲骸熬烤谷绾??”師云:“作驢,作馬?!雹馓撟芳澎o,竟得墮落。它指點我們要意順“自然”,杜絕虛念妄想。糾結虛靜,只能沉空滯寂。

《畫語錄》中開篇所述:“我自用我法?!笔瘽嬌交€漫,山水畫色彩濃重,一眼望之即與傳統表現不同,熱烈而非疏澹。佛說:“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崩L畫的精神不在于一味追求簡澹,亦不在于摹寫自然,而在于靈活不拘,在于表達曲意精神。石濤正是超越了表象,不拘簡淡,才得以創作出意境非凡的畫作。正如石濤花卉冊頁中一開杏花一支,花瓣影影綽綽,,風姿非凡,枝干虬結,樹葉蔥蘢,上題云:“不設此花色,焉知非別花,此花惟設色,而恐近涂鴉。如何洞如火,神韻無毫差?!本捅憩F杏花風姿來說,設色才有所別,當然,拘于設色寫照必又失掉畫的藝術價值。畫總是要做到有形,更要超越這形。[11]這便是禪宗“西方剎那間,即在目下”的玄機。

馬祖講經“在在處處,則為有佛?!瘪R祖的再傳弟子趙州對“立處即真”思想又加以發展?!囤w州和尚語錄》有對話如是:

問:“佛花未發,如何辯得真是?”師云:“是真,是實?!眴枺骸坝X花未發時,如何辯得真實?”師云:“已發也?!痹啤拔磳徥钦媸菍??”師云:“真即實,實即真?!瘪R祖所言“立處即真”即放下念頭,不是坐禪,不是苦修讀經,遠離塵穢。禪之妙道,在無凡無圣,無垢無凈的分別。一切煩惱即如來所種,在在是佛,處處即真。11

三、尊受與禪道涉事

《畫語錄》尊受章第四論及感受說:“受與識,先受而后識也。識然后受,非受也。古今至明之士,借其識而發其所受,知其受而發其所識?!?2著重強調了知覺感受的重要地位?!叭毁F乎人能尊,得其受而不尊,自棄也?!?3“筆非生活不神”14可見石濤作畫中對六觸的重視?!八驯M奇峰打草稿”石濤將尊受奉為創作圭臬。他晚年所作《秋風遠望圖》中,焦渴筆墨,圖中多臥筆皴擦,題識中有這樣一段:“只此久不煙火之虛靈耳!必曰如何是墨?與其嘔血十斗,不如嚙雪一團?!奔m結于筆墨技法和前人的規矩不如親身體悟。有所“觸”方能有所“感悟”。

禪家主張“澄觀”“涉事”,《大方廣佛華嚴經疏》卷十三云:“住禪,寂寞也;由契心,性理也。禪不系心,不礙散地,即涉事也?!本戆耸疲骸扒鍍粜某R?,如是尊妙人,則能見般若是也。念想觀除,約于內智,則不受處境,見色如盲。等而言善巧者,非涉事善巧,不念不受,是入理善巧耳?!?/p>

唐代福州的玄沙宗有關于涉事涉塵的著名公案。玄沙《廣錄》云:識不能識,智不能知,動便夫宗。覺即迷旨?!岃蠼^聽雨花,若與么現前,更疑何事?設棲泊處,離去來今,限約不得,心思路絕,不因莊嚴,本來真凈,動用語笑。隨處明了,更無欠少?!瓟z事歸空,閉目藏睛,才有念起,旋旋破除。細想才生,即便遏捺。如此見解,即是落空亡底外道。正是禪宗的哲學思想影響了石濤的作畫精神,從而塑造了他的繪畫意境。

四、結語

石濤在《畫語錄》中,還明確述及對繪畫禪意石濤繪畫論著《苦瓜和尚畫語錄》一畫章第一論到:“夫畫者,從于心者也?!?①這個心,筆者認為主要指作者的主觀意識,指人生命最本源的情思。石濤在《畫語錄》開篇便強調了創作主體的主觀意識對畫作面貌的主導作用。禪家語“境由心造”,原用以強調思維的第一性作用,在此更可以注解石濤上述論述。石濤生活于明清之交,在文人畫即將因過于程式化而走向沒落之際,以他洞悉天地之道的繪畫理論和無拘無束的創新作品給中國文人畫注入和新的生機,推動了文人畫的進一步發展。石濤曾入佛門修行,而他的作品正是得益于禪道思想的啟發和推動。在此,筆者姑且以《苦瓜和尚畫語錄》和石濤的部分畫作為依據簡要分析禪道思想對其繪畫意境生成的作用。

當然,眾所周知,人是時代與環境的產物,繪畫作品又是由人畫出的,一件藝術品的形成有其客觀因素,但作為抒發情懷的途徑,主觀意識對畫作意境生成的促進作用更為直接。故在此,我們僅討論禪道思想對繪畫意境的牽引作用。

一、禪道思想是“一畫”論的理論源泉

“一畫”觀統攝了石濤整個創作人生,而這“一畫”觀正是得自于禪道思想的熏陶。

“太古無法,太樸不散;太樸一散,而法立矣。法于何立?立于一畫。一畫者,眾生之本,萬象之根?!?②石濤在其《畫語錄》開篇首句即確立了“一畫”觀——上古時期本無法度規矩,有了知識教化,人們對事物才有了認識和區別,“法”才產生。而作為繪畫規則的“法”,或言繪畫技法和規則,原本就根植于作為透析萬物生息之本的“一畫”。這“一畫”是指作為造型基礎構成的具體的一點、一線,又不是這單純的一點、一線,它更多囊括了形而上的整個宇宙的化生萬物的生命狀態。

《老子》云:“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廖兮,獨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為天下母?!?③“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雹芾献釉谇暌郧熬鸵远聪ぬ鞕C,道出了宇宙化生之道。這“一畫”之論,正是得之于對這個“道”的領悟。

《畫語錄》絪缊章第七曰:“筆與墨會,是為絪缊,絪缊不分,是為混沌。辟混沌者,舍一畫而誰耶?”⑤“絪缊”為陰陽二氣交互作用的狀態,“混沌”指筆墨不分的渾然狀態,而中國哲學歷來將混沌當作宇宙創化的本源力量。石濤在《題春江圖》詩里寫道:“書畫非小道,世人形似耳。出筆混沌開,入拙聰明死。理盡法無盡,法盡理生矣。理法本無傳,古人不得已?!雹奘瘽暲L畫之道于開辟混沌的宇宙之理等列,主張藝術創作由“自然之性”轉出,是元創,仿若天地化生,鴻蒙一開,萬物便自然有序,藝術創作亦需要從生命本源汲取力量,作“辟混沌手”,遵從造化精神,在最真實的生命沖動中進行創作。禪語有言:“一沙一世界,一葉一菩提”通常的理解是此語禪機在于能以小見大,從一朵小花可以看出整個世界,筆者略有微詞。禪道的精神在于一朵小花就是宇宙,無處不禪機,無處沒有道。這也正是石濤“一畫”的精神。正是有了了悟禪道形而上的宇宙觀,才有了石濤的“一畫”論和繪畫意境。

《畫語錄》絪缊章第七又言:“辟混沌者,舍一畫而誰耶?畫于山則靈之,畫于水則動之,畫于林則生之,畫于人則逸之。得筆墨會,解絪缊之分,作辟混沌手,傳諸古今,自成一家,是皆智得之也?!雹叽酥小氨倩煦缡帧?,是道家的了自然之道,亦是禪宗的面“山河大地‘忽地敞開”的超然狀態,藝術便在其清靜本然的覺性中豁然呈現。

這“忽地敞開”就是來自于禪宗的典故,禪宗《楞嚴經》卷四說:“佛言‘富樓那!如汝所言,清凈本然,云何忽生山河大地?汝嘗不聞:如來宣說,性覺妙明,本覺名妙?!攴Q覺明,為復性明,稱明為覺,為覺不明,稱為明覺?富樓那言‘若此不明,名為覺者,則無所明?!辈还苁恰靶杂X妙明”還是“本覺明妙”保有清凈本然的覺性——滄海桑田,萬物周流,都是妄相,不要為其表象所牽,這正是《畫語錄》思想精髓的本源所在。

二、禪道精神促成石濤舒展自由的創作理念

石濤的一畫論,極力推崇對宇宙生命之理的尊重。更主張藝術創作時的舒展自由與創新?!懂嬚Z錄》一畫章提出:“一畫之法,乃自我立?!?⑧又有“在于墨海中立定精神,筆鋒下決出生活,尺幅上換取毛骨,混沌里放出光明,縱使筆不筆,墨不墨,畫不畫,自有我在?!雹峒囱宰鳟媰H要遵循化生的宇宙之道,放逐神思,不拘法格,這樣縱使畫作不合他人認可的“標準”,但因為有其風貌所在,有其生命精神所在,自有所為藝術的價值。這里看出莊子藝術觀的影響?!赌先A經》中,《逍遙游》講大鯤擊水三千里,化而為鵬,像旋風一樣直上九萬里的高空,然后駕馭長風,翱翔自在,無所阻礙?!俺颂斓刂?,而御六氣之辯,以游無窮?!庇钟小俺嗽茪?,御飛龍,而游乎四海之外?!鼻f子很好地詮釋了藝術創作的要旨——充分發揮想象力的作用。藝術創作與科學研究的輸出有極大的不同,科學必須以尊重事實為前提,藝術卻可以天馬行空神思遨游,更不用刻板遵循他人的“標準”。

且看圖1石濤的《風雨暮歸圖》。該作品墨彩混融,水墨淋漓,雖然題材傳統,但筆墨表現創新寫意。濃墨渲染黑云亂樹,山坡亦是因沖墨沖水法一片混沌,江水波紋淡墨滃染,一眼看來混亂無序,依稀卻辯得水岸相應的兩牧童和水中奮力游行的兩只水牛。近處山坡更是焦墨加以皴點。整幅畫散發出了風雨如晦、江浪亂涌、牧童焦急驅牛歸家的風貌。石濤看似潦草的表現方式將風雨暮歸的意境生動表達,令人感動。

或許有人提出,又是“尊重自然”,又是“追求自在”,是否是個矛盾?我們尊重的是生命化生之“道”的自然,是萬物所歸的一,要打破的是僵化的規律,是要超越萬物的表象,達到與宇宙化一。要打破的是僵硬的規矩法度和事物表象的約束。此二者是相輔相成的。

北宋云門宗法昌倚遇禪師云“不如仗策歸山去,長嘯一聲煙霧深?!边@是一種解脫一切束縛、不務法規的自在狀態,唯有一顆真實的心靈自在,此時宇宙在乎我手,眼前無非生機。這是一種物我兩忘,物我交融的絕妙意境。

石濤的畫作熱情恣肆的意境正是得自于南禪宗的影響?!办o為躁君”,以靜制曾一度為中國文人畫哲學主流,但是隨著這一哲學思想不斷發展,后期又多加附會,至明清逐漸變為成規,走入為靜思而靜思的僵局。而南禪宗指向對躁與靜的超越。在真是的心靈中,無靜無躁,這正是大乘佛學不生不滅、不來不去的哲學之道,正是萬物歸一的混沌狀態。南禪在發展中,將“莫靜坐”作為其要旨,反對傳統“靜修”觀念。在南禪宗而言,關鍵不在客觀狀態的動與靜,馬祖就有一味靜寂就會“沉空滯寂”的觀點。趙州有語言:“不識玄旨,徒勞念靜?!薄囤w州錄》中記載一段師徒對語:

問:“無為寂靜的人,真落在沉空也無?”師云:“落在沉空?!痹疲骸熬烤谷绾??”師云:“作驢,作馬?!雹馓撟芳澎o,竟得墮落。它指點我們要意順“自然”,杜絕虛念妄想。糾結虛靜,只能沉空滯寂。

《畫語錄》中開篇所述:“我自用我法?!笔瘽嬌交€漫,山水畫色彩濃重,一眼望之即與傳統表現不同,熱烈而非疏澹。佛說:“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崩L畫的精神不在于一味追求簡澹,亦不在于摹寫自然,而在于靈活不拘,在于表達曲意精神。石濤正是超越了表象,不拘簡淡,才得以創作出意境非凡的畫作。正如石濤花卉冊頁中一開杏花一支,花瓣影影綽綽,,風姿非凡,枝干虬結,樹葉蔥蘢,上題云:“不設此花色,焉知非別花,此花惟設色,而恐近涂鴉。如何洞如火,神韻無毫差?!本捅憩F杏花風姿來說,設色才有所別,當然,拘于設色寫照必又失掉畫的藝術價值。畫總是要做到有形,更要超越這形。[11]這便是禪宗“西方剎那間,即在目下”的玄機。

馬祖講經“在在處處,則為有佛?!瘪R祖的再傳弟子趙州對“立處即真”思想又加以發展?!囤w州和尚語錄》有對話如是:

問:“佛花未發,如何辯得真是?”師云:“是真,是實?!眴枺骸坝X花未發時,如何辯得真實?”師云:“已發也?!痹啤拔磳徥钦媸菍??”師云:“真即實,實即真?!瘪R祖所言“立處即真”即放下念頭,不是坐禪,不是苦修讀經,遠離塵穢。禪之妙道,在無凡無圣,無垢無凈的分別。一切煩惱即如來所種,在在是佛,處處即真。11

三、尊受與禪道涉事

《畫語錄》尊受章第四論及感受說:“受與識,先受而后識也。識然后受,非受也。古今至明之士,借其識而發其所受,知其受而發其所識?!?2著重強調了知覺感受的重要地位?!叭毁F乎人能尊,得其受而不尊,自棄也?!?3“筆非生活不神”14可見石濤作畫中對六觸的重視?!八驯M奇峰打草稿”石濤將尊受奉為創作圭臬。他晚年所作《秋風遠望圖》中,焦渴筆墨,圖中多臥筆皴擦,題識中有這樣一段:“只此久不煙火之虛靈耳!必曰如何是墨?與其嘔血十斗,不如嚙雪一團?!奔m結于筆墨技法和前人的規矩不如親身體悟。有所“觸”方能有所“感悟”。

禪家主張“澄觀”“涉事”,《大方廣佛華嚴經疏》卷十三云:“住禪,寂寞也;由契心,性理也。禪不系心,不礙散地,即涉事也?!本戆耸疲骸扒鍍粜某R?,如是尊妙人,則能見般若是也。念想觀除,約于內智,則不受處境,見色如盲。等而言善巧者,非涉事善巧,不念不受,是入理善巧耳?!?/p>

唐代福州的玄沙宗有關于涉事涉塵的著名公案。玄沙《廣錄》云:識不能識,智不能知,動便夫宗。覺即迷旨?!岃蠼^聽雨花,若與么現前,更疑何事?設棲泊處,離去來今,限約不得,心思路絕,不因莊嚴,本來真凈,動用語笑。隨處明了,更無欠少?!瓟z事歸空,閉目藏睛,才有念起,旋旋破除。細想才生,即便遏捺。如此見解,即是落空亡底外道。正是禪宗的哲學思想影響了石濤的作畫精神,從而塑造了他的繪畫意境。

四、結語

石濤在《畫語錄》中,還明確述及對繪畫禪意的追求。畫本是人生情思的表達和寫照。時代是變化的,然而萬變不離其宗,離不開宇宙的生命本體。注重體驗,超越具體事物的拘束,尊重化生之自然邊是塑造繪畫高妙意境的秘訣,而這也正是石濤繪畫意境形成的秘訣。

注釋:

①②⑧石濤,周遠斌(點校).苦瓜和尚畫語錄[M].濟南:山東畫報出版社,2013:03.

③④李耳,王弻注.老子[M].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15:27,48.

⑤⑦⑨石濤,周遠斌(點校).苦瓜和尚畫語錄[M].濟南:山東畫報出版社,2013:29.|

⑥⑩11朱良志.南畫十六觀[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4:578,598

,602.

12 13石濤.周遠斌(點校)苦瓜和尚畫語錄[M].濟南:山東畫報出版社,2013:17.

14石濤.周遠斌(點校)苦瓜和尚畫語錄[M].濟南:山東畫報出版社,2013:21.

猜你喜歡
石濤意境
“嚙雪一團”——探析石濤美學思想之“獨創精神”
墨彩出奇 意境清雅
清朝畫家石濤“北漂”記
中國畫的意境
論石濤之畫法與禪法
舞蹈意境的認知與養成
《蒼松秋色》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