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基金管理模式的探討

2016-07-11 21:34胡海亮
現代經濟信息 2016年12期
關鍵詞:社會養老保險農村

摘要:每一位農民手中的社會養老保險都有一個賬戶,其中都有一定量的資金,隨著全面投資理財意識的提高,農民對生活水平要求的日益提高,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基金也需要進行管理和增值保值,本文將在此基礎下,具體談談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基金管理模式。

關鍵詞: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基金管理模式

中圖分類號:F840.67 文獻識別碼:A 文章編號:1001-828X(2016)012-0000-01

引言

目前的農村社會養老保險主要是為農民的養老問題和社會基本福利提供一定的保障資金,因而農民輕易不會動用該筆資金,但是由于全面投資理財熱,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基金的管理模式也在不斷發生著相應的改變。

一、現階段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基金管理

(一)管理不規范嚴謹

現階段的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基金的管理標準主要以當地政府為主,國家對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基金管理并沒有制定和出臺明確的法律法規或相關政策,因此在具體的管理過程中,還存在著基金管理制度不規范,管理過程不嚴謹,沒有專人對基金管理進行嚴格督查的現象。尤其是現階段在農?;鸸芾碇羞€缺乏大量優秀專業的管理人員,現有的從業人員管理水平較低、管理能力較差、特別是對信息化技術掌握程度比較低,因此導致絕大多數農民在領取或運用基金的過程中仍然需要依靠人工辦理,所需時間相當長而且過程也非常麻煩,所謂人多手雜,在此過程中很容易造成工作失誤[1]。

(二)管理層次低 管理過于集中

目前,個人賬戶機制是我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的主要方式,基金來源主要是通過個人繳費和一小部分的國家政策扶持下的集體補助,并且最重要的是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基金管理層次過低,主要集中在縣級政府下設的機構進行管理運營,這些縣級政府條件有效,缺乏獲取及時新鮮的市場信息的渠道,管理方法陳舊落后,尤其是地方政府經常在縣區管理基金的過程中橫加干預,這也使得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基金在管理過程中存在被某些地方政府或者縣區官員挪用的現象,人們常說“雞蛋不能放在同一個籃子里”,但是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基金全部集中在一個地方進行管理,風險度非常高,安全性也無法得到有效保障[2]。

(三)基金效益過低

目前我國農民的社會養老保險基金主要是有兩大管理途徑,一個是存在銀行做定期,另一個就是購買國債。這兩種基金管理途徑非常安全,基本沒有任何風險,但是相對的,基金收益也非常微薄,農民的基金往往一年到頭也并沒有增值多少,隨著國家出臺的一系列刺激消費的降息政策,現在存在銀行中的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基金連保值都相當困難。然而農民對金融市場中的其它投資方式不是十分了解,有關政府部門也沒有派專人對其進行基金投資管理指導,并且現在金融市場中有高回報的投資管理方式如股票等等都存在著相當大的風險,并且經常出現波動,因此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基金管理處在一個進退兩難的境地。

二、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基金管理模式

(一)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基金自主管理模式

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基金自主管理模式,指的就是農民個人或社會養老保險管理機構將基金進行自主投資和管理。這樣拓寬了基金管理的平臺和渠道,增加了基金收益的機會,基金管理在用于銀行存款和購買國債的基礎上有增添了許多其他方式,比如說將基金放置到股票市場當中,或者現階段最熱門的網上金融市場當中,例如余額寶、借貸寶或者其他P2P融資渠道。這些資金管理平臺回報率較大、利潤較高,能夠使得現有的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基金實現大幅度增值。但是有一點值得注意的是,目前我國的金融市場并不是十分穩定,還存在著較大的風險,雖然收益比較高,但是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基金面臨的風險也比較大,由此可以看出自主管理模式的安全性還有待提高[3]。

(二)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基金銀行管理模式

農村保險基金銀行管理模式需要與傳統的將基金存入銀行錯頂起是需要進行區別的,這里所指的銀行不是一般意義上的商業銀行,而是國家為了管理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基金專門成立的保險基金銀行,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基金通過專門的保險基金銀行以放貸的形式進行管理,通過在放貸過程中收取一定額度的利息作為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基金保值和增值的主要途徑,并且由政府全程對其進行監督和管理,安全性較高、風險度較低。建立專門的保險基金銀行實際上就是將原本的管理機構進行整合,通過政府全程的管理和監督保障了基金保值增值的高透明度,防治地方官員私自挪用保險基金行為的發生,但是建立專門的保險基金銀行所花費的精力和投資相當大,并且時間較長,因此暫時還不能大規模的進行推廣。

(三)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基金受托管理模式

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基金受托管理模式指的就是縣區的保險基金管理機構將管理基金的權利委托給其他機構,主要是委托給專門的保險基金管理公司。專業保險基金管理公司與縣區管理機構相比條件較好,主要體現在管理人員專業程度方面,保險基金管理公司擁有許多專業從事基金管理行業的人才,在他們的投資指導和管理下能夠使得基金實現保值增值,但是委托給管理公司還需要支付一筆相當豐厚的委托資金,這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基金的管理成本[4]。

三、結論

總而言之,我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基金對于農民來說至關重要,影響著他們后半生的幸福,因此在該方面的管理中還是應該以求穩為主,在求穩的基礎上最大程度的增加養老保險資金,這不僅需要政府和有關部門在其中加強監督管理的作用,更需要盡快建立起規范科學的金融市場,切實保障農民的利益。

參考文獻:

[1]劉昌平,殷寶明.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財政補貼機制的可行性研究——基于現收現付平衡模式的角度[J].江西財經大學學報,2010,No.6903:35-40.

[2]楊發祥.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制度的實踐模式及其優化策略[J].學術界,2010,No.14607:192-201.

[3]封鐵英,李夢伊.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基金收支平衡模擬與預測——基于制度風險參數優化的視角[J].公共管理學報,2010,v.7;No.2804:100-110+127-128.

[4]劉昌平,謝婷.基金積累制應用于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制度的可行性研究[J].財經理論與實踐,2009,v.30;No.16206:26-31.

作者簡介:胡海亮(1972-),女,山東威海人,學歷:本科,畢業于中央黨校,研究方向:人力資源經濟學。

猜你喜歡
社會養老保險農村
農村積分制治理何以成功
“煤超瘋”不消停 今冬農村取暖怎么辦
提高農村小學習作講評的幾點感悟
四好農村路關注每一個人的幸福
贊農村“五老”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