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迎接國際貿易與投資新規則的機遇與挑戰

2016-07-11 09:47王旭
現代經濟信息 2016年12期
關鍵詞:機遇與挑戰國際貿易措施

王旭

摘要:隨著全球化的不斷發展,各個國家之間的貿易往來越來越密切,而國家與國家的競爭在經濟貿易中的體現日益突出,在當今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對于我國來來說是機遇與挑戰并存,如何準確的把握新形勢下的經濟投資規則,成為值得我們不斷去思考與探索的問題。本文主要分析當今國際貿易的主要趨勢與新的投資規則,并就當前貿易趨勢提出幾點應對措施。

關鍵詞:國際貿易;投資新規則;機遇與挑戰;措施

中圖分類號:F740 文獻識別碼:A 文章編號:1001-828X(2016)012-000-01

引言

在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上由《中共中央關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提出我國將要構建“開放型經濟體制”,明確指出要適應當今的全球化經濟體制,還指出要結合時代特色,把握發展趨勢,促進國與國之間的長期合作,從而促進各個地區之間的資源整合,在全球化的大趨勢下,更深層次的加強經濟交流與融合,我國應當做好準備迎接國際貿易與投資新規則帶來的機遇和挑戰,積極把握機遇和挑戰,從而提高我國的國際競爭力。

一、國際貿易與投資規則未來的格局與趨勢

在過去的幾年中,由于全球價值鏈的逐漸興起與發展,對于國際生產體系、貿易投資、商業業態格局產生了重要的影響,成為重新塑造經濟格局的重要影響因素之一。而隨著我們服務與生產日漸多樣化、復雜化、專業化,因此制作與服務也被不斷地細化分工,隨著國際通訊、運輸、信息技術的日漸成熟,進一步降低了生產成本,以及當今各國之間對于貿易壁壘的削減,促使了跨國公司可以更加自由、快捷的利用全球資源,進行全球資源配置,全球價值鏈由此產生,不同的企業之間價值鏈的交錯就形成了全球生產網絡,極大的促進了全球化的經濟發展。

在進入21世紀以后,世界經濟逐漸開始從傳統模式到新型模式的轉變,模式的轉變表現在生產、貿易、投資等各個方面。傳統模式的實質是在國內進行生產,在國際上拓展銷售,而新型模式指的是在生產上實現國際化,并且在國際上擁有更加方便快捷的銷售體系。如果我們從專業化的角度來看,而傳統模式所指的是在不同地域、不同國家之間構建相應的產業分工體系,而對于新型模式來說,指的是在相應產品內部或在具體的價值鏈內部實現分工。而我們從具體的投資方式上來看,具體的投資模式中傳統模式的主要投資方式是一體化FDI,然而新型模式主要采用是垂直化、一體化FDI[1]。

隨著全球化不斷發展,投資出現了新的格局,而這種格局主要表現為以下幾個方面:首先,發達國家在實際的生產過程中對于全球性價值鏈的依賴程度較高,而一些新興的經濟體在不斷的發展中也逐漸融入了這個全球價值鏈當中;而在全球價值鏈當中,起著關鍵性作用的是跨國公司,在整個全球性貿易中跨國公司也占據了較大的市場份額而我們也可以看出美國、日本、中國也是各個大洲之間的網絡核心,而服務行業也逐漸成為其經濟發展的重要支柱。國家之間發展存在著差異,而對于價值鏈的依賴程度也有所不同。因此在世界經濟體中有很多一部分開始在自身價值鏈上努力希望能夠實現更高水平的跨越,而還有少數一部分經濟體則是在自己價值鏈的下游不斷擴展。

二、存在的機遇與挑戰

1.機遇

有利于國內改革的深入發展,我國創新性的提出了以開放促改革的思路,當前世界貿易全球化投資新規則的一些標準符合我國的發展思路,新規則中關于服務業的開放和知識產權的保護、國有企業的改革等與我國當前發展方向一致,因此這時一個重大的機遇;

促進我國貿易結構轉型發展,國際貿易新規則以經由傳統貿易轉變為“貨物貿易、服務貿易、投資”三位一體化的結構而我國把握機遇就可以順利的實現國內的貿易轉型升級[2];

有利于提升我國的國際地位,在國際新規則的貿易中高標準的勞動規則,有利于刺激我國轉變發展模式,改變傳統模式,提高我國在全球價值鏈中的地位。

2.挑戰

美、歐等一些發達國家企圖用新的貿易規則來重塑有利于自己的經濟秩序,如在貿易新規則中主張消除國家之間的“邊境內限制”如果一旦實施對我國的政治經濟體制影響是巨大的。

國家貿易高標準,將會是新形勢的貿易壁壘,這將極大的影響我國的對外貿易,一旦形成中國將面臨著貿易替代和轉移效應。

目前的國際貿易是由美歐等發達國家控制,他們搶占先機而我國仍然處在被動局面,面臨著“被邊緣化”的威脅。

三、應對措施

我國應該順應時代潮流,積極做出相應的調整與決策,去面對新的挑戰,充分的理解分析全球價值鏈和可持續發展,并以此為基礎制定出能夠適應貿易國國際貿易新規則的投資策略。

結合我國自身發展的需求,創造性的開展探路前哨和綜合試驗區,并針對新規則談判中的利益進行分析,要做到權利與義務的平衡。我國可以效仿歐盟的貿易四五,在國際協定中針對一些非約束性的承諾可以先行規定,之后再根據我國的國情逐層開展,為了在實際中減少摩擦發生,可以在具有爭端的問題中實行分階段式的解決方式[3]。

充分了解新規則存在的攻勢利益,特別要了解我國對外出口和對外投資中的削除制度,對于其造成的貿易壁壘和障礙要及時的解決,從而為我國國際貿易提供更加優越的外部投資環境,在一些共同問題的探索上和共同利益的貿易中都可以與相關國家建立平等互利的聯盟關系。

四、結束語

在全球化的今天,國際價值鏈體系的形成和深入發展對于每個國家的影響都是巨大的,沒有一個國家可以置身事外,只有迎接挑戰,把握機遇才能夠更快的發展。其中,“第二代”貿易與投資已經成為了價值鏈的核心內容,我國應當以包容、開放、與時俱進的心態去面對新的貿易規則,將可持續發展與經濟改革相結合,制定出符合我國國情的投資政策,改變傳統觀念,從而推動我國的深入發展和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盛斌.迎接國際貿易與投資新規則的機遇與挑戰[J].國際貿易,2014,02:4-9.

[2]融入全球價值鏈,迎接國際貿易新規則挑戰[J].南開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4,05:160.

[3]夏麗紅.國際貿易規則重塑期中國的機遇與挑戰[J].赤峰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15,15:106-108.

作者簡介:王 旭(1979-),女,四川瀘州人,碩士,九江學院經濟與管理學院講師,研究方向:國際經濟與貿易。

猜你喜歡
機遇與挑戰國際貿易措施
放養雞疾病防治八措施
高中數學解題中構造法的應用措施
警惕國際貿易欺詐
點揚國際貿易(上海)有限公司
減少豬相互打斗的措施
夏季豬熱應激及其防治措施
大數據給財會行業帶來的機遇與挑戰
2015年《國際貿易》月刊總目錄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