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論財務會計理論與實務契合下的實施模式構建

2016-07-11 10:01萬周
現代經濟信息 2016年12期

萬周

摘要:隨著科技的發展和社會實際的需要,傳統的財務會計已滿足不了企業的需求,實施財務會計理論和實務契合以是當今社會發展的趨勢。但是由于財務會計理論和實務契合模式是剛剛興起的工程,所以,在某些方面還有很多不足之處亟待解決。例如其目的性、手段性以及結果性等功能導向不明確。本文,筆者就現階段其模式構建中存在的問題加以說明。

關鍵詞:財務會計理論;實務契合;實施模式構建

中圖分類號:F234.4 文獻識別碼:A 文章編號:1001-828X(2016)012-000-01

就現階段我國社會經濟由于受到資源匱乏以及各種因素的制約,其大多數重要的產品和資源的獲取都要依賴于國有企業,而獲取資源的基礎是以有充足的資金為依據,筆者通過調查,了解到,國有企業資金的來源有兩個方向:企業內部自給自足;外源性資金援助。由于受到某些因素的誘導,科層下行層級在對重要產品進行采購時,對資金使用分配力度不夠合理,存在一些漏洞;另一方面,企業的管理層部門對資金使用情況關注度不高,進而使一些工作人員出現不良動機。另外又由于在實際操作中的一些失誤,進而出現信息不對稱的現象。

一、問題形成的現狀分析

(一)委托代理關系所引致的現狀分析

眾所周知,國有企業在派遣工作人員進行物資采購時對采購員的食、住、行采取報銷政策;采購員只要將報銷憑證上交,經過有關部門進行確認就萬事大吉了。而有關部門對于報銷憑證的是否有誤或有無都一概不問,在這種情況下就容易出現采購員實施個人主義行為。致使這一原因有兩個方面的因素:其一,采購員自身因素引起的;其二,主要原因還是由于企業管理部門在管理方面還存在很多不足之處。

(二)信息不對稱所引致的現狀分析

就目前我國問題形成的因素,除了委托代理關系所引起之外還有一重要原因:信息不對稱。所謂的信息不對稱,簡而言之,就是企業管理層對采購員的機會主義行為關注度不高,對采購員的采購信息了解的不夠詳細,進而出現公司對采購員的信息和采購員反饋到公司的信息不對稱的現狀。

縱觀我國各大國有企業,隨著權利重心的轉移,其實務模式是權變理論的指導方法,但是,又由于我國社會主義體制以及一些客觀因素的制約,其生存時間不會太長。筆者根據工作經驗認為,企業對采購員信息核對的主要依據是報銷憑證,但是由于憑證的不真實致使采購員實際采購信息和憑證信息失衡,又由于有關部門對采購信息關注度不高,進而致使采購員的采購信息的正確與否無從得知。為此,這一問題成為建立財務管理與實務契合模式中的亟待解決的問題。

二、信息經濟學視角下的財務會計理論

(一)對事前控制的理論補充

所謂的“事前控制”,通俗的講,就是在對某一物資進行采購時,有關管理部門做好預算工作。要想做好預算工作,僅僅依賴于企業是遠遠不夠的,而是在了解企業實際實力的情況下結合我國國家資源部門對采購的各項工作進行詳細分析;另外,值得注意的是,在對其進行分析時,應對可能存在的風險也要綜合考慮。

(二)對事中控制的理論補充

筆者通過多年工作經驗,認為現階段在我國各大國有企業中,對事中進行控制的的企業寥寥無幾。所謂的事中控制,簡而言之,就是對物資采購過程密切關注,了解每一筆資金的使用方向。但是,縱觀我國各大國有企業,有關管理部門實施所謂的“事中控制”僅僅是局限于間隔一段時間對資產進行巡查。

三、對財務會計理論導向功能的認識

(一)目的性導向功能

眾所周知,資金是進行一切經濟往來的基礎,相應的,如何合理的對資金進行合理的配置也是國有企業的核心問題問題之一。資金配置較多,產品質量得到保證,但是企業的經濟效益得不到保障;相反,資金配置較少,不僅質量得不到保證,而且,企業的市場競爭力也會大大降低。為此,要想使公司的資金的預算能夠合理應用,有關部門要同時對事前和事中資金應用加大關注力度,進而達到目的性。

(二)結果性導向功能

反應財務會計實務進行好壞的最好憑證要看指標評價結果和企業要求是否一致。要想財務會計實務和財務管理目標盡可能的一致,企業可以用結果對過程進行導向。所需結果細致劃分到每一環節中。如此一來,還可以避免發生機會主義行為。

四、理論與實務契合下的模式構建

(一)建立資金預算的黨員監督機制

筆者認為,建立資金預算的黨員監督機制對企業的發展有著極為重要的作用。只有企業內部做到廉潔自律,企業的發展才能持續、長久。要想使廉政工作徹底落實,財政部門和政府有關部門的參與必不可少。財政部門結合其他部門做好預算工作,政府黨員做好監督工作。部門間相互監督,相互制約進而使企業在市場上占有一席之地。

(二)建立全過程的資金管控機制

縱觀我國國有企業在現階段的發展情況,不難發現大多說企業的資金管控部門的建立還有待完善。企業在資金管控方面,大都采用以年為單位,而且對于資金的計算統計比較籠統,容易發生機會主義行為。企業資金管控部門進一步完善,將資金管控進一步的細致劃分,不僅可以減少機會主義行為,也會使資金的配置更加合理。

(三)建立資金使用效益的評價機制

所謂的資金使用效益評價機制,簡而言之,企業高級管理部門制定一定的政策,定期對各個部門的經濟效益和資金使用情況進行評估,如此一來,不僅可以有效的減少機會主義行為,而且,在公司內部會出現你追我干的工作狀態。而對于機制的創建不能盲目跟風,而是要根據企業資金的使用情況著重于事前分析和事中的權變管理。

(四)建立與單位各業務部門的信息溝通機制

在實際工作中,國有企業所從事的一切活動都是以人們的需求為基礎的。在上文筆者也提及資金是從事一切活動的基礎,在開展這一過程中,資金配置方面,財務部門扮演著極為重要的角色。企業財務部門和各個部門進行有效的溝通,才能使資金的配置更加合理,同時也使市場競爭力大大提高。

五、結束語

在本文,筆者從問題形成的現狀進行分析,并從信息經濟月的視角對財務會計理論與實務契合進行說明,以期為讀者、有關工作者提供幫助。

參考文獻:

[1]李永芹.淺談國有企業財務會計管理中存在的問題與改進意見[J].中國經貿2011(22).

[2]王祥同.國有企業財務會計問題及其對策探討[J].致富時代(下半月),2011(8).

[3]梁永強.淺析國有企業財務會計報告的改進與發展[J].

作者簡介:萬 周(1991-),男,漢族,陜西西安人,陜西科技大學鎬京學院會計學學士,助教,研究方向:財務會計理論與實務。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