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謹慎性原則的會計運用狀況研究

2016-07-11 22:19張娟
現代經濟信息 2016年12期
關鍵詞:謹慎性原則會計

張娟

摘要:謹慎性原則在會計中的運用具有兩面性,如能對會計謹慎性原則進行了有效運用,有助于為使用者提供客觀的會計信息,正確的反映企業的運營情況,降低財務風險。如不能正確運用,則將會提高風險損失,使會計信息受到損害,對企業的長遠發展產生不利的影響。本文指出了謹慎性原則在會計運用中存在的問題,并提出解決這些現象的方法,以促進謹慎性原則的有效運用。

關鍵詞:謹慎性原則;會計;運用狀況

中圖分類號:F230 文獻識別碼:A 文章編號:1001-828X(2016)012-000-01

一、引言

謹慎性原則又叫穩健性原則,是指會計人員在對某些經濟業務或會計事項存在不同的會計處理方法或程序可供選擇時,在不影響合理選擇的前提下,以盡可能選用一種不虛增利潤和夸大所有者權益的會計處理方法和程序進行會計處理,以謹慎的態度去反映企業財務狀況和經營成果,盡可能合理估計可能發生的損失和費用。謹慎性原則已經在世界范圍內被廣泛應用,是一項具有爭議但是具有深遠影響力的會計原則。

在會計業務處理中,有時會遇到帶有不確定因素和復雜因素的情況,這種情況的處理就需要會計從業人員具有較高的職業素質。但是由于會計從業人員的素質有高低之分,其所選擇的會計政策不一定能更好的解決問題,反而會影響會計信息的可靠性,另使用者做出錯誤的判斷,最終做出錯誤的決策。而且,有些時候,企業因為考慮到其自身利益,會做出虛估資產、操縱利潤等行為,這將導致其所提供的會計信息無法真實反映企業自身的經營情況。一些國家法律政策的頒布,有時也會對會計謹慎性原則的運用產生一定的影響。

因此,考慮到會計業務中不同會計原則對會計信息產生的影響,為了在保護投資者利益的同時,提高企業在經濟活動中的競爭能力,謹慎性原則的采用顯得尤為重要。在我國市場經濟的大環境下,謹慎性原則仍然存在被曲解,誤用的情況,這另會計業務進行中出現了各種問題。為了解決這一問題,保證謹慎性原則在會計業務中合理運用,更好的發揮謹慎性原則的作用,就要求在提高會計從業人員素質的同時,改進相關的機制。只有充分了解了謹慎性原則在會計業務中存在的問題,才能更好的解決這一問題。

二、謹慎性原則在會計運用中存在的問題

1.謹慎性原則在實際業務應用中與其他會計原則存在沖突

通過謹慎性原則可以預估可能的損失,但是不能預估產生的效益。這容易造成企業對損失的預算過大,而對收入的計算過少,這將導致企業獲得的利潤得不到合理的、真實的反映,違背了會計運用中的可靠性原則。謹慎性原則要求盡量提前或當期預估將產生的損失,而延后預估產生的收入,這實際上是對損失和收入的不對稱核算,違背了收入和成本費用相配比的原則。

2.謹慎性原則在實際運用中的操作過程中存在問題

謹慎性原則帶有一定的傾向性,它是針對會計業務過程中某個時間段,而不是整個會計業務過程。另外,謹慎性原則對會計業務過程中的某些情況應該如何解決缺乏一個客觀的標準。比如:按照謹慎性原則,要求企業對增產減值進行估算,但是并沒有明確提出增產減值所對應的時間點,這就導致有的企業僅在某一段時間或者年末對其的資產進行檢查,這樣操作之后得出的結果顯然是不準確的,不能更好體現企業運營情況的,這導致謹慎性原則在實際操作中很難實現。

三、改進和完善謹慎性原則的措施

1.合理運用謹慎性原則,正確安排各項原則在應用過程中的順序

在會計業務中運用謹慎性原則時,應避免與其他會計原則產生沖突的情況,并且根據不同的實際情況對不同的會計原則重要性做出判斷。企業所提供的信息要有價值,應是對實際情況的反映。所以要求企業提供信息時應該以可靠性原則為主。如果企業沒有根據實際情況給出實際的運營情況,那么會計工作就喪失了其本來存在的意義。謹慎性原則則應在保證準確性原則的前提下加以利用。其他情況則應根據當時的具體情況作出判斷,不應一味的以謹慎性原則為主。

2.加強對會計工作人員的職業培訓

為了謹慎性原則在會計事務中能得到更好的運用,企業應注意提高會計從業人員的專業素質。定期進行理論知識的培訓,并實行一定的考核機制,增加大家對會計理論知識學習的積極性。同時也要增強會計從業人員對相關法律法規的學習和職業道德的培養,保持會計人員的誠信和社會責任感,加強會計人員的自我約束力,拒絕會計造假,會計人員自身也應善于在工作中積累經驗,全面提高職業判斷能力。

3.強化監督機制,明確濫用謹慎性原則的后果

在企業內部以及政府中建立相關的監管部門,制定相關的監督機制,加強對會計工作者的監督。充分發揮企政府及新聞媒體對謹慎性原則運用的監督作用,以防企業在會計核算中濫用謹慎性原則,從中謀取私利。對濫用謹慎性原則的行為,通過公開處罰、追究當事人法律責任、賠償因提供虛假財務信息造成的損失等手段,杜絕此類現象的發生。

四、結論

作為一項存在爭議又不可或缺的會計原則,謹慎性原則體現了企業對損失的一種評估,有利于企業業務的開展,但是在目前的實際應用中仍然存在一些問題。不同的企業遇到的會計問題也不同,不能一味的采用相同手段盲目運用謹慎性原則。更不可以只應用謹慎性原則而忽略了可靠性原則等其他會計原則。因此,在實際會計應用中,應在努力完善相關法律法規以及監管機制的前提下,加強會計人員從業素質的提高,再合理的利用謹慎性原則,才能更好的發揮出其預警和化解風險的作用,保證正常的經濟秩序,促進企業的長遠發展。

參考文獻:

[1]高亮琪,張瑞平.會計核算中謹慎性原則的應用分析[J].商場現代化,2014(30):155-156.

[2]陳剛.會計謹慎性原則的局限性及改進措施[J].全國商情·理論研究,2011(5):52-54.

[3]趙瑩,田躍新.謹慎性會計原則研究綜述及展望[J].財會通訊:學術版,2007(2).

[4]陳德萍.謹慎性原則的會計運用狀況研究[J].中央財經大學學報, 2002(9):48-50.

[5]杜學當.論謹慎性原則在會計實務中的運用[J].新鄉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24(4):40-42.

[6]楊萍,饒永華.略論謹慎性原則在會計工作中的運用[J].價格月刊,2004(5):45-46.

作者簡介:張 娟(1985-),女,漢族,籍貫廣西,甘肅會計專修學院任教務主任,研究方向:財務會計。

猜你喜歡
謹慎性原則會計
探討謹慎性原則在經濟管理會計核算中的應用
關于謹慎性原則的應用問題探討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