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對縣長經濟責任審計的幾點思考

2016-07-11 22:21李娜
現代經濟信息 2016年12期
關鍵詞:經濟責任自然資源財政預算

李娜

摘要:縣長經濟責任審計范圍廣,資金量大,應關注全局性的、長遠的、民生的且與縣長履行其經濟責任緊密相關的經濟事項,并積極探索自然資源審計在縣長經濟責任審計中的具體應用。

關鍵詞:經濟責任;財政預算;民生資金;自然資源;經濟發展

中圖分類號:F239.45 文獻識別碼:A 文章編號:1001-828X(2016)012-000-01

開展縣長經濟責任審計,應以財政財務收支審計為基礎,沿著縣長經濟權力運行軌跡,以《黨政主要領導干部和國有企業領導人員經濟責任審計規定實施細則》對地方各級政府主要領導干部經濟責任審計要求的15項主要內容為審計重點進行審計,縣長履行其經濟責任所涉及的所有部門和資金均是縣長經濟責任審計的范圍。面對如此廣泛的審計范圍,要把縣長經濟責任審深、審透、審出亮點、準確界定其應負的責任并客觀公正的作出審計評價,除了審計財政收支外,應著重關注哪些問題呢?筆者以多次參加縣長經濟責任審計的經驗和體會,提出以下幾點個人觀點。

一重點關注縣長在行使其職權促進當地經濟發展的同時是否制定了與國家法律法規、財經紀律相違背的政策。審計發現,為了促進地方經濟的發展和經濟目標的實現,縣長及所在地方政府往往會制定出一些與上位法相違背的新政策,比如,為了在招商引資工作中有所突破,吸引企業入住本地區,進而制定出稅收、土地出讓金先征后返等招商引資優惠政策,導致了零稅收,零地價,甚至負地價招商現象的頻現;為了解決招商引資企業建廠違法占地問題,不惜違反土地管理法等相關法規,政府敦促土地管理部門以“以罰代法”的形式,為違法占地企業辦理用地手續,再將罰款以支持企業發展的名義返還給企業。

上述政策的執行,首先會導致稅收、土地出讓金等預算收入的流失,招商引資成本過大,難以實現成本效益的配比;其次會導致違法占地企業零成本洗白其違法所占土地,政府執行土地總體規劃和耕地保護的職責未能履行;另外會造就大量“短命”企業,擾亂正常經濟秩序,造成當地經濟發展后勁不足。部分企業為了享受稅收優惠政策,當稅收等優惠政策期滿后,就會從一個地方撤資,轉而將企業投向其他地區,這種短期投機行為的出現,給當地社會經濟的發展帶來了隱患。

二是重點關注地方政府在舉債過程中是否存在違規擔保、是否有足夠的償還能力、是否會給銀行帶來金融風險等。為保障經濟社會的持續發展,加大基礎設施建設,各地政府在財力不足的情況下,往往通過政府融資平臺向金融機構融資,由財政還本付息。審計發現政府存在違規融資的問題,給政府償還債務及金融機構帶來潛在的金融風險。一是違規將政府機關、事業單位、學校、醫院等公益性資產作為資本注入融資平臺;二是通過特事特辦等程序違規責成土地管理部門虛假辦理土地證,用于向金融機構融資;三是隨意操控土地價格,企業違規由評估機構低估地價拿地而后又高估地價向金融機構抵押融資。上述行為的存在,一方面違反了相關法律法規的規定,另一方面在地方在財力不足、人為高估地價的情況下,給金融機構帶來了潛在的金融風險。

三是關注民生資金在管理和發放過程中是否被違規套取、挪用等。民生資金是國家保護弱勢群體,維持社會穩定,改善民生的專項資金,不允許任何單位和個人以任何名義套取、截留、挪用,是不可觸碰高壓線。然而在審計中筆者發現,民生資金往往是一些人惦記的對象,采取不同的手段進行冒領、套取。如在縣長經濟責任審計中,對低保、五保供養、財政小額貼息貸款、陽光工程、雨露計劃、失地農民培訓等民生資金的管理和發放進行抽查審計,經數據比對發現存在不符合條件人員享受低保、套取財政貼息貸款、培訓機構以虛報培訓人數、以普通教育、職業教育在校生身份套取財政資金的情況。產生這些現象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幾方面,一是業務經辦人員黨性原則不強,法律意識淡薄,礙于親情、友情等關系,違規給不符合條件的人員辦理低保、貼息貸款等;二是經不住經濟利益的誘惑,培訓機構編造虛假材料套取財政資金;三是相關職能部門監督不到位,監督檢查往往流于形式,未能及時發現違規違紀現象并及時阻止。

四是重點關注中央八項規定和六項禁令是否落到實處。中央八項規定和六項禁令對公務招待、會議、津補貼發放等做了明確的規定,各地政府積極組織所在地區職能部門學習,工作作風和廉潔自律意識有了轉變和提高,但部分單位,尤其是基層單位認識不到位,警惕心不強,存在僥幸心理,依然存在以各種名義列支補貼、加班費、禮品等現象。上述問題的存在直接反應了縣長在黨風廉政建設工作中的疏漏,在審計時應重點關注并予以披露。

五是探索自然資源審計在縣長經濟責任審計中的具體應用。經濟責任審計實施細則明確將環境資源審計納入黨政領導干部經濟責任審計的范疇,縣長作為當地政府主要領導,對當地的自然資源、生態環境保護及合理開發利用有不可推卸的責任。當前自然資源審計沒有現成的審計經驗可循,需要審計人員在審計過程中不斷的摸索。通過對當地自然資源的存量、現狀、利用、收益情況的分析,以審查當地自然資源、生態環境保護是否被人為破壞,是否存在以犧牲環境為代價發展經濟的政績工程,以促使領導干部重視對土地、礦產、森林、草原、水和生態資源的保護,重視節能減排,搞好土壤修復工程,加強飲用水源保護,推進江河湖泊污染治理,大力發展清潔生產、綠色低碳技術和循環經濟。

縣長經濟責任審計,要貫穿“監督體現服務,制約體現促進”的審計理念,以審查財政收支的真實、合法性和效益性為基礎,按照“三重一大“的要求,關注全局性的、長遠的、民生的且與縣長履行其經濟責任緊密相關的經濟事項,合理確定縣長應負的責任,歷史的、客觀的作出評價。通過審計,揭示出當地經濟社會發展中存在的問題和隱患,為當地經濟的長遠發展提出建設性的意見和建議,充分發揮審計監督、服務職能。

參考文獻:

[1]中央紀委機關,中央組織部,中央編辦,監察部,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審計署,國資委.黨政主要領導干部和國有企業領導人員經濟責任審計規定實施細則,2014(7).

[2]葉煥華.縣委書記縣長任期經濟責任審計的內容和方法.審計文摘,2006(11).

[3]翟建偉.縣委書記和縣長任期經濟責任同步審計內容及評價體系研究.理財,2014(8).

猜你喜歡
經濟責任自然資源財政預算
關于財政預算資金效益審計有關問題的探討
澳大利亞財政預算制度與議會監督
淺談經濟責任審計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建議
淺析越南經濟發展展望
在“自然”課堂中探索幼兒教育新途徑
建設項目投資財政預算執行審計探討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