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探究沙縣小吃發展歷程及發展現狀

2016-07-11 00:07謝思敏
現代經濟信息 2016年12期
關鍵詞:發展影響發展現狀

摘要:近年來,隨著沙縣小吃走進越來越多的城市,媒體對其營業額的廣泛宣傳,沙縣小吃開始走進人們的視野,并逐漸成為人們所認可的“品牌”。本文希望探究沙縣小吃發展的歷程以及發展現狀等一系列問題,本文將通過問卷調查法、實地調查法、深度訪談法等方法,探究沙縣小吃的發展歷程以及沙縣小吃發展過程中對政府、對小吃從業者、對農村所帶來的影響,并針對發展過程中存在的部分問題提出可行性建議。

關鍵詞:沙縣小吃;發展現狀;發展影響

中圖分類號:F272.3 文獻識別碼:A 文章編號:1001-828X(2016)012-000-02

從最早一批的沙縣人把家鄉的小吃帶出沙縣開始,沙縣小吃便開始遍布全省、走向全國、走出國門。由于沙縣小吃的物美價廉,受到了許多人們的喜愛?!吧晨h小吃”已經開始成為沙縣的代名詞,而沙縣小吃更是使沙縣獲稱“中國小吃文化名城”。本文為探究沙縣小吃的發展歷程以及發展現狀,實地走訪沙縣縣政府、沙縣小吃辦等政府單位,并采取隨機抽樣的方式對部分從事沙縣小吃的經營者進行了問卷調查。

一、研究對象的界定

本文所探究的是沙縣小吃的發展現狀,并通過沙縣小吃從業者的從業經歷來進一步探究沙縣小吃的發展進程。因此,本文的調查研究的對象為所有沙縣小吃從業者,不限年齡。但由于沙縣小吃從業人員過多,因此采取抽樣調查和隨機調查的方式,在沙縣城區和沙縣小吃城以及其他外地沙縣小吃從業者中,進行問卷調查,以獲得數據資料。

二、沙縣小吃的發展與現狀

20世紀90年代初,由于當時的標會(一種民間集資互助的活動)資金鏈斷裂,倒會風波累及全縣,許多沙縣人民負債累累,他們不得不外出謀生。這些外出的沙縣人,開始嘗試經營沙縣小吃。漸漸地,小吃的生意越做越好。在鄉務農的人們看到了做小吃賺錢,紛紛放下手中的鋤頭,開始走出鄉鎮經營小吃。

由于交通的原因,一開始大多外出沙縣人選擇到能夠坐火車直達到本省的城市,以福州、廈門為主。第一批外出者通過經營小吃掙到了錢,于是發展自己的親戚朋友一同經營沙縣小吃。據統計,1994年政府進行第一次摸底時,在廈門經營的沙縣小吃店面已有900多家,而在福州經營的店面超過了2000家。到了1997年時,政府統計在外的沙縣小吃人數已達上萬。目前,沙縣小吃已遍布全國各地,走向世界。據沙縣小吃同業公會統計,全縣外出經營沙縣小吃超過2萬戶,從業人員超過6萬人,年營業額超過60億元,經營純收入達8億元以上,正在逐漸形成中國餐飲行業中經營店數最多、經營區域最廣的態勢。

1997年,沙縣政府成立了沙縣小吃業發展領導小組,緊接著,沙縣小吃同業公會、沙縣小吃發展服務中心等機構也先后成立。這三個機構分工協作,主要負責建立健全一系列扶持沙縣小吃產業發展的政策和激勵機制,推進沙縣小吃業發展。此后,沙縣政府仍然會定期舉辦小吃節;1999年開始,在福州、廈門開展小吃推介會;并積極邀請新聞媒體主動關注,組織文藝節目宣傳,以擴大沙縣小吃的認知度。1998年時,為保護沙縣小吃這一特色品牌,同時也為了消費者能更有效地識別沙縣小吃這一品牌,沙縣小吃同業公會向國家工商總局申請,并獲得審批,注冊了“沙縣小吃”服務商標;2005年時,注冊了“沙縣小吃”集體商標。

三、沙縣小吃未來發展模式

本文調查顯示,81.82%的受訪者表示將來不會繼續從事沙縣小吃,僅18.18%的受訪者明確表示將會繼續小吃店的生意。

30位選擇不會繼續從事小吃事業的受訪者中,66.67%的高比例有打算換一個行業,22.22%的人將會把重心放在孩子身上,分出精力照顧孩子。

前面分析到,如今沙縣小吃的發展主力為第三代的年輕人。大家對是否繼續從事小吃行業存在著較大的不確定性。因此,沙縣小吃在未來長遠的發展道路上可能存在店鋪數量逐漸減少的趨勢,政府相關部門應當及時注意到這一問題,并準備相關應對方案。

在未來,沙縣小吃也許會更加標準化,經營檔次更高。正如圖2調查顯示,若將沙縣小吃進行上市,有36.36%的從業者表示愿意參股,說明大家有將沙縣小吃持續發揚壯大的意愿。雖然對于目前的沙縣小吃來說,“統一”的概念還沒有一個明確的界定,但把大家的小吃“統一”在一起的途徑有很多,軟途徑,例如不斷引導大家建立同一個品牌的思想、硬途徑,例如政府通過一定手段進行資源整合。只要小群體逐漸匯成大群體,那么,沙縣小吃的品牌將會越來越有市場影響力。

四、沙縣小吃發展帶來的影響

(一)沙縣小吃發展對政府帶來的影響

沙縣小吃在悄無聲息地萌芽發展之時,政府部門也當機立斷,抓住機遇,成立了一系列機構扶持沙縣小吃的發展。1997年,沙縣小吃同業公會成立,這是一個行業工會,民間社團,但由于沙縣小吃的不斷發展,它自身也在不斷地壯大。1998年,專門的小吃辦成立,小吃辦隸屬政府管理機構,沙縣小吃的每一步發展,政府部門都會進行緊密跟蹤。1999年,發展服務中心成立,服務中心主要為小吃從業者們進行技術培訓,同時進行技術研發。沙縣小吃為沙縣政府帶“中國小吃之鄉”、“中國小吃文化名城”等一系列美譽,沙縣政府也為沙縣小吃的推廣進行不斷的各式各樣的宣傳。

很顯然,沙縣小吃和沙縣政府是相互依賴,相互支持的。

(二)沙縣小吃發展對小吃從業者們帶來的影響

1.財富的增加

沙縣小吃從業者們從經營小吃中獲得的最明顯的就是財富的增加。

統計數據顯示,2013年,沙縣人均GDP為72163元人民幣,位列福建省第四名,2014年,沙縣人均GDP上漲為78932元人民幣,遠高于三明市人均GDP64590元人民幣。

2.未來的發展道路更多了選擇

在問題“您從事沙縣小吃的原因是什么?”的回答中,可以看出,81.81%的受訪者希望通過沙縣小吃掙錢再去滿足自身的其他更高層次的需求。

其中,36.36%的從業者希望能改善自身條件;45.45%的從業者更是希望能夠攢下資金,為自己未來轉行提供資本;還有18.18%的從業者希望相比農村更好的城市能夠給下一代創造更好的生活學習環境。

3.空巢老人、留守兒童的增多

調查中,本文發現,大多數小吃從業者們會選擇將家中較大的孩子帶出打工,而年紀較小的孩子往往會被留在家中托付給家中的老一輩或是一些留在村里的專職老師看管。以沙縣青州鎮前山村為例,每到年關,忙碌了一年的小吃從業者們滿載而歸,而平日里,家家戶戶除了老人,就是還在蹣跚學步的小孩兒,或是還在上幼兒園、小學的孩子。

沙縣夏茂鎮是最早走出沙縣致富的一批人,而諷刺的是,“留守兒童”一詞,也正是源于沙縣夏茂鎮。在采訪過程中,小吃辦工作人員苦笑道“人們都說:富一代,誤一代”。

(三)沙縣小吃發展對農村土地的影響

從事沙縣小吃的,大多為沙縣農村富余勞動力。而隨著農村富余勞動力的流動,沙縣農村的土地被閑置了下來。原來家家戶戶僅有的一小片田,通過土地流轉中心的整合利用,整體承包出去,開始從事新的農業開發,形成了規模經濟。原來用來種菜的田地,通過創新發展,變得更加具有價值,回報給土地使用者們的利潤也就更加豐厚了。近幾年,這些被整合起來的土地,主要用來發展成農莊,以及葡萄種植園等。

(四)沙縣小吃發展對縣城用工情況的影響

隨著農村富余勞動力不斷外出做小吃,此外,還有許多在外的小吃從業者并不確定將來是否要回到沙縣。因此,沙縣縣城現在面臨的主要問題之一就是招工難。

五、對策分析

(一)政府應加強管理,保護小吃品牌

本文調查中,不少小吃從業者們反饋,假冒沙縣小吃太多,希望政府能插手管理。小吃從業者們希望借助政府的力量維護自身權益,政府部門應當加強對小吃品牌的管理。

縣政府可以通過在沙縣小吃開辦密集處設置聯絡處的方式加強對該地沙縣小吃經營的監管。同時還可以與各地工商部門取得聯系,對確有的侵權行為進行查處。必要時,沙縣公安局的小吃維權辦公室更應該要發揮作用,如,及時接受并反饋小吃從業者們的投訴,行動上積極協調、配合投訴所在地的公安部門以及工商部門,幫助小吃從業者們盡快解決糾紛及侵權投訴案(事)件,保護沙縣小吃自身的一系列合法權益。

(二)沙縣小吃各店面應進一步實施標準化,提升經營檔次

為了更好地維護自身品牌權利,不僅需要政府的插手,更需要各小吃從業者們自己的努力。小吃從業者們應當積極響應、配合沙縣小吃同業公會所推行的統一商標制、統一標準化。只有每一家小吃店聯合了,沙縣小吃這一品牌才可能凝聚更多的能量共同抵抗假冒、不正宗的沙縣小吃。統一標準化的同時,應當注意提升自身的經營檔次,樹立良好的品牌形象,吸引更多的顧客,打開更大的市場。

(三)對農村空巢老人、留守兒童的管理照顧

老人、小孩是最需要受到照顧的群體,卻被留了下來。對此,政府應當及時運用行政手段和法制的力量加強對空巢老人、留守兒童的管理;各級學校應當發揮自身教學作用,加強對留守兒童的教育管理。

(四)政府應當重視外出小吃從業者們的人生規劃

一邊是小吃從業者們回鄉意愿的不確定性,一邊是縣城勞動力的缺失,二者的矛盾需要引起政府足夠的重視。如何把在外的沙縣人有目的地“引”回來,是政府需要考慮的問題。

關注小吃從業者們的需求,盡可能地進行幫扶,有意識地進行引導。

政府可以制定一系列優惠政策,引進更多的硬件,發展自身軟實力。比如,引進更多優秀的師資流向沙縣,打造生活條件更加舒適的環境等等,以此來吸引從業者們甚至是他們的下一代回到沙縣。

六、結論

沙縣小吃發展至今,離不開政府的扶持,政府的一系列政策的頒布極大地推動了沙縣富余勞動力外出開辦沙縣小吃的熱情。而沙縣小吃的繁榮發展在富裕了小吃從業者們自身之外,也拉動了沙縣經濟的發展。

在沙縣小吃的發展過程中,從業者們的年齡趨于年輕化;面對假冒店面,大家的維權意識也在逐漸增強;而各沙縣小吃店面也正逐漸統一商標、制作的食品也更加標準化,更加帶有沙縣風味。

在發展的背后,不可忽視的是問題的存在。招工難、空巢老人、留守兒童等一系列社會問題都是需要政府和人們去反思、解決的。

參考文獻:

[1]王偉峰.沙縣小吃:傳承中前進,探索中創新[J].經濟舞臺,2015,(02).

[2]林宏.福建省“留守孩”教育現狀的調查[J].福建師范大學學報,2003,(03).

作者簡介:謝思敏(1995-),女,漢族,福建沙縣人,單位:山東大學(威海)商學院,會計,研究方向:會計。

猜你喜歡
發展影響發展現狀
網絡營銷對國際貿易發展影響研究
淺談企業與企業會計之間的關系
地方廣電媒體融合發展中的困境和出路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