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化創意產業格局下閩臺媽祖文化產業發展新途徑

2016-07-11 00:35林雪兒
現代經濟信息 2016年12期
關鍵詞:閩臺文化創意產業

林雪兒

摘要:閩臺媽祖文化是閩臺兩岸經濟文化交流的重要渠道。本文通過對閩臺媽祖文化產業的發展現狀進行研究,找出現存的問題,分別從思想、政治和經濟方面提出有針對性的轉型對策。

關鍵詞:閩臺;媽祖文化;文化創意產業

中圖分類號:F121 文獻識別碼:A 文章編號:1001-828X(2016)012-000-01

一、引言

隨著科技發展,全球文化正處在不斷融合的過程,世界各國都采取各種措施轉型文化產業。閩臺媽祖文化作為我國文化不可或缺的部分,其目前發展重心主要集中于探尋信仰根源和政治意義,至今在政治、經濟等各方面仍存在發展瓶頸,在改革上已進入盲區,而解決問題的根本在于適應文化創意產業格局,尋求發展新途徑。

二、閩臺媽祖文化產業發展現狀

1.發展現狀

閩臺媽祖文化產業主要以三種形式為主:①會展交流。福建由05年開始舉行海峽媽祖旅游工藝品展銷會,至今臺灣參展展位已達100多個,且近年來成功舉辦多次海峽兩岸(廈門)文化產業博覽交易會等大型文化創意會議;②旅游合作。06年媽祖文化旅游對接與合作意向書在湄洲島簽訂。07年在湄洲島舉行了海峽媽祖文化旅游合作聯誼會。16年,福建黃岐鎮建立了與馬祖互通的旅游港口;③創業合作。福建相繼成立了閩臺(永安)文化創意產業園等發展項目,為閩臺媽祖文化交流建設了產品、市場等方面的載體。

2.存在問題

閩臺媽祖文化產業對接主要存在問題要從福建自身的制約條件及我國政治、經濟等各方面因素分析。

①自身限制。福建本地經濟發展水平及創意產業水平發展靠后,有限的市場、投資環境和創新能力均無法很好的滿足閩臺文化產業發展要求。擁有的文化資源未能得到良好發揮,未能營造出具有代表性的閩臺媽祖文化產業。

②政治因素。海峽兩岸文化產業合作政策較模糊,加之文化產業具有短期內難體現結果的特征,因此制約了政府對于文化產業的投入,在文化產業建設工作上出現了短期行為,缺乏長期性、連續性。

③經濟因素。由于臺灣文化產業發展較早,正走向知識經濟體轉型期。如臺灣媽祖文化產業,具有代表性的“大甲媽祖繞境進香”活動能夠很好的將政府、企業和媽祖文化相結合,借助媽祖文化開拓文化產業市場。而內地方面文化產業發展處于初級階段,如莆田在媽祖旅游與工藝美術兩者的產業比例較重,使得海峽兩岸產生了較大差距。

④社會因素。無法滿足文化產業發展中的人才需求。媽祖文化產業融合性高,但能夠真正了解媽祖文化而又具備資源整合能力及產業化的人才甚少。

三、文化創意產業格局下轉型閩臺媽祖文化產業的必要性

1.文化創意產業的必然要求

媽祖文化作為兩岸交往的和平女神,要充分發揮其文化作用。當下閩臺媽祖文化產業一味流于形式,未能夠抓住媽祖文化的內在人情風味和底蘊,無法真正打動或長久的吸引消費者,且未能實現品牌化、系統化和產業化,缺乏創新,缺乏競爭力和吸引力。在文化創意產業格局下,對傳統民間文化藝術取其精華去其糟粕,整合有效的文化資源,打造全新的符合當代消費者需求的文化產業,是文化創意產業的必然要求。

2.促進兩岸經濟文化交流

閩臺媽祖文化產業在促進兩岸經濟文化交流中具有很強的競爭力,轉型閩臺媽祖文化產業,能夠使得媽祖文化作為文化資源,支持文化創意產業的發展,促進閩臺文化產業合作共贏;臺灣方面的文化產業發展較大陸地區領先一步,因此借鑒臺灣方面的文化產業發展能夠促使閩臺文化產業進行結構互補;而閩臺兩岸的物質和非物質性文化資源可以進行對接,實現文化資源的共享;福建有眾多的閩南、客家人,而臺灣有85%的人口熟練閩南語,可以很好的實現人力資源互補。

3.文化傳承的重要途徑

當下,閩臺媽祖文化僅僅存在于形式上的合作,未能得到深入、可持續性的合作。由于文化方面同源,閩臺兩岸應著重抓住媽祖文化的同源性,大力、深入推進閩臺兩岸媽祖文化產業化,能夠避免兩岸媽祖文化的斷層,是文化傳承的必然要求。

四、文化創意產業格局下轉型閩省媽祖文化產業的對策探討

要轉型閩臺媽祖文化產業,需要牢牢順應文化產業的發展要求,有針對性的從文化創意產業發展要求方面對閩臺媽祖文化進行轉型。針對以上分析,對閩臺媽祖文化產業的轉型提出對策。

1.思想轉型,改變媽祖文化產業發展宗旨

當下大部分對媽祖文化有著較全面了解的人才并未將媽祖文化當做文化產品進行包裝,政府有效政策較少,造成媽祖文化后繼無人的窘境。因此,應該從思想上進行轉型,要將媽祖普世價值進行包裝,融合當代的文化元素,將其作為產業進行建設及人才培養,這樣的文化輸出才能夠廣泛吸引消費者,實現文化產業可持續發展。針對這樣的情況,可以從教育上入手。在福建省,應大力宣傳媽祖文化,提高人們的認識。政府應加大力度扶持莆田媽祖學院,培養人才,宣傳媽祖文化。

2.細化政府政策,建立文化特區

政府應每年落實、更新統計數據,了解消費者對媽祖文化的需求點??梢栽O置專項的調查統計部、信訪部和信息中心,開展市場調查和咨詢項目。政府可加強建立媽祖文化特區,建立媽祖文化傳承的載體,加強保護力度,修復媽祖祖廟,舉辦節慶活動,形成湄洲媽祖文化旅游節。在過程中,不斷創新,建立史料館等文化物質遺產。

3.拓寬媽祖文化交流的平臺和途徑

建立媽祖文化交流平臺可通過相關的網絡途徑,如網絡繞境進香活動,從民間將媽祖文化推廣開來。在此基礎上,可以形成專門的品牌。通過發揮明星效應進行文化構建,創新發展品牌,任何產品,有品牌才能在同類產品中脫穎而出,增加附加值。要在保持文化遺產原汁原味的傳統魅力的基礎上,將其放在文化創意的時空中,進行多元立體的探索研究,以打造具有鮮明閩臺特色的文化品牌。

參考文獻:

[1]彭文宇.媽祖文化研究論叢[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2]陳華文.文化創意案例教程[M].上海:交通大學出版社,2013.

[3]白遠.中國文化創意產業研究:總論與行業分析[M].北京: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出版社,2011.

猜你喜歡
閩臺文化創意產業
閩臺傳統民居習俗
閩臺巾幗館武夷“茶博會”驚艷亮相
木柵鐵觀音 百年閩臺緣
陳秀容 牽手姐妹 馨潤閩臺
文化創意產業版權保護問題探析
基于文化創意產業對國民經濟發展的影響及實證研究
“創意人居城市”的結構方程模型分析
閩臺電子信息制造業轉移的研究
鄭成功與閩臺民俗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