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制約農村信用體系建設因素分析

2016-07-12 08:45陳婧
中國鄉鎮企業會計 2016年9期
關鍵詞:農村信用制約金融機構

陳婧

制約農村信用體系建設因素分析

陳婧

隨著國家對信用建設的重視,農村信用管理也有了顯著的提高,信用檔案已經初步建立,信用環境也在不斷改善,農村經濟得到大幅度提高。本文旨在分析農村信用體系建設的制約因素并提出改進措施。

制約;信用體系;因素

農村經濟一直是社會關注的熱點問題,農村信用體系的建設是解決農村經濟問題的有效手段。因此,在新農村建設中正確認識和處理信用體系中的各個因素,找出制約農村信用體系建設的因素十分重要。

一、分析制約因素的意義

1.促進農村信用體系建設

經濟飛速發展的同時帶來了社會信用的缺失,相對比較淳樸的農村也出現了很多信用缺失的事件。主要原因是農村還未把信用管理做到實處,還未真正構建信用管理體系。

2.提高農村經濟

建設實施農村信用體系是提高農村經濟的有效手段,體系中的各個要素都是從中受益者。由于農村信用體系的不健全,不良貸款常有發生,致使金融機構放棄農村市場,出現金融機構有錢不敢貸的局面,阻礙了涉農企業的發展,降低了金融機構的獲利,最終直接導致了農村經濟發展緩慢。農村信用體系的不健全,導致農戶、涉農企業信用缺失。信用缺失的環境下的產品交易損害了當地的交易環境,不利于吸引投資、擴大交易范圍,導致農村經濟的滯后。農村信用體系的不健全,導致社會公眾對農村負面認知,對農村經濟的發展帶來不利影響。農村經濟管理工作是農業、農村工作的重要內容,需要我們分析制約因素并為之改善。

3.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發展

社會主義現代化發展是指全社會、全方位的現代化發展,而不僅僅是城市現代化。農村應該植根于自身特點與地理自然條件,建立適合自我發展的產業鏈,有產業必然有信用管理,有信用管理就需要構建信用管理體系,在該體系下提高生產力,實現農村現代化。課題組分析農村信用管理體系制約因素意義重大,為中國農村現代化發展的找尋另一路徑。

二、制約農村信用體系建設因素分析

1.農戶

據課題組調研,我國農戶的受教育程度還處于比較低的水平,農戶對信用管理不理解,也不知道信用管理與自身利益有哪些切合點,因此,當開展農戶信息采集工作時,大多數農戶持不配合的態度,甚至偏激的認為這是在侵害個人隱私。另外,隨著城鎮化的進一步發展,農民外出務工數量劇增,很多農村都存在留下來的都是老、幼,這種情況也制約了農村信用管理體系建設,制約了新農村建設。

農戶普遍存在自給自足的耕作狀態,通過自有生產資料和勞動力資源完成田間耕作,解決溫飽問題。農戶所能夠發生的農村信用行為僅限于小規模農副產品交易、小額的現金借用、人情往來等活動,對信用管理意識比較淡薄,對自身的信用約束也比較松散。這種淡薄、松散的態度對農村信用管理的發展造成了很大障礙。

2.涉農企業

涉農企業大多采用家族式的管理模式,管理不健全,缺少內部控制機制,常常會出現失信行為以賺取眼前利益。在調研中發現,很多企業盡然對自己的失信行為全然不知,認為大家都是這樣做的,我不做才是問題。因此不真實宣傳產品、夸大產品功效、三角債已成為農村企業普遍存在的問題。企業是信用管理工程中的核心主體,只有企業誠信了,出現的問題才能一一化解,才能帶動地方經濟向著健康的方向發展,所以對于涉農企業更要狠下功夫令其知信用、守信用、用信用,增強自身的信用意識。

3.金融機構

目前很多金融機構都放棄農村市場,認為農村市場不良貸款率過高,金融風險大。這種現狀對于農村經濟發展必然是致命的打擊,經濟的發展帶動了企業的發展擴大,企業發展擴大需要資金,只有企業注入了良性資金,才能健康發展。但是,目前很多涉農企業想發展貸不到款,情急之下找民間機構貸款,在高額利息的壓力下,導致很多企業放下誠信、鋌而走險。如果信用管理體系建立并實施,以上的問題都迎刃而解,體系中存在大量企業信用信息,金融機構可以根據記錄進行評估,確定給企業的貸款額度,達到企業與金融機構雙贏。

4.政府

目前還存在個別政府領導以個人政績工程為出發點而忽視信用建設,這種領導勢必是信用管理建設過程中最大的障礙。因為政府是農村信用體系能否順利實施的重要因素,政府在整個社會運行中起著領導作用,具有強大的號召力和感染力,該號召力與感染力應用的位置,將決定事務發展的情況。

5.社會民眾

目前很多民眾對社會不誠信現象持事不關己、高高掛起的態度,有的甚至本著看熱鬧、看笑話的態度,這種態度使企業不誠信行為難以抑制。因為監督的人越少,想走捷徑獲利的人就越多,這種捷徑往往是以喪失誠信為前提的。

三、針對制約因素的改進措施

1.政府樹信

政府是農業信用體系建設的有力保障,農村基層政府在農村信用體系建設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農村基層政府需要加大建設力度,完善相關制度,定期對信用管理宣傳、講解,使農戶、企業意識到信用的重要性,樹立信用風氣。

2.農戶、企業守信

農戶及農村中小企業是構建農村信用體系的主要覆蓋主體及授信對象,其在構建農村信用體系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農戶、企業在對信用管理認知的基礎上,再加上政府制度的約束,保證農戶、企業在信用體系建設初期守信。隨著體系的不斷完善,農戶、企業必然會從中受益,深刻認識信用管理的重要性,從而從最初的他律轉換為自律。

3.金融機構用信

金融機構是企業的資金支持,信用管理體系的建設一定要保證各個主體信息對稱,是金融機構加入農業信用管理體系,使用農業信用管理平臺,提高金融機構貸款效率,降低征信成本,真正破解農業企業融資難、融資貴的問題。

4.民眾倡信

民眾的力量是巨大的,這個力量主要是指監督、輿論。社會民眾如果都能倡導信用,保證自身誠信的基礎上做到監督他人,那么,社會將很快成為全民信用社會,體系在這樣的社會下必然能夠順利實施。

農村信用管理體系的構建是一個需要長期研究的內容,實時緊扣農村經濟的發展動態調整信用管理體系,使之實施效果顯著。因素分析就像是體系的內部零件,我們需要先充分認識零件構造,才能在后續的體系構建中靈活應用。

[1]張軍.基于效益理念加強江蘇省企業信用管理建設[J].商業經濟,2015(03).

[2]旭輝.農村信用體系建設研究[D].西北農林科技大學,2010.

(作者單位:蘇州市職業大學商學院)

課題來源江蘇高校哲學社會科學基金資助項目“江蘇省涉農信用體系的構建與農村區域經濟協同發展機制研究”(2016SJD630119)。

猜你喜歡
農村信用制約金融機構
中江縣農村信用合作聯社:強化權益保護宣傳教育 維護金融消費者合法權益
山西省加快推進農村信用體系建設
堅守城鄉 服務三農——寧安市農村信用合作聯社發展紀實
金融機構共商共建“一帶一路”
資金結算中心:集團公司的金融機構
我國農村信用合作社目前所存在的問題及其改制方向淺析
一季度境內金融機構對外直接投資17.79億美元
臨安市五措并舉破解土地要素制約
村民自治的制約因素分析
解決小微金融機構的風控難題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