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層建筑框架—剪力墻結構防震設計技術要點

2016-07-12 15:02李曉莉
科技視界 2016年6期
關鍵詞:剪力墻結構技術要點高層建筑

李曉莉

【摘 要】伴隨著時代的發展,人們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愈發注重對物質條件的追求,并對住房提出了更高的標準。為緊追時代發展步伐,高層建筑框架-剪力墻結構應運而生,這不僅較好地滿足了人們的住房需求,還是工程建筑的巨大進步??蚣?剪力墻結構憑借自身的顯著優勢,近年來,得到了工程設計人員的廣泛關注,并被大面積應用在高層建筑中?,F階段,框架-剪力墻結構已經成為工程人員研究的主要內容,其中在其防震設計方面的研究居多。本文首先介紹框架-剪力墻結構,然后分析其設計特點,最后具體探究其設計要點。

【關鍵詞】高層建筑;框架-剪力墻結構;防震設計;技術要點

1 框架-剪力墻結構

1.1 設計概念

框架-剪力墻結構也被稱為框一剪結構,從字面上可知該結構主要包含框架與剪力墻這兩部分,實際上也是這兩部分的組合,并進行了適當調整,對其優點進行綜合利用,摒棄缺點,全面增強了該組合結構的抗力性能,它可充當抗震建筑材料。它的設計主要應用雙向抗側力體系,通俗來說是指在兩個主軸位置布設剪力墻。大多數情形中均將剪力墻位置設定在平面形狀的改變處。

1.2 抗力性能

待高層建筑結構出現變化后,此時便體現出剪切型特性,該特性也具有一定的規律,伴隨著樓層高度的增加,變化速度越緩慢。在框架-剪力墻結構中,通過受力特性分析可知,待平面內部剛度達到特定值后,樓頂會主動連接框架和剪力墻,構成整體,組建成網絡結構,一起抗衡水平側應力,免受結構變形的負面影響。在相同樓層中,框架剪力墻具有一樣的水平位移,其水平位移主要以處于框架和剪力墻內部的形態為代表性特征,呈現為一個反S型曲線,它也被稱作彎剪型。在框架-剪力墻結構內部,因下部層面的剪力墻變形不大,所以,肩負著超過80%的水平向剪力,這可提高結構側向剛度,合理均衡水平形變,最終降低結構變形程度。

1.3 抗震技術

1.3.1 機構控制

框架-剪力墻結構包含一個公式,伴隨著剪力墻數量的不斷增加,剪力墻體積和剛度也隨之加大。在實際設計環節,通過機構控制來調整該結構的剛度,以此來優化承載能力,比較可行,主要參照公式在結構中的具體位置合理設置塑性鉸,進而有效控制該結構的形態,即便發生,也能形成一個優良的耗能機構。

1.3.2 肢墻面

縮減肢墻面的面積,組建多肢墻,進而有效控制裂縫。同時,此種樣式的剪力墻還可削弱剛度,降低地震的破壞程度。

1.3.3 斜截面

在防震設計環節,為增強建筑物的承重能力,一般需要在剪力墻周邊使用上梁柱結構,進而構建包圍圈,這不僅能限制斜向裂縫的拓展,還能代替被破壞的剪力墻承受重力,在此處加設的邊框結構,通常要求應具備一定的斜截面負載能力。

2 防震設計特點

2.1 變形協調

從抗側力結構層面來說,因框剪與剪力墻存在差異,所以,一定要考慮受力特點以及變形狀態,此時需要尋找一個均衡點,以此來協調各自變化。在水平負載中,框架與剪力墻會協同工作,一起抗衡水平負載。同時,伴隨著樓層的不斷增加,水平位移增長速度逐步較快,待樓板水平高度位于特定臨界點時,框架與剪力墻會逐漸融合,不會出現單獨變形的現象。另外,在平移階段,這兩個結構具有相同的變形協調性,進而整體結構出現一定的變形。在剪力墻結構中,在下部樓層,剪力墻的位移較小,它拉著框架按彎曲型曲線變形,剪力墻承受大部分水平力,上部樓層則相反,剪力墻位移越來越大,有外側的趨勢,而框架則有內收的趨勢,框架拉剪力墻按剪切型曲線變形。

2.2 設計標準與原則

伴隨著時代的進步,建筑設計特點日益多樣化,人們對住宅提出了新的要求,沖破了原有的平房老化區的束縛,高層建筑結構得到了越來越多居民的青睞,框架-剪力墻結構也得到工程設計人員的高度認可。在防震設計環節一般堅持墻的長度與厚度呈現5-8倍數關系的標準。同時,還應嚴格遵循分散設計原則,具體來說是指抗側力構件數量應充足、且布設分散、剛度與彎度滿足標準,剪力墻數量較多、剛度較小。在剪力墻面積固定的情形中,若想增強扭轉功能,應將剪力墻設置在平面形狀出現變化的位置。

2.3 受力情況

在框剪結構中,框架上部樓層除了負擔外荷載產生的水平力外,還額外負擔了把剪力墻拉回來的附加水平力,剪力墻不但不承受荷載產生的水平力,還因為給框架一個附加水平力而承受負剪力,所以,上部樓層即使外荷載產生的樓層剪力很小,框架中也出現相當大的剪力。我們應格外注意此點內容。

3 防震設計要點

3.1 提升框架的抗震性能

首先,增強框架結構角柱。這是因為角柱在橫縱框架結構中發揮著重要的連接作用,若想從整體層面提升框架結構性能,則應適當提升其抗剪能力;其次,在外圍框架平面中,合理設計剪力墻墻板的數量,這可全面解決框架剪力滯后的問題,增強整體性能,增加抵抗推理剛度,降低測量位移,尤其是層間位移。同時,還應明確該措施所引發的結構延性不良,若在墻板上合理設計十字開口,構建結構薄弱部位,組建延性耗能墻板,其成效顯著;最后,在框架結構中適當增設贅余構件,例如,偏交斜撐,通過彎曲耗能取代軸變耗能。在等級較大的地震災害中,贅余桿件既能達到先行屈服、實現形變以此來吸收地震能力,還能通過自身形變失效后,建筑物整體結構會出現穩定體系改變,進而調整建筑自振周期,規避共振效應的出現。

3.2 增強剪力墻的抗震性能

在防震設計環節,一方面,針對剪力墻周邊增設梁柱結構,構建邊框剪力墻,這不僅能限制斜向裂縫的不規則拓展,還能代替被破壞的剪力墻承受一定重力;另一方面,科學設計肢墻面積,盡量減小肢墻面積,依照結構形式組件多肢墻,有效控制裂縫,全面調整屈服部位,以免建筑物遭受地震時出現剪切破壞,規避底部墻體提前屈服現象的出現。

3.3 優化整體抗震性能

3.3.1 有效實施機構控制,獲得總體屈服效果

圍繞框剪結構,選擇適宜的位置,安裝塑性鉸,以此來控制塑性鉸的空間位置、形變和順序,組建優良的耗能結構。建筑結構在遭受水平向力后,最開始在水平構件中出現屈服現象,隨后豎向構件出現屈服。

3.3.2 協調剛度和延性

對比分析框架和剪力墻可知,這兩個結構在延性系數、剛度等參數上均存在一定差異,這在某種程度上限制了整體結構抗震性能的增強。從理論層面上而言,框剪結構存在各個構件無法統一發揮作用的現象,引發先后破壞、逐一擊破的現象,這嚴重削弱了結構組成構件的抗震性能,并降低了有效性;針對這一問題,在防震設計環節應有機結合各個構件,協調剛度和延性,確保達到建筑抗震標準。在框架設計環節,全面考慮軸壓比,并在剪力墻兩端設計邊緣約束,進而增加延性,規避剪切破壞現象的出現。

3.3.3 統一結構剛度與承重能力

綜上可知,在框剪結構內部,隨著剪力墻數量的不斷增加,體積和剛度隨之加大,同時,也會降低結構自身周期,提升整體水平地震作用。所以,在防震設計環節,應結合建筑物的具體情況全面考慮各個因素,進而明確結構的極限位移限值,準確設定剪力墻數量,確保安全、可靠、經濟。

4 結語

框架-剪力墻結構具有較強的結構互補性,近年來,他被大面積應用在高層建筑中。對于高層建筑框架-剪力墻結構而言,科學的設計有利于結構優勢的凸顯,進而增強抗震性能,其中在設計過程中最重要的便是剪力墻的實際數量與形式。所以,工程設計人員應重視設計環節,嚴格遵守設計原則,合理確定剪力墻數量,規范設計剪力墻形式。

【參考文獻】

[1]閆紅玉.對高層建筑框架剪力墻結構設計中一些問題的思索[J].價值工程,2015(23):107-108.

[2]陳喆,劉志雄.淺析建筑工程中框架剪力墻結構工程施工技術[J].科技創新與應用,2015(07):182-182.

[3]韓正標.關于框架剪力墻結構技術在房屋建筑施工中應用的解析[J].科技與企業,2015(16):129-129.

[4]劉彥輝,譚平,周福霖,等.高層框架-剪力墻隔震結構地震響應研究[J].工程力學,2015(03):134-139.

[5]狄軍,楊軍,譚潛.高烈度區高層剪力墻結構組合隔震設計分析[J].工程抗震與加固改造,2015,37(04):83-89.

[6]黨爭,梁興文,李坤,等.基于屈服點譜的鋼筋混凝土框架-剪力墻結構抗震設計[J].土木工程學報,2015(6):25-35.

[7]李進,馬延聰,李青寧,等.帶X水平斜撐的裝配整體式樓蓋板-框架剪力墻結構的擬動力試驗研究[J].工業建筑,2015,45(08).

[責任編輯:楊玉潔]

猜你喜歡
剪力墻結構技術要點高層建筑
淺談高層剪力墻結構免抹灰施工技術
剪力墻結構的優化設計分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