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析初中生學習語文興趣的有效培養

2016-07-12 13:32鄭麗敏
考試周刊 2016年50期
關鍵詞:師生關系學習興趣初中語文

鄭麗敏

摘 要: 語文教師在傳授知識的同時,要把語文課的魅力挖掘出來,充分展示語文課堂的無限活力,提高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

關鍵詞: 初中語文 學習興趣 師生關系

初中語文課程內容是豐富的,語文課堂更是生動活潑、五彩繽紛的。作為百科之母的語文,是最貼近生活、最有趣味也最有韻味的一門學科。但現實卻不盡然,在各科目中,語文課是節數最多的,語文教師與學生接觸當然也最多,如此頻繁的學習和接觸,往往會讓學生產生厭煩情緒。那么,教師在教學中怎樣做才能使學生始終保持對語文學習的興趣呢?其實語文課本身的魅力是無窮的,要把語文課的魅力挖掘出來,充分展示語文課堂的無限活力。另外,課堂教學的主體是師生雙方,要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必須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通過教師的人格魅力、學生對教師的情感而深深吸引學生,使學生樂于學習語文。我結合多年教學經驗,提出一些見解。

一、提高教師自身素養,以教師魅力吸引學生

“親其師,信其道”,作為一名合格的語文教師,首先自身要熱愛語文,還要有扎實的語文基本功和深厚的中華文化內涵,這樣才能讓學生愛上語文。所以,我們在教學過程中要不斷地以豐富的理論知識充實自我,提高自身的語文素養,用自身的魅力吸引學生,引領學生,成為學生學習語文的好榜樣。在課堂教學過程中、在平時的師生交流中,我們還要重視語言的美妙之處,博大精深的中華文化之美。教師還要注意,要引導學生平時注意積累語文知識。水滴石穿,日積月累,學生的語文素養就會不斷提高,學生就會在教師的潛移默化中愛上語文。

二、恰當運用教學手段,增加課堂教學藝術,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1.巧設導語,激發興趣。

在一篇文章中,一個良好的開頭是成功的一半。課堂教學也是這樣,導語設計得巧妙精彩,對一堂好課很重要,它使學生很快進入課文情境之中。導語有很多方法:以故事、謎語等激趣導入,輕松自然地談話導入……在教學朱自清的散文《春》一文時,在導語設計上,我先利用媒體課件,播放幾組春天的圖片,學生通過展示的圖片好像一下子走進繁花似錦的春天。情境的引入,很好地激發了學生對美麗春天的熱愛和向往。課講到這里,可再繼續引領學生走進朱自清筆下的春天。導語在激發興趣的同時也起到了推動作用。

2.精設提問,保持興趣。

課堂教學藝術是語文教師必須追求的,它可以在課堂教學中吸引學生,讓他們自始至終保持濃厚的興趣。我建議,討論合作、競賽、表演、學生質疑提問等,這些方法可以推動學生積極思考、探究,進而解決問題。值得注意的是課堂提的問題要有藝術性和針對性,從而有效幫助學生把握文本。另外,問題的提出還要緊扣文本盡量從課文中選取關鍵性的詞語、句子或問題為切入點。當教師設置的問題既緊扣文本,又能牽動學生的思維和情感時,學生的注意力就自然而然地集中在課堂上,興趣濃厚。另外,教師還要在問題的靈活性、針對性和有效性上多思考,變“要我學”為“我要學”,變“我學會”為“我會學”。在轉變過程中,學生的興趣就被激發出來。

3.穿插活動,激發熱情。

要吸引學生,激發興趣,教師就要在課堂教學中把“激趣”兩個字貫徹整個教學,讓學生樂于參與整個教學活動。語文是豐富的、靈活的,在語文教學活動中,應該采用靈活豐富的教學方法,極力激發學生學習和參與教學活動的熱情。如在教學中可以鼓勵、引導學生把語文課本里,寫景優美、人物形象鮮明、故事情節引人的文章,嘗試以詩配文、以畫襯文;穿插與學生相關的、學生感興趣的時事知識;設計些趣味性較強的競賽練習活動;穿插些貼近生活、各地風俗民情知識等。這些活動既激發了學生參與學習的興趣,又放松了學生緊張的學習情緒,還開闊了學生的視野。

三、建設良好師生關系,提高學生學習興趣

1.縮小師生距離,和學生做朋友。

一個教師,特別是語文教師,僅有豐富的學識和較高的素養還不夠。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與學生是密不可分的,所以,教師要充分利用各種機會與學生為伴,并適當展現教師的魅力,讓學生對教師產生敬慕之情和學習效仿之心。如此,學生和教師的距離拉近了,師生之間說說心里話,談談學習,探討理想,不知不覺中師生間就會產生共同學習的欲望。另外,某些老師平時表情高傲冷漠,導致學生不敢親近,就會避而遠之,長此以往,師生之間無法建立和諧關系,怎么能增強教學效果?平時,教師應該面帶笑容,讓學生覺得和藹可親。課余生活,教師還要常常深入學生之中,和他們講故事、談生活、說學習、開個小玩笑……這些都有利于了解學生的思想,掌握學生的情況。當發現問題時,我們就可以據此找原因,找方法,解決問題。在教學方面,我們還可以據此及時調整教學方法,合理設計課堂教學,保持學生濃厚的學習興趣。

2.肯定學生,鼓勵學生。

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應多給學生發言的機會,讓學生在全班或小組開展討論、合作探究,分析和解決語文問題,充分發揮學生語文課的主體地位。例如,我在講《桃花源記》時提出了一個問題:讀了這篇文章,你認為作者陶淵明是怎樣一個人呢?大多數學生都是圍繞“陶淵明是一個喜歡歸隱田園高尚的人”這一答案回答。期間,有一個學生說出了一個與眾不同的答案:“我認為陶淵明是一個膽小怕事、不敢與貪官污吏作斗爭的人?!蔽铱隙诉@位學生的答案,表揚了這位學生敢動腦筋、敢于發表不同觀點的精神。我沒有批評他,相反鼓勵他的創造性,由此贏得學生的喜愛。學生喜歡上這樣民主開放的語文課,在不知不覺中愛上語文。

總之,“學生是主體,教師為主導”,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善于創設情境,調動學生的情感,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他們全身心地投入學習。

猜你喜歡
師生關系學習興趣初中語文
如何打造初中語文高效課堂
例談初中語文閱讀教學中的“微寫作”
初中語文閱讀理解解題技巧初探
打造初中語文高效課堂的幾點做法
淺談和諧師生關系的作用
掌握談心藝術 建立融洽師生關系
高中生英語自主學習能力培養研究
精心設計:培養語文興趣的土壤
三喻文化與師生關系
淺談技校的師生關系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