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本的“政治大國”夢注定難圓

2016-07-15 10:24呂耀東
人民論壇 2016年16期
關鍵詞:保守主義

呂耀東

【摘要】“泡沫經濟”破滅以來,日本正經歷戰后前所未有的政治、經濟危機。在當代日本政壇“總體保守化”的形勢下,日本以“擺脫戰后體制”、成為“正常國家”、承擔“國際責任”等方式追求國家利益,力求實現與日本經濟實力相對應的政治大國地位。

【關鍵詞】政治右傾化 保守主義 “正常國家論” 【中圖分類號】F13 【文獻標識碼】A

日本保守主義政治家中曾根康弘在《保守的遺言》中指出,日本危機開始于近年來的政治不安、經濟停滯和社會泡沫的破滅。鑒于日本社會危機四伏、大國夢斷,他呼吁,當今日本要努力克服“迷失的20年”,勵精圖治、開拓創新,邁向“第三次開國”。事實表明,在當代日本的政治、經濟和社會現實之中,來自個人、社會和國家三個層面的“危機意識”,已經內化于日本向“政治大國化”目標轉型的過程之中。

“中流階層意識”是整個日本社會的主流意識,日本的危機始于國民“一億中流”的夢斷

“一億中流”的由來,可以回溯到戰后日本政府采取的以培育中產階級為主旨的政策理念。二戰后,通過解散財閥和一系列的強制性經濟民主化措施,平等主義在觀念上得到實現,日本各個企業盡量淡化內部上下之間的等級差別觀念。隨著日本經濟的起飛,企業確立了“年功序列制”和“終身雇傭制”。日本社會學家今田高俊認為,日本經濟“高速增長引起的社會階層的改觀,與其在于平等化的推進,更不如說是由于中流意識的廣泛化、較高的社會移動率、社會地位的非一貫性等,使得階層非構造化”,“使階層固有的文化、價值及生活方式等失去了實體”。 在日本社會變遷中,社會結構的最大變化表現為新中間階層在日本經濟高速發展過程中的逐漸發展壯大,并形成了相對固定的社會群體及群體利益和群體意識。作為一個社會新生力量形成之后,中間階層自身特有的群體意識,會反映到日本現實社會生活中的各個方面,表達作為一個社會階層在政治、經濟和文化等各個方面的價值和利益要求?!爸辛饕庾R”的興盛是戰后日本社會階級階層意識的最大變化之一,也是導致社會穩定的最重要原因之一。

“中流意識”的興盛是與戰后日本經濟的迅速發展和所謂“消費革命”分不開的。日本經濟高速發展時期,物質生活和思想意識都發生了很大的變化。消費者從傳統的節約思想中解放出來,開始追求生活的舒適,進而接受“消費乃美德”的新價值觀念。國民中越來越多的人產生所謂“中流階層意識”。 整體上來講,“中流意識”是整個日本社會的主流意識,這樣的群體意識可以說是貫穿20世紀后半期的整體國民意識。

然而,從1990年開始及至泡沫經濟崩壞,日本在經濟上經歷了“失去的十年”,“中流意識”逐漸弱化。同時,日本在進行經濟結構改革的過程中,未掌握先進技術的職工紛紛下崗,具有日本特色的終身雇傭制也逐步棄用。進入21世紀初期,日本有“中流意識 ”的人數呈下降趨勢。就連安倍晉三在其著述《致美麗的祖國》(2006年)中也認為:與“一億總中流”過去的日本相比,出現了差距,確是不可否認的事實。 根據日本厚生勞動省近年來關于“國民生活基礎調查概況”顯示,國民對生活的滿意度逐步降低。另外,由于社會老齡化加劇,年輕人的經濟負擔加重,導致日本家庭儲蓄率逐年下降。

“泡沫經濟”破滅以來,日本正經歷戰后前所未有的政治、經濟危機,日本國民精神也陷入“螺旋性下降”的狀態中,對政治失望而渴望強權人物的出現。譬如,前首相小泉純一郎不顧中國、韓國等亞洲被侵略國家的民族感情,六次參拜供奉甲級戰犯的靖國神社得到大多數日本國民的默認;2000年日本地方行政長官選舉中,極右翼政治家石原慎太郎在19位候選人中以絕對高票當選東京都知事,并且連任到2012年。他發起非法“購買釣魚島”的極端民族主義行動,以致日本政府趁勢做出侵犯中國釣魚島領土主權的極端舉動,如此等等。如果說冷戰時期極右勢力還是小眾的話,那么冷戰結束以來,保守主義和民族主義正逐步發展成日本社會的一種共識。而且大多數日本國民已基本接受了自民黨等保守主義政黨的政策和主張,并明顯呈現出認同日本政壇“總體保守化”的傾向。以日本政治右傾化為先導,形成與傳媒、公眾等各種因素之間的互動,使日本政壇保守化、右傾化和社會認同進一步加強。當日本政府傾向于政治右傾化,出臺保守主義內政外交政策之時,日本公眾反對者寥寥,認同者與“沉默大多數”日盛。

日本保守主義的“政治大國化”目標及構想

中曾根康弘在《新的保守理論》一書中曾指出:“保守是守什么?首先,我們要保衛日本美麗的大自然和日本領土;第二,保衛日本人的生活及其生活價值;第三,保護自由的市場經濟;第四,保護日本民族在大化改革和明治維新時所表現出來的活力和積極的民族氣魄——這就是我所說的保守主義?!?他進一步解釋說:“有時‘保守被人誤解為固守現狀,墨守現行體制的‘守舊想法。然而,我指出要衛護的四根支柱中,第二條和第四條,有守舊思想的人是絕對不會亮出來的?!笨梢哉f,中曾根康弘所表達的“保守主義”是包含民族主義特定內涵的思想和主張。他將這種帶有“民族主義”色彩的保守主義賦予了“創新”的內涵。中曾根康弘力求通過保守和張揚日本的“民族性”,改革日本戰敗的現狀,恢復往昔的“輝煌”和“自信”,甚至毫不反思明治維新以后的對外殖民主義和軍國主義侵略擴張。對此,有的西方學者評價稱,中曾根康弘等保守派強調的日本“新保守主義,不但看到了日本歷史上長期的追趕階段的終結,它也宣布了一個新階段的開始。從此日本將更加依靠其自身的文化資源來決定國家的發展”。

在日本政壇“總體保守化”和政治右傾化的背景下,追求政治乃至軍事大國已經成為國家長遠戰略目標。繼民主黨政權實現釣魚島非法“國有化”后,老牌保守政黨自民黨再次執政,并已將修改憲法、自衛隊改“國防軍”提上議事日程,依托日美同盟“借船出?!币殉蔀槿毡局\求大國化夢想的重要戰略選擇。如今,中曾根康弘、安倍晉三等保守派政治家力求以保守主義理念,謀求改變日本的經濟結構、政治制度、教育、社會目標,乃至人們的思維方式。事實上,這樣的保守主義一直是日本保守政黨的內政外交理念,具體表現為放任否認二戰侵略歷史的言行、強化日美同盟和出臺“安保法”惡化亞太安全環境等強權政策。日本在保守政黨的執政主導下,力圖以“正常國家”的身份,實現向“政治大國”的轉型。

從“正常國家論”到“政治大國”構想的轉型

一直以來,日本在國家發展戰略上存在著自由派與保守派兩條路線的爭論。日本學界指出這兩種立場分別為:“一是繼續以和平的、國際協調的經濟國家為中心的立場;二是重視日美同盟,致力于修改憲法和行使集體自衛權,與美國共同維持秩序的立場。前者是站在自由主義國際政治觀上的和平發展主義,主張冷戰后的日本必須發揮作為‘全球性民生大國的作用;后者是堅持現實主義觀點,主張為保護日本的安全和維持國際秩序,日本應該在安全保障方面發揮積極作用,并提出應以日美同盟為中心,擴大日本在參與國際事務方面的作用,徹底擺脫和平主義的束縛,成為所謂‘正常國家?!边@樣的兩種立場經過“戰后政治總決算”的洗禮,在“全球性民生大國”與“正常國家”的戰略選擇中,保守派最終在國家發展戰略的論戰中占得上風。

在當代日本政壇“總體保守化”的形勢下,日本以“擺脫戰后體制”、成為“正常國家”、承擔“國際責任”等方式追求國家利益,力求實現與日本經濟實力相對應的政治大國地位。譬如,老牌保守黨自民黨在2012年“總選舉”競選綱領《政策公約》中表示,要把日本建設成為國民都擁有自信心、都有機會挑戰夢想、企業最有活力及為國際社會所信賴的的國度。但在安全保障領域,該綱領提出要制定《國家安全基本法》,使日本自衛隊“行使集體自衛權成為可能”,并修改憲法將自衛隊提升為“國防軍”等方針, 讓世人仿佛感覺到日本政治軍事大國構想彌漫的硝煙。從根本上看,“正常國家論”的對外政策理念是要使日本能夠修憲派兵,其實質是要拋棄和平憲法第九條,走政治及軍事大國路線。

日本“正常國家論”所述的政治乃至軍事大國化目標,力求將修改“和平憲法”作為重中之重。這樣的“政治訴求”,目的是為了恢復因二戰侵略他國“喪失”的部分國家對外職能,成為所謂的“正常國家”。因而,否認殖民及軍國主義侵略罪行、修憲、“爭?!辈⒅\求廢除聯合國憲章中的“敵國條款”,實現政治軍事大國化構想,就成為日本保守主義的政治主題。老牌保守黨自民黨建黨精神之一就是倡導“制定自主憲法”,這可以說是“自民黨存在的價值之一”,已經成為自民黨的宿命。自民黨的“新憲法草案”表明,將修改憲法第九條規定的日本永遠放棄戰爭手段以及不擁有交戰權,致力于實現自民黨建黨以來“自主制定憲法”目標。

在國家發展戰略方面,安倍首相推崇“強國論”,主張修改憲法,擺脫戰敗國形象,使日本成為“真正自立、自信的國家”。

在對外戰略及對華政策方面,安倍政府強調日本外交和安全保障的支柱是“強化日美同盟”,并表現出對華強硬態度,常以“中國威脅論”為借口,制造地區安全緊張局勢,以此謀求日本的政治乃至軍事大國化戰略意圖。

總之,在日本政壇總體保守化的形勢下,日本基于經濟低迷產生的社會危機及“憂患意識”,表現出保守主義和民族主義的特質。當前日本保守政黨奉行的保守主義執政理念,適時與日盛的民族主義形成“共鳴”,在以“自由主義史觀”、“愛國心”及傳統文化等方式粉飾殖民及軍國主義侵略歷史的同時,力求通過解禁集體自衛權達到修改和平憲法的目的,不斷推動“正常國家論”所言的政治軍事大國化進程。特別是安倍再次上臺執政以來,日本政治右傾化演繹出一系列的保守主義政策主張,潛移默化地影響著日本的內政和外交,并將長期左右21世紀日本的政治局面及國家發展戰略走向。

(作者為中國社會科學院日本研究所研究員)

【參考文獻】

①[日]今田高俊著,趙華敏譯:《社會階層與政治》,北京:經濟日報出版社,1991年。

②王振鎖著:《日本戰后五十年(1945-1995)》,北京:世界知識出版社,1996年。

責編/劉瑞一 美編/李祥峰

猜你喜歡
保守主義
保守主義的價值與局限
《阿甘正傳》的保守主義政治哲學分析
保守主義視角下的《蝙蝠俠:黑暗騎士》
關于五四新文化時期中西文化論戰的思考
淺析中國保守主義思想
“奧斯卡”的文化保守主義傾向
二戰后從美國國內因素看“偉大社會”改革的失敗
什么是保守主義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