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清代貴州舉人數量考辯

2016-07-15 17:41田書清
人民論壇 2016年17期
關鍵詞:鄉試舉人清代

田書清

【摘要】在科舉時代,舉人數量是衡量一個省份文風高下、教育水平、政治經濟發展狀況的重要指標。貴州自民國三十七年由劉顯世等主修《貴州通志》對舉人數量進行過全面考證外,至今沒有學者對該領域進行過詳細梳理論證,但《貴州通志》因文獻缺失,誤載、漏載情況較多。因此,對其準確性的考量顯然具有重要意義。

【關鍵詞】清代 貴州 鄉試 舉人

【中圖分類號】K249 【文獻標識碼】A

清代科舉考試分為童生試、鄉試、會試、殿試四個層級,鄉試屬于省一級的考試,三年一次,逢子、午、卯、酉年在省城貢院舉行,中式者稱為舉人。鄉試“是中國科舉史上層級考試中最遲出現的一級考試,也是競爭最為激烈的一級考試,而且還是最早退出歷史舞臺的一級考試”。①對于一個省而言,鄉試是讀書人的競技場,也是省府最重要的政治、文化活動。

貴州于明永樂十一年(1413年)建省,于嘉靖十六年(1537年)獨立開科,此前長期附試于鄰省,“洪熙元年定貴州所屬有愿試者于湖廣就試,宣德二年六月準貴州考生改赴云南鄉試”。②文章考證的舉人數量主要指在貴州參加鄉試的正榜中式舉人,只包括定廣總額、捐輸廣額及五經中式者;不包含副榜舉人,因為副榜中式者不具備正式舉人資格,僅是準舉人的身份;也不包含恩賞舉人和在外省如順天、四川等省參加鄉試的中舉者。資料來源主要包括《鄉試錄》、《同年錄》、《同年齒錄》、《欽定大清會典則例》(以下簡稱《會典》)、《欽定科場條例》(以下簡稱《條例》)、《貴州通志》(以下簡稱《通志》)及貴州所屬府州縣志。

貴州在整個清代自順治十七年首次開科至光緒二十九年最后一科鄉試,應舉行鄉試108次,期間因戰亂???0次,實際開科98次。關于貴州鄉試舉人的具體數量歷來沒有比較確切的統計資料,《鄉試錄》應為記載舉人數量最為詳實的資料,但因歷史、戰亂、王朝更替等多種原因,存世量不多。文章所收集的試錄資料共54科,其中《鄉試錄》36科,《同年錄》13科,《同年齒錄》5科,所缺科目以《會典》、《條例》、《通志》、朱批奏折及府州縣志進行補正。關于貴州舉人數量也有學者進行過研究,龐思純有“貴州6000舉人,700進士”③之說,不過這只是一個概數。湖南大學碩士研究生做過專門的“清代舉人額數的統計”④,其中涉及到貴州部分,但因資料不足存在一定統計誤差。另外,各個時期的《通志·選舉制》中對舉人數量都有專題記載,后期版本多是在承襲前者基礎上的續寫,修志時間跨度越長,誤漏較多。以《通志》為例,在乾隆丙辰科以前依舊志錄入,記載較為準確,之后至嘉慶九年因文獻缺失,主要通過採訪獲得舉人信息,除解元一人可考外,其余多沒有可靠的史料依據,誤載、漏載情況較多。下面就舉人數量分別從四個方面進行論述和考辯,其中未涉及駐防考生,因為在已查閱的史料中沒有駐防生員另額錄取的記錄 ,所以暫不作討論。

鄉試定額

鄉試定額指鄉試中固定錄取名額,或者說是一個錄取基數,其具體標準通常以各省田賦多寡、人口狀況、文風高下為依據。定額有時也會根據上述情況的變化進行調整,但總體變化不大。舉人的最終錄取人數偶爾會有高出這一基數的情況,如遇一次性廣額、邊省少數民族士子另編字號于通省額外錄取、八旗駐防子弟就近鄉試于該省額外取中、五經中式者也是于定額外錄取,上述情況都會出現鄉試實際錄取名額高于該省定額。貴州鄉試定額自順治二年定為四十名至最后一科鄉試,進行過多次調整?!绊樦味觐}準貴州中額四十名(貴州未開科)。順治十七年再次題準,鄉試中式,照舊額減半,貴州二十名??滴跞迥曜h準,八旗及直省鄉試廣額,貴州原中二十名,今增十名,共三十名??滴跷迨曜h定,直省中額,俱于五分內加增一分,貴州額中三十名,今增六名,共三十六名”。⑤之后也有多次增減,至乾隆丁卯科(十二年),減四名,自是永定為四十名。后因捐輸和欠餉貴州永廣定額三次:“同治元年議準捐輸加一名,六年議準捐輸加一名,光緒八年奏奉特旨報效欠餉加八名,共加永遠定額十名”⑥,增至五十名。貴州在清代98科鄉試中累計定額為3734名。

五經中額

五經指《詩》、《書》、《禮》、《易》、《春秋》,清代鄉試沿襲明制,實行分經考試,分房閱卷。順治三年規定,第一場四子書三題,五經各四題,考生只需選作一經。但也有考生通作五經,共二十題,加四子書三題,則需在一天之內完成二十三題,書寫量往往達兩三萬字。按照考場條規,這本是違式行為,考官可自行處置。但因早期能作五經者往往寥若星辰,又文學具優,考官出于愛惜人才,也為慎重起見而請旨裁奪?;实蹫閺V納才俊,鼓勵士子向學,特賜科名,后另加名額取中,由此便出現五經中額。

對于五經中式的開端,福州學者梁章鉅所撰的《歸田瑣記》中有詳細記載:“鄉會試有五經中式者,實吾閩人開其端。洪武二十三年,黃文忠試南畿,五經題皆作,以違式取旨。特置第一,免會試,授刑部主事,此其始也。國朝則指不勝屈,然開其端者,以順治丁酉鄉試,山東法若真為首,次則康熙丁卯順天鄉試海寧、查嗣韓,及吾鄉林文英?!雹咂鸪踝魑褰浾咧皇且环N特例,并未通行各省,至康熙四十一年“著額外取中三名。若佳卷過多,另行題明酌定?!雹嗫滴跷迨晖V刮褰洃?,雍正二年又復五經中式:“計十九名加中一名,各省奉此為法,每額中十九名,加中五經一名,其零數過十名者,亦加中一名,不及十名者,不準加增。其大省五經應試人多文佳額外量取副榜三四名,準其作試。小省五經應試者少,或文字不佳,任缺毋濫?!雹豳F州有五經中額始于康熙五十年,至乾隆二十一年停止五經中額,共中式二十八人。期間因五經應試人數不足,一些科年甚至沒有五經中式者。如“壬申、癸酉二科,貴州廣西竟無五經應試之人”⑩。五經中式發展到后期積弊較多,“乾隆十八年議準,五經應試,大率一時勦襲者多,實能貫通經意者少,嗣后五經中額,均行停止?!弊远荒瓯涌剖纪V刮褰浿惺?,至此,貴州五經中式人數為28人。

鄉試廣額

鄉試廣額的具體額數、年份沒有成例可循,遇皇帝或皇太后萬壽、新皇帝繼位、皇帝視學等重大慶典時臨時性增加錄取名額,可分為一次性和永久性廣額。貴州自順治十七年定額二十名,后又多次增廣,如“康熙二年增五名;八年增三名;二十三年增三名;三十五年從巡撫閻興邦請,照廣西例定為三十名;三十八年以太和殿告成廣額三名;五十年恩詔加額三名;五十二年以圣祖萬壽額外增貴州五經四名;雍正元年世宗登極增貴州解額十名”。

其增減的原因大致有如下幾類:一是由于考生人數激增,過低的錄取比例不利于激發士子的向學熱情。二是時逢重大慶典,皇帝恩詔加額以示共沐皇恩之意。三是國家行政區劃的變動,根據納入府縣的多少、文風高下酌量增加錄取名額。如雍正七年以四川遵義府五州縣及湖廣五開、平溪、清浪各縣衛歸貴州,撥四川解額四名,湖廣解額二名外五經二名予貴州,至此貴州解額增至四十四名。四是捐輸廣額。此項廣額屬于特殊歷史條件下的非常規廣額事例,主要集中在咸豐、同治兩朝,為解決軍餉問題,以咸豐二年為始,《皇朝鎖屑錄》有詳載:“軍興各省捐輸量加學額自咸豐二年太常少卿雷以誠奏請始?!辟F州在同治年間因捐銀共廣永遠中額二名,后因欠餉于光緒八年永廣定額八名。據《條例》載:“(貴州)同治元年議準捐輸加一名,六年議準捐輸加一名,光緒八年奏奉特旨報效欠餉加八名,共加永遠定額十名?!闭麄€清代,貴州共廣額21次計130名。

鄉試中額

鄉試中額為鄉試最終錄取舉人數額,其中包括前面提到的增廣中額、捐輸廣額、五經中額等。貴州鄉試中額在乾隆二十一年丙子科之前極不穩定,曾多次進行調整。其中五經中額因考試內容的特殊性,參試人數不夠穩定,乾隆壬申、癸酉二科貴州就出現了零錄取的情況,這種不確定性給實際中額的統計帶來一定困難。此外,嘉慶以前因試錄資料的缺失,一些地方志及官方典籍中對鄉試中額的記載存在誤差,需要重點闡述。

貴州于順治十七年開科,當時正值全國大量裁減鄉試中額,直省中額減半,貴州降至二十名。不過很快就得到了調整,從康熙二年至康熙五十年,貴州共調整解額九次,除最后一次是停止五經中式外,其他各次都是增加解額,有臨時性的,也有永遠廣額,貴州解額最多時增至四十名??滴醭嘘P中額的記載某些史料存在誤差,如康熙五年丙午科,據《安順府志》記載:“額加三名,共二十八名”,查閱其他府州縣志及《會典》、《條例》中均無此項記載,本年應無廣額旨意。且按康熙朝定廣額常例,貴州定額二十名,即便廣額三名,也是二十三名,而非二十八名?!锻ㄖ尽酚涊d也是二十名,在乾隆丙辰科以前,《通志》是照舊志錄入,較為準確,所載舉人數也是二十名。故《安順府志》載二十八名應為誤載,本科中額仍為二十名。

康熙五十年的記載也有一些模糊和誤載之處,容易產生誤解,《條例》載:“康熙五十年遵旨議定,直省中額均于五分內加增一分,貴州中額三十名,今增六名,共三十六名?!钡@只是定額,而非中式人數。而《鎮遠府志》載:“康熙五十年,定貴州解額三十六名,外增五經一名”即三十七名。而本科《鄉試錄》記載中式舉人為四十一名,這應該是最為準確的數字。對該科進行準確記載的還有《通志》:“康熙辛卯科典試,是科定額三十六名,詔加三名,外五經二名,共四十一名?!薄栋岔樃尽罚骸翱滴跣撩?,解額三十六名,外增五經二名,副榜一名,詔加本科三名,共四十二名”,其中四十二名中包括副榜一名,正好與《通志》相一致,且與《鄉試錄》記載的舉人數量相符,所以康熙五十年的中額應該是四十一名?!稐l例》記載不清,《鎮遠府志》記載有誤。

康熙五十六年據《通志》記載:丁酉科典試,中式如辛卯定額,并裁五經中式,貴州辛卯科定額三十六名,本科中額亦為三十六名。而《黎平府志》卻載:“康熙五十六年丁酉科鄉試,汪無限榜,是科中三十八名”應為誤載。原因有二:一是乾隆元年以前《通志》記載較為準確;二是從上一科中式情況看,三十八名應包含兩名五經中式者,但該科確已停止五經中式,故三十六名為正確。

雍正年間,除一次性廣額外,永廣定額兩次,其中較多的一次是雍正七年,以四川、湖廣等地新附,撥解額六名給貴州,增至四十四名。雍正二年復五經中式,每額中十九名,加中五經一名,其零數過十名者,亦加中一名,五經應取中二名,本科未有五經中式者,以雍正四年為始。雍正十年據《鄉試錄》載:貴州中額四十九名,其中五經二名,原定額為四十二名。因此本科應有加額。具體增加人數,《則例》載:“壬子科各省鄉試,每正額十名加中一名,其十名之外有零數者,亦加中一名”。貴州當時定額為四十四名,應加中五名?!栋岔樃尽芬灿校河赫勺涌?,加本科五名,共四十九名??梢娫黾拥臏蚀_人數應是五名。但《遵義府志》卻載:“貴州加額九名”,中式人數即為五十三人,與前述史料不符,《遵義府志》應為誤載。

乾隆九年,因科場舞弊現象嚴重,朝廷決定裁減各省定額。根據乾隆六年《鄉試錄》記載中式舉人四十四名,到乾隆九年議定裁減,中間未查閱到任何增減中額的情況,所以乾隆九年的裁減應是在四十四名的基礎上進行?!稐l例》對此有明確記載:“乾隆九年,大學士九卿遵旨議準,直省中額,除零數不計外,于十分中酌減一分,貴州額中四十四名,酌減四名?!薄舵傔h府志》也有:“乾隆戊午科四十四名,以后甲子科裁去四名,五經、官卷缺額俱歸民籍,共四十名?!倍稌洹返谖屙撚胁煌涊d:“乾隆九年議準,直省中額,除零數不計外,于十分中酌減一分。貴州額中四十名,酌減四名。請以乾隆丁卯科為始,通行各省一體遵行?!贝藨獮楣P誤?!锻ㄖ尽返呐e人名錄也是四十四名,因《通志》自乾隆辛酉迄嘉慶己卯,均據各府州廳縣志及採訪冊登載,除解元一名可考外,余多失考,可知《通志》為誤載。

乾隆九年議定的裁額,十二年開始執行,十五年以后貴州再無五經中式舉人,二十一年正式停止五經中式,當年也因此復貴州解額二名,另臨時廣額五名,當年中額四十五名。此后,貴州定額四十名,并永著為例。除同治三年、六年因捐餉及光緒八年因四川欠餉進行過永久廣額外,貴州定額基本保持不變。中額的變化多為臨時性加增,且屬于全國范圍內的廣額,除乾隆朝外亦多有可靠歷史依據,之后大多有試錄為證,人數較為確切。

根據貴州中額變動情況統計,自順治十七年至光緒二十九年最后一科鄉試,貴州定額共計3734名,五經中式28名,增廣中額130名,其中包括捐輸2名和欠餉廣額8名,共計10名皆為永遠廣額,整個清代貴州鄉試共錄取舉人4137名。需要說明的是,中額并非前三項之和,原因是存在帶補、并科的情況,錄取人數為倍數取中,導致中額大于前三項之和。其中,乾隆朝除部分科年鄉試定額和中額數據主要根據前后科進行推測,尤其是乾隆三十年到六十年期間,史料缺乏較為嚴重,這是考證上的缺憾,最終數據也需存疑,而嘉慶以后的數據是比較準確的。

(作者為廈門大學教育研究院博士研究生,貴州大學講師)

【注釋】

①劉海峰:“中國科舉史上的最后一刻鄉試”,《廈門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3年第5期,第21頁。

②(明)俞汝楫:《禮部志稿》(卷七十一),第198頁。

③龐思純:《明清貴州6000舉人》,貴陽:貴州人民出版社,2006年。

④楚江:“清代舉人額數的統計”,湖南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12年。

⑤⑧沈云龍主編:《欽定科場條例》(禮部篆輯·卷二十),臺北:文海出版社,第1521~1528頁,第1537頁,第1526~1527頁。

⑥⑨⑩沈云龍主編:《欽定科場條例》(禮部篆輯·卷二十四),臺北:文海出版社,第1720頁,第1538~1539頁,第1542頁,第1720頁。

⑦梁章鉅撰:《歸田瑣記》(卷三),第6頁。

清光緒二十五年敕撰:《欽定大清會典事例·禮部·貢舉》(卷三百四十八),清宣統元年商務印書館石印本,第6頁。

(清)周作楫輯:《貴陽府志·選舉》(卷十五),道光庚戌???,第2~3頁。

(清)鐘琦撰:《皇朝鎖屑錄》,國家圖書館出版社,第125頁。

(清)常恩修,鄒漢勲,吳寅邦篆:(咸豐)《安順府志·人物志》(卷三十四),咸豐元年刻本,第13頁,第15頁。

(民國)劉顯世,谷正倫修:(民國)《貴州通志·選舉志二》,民國三十七年貴陽書局鉛印本,第61頁,第63頁。

(清)俞渭修,陳瑜篆:(光緒)《黎平府志》(卷七上),光緒十八年黎平府志局刻本,第44頁。

(清)官修:《大清會典則例·禮部》(卷67),清文淵閣四庫全書本,第1057頁。

沈云龍主編:《欽定科場條例》(禮部篆輯·卷二十一),臺北:文海出版社,第1415~1419頁。

(清)蔡宗建修,龔傅坤篆:《鎮遠府志·選舉》(卷十八),乾隆刻本,第9頁。

責編 /王坤娜 韓露(實習)

猜你喜歡
鄉試舉人清代
清張志寧嘉慶丁卯科鄉試硃卷檔案
明代福建地區的科舉競爭與地域專經
明代柳城隱士——儲玉
郴州出土明嘉靖七年《湖廣鄉試錄》考析
清代怎樣整治形形色色的詐騙案
清代典妻習俗與戶婚制度的競存及原因評析
清代寫真人物略考
淺談清代宮廷樂舞的主要類型
清末科舉:實踐背離嚴密制度的困局
年羹堯:殘忍將軍愛家教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