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色而完美的愛情詩——普希金《致凱恩》賞析

2016-07-20 16:01天津曾思藝
名作欣賞 2016年28期
關鍵詞:抒情詩愛情詩凱恩

天津 曾思藝

出色而完美的愛情詩——普希金《致凱恩》賞析

天津 曾思藝

普希金是個情圣,一生燃熾著對女性的愛,他的愛情詩清新優美,格調高雅,感情真摯,并且大都表現了詩人高尚的情操?!吨聞P恩》是普希金愛情詩中最為出色、相當完美的一首,突出的藝術成就和濃郁的抒情性、音樂性,使它成為俄國詩壇乃至世界詩壇最優秀的抒情詩之一。

普希金 愛情詩 《致凱恩》

普希金少年早慧,八歲開始用法文寫詩,在二十余年的創作生涯里,留下了極其豐富的文學遺產。主要作品有:長篇小說《上尉的女兒》(1836),中篇小說《杜布羅夫斯基》(1832)、《黑桃皇后》(1834),小說集《別爾金小說集》(1830),戲劇《鮑里斯·戈杜諾夫》(1825)、《石客》《吝嗇的騎士》《莫扎特和沙萊里》《瘟疫流行日的宴會》(合稱“四個詩體小悲劇”,均作于1830),散文《1829年遠征時的埃爾祖魯姆之行》(1835—1836),敘事長詩《魯斯蘭和柳德米拉》(1820)、“南方敘事詩”《高加索的俘虜》(1820—1821)、《強盜兄弟》(1821—1822)、《巴赫奇薩拉伊的噴泉》(1821—1823)、《茨岡人》(1824)、“北方長詩”《波爾塔瓦》(1829)、《青銅騎士》(1833),以及八百余首抒情詩和許多文學評論。其抒情詩題材廣泛,內容豐富,形式多姿多彩,感情真誠熱烈,形象準確新穎,情調樸素優雅,語言豐富簡潔。舉凡生活中的一切均能入詩,但基本主題是抨擊專制與暴政,追求自由,弘揚個性,謳歌友誼、愛情和美,洋溢著生命的歡樂。

普希金是個情圣,一生燃熾著對女性的愛。1829年,在女友烏沙科娃的紀念冊上,他親筆寫出了自己的“唐璜名單”,交代了其中三十四人的名字;1830年,在給女友維亞澤姆斯卡婭公爵夫人的信中,他承認,后來成為他妻子的娜塔麗婭·岡察洛娃是他所愛的第一百一十三個愛人。強烈的愛情讓詩人詩興勃發,創作了一百多首愛情詩。不過,他的愛情詩清新優美,格調高雅,感情真摯,并且大都表現了詩人高尚的情操,如《我愛過您》:“我愛過您,也許,那愛情/還在我心底暗暗激蕩;/但讓它別再驚擾您;/我不想給您帶來絲毫憂傷。/我曾默默而無望地愛著您,/時而妒火燒心,時而膽怯惆悵;/我那么真誠,那么溫柔地愛您,/愿上帝保佑別人愛您也和我一樣?!保ㄔ妓囎g)

《致凱恩》是普希金愛情詩中最為出色、相當完美的一首,創作于1825年。

由于在南俄流放時得罪了總督沃龍佐夫,普希金以行為不端被外交部除名,并且被押送到母親的領地——北方荒僻的鄉村米哈伊洛夫斯克村。1824年8月9日普希金到達此地,過了兩年多孤寂的幽居日子,只有年老的奶媽陪伴。普希金形容這段生活說,自己孤獨苦悶極了,簡直像得了“憂郁癥”,更為可怕的是:“我忍受著精神饑渴的痛苦,獨自躑躅在幽暗的荒原?!毙液?,鄰村三山村是個景色宜人的地方,而且女主人普·亞·奧西波娃性格開朗,待人熱情,并且有三個可愛的女兒。普希金經常去拜訪三山村,并且為姑娘們寫了不少贈詩。就在三山村,他再次見到了美麗非凡、光彩照人的凱恩。

安·彼·凱恩(1800—1879),是普·亞·奧西波娃的外甥女。1819年在彼得堡貴族奧列寧家的舞會上,普希金第一次見到她,留下了相當美好而深刻的印象。1825年6月中旬,凱恩到三山村舅母家消夏,逗留了一個月,第二次見到普希金。普希金幾乎天天都去拜訪她,給她講故事,朗誦自己的敘事詩《茨岡人》。離開三山村前夕,凱恩到米哈伊洛夫斯克村回訪,普希金把她領進花園,兩人一起追憶在奧列寧家初次見面的情景。第二天清晨,普希金去三山村送別凱恩。他贈送給她《葉甫蓋尼·奧涅金》第一章的發表稿,書頁中夾著一張疊成四折的信箋,上面寫著這首現今家喻戶曉、膾炙人口的《致凱恩》(曾思藝譯):

我記得那美妙的一瞬,/你在我面前翩翩降臨,/仿若轉瞬即逝的幻影,/仿若純潔之美的化身。//當絕望的憂傷讓我煩惱不堪,/塵世喧囂的勞碌使我慌亂不寧,/你溫柔的聲音總縈繞在我耳邊,/你可愛的倩影常撫慰我的夢。//歲月飛逝??窳业谋╋L雨/把往日的夢想吹得風流云散。/我忘記了你溫柔的細語,/和你那天仙般的容顏。//幽禁在陰郁荒涼的鄉間,/我苦捱時日,無息無聲,/沒有崇拜的偶像,沒有靈感,/沒有眼淚,沒有生命,也沒有愛情。//我的心猛然間驚醒:/你又在我眼前翩翩降臨,/仿若轉瞬即逝的幻影,/仿若純潔之美的化身。//心兒重又狂喜地舒綻,/一切重又開始蘇醒,/又有了崇拜的偶像,有了靈感,/也有了生命,有了眼淚,有了愛情。

詩歌首先贊美凱恩純潔清麗、超凡脫俗的美貌,接著寫出了自己“幽禁在陰郁荒涼的鄉間”的孤獨痛苦,最后書寫了凱恩這種絕俗的純美重現身邊,使自己從死氣沉沉的孤獨痛苦中解脫出來,恢復了生機恢復了活力,快樂歡欣,詩興勃發,有了“偶像”“靈感”“生氣”“眼淚”,尤其是“愛情”,這就充分寫出了凱恩的魅力甚至威力,也寫出了愛的力量乃至威力。

詩歌在藝術上主要有以下幾個顯著的藝術特色。

一是巧妙地運用敘事因素。這首詩是一首抒情詩,但卻帶有一定的敘事色彩。正是敘事因素的巧妙運用,成就了這首出色的抒情詩。詩歌以回憶開篇,突出強調凱恩初次出現,超凡脫俗的美給詩人留下了美好而深刻的印象;接著進一步描寫這美好而深刻的印象在絕望、憂傷、煩惱、慌亂等中給詩人帶來的慰藉:“你溫柔的聲音總縈繞在我耳邊,/你可愛的倩影常撫慰我的夢”;然后筆鋒一轉,寫到生活發生了激變,狂烈的暴風雨驅散了往日的美夢,幽禁在荒涼陰郁的鄉村,不僅使人孤獨苦悶,而且讓人沒有生氣,沒有愛情,更沒有詩歌的靈感,只能無息無聲地“苦捱時日”;最后寫到凱恩的再次出現使詩人心花怒放,一切重又蘇醒,有了生氣、眼淚,也有了崇拜的偶像,有了愛情,更有了詩歌的靈感。全詩就這樣由較遠的過去寫到不遠的過去再寫到現在,形成一條頗為鮮明的敘事線索,從而使敘事因素巧妙地運用于抒情詩中。這種敘事因素的運用,在詩歌中具有雙重作用:既通過過去喚起彼此的美好回憶從而引起對方的強烈共鳴,又使結構層次分明,線索清晰,且富有節奏感。

二是出色地運用了反復。首先,是“仿若轉瞬即逝的幻影,/仿若純潔之美的化身”在第一節和第五節中兩次出現,既突出了凱恩超凡脫俗、純潔清麗的美,又使全詩前后呼應,結構嚴謹;其次,在第四節寫到“沒有崇拜的偶像,沒有靈感,/沒有眼淚,沒有生氣,也沒有愛情”,最后一節進而寫到“又有了崇拜的偶像,有了靈感,/也有了生氣,有了眼淚,有了愛情”,這可以叫作“變奏的反復”,其作用是:一方面極力抒寫從無到有的情感,在表達上遞進一層,情真意摯,動人心弦;另一方面,也造成了結構上的前后呼應與遞進。與此同時,這兩種反復,在詩中形成反復詠嘆,使全詩蕩氣回腸,具有濃郁的抒情性和音樂性。

三是暗用對比。詩歌極力渲染詩人的孤獨寂寞、死氣沉沉與苦捱時日,然后再書寫凱恩那超凡脫俗的美的巨大魅力給詩人帶來了一切,讓詩人有了“偶像”“靈感”“生氣”“眼淚”尤其是“愛情”,這樣兩者間就暗暗構成一種對比,這種對比,相當深刻而生動地寫出了凱恩的美的魅力。

四是把女性神化,從對美女的傾慕飛躍到精神的升華。西方從中世紀開始興起了女性崇拜。日耳曼人侵入歐洲,對歐洲文明產生的決定性影響之一便是對婦女的尊敬。他們不尊崇男性神,而崇拜地母,并且認為“女性帶有一定的神性”。隨后形成的對圣母瑪利亞的崇拜和向婦女獻殷勤的作風,便是日耳曼傳統與穆斯林意識形態的結合,具體表現便是騎士對女性的尊崇。以至于效命疆場,歷經艱險,奪取功名,不是為了自己的地位升遷,而是為了贏得情人的青睞。愛情不僅不會使英雄氣短,而且是男子事業的動力,能夠使人超凡脫俗,進入美的殿堂,甚至追尋到永恒,探求到終極價值。因此,西方人盡情表達自己對女性的愛慕,追求在戀愛中實現人生,尋求人生永恒的美,并從中使自己的心靈純化,精神升華,乃至瞬間永恒,找到了神性的光輝。但丁在《新生》中宣稱貝雅特麗齊是“從天上來到大地顯示神奇”的天使,把對她的追慕當作對人生永恒之美的追尋,并在《神曲·天堂篇》中讓她引導自己進入永恒之美——天堂。彼特拉克的《歌集》第七十二首更是明確指出,勞拉具有高度的精神美,她將引導自己找到人生的永恒之美與終極價值:“高雅可愛的夫人啊,/從你閃動的眸子里,我窺見了指引我/通向天國的溫柔之光;/你眼睛里映照的只有愛情和我,//誰都知道,你這隱約閃現的光芒/出自你那搏動的心房。/這光芒引導我從善向上,/使我走向光明榮耀的人生終極……”愛情神性化了,成為從此岸走向超越的永恒彼岸的中介。普希金這首《致凱恩》也充分寫出了凱恩的超凡脫俗的美及愛情的力量,喚醒了詩人沉睡的心靈,讓一切人性的、有靈氣的東西在心中復蘇,并且有了宗教崇拜般的“偶像”,有了“生氣”和詩歌的 “靈感”,有了“愛情”,精神上升到一個新的境界。

這首詩突出的藝術成就和濃郁的抒情性、音樂性,使它成為俄國詩壇乃至世界詩壇最優秀的抒情詩之一,并且在俄國著名作曲家格林卡為之譜曲后,成為俄國最有名的一首情歌,傳唱至今。

作 者: 曾思藝,天津師范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

編輯:趙斌mzxszb@126.com

猜你喜歡
抒情詩愛情詩凱恩
論抒情詩的解讀模式①
解析與對話:西方抒情詩如何呈現內心
抒情詩身上的光
拿回微波爐
一株麥子的抒情詩
拿回我的微波爐
關于愛情詩的寫法(外二首)
愛情詩頁
愛情詩頁
愛情詩頁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