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宅子泰山石敢當芻議

2016-07-20 02:34胡兆凡
甘肅開放大學學報 2016年3期
關鍵詞:隴右天水

胡兆凡

(天水市博物館 歷史文化研究部,甘肅 天水 741000)

?

南宅子泰山石敢當芻議

胡兆凡

(天水市博物館 歷史文化研究部,甘肅 天水741000)

[摘要]石敢當民俗事象是靈石崇拜,與人格化“石敢當”相互融合,形成了立體的石敢當文化,在我國南北方盛行。南宅子矗立的泰山石敢當,反映了該信仰從北方地區傳布到天水的地域流變,是研究隴右石敢當遺存和傳播路線的重要史料。

[關鍵詞]南宅子;石敢當;靈石崇拜;隴右;天水 ;傳布

一、南宅子泰山石敢當

當前,石敢當題材的影視讓神話傳說人物“石敢當”進入大眾的視野。此外,大家有時在街衢要道路口或民居宅基墻根,可以看見一塊半埋于地面的小石碑,上面寫著“石敢當”或“泰山石敢當”字樣。關于石敢當的文化考證,從《淮南萬畢術》、《小國賦》、《荊楚歲時記》、《急就篇》、《輿地碑記目》、《繼古叢編》、《南村輟耕錄》、《岐?,嵳劇?、《茶香室續鈔》等歷史文獻,到《關于石敢當》、《泰山石敢當源流考》等文章,都作了許多論述。本文以南宅子泰山石敢當為題,嘗試厘清“泰山石敢當”與人格化“石敢當”之間的關系,以及隴右地區石敢當遺存分布,天水泰山石敢當信仰發展變化脈絡。

南宅子是明代中憲大夫、山西按察司副使胡來縉的私宅,2006年7月1日改建為天水民俗博物館。胡氏古民居2004年維修時,從槐蔭院內西南角地下一米深的地方挖出一塊泰山石敢當石碑,現矗立于桂馥院外西南角。此碑為青白石,通高90厘米,寬26厘米,碑呈“圭”形,方形底座,正面陰刻楷書“泰山石敢當”五字。碑邊沿有一道陰刻線,無落款,年代不詳,為南宅子鎮宅之石。這塊石碑邊緣雖有殘缺,但整體保存完好,是天水地域保存極少的泰山石敢當實物。

泰山石敢當是我國民俗史上最有影響力的民間習俗。明、清時期,北方泰山石敢當信仰十分興盛,天水的泰山石敢當習俗與北方地區發展脈絡趨同,屬北方范疇。南宅子設立泰山石敢當更是恪守時代要求,傳承北方傳統習俗的集中體現。

圖1 南宅子泰山石敢當

二、隴右地區泰山石敢當的遺存分布

近年來,非物質文化遺產研究日益引起專家、學者和社會的重視。泰山石敢當是我國流傳久遠、影響地域廣大的典型民俗現象,但學界對于隴右地區關注和研究卻很少。目前除了南宅子矗立的泰山石敢當外,2007年在天水麥積區伯陽鎮通源寺挖掘出土了一塊“泰山石敢當”。此塊青色長方形石頭,長約三尺有余,重約二百斤,石之正面似有打磨痕跡,石上未有落款,正中楷體陰刻“泰山石敢當”五個大字。除這兩塊刻石外天水地域再無相關信息披露。定西地區的岷縣、漳縣,目前存在泰山石敢當的零星記載。與定西接壤的臨夏回族自治州和政縣、臨夏縣、永靖縣等地有泰山石敢當的實物和史料記載,2013年,徐光文先生在臨夏縣先鋒鄉趙關村趙一社發現一塊石敢當青石。石敢當高59厘米,最寬處為25厘米,最窄處為15厘米,上刻“太山石敢當”五個大字?!疤健倍譃榭瑫?,“石敢當”為魏體加隸書。和政縣據《和政縣志》記載:“‘石敢當’這種風俗在和政的城鄉尤其在農村普遍地流行可以說最遲從明朝算起,‘石敢當’的風俗在和政地區至少有五百多年的歷史了?!盵1]蘭州地區榆中縣在易君左《閑話揚州》與“泰山石敢當”——《泰山國山議·文獻校釋與學術新詮》節選之四中寫到:“今見最早泰山石敢當字石為明洪武元年金州知州張巒立石,碑今在甘肅榆中?!盵2]如今永登縣宅墻街口立有刻著“泰山石敢當”銘文石條的習俗。

從以上實物和文獻記載石敢當遺存看,隴右地區泰山石敢當集中分布于甘肅東南部,即天水和定西的岷縣、漳縣,臨夏的和政、臨夏、永靖,以及蘭州的榆中縣、永登縣等地,河西走廊地區暫無。這就出現了一個疑問,為什么泰山石敢當遺存集中存在于甘肅東南部?

石敢當信仰的形成經歷了早期石敢當萌芽階段、石敢當變異階段和興盛階段三個時期。新石器時代的前仰韶文化和馬家窯文化時期,石器正在普遍使用,它使人類抗爭大自然的生存能力顯著增強,同時存在的萬物有靈論賦予石頭靈性,對石的崇拜逐漸衍生出埋石鎮宅風俗,最終派生出石敢當。從考古發掘方面來看,甘肅永靖秦魏家齊家文化墓地,有少數墓還用小石塊隨葬,少者僅2塊,多者達105塊。小石塊大多是白色的,少數是灰褐色或淺綠色。這些小石塊撒在人骨周圍或堆放在一起[3]。另外,1945年春,夏鼐先生在甘肅臨洮寺洼發掘兩座墓葬,都有大塊礫石隨葬。這些現象其實是當時生者借用靈石表達特定情感,是我國史前文明階段靈石信仰的最原始形態。黃河上游進入齊家文化后,中原地區開始步入夏朝,石器逐漸被玉器與青銅器代替,華夏民族的信仰也隨之發生改變,玉開始作為辟邪靈物出現在人們的生活中并保持至今,其時雖然特定石器外觀由隨葬石塊變異為石碑,但人類賦予它的社會屬性始終是相同的,都有禁壓不祥的意義。再從考古遺跡看,新石器時代天水、定西、臨夏、蘭州是人類早期活動的重要區域,地區之間文化交流密切。天水的大地灣文化是黃河流域華夏文明的起源,人類活動史距今約8000年。而馬家窯文化的中心在蘭州、臨夏、定西。這些地區地理位置毗鄰,文化類型相近且高度繁榮,而石敢當是文化發達的產物,那么石敢當萌芽出現在中華先民最早活動的上述地區便順理成章。

兩漢至唐宋,絲綢之路在中國歷史進程中扮演重要角色,對中國尤其西北地區社會格局產生了深遠影響。古絲綢之路東段自長安至敦煌,長安、洛陽以西分為三線,即北線、中線和南線。南線由長安沿渭河過隴關、上邽(今天水)、隴西、狄道(今臨洮)、枹罕(今臨夏),由永靖渡黃河,穿西寧,越大斗拔谷(今扁都口)至張掖。中線與南線在上邽(今天水)分道,過隴山,至金城郡(今蘭州),渡黃河,溯莊浪河,翻烏鞘嶺至姑臧(今武威)。由于南線繞道較長,因此中線后來成為古絲路主干線。通過絲綢之路路線圖可以看出隴右地區的泰山石敢當遺存,恰恰分布于古絲綢之路的南路和中路。古代這些地區區位優勢明顯,商貿交流頻繁,民眾社會意識形態積極開放,對外來習俗信仰容易接受。另外,興盛于唐宋明清的陜甘茶馬古道是古絲綢之路的主要路線之一,陜甘茶馬古道除主干線外,還包括了若干支線。沿褒斜道經留壩、鳳縣、兩當到達天水。到天水后又分為兩路:一路經清水到達莊浪等地,另一路經甘谷、武山、隴西、臨洮到達臨夏;經勉縣、略陽、徽縣、成縣、岷縣到達臨潭一帶,主支線正好完全覆蓋了甘肅東南部。石敢當就是通過古絲綢之路和陜甘茶馬古道主支線長期的傳播影響,由天水到定西,定西再向蘭州和臨夏不斷滲透延展,最終扎根于這些地區。

綜上所述,隴右地區的泰山石敢當遺存是西北地區史前文明階段固有的靈石信仰與后來通過古絲綢之路、陜甘茶馬古道長期的商貿文化交流,尤其是明代以來自東向西傳布的泰山石敢當信仰相結合形成的民俗事象。

三、石敢當信仰在天水的傳布

石敢當在我國具有悠久的歷史傳統,商周時期,人們開始在房基下埋大石鎮宅辟邪。石敢當的文字記載最早出現在西漢史游《急就篇》,其言:“師猛虎,石敢當,所不侵,龍未央?!睆哪壳翱煽际妨峡?,石敢當信仰至少在唐宋時期已經在山東、福建一帶流行起來,據《史記》載,唐代造房有埋置“石敢當”習俗,后來逐步向全國各地擴散,最終發展成為南北方通行的民間信仰。學者王成竹說:“直到20世紀末,大概在廬舍墻隅街衢小巷直沖之處,常見者?!盵4]

圖2 漢中一帶泰山石敢當

天水是古絲綢之路重鎮,中華文明的發祥地之一,受歷史地理環境變遷影響,在泰山石敢當信仰上與北方地區發展脈絡趨同。唐宋時期,石敢當信仰在山東和福建流行,而古絲綢之路要道天水,在商貿交往中雖然受到了石敢當文化的沖擊,但從石敢當的發展歷史看,當時石敢當信仰尚處于流變階段,還沒有發展興盛,所以天水受其影響不大。宋元之后,尤其明代以降,隨著泰山信仰的發展,石敢當流變為泰山石敢當,在全國逐漸興盛并廣泛擴布,成為南北方通行的民間信仰[5]。

南宋以后,國家政治中心東移,關隴地區遠離首都政治經濟圈輻射范圍,天水此前茶馬互市的榷茶和買馬司不復存在,文化交流陷入低潮。明政權建立后實行的閉關鎖國和移民大遷徙,對天水影響甚大,客觀上推動了泰山石敢當信仰的傳播。海禁使海上絲綢之路進入衰落期,天水作為古絲路要道、商賈云集之地,在此后的內陸商貿中重新煥發生機,推動了泰山石敢當文化沿黃河流域自東向西的傳布。另外,明朝初年實行以發展經濟、穩定社會為宗旨的移民活動,歷時五十余年,對當時的明王朝以及后來的社會發展,都產生了廣泛而深遠的影響。根據《明史》、《明實錄》、《日知錄之余》等史料記載,遷民涉及今天十八個省市的五百余縣市,移民總人口超過百萬,促進了民族的融合和不同風俗的交流與傳播。與此同時,泰山石敢當影響空間從山東向河北、山西、河南、陜西、甘肅等擴布,到達隴右天水后沿古絲路和陜甘茶馬古道支線擴散傳播,最終形成現在的隴右地區泰山石敢當遺存分布。

南宅子胡來縉先祖胡國用,祖籍安徽鳳陽五河縣,曾追隨朱元璋打天下,公元1369年徐達率部攻克秦州,隨部隊駐防而落戶天水。南方的兵士將諸如“石敢當”這樣的風俗也帶到天水,并逐漸固定下來,移民民俗與天水原住民民俗在長期融合過程中重組,形成新的民俗,到胡氏第六代移民后裔胡來縉時完成了轉變,習俗更具有天水特色。更為重要的是,南宅子主人胡來縉曾先后任大興縣令、山西按察司副使等職,受到了當地文化的熏陶,南宅子明顯具有山西建筑風格特點。河北、山西距山東更近,加之晉商遍及全國,利于文化迅速輸入和傳播,兩地早于天水出現泰山石敢當信仰毫無疑問,當胡來縉在修建南宅子時可能參照了山西尤其晉商大院建筑規制設立了這塊泰山石敢當,據此推斷它的年代上限為明萬歷十七年(公元1589年)。而且,南宅子的泰山石敢當除了沿傳統地理線路自東向西擴布外,最大可能性是通過山西直接到天水這條路徑跨越式傳播而來,這和隴右地區主要傳播線路有所不同。

隴右泰山石敢當在漫長的歷史傳播進程中,受地域性民俗生活的影響,不同地方其形制存在一定的差異,具有鮮明的地方特色。當時石碑被埋于地下,不像現代石敢當大多立于地面上,主要立于宅第大院、重大建筑以及街巷路口,普通民居少見。南宅子和通源寺所見泰山石敢當,均是從地下發掘才得以保存。泰山石敢當多為條形刻石,文字內容簡化為只有五個字,用楷書書寫勒石,這從南宅子和通源寺的石碑用料、雕刻技法和書寫要求等方面都可體現。碑額去除獅首、虎首等淺浮雕,額首只保留簡單的線刻,功能逐漸擴展,從鎮宅辟邪到防病驅邪化煞等,更加多樣化。南宅子泰山石敢當表現了明代天水地域靈石崇拜的行為觀念,體現了包括南宅子胡氏家族在內的天水民眾渴求平安祥和的心理趨向,側面反映出當時天水石文化的興盛。

四、結語

泰山石敢當是靈石崇拜之遺俗。在漫長的流變過程中,刻石與人格化“石敢當”共存并相互融合,最終形成了立體的石敢當文化,共同推動泰山石敢當民俗事象的盛行,其本質都是人們渴求庇佑的精神寄托。研究石敢當民俗事象,考古挖掘和神話傳說都不能忽視。1925年,王國維先生在清華研究院講授《古史新證》時,開宗明義:“研究中國古史為最糾紛之問題。上古之事傳說與史實混而不分。史實之中固不免有所緣飾,與傳說無異,而傳說之中亦往往有史實為之素地,二者不易區別,此世界各國之所同也?!盵6]這說明古史傳說盡管有許多神怪荒誕的成分,然而其中仍蘊藏有一定的歷史真實,不可簡單抹殺。泰山石敢當以石刻為有形載體,與無形的“泰山石敢當”民間故事共同存在,實質都是對泰山石敢當信仰的傳承。

圖2 漢中一帶泰山石敢當

圖3“人格化”泰山石敢當

泰山石敢當信仰習俗自漢代肇始,在中國民俗文化和普通民眾的生活中產生了深遠影響,體現出中華文明的歷史延續性和民族化認同價值。2006年5月泰山石敢當被國務院公布為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凝聚了中華民族向心力。學術領域,王成竹、蔣鐵生、葉濤、米運昌、呂繼祥、周郢等一大批學者,對泰山石敢當進行了考證論述。然而,目前天水包括隴右地區泰山石敢當實物發現較少,相關研究更少,沒有完整的系統性學術研究成果,保存傳承方面的差距在不斷拉大,保護形勢極為嚴峻。本文以南宅子泰山石敢當為主線,漫談目前存在于隴右的遺存分布以及天水地域石敢當的傳播發展脈絡,指出南宅子泰山石敢當與北方地區泰山石敢當文化同源,經與天水地方文化融合后變異扎根,更具有地域性特點和風格。當然,在傳播途徑和矗立年代方面提出自己的看法,目的是拋磚引玉,以期得到專家批評指正的同時引起學界對隴右泰山石敢當的關注,以產生更多與此相關的學術研究成果。

[參考文獻]

[1]馬凱祥,王詔.和政縣志:影印 [M].臺北:成文出版社有限公司,1976.

[2]周郢.泰山國山議:文獻校釋與學術新詮 [M].北京:五洲傳播出版社,2013:34 .

[3]中國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甘肅工作隊.甘肅永靖秦魏家齊家文化墓地[J].考古學報,1975(2): 68.

[4]蔣鐵生.泰山石敢當習俗的流變及時代意蘊[J].泰山學院學報,2006(2):2.

[5]葉濤.泰山石敢當源流考[J].民俗研究,2006(4):177.

[6]李學勤.值得肯定的一部區域性通史——讀《天水通史·先秦卷》[N].光明日報,2015-7-14(10).

[責任編輯張亞君]

收稿日期:2015-12-21

作者簡介:胡兆凡(1981- ),男,甘肅天水人,文博館員,碩士, 主要從事中國古代文化研究。

[中圖分類號]K892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8-4630(2016)03-0013-04

猜你喜歡
隴右天水
《天水師范學院學報》征稿啟事
天水嬸與兩岸商貿
天水地區的『秦與戎』
淺議隴右革命精神
隴右地方課程資源開發的理性思考
重返絲綢之路—從天水到青海湖
淺論杜甫辭官西走之原因
中小學開展隴右經典詩歌誦讀的實踐研究
《天水之鏡像》
淺析宋代隴右石刻碑文的記憶功能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