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輸血與節血

2016-07-22 22:54錢寶華
上海醫藥 2016年12期
關鍵詞:輸血

錢寶華

摘 要 輸血是一種治療方法,是臨床救治患者的替代性治療手段,傳統輸血治療是指異體輸血,但在臨床輸血治療中,常出現輸血相關不良反應和血液來源匱乏。血液保護是一種“節血”手段,是現代輸血的發展趨勢,在保障臨床輸血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中發揮巨大的推動作用。

關鍵詞 輸血 節血 血液保護

中圖分類號:R457.1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6-1533(2016)12-0006-02

Blood transfusion and blood saving

QIAN Baohua

( Department of Transfusion Medicine, Shanghai Changhai Hospital, Shanghai 200433, China)

ABSTRACT Blood transfusion, which is one kind of therapeutic methods, is an alternative treatment for clinical patients. Conventional transfusion therapy refers to the allogeneic blood. But in clinical treatment, transfusion is often accompanied by blood transfusion related adverse reactions and the lack of allogenic blood. Blood conservation means “saving blood” and is a trend of modern blood transfusion. It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ensuring safety and efficacy in clinical blood transfusion.

KEY WORDS blood transfusion; blood saving; blood conservation

一直以來,血液被認為是人類生命之精髓。古代埃及人提倡用血液來沐浴,旨在返老還童或恢復健康;古羅馬斗劍士在競斗場上飲血,希望從中獲得勇氣與力量。在現代醫學中,血液充當著重要且不可或缺的角色。在正常情況下,人體血液存在于封閉的循環系統中,呈流動循環狀態,其容量根據生理需求調節。正常人的循環血容量為44~100 ml/kg,若體重和身高比例合理,血容量(L)為體重(kg)的7.7%,女性血容量低于男性10%[1]。血液由紅細胞、白細胞、血小板及血漿組成,具有運輸各種物質、調節酸堿平衡、參與免疫及緩沖作用。

1 輸血

許多疾病可以導致血液異常,發生諸如貧血、血小板數量低下等。當然血液本身也會出現異常,如白血病等。維持足夠的血容量為運輸氧及營養物質至組織和排除組織代謝產物所必需。血容量丟失不但影響組織氧供,而且也將導致心排血量降低,影響肺、腎等臟器功能。健康人血容量缺失后,機體會作出一系列反應,重新分配血流,啟動多種代償機制,如急性失血15%左右時,血管會收縮,使靜脈回流保持恒定,交感神經興奮,阻力血管對交感起反應,使血壓保持不變[2]。血液中膠體物質的作用是將組織間水分吸入血管,以補充血容量不足、降低血黏度、增加組織攝氧和全身運氧能力等,但可使血細胞壓積下降和稀釋血液,同時患者心率加快,心輸血量代償性增加。

輸血是一種治療方法,與藥物治療不同,輸血給予患者的是正常人體所擁有的血液或血液成分。對發生出血(外傷、手術、疾病等導致)、造血功能異常及血液異常消耗的患者,均有可能需要實施輸血治療。輸血治療能補充血容量、改善循環、提高攜氧能力、補充血漿蛋白、維持滲透壓、糾正凝血功能、增加機體抵抗疾病的能力、改善機體功能等[3]。

2 節血

目前,世界上還不能生產血液,僅極個別的實驗室宣稱能研究出血液,準確地講是研究出血液的某個成分,如紅細胞,但費用極其高昂且不能排除致癌等風險[4]。當前,血液仍只能來自于人體,世界各國都鼓勵健康人群進行無償獻血。當年法國輸血-艾滋病案轟動世界,我國亦有諸多輸血性肝炎的報道,此類“血案”接連不斷之時,人們逐步認識到輸血可以挽救生命,但輸血同樣也能導致疾病傳播,發生免疫反應以及其他問題。如何減少輸血及輸血不良反應和開展血液保護,即如何節血,是醫學一直在探討研究的問題。所謂節血就是采用一種或聯合使用多種技術手段對患者血液的質和量進行保護,增加造血,保護血液功能,減少血液丟失和對異體血的需求。

治療原發性疾病是節血的根本,如治療胃潰瘍所引發的出血、直腸癌出血引發的貧血等。糾正血液異常是節血的有效措施,特別是術前貧血糾正,使用紅細胞生長因子、琥珀酸亞鐵片(速力菲)、葉酸、維生素B12等。嚴格輸血指征是節血的醫學要求和法規要求,我國現行的臨床紅細胞輸血指征為手術患者血紅蛋白水平<100 g/L,非手術患者<70 g/L。國家頒布實施的《醫療機構臨床用血管理辦法》[5]對輸血工作進行了嚴格的規范。

開展自身輸血是節血的良好抓手,自身輸血是血液自我回輸的一種輸血治療方法[6],即采集某一個體的血液或(和)血液成分并予以保存,或當該個體處于出血狀態時收集其所出血液并作相應處理,在需要時將本人血液或(和)血液成分實施回輸。自身輸血主要有三種方法:貯存式自身輸血、稀釋式自身輸血和回收式自身輸血。

有些藥物能作用于凝血、纖溶系統,以抑制某些血液成分的最初反應,使之不能激活或處于“冬眠狀態”,人們常稱這些藥物為“血液麻醉藥”,抑肽酶是血液麻醉的代表藥物,可減少手術出血量的54.8%。

圍手術期用血量占臨床全部用血量的絕大部分,特別是術中輸血是用血最多的時間,因此加強圍手術期節血至關重要。減少出血是節血的核心前提要求,在術前、術中及術后通過各種技術和方法減少出血,可最大限度地避免或減少異體輸血。減少手術創面,如微創手術、機器人手術亦可減少手術出血。手術前,對手術部位(臟器)可采用預防性放療和血管栓塞術。術中可應用控制性低血壓技術、間隙性動脈阻斷術(動脈內球囊阻斷術、直視下動脈阻斷)等減少出血,亦可采用新型止血措施(如氬氣刀等)、止血藥物、血液稀釋和容量治療減少出血。術中應及時、精細地止血,設計好手術體位,避免出血和血壓升高的手術體位。術后手術腔負壓處理技術、手術部位的有效包扎等對預防術后出血有積極意義。足夠的鎮痛、良好的肌肉松弛、正常體溫的維持、吸氧、心肺功能維持等同樣是節血的措施。有研究證實,手術過程中對患者良好的體溫保護能使輸血的可能性減少40%。全面提升外科手術水平也是節血的有效手段[7]。加強血液學監測,如快速血紅蛋白濃度測定、血氣分析、血栓彈力圖檢測等均能為節血提供可靠依據。

對于診斷性采血必須引起高度重視,有報道重癥監護病房患者平均每天因進行各種診斷檢查致失血大約40 ml。血液代用品,特別是血漿代用品的應用已在臨床節血方面發揮很好的作用。血漿代用品可以補充血容量,增加組織灌注,當失血量小于20%血容量時,可單獨用血漿代用品,不必輸血。

有些藥物的使用可導致血液功能異常,如氯霉素、復方新諾明、有機砷、苯巴比妥、苯妥英鈉、吲哚美辛等可引發再生障礙性貧血;抗腫瘤藥物、解熱鎮痛藥等可引起白細胞減少或缺乏癥;奎尼丁、奎寧等可導致血小板減少癥及血小板??;伯氨喹啉可導致溶血;可致凝血功能異常的藥物更多。在使用這些藥物時,應特別注意防范其不良反應。

節血是綜合性工程,應圍繞患者多方位應用技術與措施,達到節血目標。

參考文獻

[1] 鄧家棟. 臨床血液學[M]. 上海: 上??茖W技術出版社, 2001.

[2] 趙樹銘. 實用臨床輸血學[M]. 北京: 人民衛生出版社, 2015.

[3] 肖星甫. 輸血技術手冊[M]. 成都: 四川科學技術出版社, 1992.

[4] Ebihara Y, Ma F, Tsuji K. Generation of red blood cells from human embryonic/induced pluripotent stem cells for blood transfusion[M]. Int J Hematol, 2012, 95(6): 610-616.

[5] 中華人民共和國衛生部令(第85號).醫療機構臨床用血管理辦法 [EB/OL]. [2012-06-12](2016-04-22). http://www. gov.cn.

[6] 呂鵬. 圍手術期自身輸血[M]. 北京: 北京燕山出版社, 1995.

[7] 方國恩. 普外科手冊[M]. 3版. 上海: 上??茖W技術出版社, 2014.

猜你喜歡
輸血
高縣農商銀行:金融扶貧從“輸血”到“造血”
從“輸血”到“造血” 阜陽潁東區探索精準扶貧
雙創需要金融創新“輸血”
從“輸血”到“造血”實施精準扶貧加快脫貧步伐
毛利率連降 97%營收依賴中移動 超訊通信企盼IPO“輸血”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