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優質高產小麥新品種寧麥24的選育及栽培技術

2016-07-25 14:52姚金保馬鴻翔姚國才陳德勝
江蘇農業科學 2016年6期
關鍵詞:抗病品質栽培技術

姚金保++馬鴻翔++姚國才+++陳德勝+++楊學明+++張鵬++張平平+++周淼平+姜朋

摘要:寧麥24系江蘇省農業科學院農業生物技術研究所育成的優質高產抗病專用小麥新品種。該品種在安徽省春性組區域試驗和生產試驗中,平均產量分別比對照揚麥158增產5.59%、9.36%。寧麥24成熟期適中,株高 80 cm 左右,分蘗力強,成穗率較高,小穗小花結實性好,每穗粒數多,產量3因素協調性好,綜合抗病性較強,品質屬中筋。針對寧麥24的特征特性,該品種高產栽培技術應掌握適期播種,爭壯苗越冬;合理密植,建立高產群體結構;科學施肥;加強管理,做好防病治蟲等工作。

關鍵詞:小麥品種;產量;抗??;品質;栽培技術

中圖分類號: S512.104文獻標志碼: A文章編號:1002-1302(2016)06-0177-01

收稿日期:2015-04-26

基金項目:農業部小麥現代農業產業技術體系(編號:CARS-03);江蘇省科技支撐計劃(編號:BE2013439);江蘇省農業科技自主創新資金[編號:CX(14)2002]。

作者簡介:姚金保(1962—),男,江蘇常熟人,碩士,研究員,主要從事小麥遺傳育種研究。E-mail:yaojb@jaas.ac.cn。寧麥24(原名寧09-1251)系江蘇省農業科學院農業生物技術研究所育成的優質高產抗病專用小麥新品種,一般產量6 750 kg/hm2左右,在高產栽培條件下,產量可達到 9 000 kg/hm2,增產潛力大,綜合抗性較強,適應性廣。2015年2月通過安徽省農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審定(審定編號:皖麥2015009)。該品種由合肥豐樂種業股份有限公司獨占實施許可,2015年3月申報國家植物新品種權保護。

1選育經過

寧麥24是從寧麥9號自然群體中通過單穗選擇,形成穗行,再經過單株選擇、株行(系)比較,經7代系統選育而成的常規小麥新品種。寧麥9號是1個豐產性好、抗病性較強、適應性廣的優質弱筋小麥品種,但籽粒小、抗倒性差等缺陷限制了其在大面積生產上的推廣應用。為了克服寧麥9號抗倒性差這一缺點,培育優質、高產、抗倒、適于機械化收割的小麥新品種,2002年春從寧麥9號原始群體中選擇莖稈較粗、植株較矮、穗型較大的單穗200個,分穗脫粒,室內考種,淘汰籽粒小、飽滿度差的單穗。同年秋播中選的55個單穗種子,田間形成穗行,經豐產性、抗病性鑒定,2003年夏收,選擇其中穗型較大、植株較矮、莖稈較粗的1個穗行單株,共計40個單株,經室內考種,中選18個單株,于2003年秋種成株行,進行株行比較;2004年夏收,中選8個株行,當年秋種植8個株系。2005—2008年對這8份株系經過連續3年的產量、抗性和品質等性狀鑒定,于2008年篩選出3份產量高而穩定、綜合抗病性較強、粒質量和抗倒性明顯超過寧麥9號的株系;2009年推薦3份品系進入產量鑒定圃,其中編號為寧09-1251表現增產潛力大、綜合抗病性好。寧09-1251于2010—2012年參加安徽省春性組小麥預備試驗,2011—2013年參加安徽省春性組小麥區域試驗,2013—2014年參加安徽省春性組小麥生產試驗。

2產量表現

2011—2013年參加安徽省春性組小麥區域試驗,2011—2012年度平均產量6 727.35 kg/hm2,較對照揚麥158增產4.67%;2012—2013年度平均產量6 951.45 kg/hm2,較對照揚麥158增產6.50%,達極顯著水平;2年平均產量 6 839.40 kg/hm2,較對照揚麥158增產5.59%。2013—2014年度參加安徽省春性組生產試驗,平均產量 6 439.95 kg/hm2,較對照揚麥158增產9.36%。

3特征特性

3.1植物學特征

寧麥24屬春性中熟品種。幼苗直立,葉色淡綠,分蘗力強,成穗率較高,株型較緊湊,旗葉上舉,穗層整齊,后期熟相好,抗倒性中等。紡錘形穗,白殼,長芒,紅粒,籽粒卵形、飽滿、粉質。全生育期215 d,較對照揚麥158早熟1 d,株高 80.0 cm,有效穗532.5萬/hm2,每穗40.1粒,千粒質量 39.9 g。

3.2抗病性

在寧麥24參加2011—2013年安徽省春性組小麥區域試驗中,經主持單位安徽省種子管理總站委托安徽農業大學進行抗病性鑒定,結果顯示,2012年中抗白粉?。?級)、中抗赤霉?。▏乐囟?.10)、感紋枯?。ú∏橹笖?1);2013年中感白粉?。?級)、中抗赤霉?。▏乐囟?.70)、感紋枯?。ú∏橹笖?5)。多年試驗結果表明,寧麥24對小麥黃花葉病表現高抗。

3.3籽粒品質

在安徽省小麥區域試驗中,由安徽省種子管理總站統一抽樣送檢,經農業部谷物及制品質量監督檢驗測試中心(哈爾濱)檢驗,2012年品質分析結果表明,容重792 g/L,粗蛋白(干基)含量12.69%,濕面筋含量26.7%,面團穩定時間 5.4 min, 100 g面粉吸水量59.1 mL, 硬度指數63.3;2013年

品質分析結果表明,容重790 g/L,粗蛋白(干基)含量1249%,濕面筋含量26.6%,面團穩定時間4.6 min,100 g面粉吸水量63.0 mL,硬度指數67.1。

4適宜種植區域

適宜安徽省的淮河以南及沿淮地區種植。

5栽培技術要點

5.1適期播種,爭壯苗

由于近幾年多為暖冬年,且倒春寒現象較頻繁,不提倡早播?;茨系貐^以10月下旬至11月初播種為宜。

5.2合理密植,建立高產群體結構

寧麥24分蘗力強,成穗率較高,因此應適當控制基本苗。土壤肥沃的高產田宜采用精量、半精量播種,基本苗以180萬/hm2 為宜;土壤肥力中等的田塊,基本苗以225萬~240萬/hm2為宜。

5.3科學施肥

高產栽培策略應是在穩定穗數的基礎上,增加穗粒數,穩定和提高千粒質量。要獲得7 500 kg/hm2以上的產量,需純氮240~270 kg/hm2,并搭配一定量的磷鉀肥,氮磷鉀的比例為1 ∶0.5 ∶0.5?;绶蕬伎偡柿康?0%,拔節孕穗肥占30%。

5.4加強管理

苗期麥田進行化除,控制草害;拔節前防治紋枯??;抽穗揚花期防治赤霉病和白粉病。此外,注意防倒伏,沿淮地區注意防凍害。

猜你喜歡
抗病品質栽培技術
我國小麥基因組編輯抗病育種取得突破
bZIP轉錄因子在植物激素介導的抗病抗逆途徑中的作用
番茄大棚栽培技術探析
早春大棚番茄高產栽培技術
石榴短枝紅在駐馬店引種表現及豐產栽培技術
氯化鈣處理對鮮切蘿卜生理與品質的影響
“鄞紅”、“巨峰”、“紅富士”葡萄及其雜交后代品質分析
淺談民生新聞欄目特色的挖掘
工商聯副主席潘剛:讓中國企業成為“品質”代名詞
番茄果實感染灰霉病過程中H2O2的抗病作用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