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轉變課堂方式,提高物理課堂教學效率

2016-07-26 18:31陳太術
世紀之星·交流版 2016年7期
關鍵詞:物理課課堂氣氛新課程

陳太術

傳統課堂是以老師為主體,教師怎么教學生就怎么學,滿堂灌的模式,評價教師的往往是課堂知識條理清不清楚,邏輯是否嚴密,板書是否工整,教態是否自然……這樣的課堂學生完全被教師牽著鼻子走,盡管也能得到一定高分,卻缺乏能力的培養,而且大多數學生會厭倦,也容易出現兩極分化,使得大多數學生離開老師后不真的怎么學習。我是從教二十多年的初中物理教師,越來越發現傳統的教學模式的確以不適應新的教學要求和現在的學生了。一節課,老師總是一副冷面孔,自己很累,學生也會敬而遠之。

而有些教師的物理課卻似乎有一種魔力一般,總是讓學生充滿期待。課堂上充滿著歡聲笑語,學生學得非常投入,教師也教得非常起勁。學生積極踴躍地參加課堂活動,老師則時常妙語連珠引得滿堂大笑。毫無疑問,第一種課堂壓抑、沉悶,第二種課堂輕松、活潑。無論是作為學生還是作為老師,都向往和追求第二種課堂氣氛。所謂課堂氣氛,是指課堂教學過程中所表現出來的公共情緒狀態,它是課堂教學能否順利進行的一個重要因素。在新課程背景下,探討如何改善物理課的課堂氣氛,對增強學生學習物理的積極性和提高物理課堂教學的有效性,都具有十分重大的意義。那么,在具體的教學實踐中教師應該朝哪些方面努力,才能有效地改善物理課堂的氣氛,使物理課堂生動起來呢?下面就我在教學中所

一、尊重和熱愛學生,打造充滿關愛的物理課堂

我認為這一點是最起碼的,尊重和熱愛學生應當是教師做好教學工作的出發點和前提。我校"以學生的發展為本”、“以學生為主體" 的新課程理念。將這一理念落到實處,教師就必須尊重和熱愛學生,積極創建民主、和諧的師生關系。傳統的教育以學科為主,學生被當作是“知識的容器”,是教師“傳道、授業、解惑”的對象。教師往往憑借自己在專業知識方面懂得比學生多的優勢而覺得自己高高在上,是課堂的權威和統治者,在課堂上發號施令,對學生進行“填鴨式”教學。學生因為大大小小頻繁的考試的逼迫,往往只能被動地接受教師,接受知識,任教師“滿堂灌”,其結果必然導致學生逐漸失去了學習物理的積極性和主動性,甚至對教師心生憎恨和厭惡。而現代教育提倡“以學生為主體”,以學生終身的可持續發展為本,學生是課堂教學活動的主角,教師只是教學活動的引導者、組織者和示范者。在新的理念引導下,教師應該積極地嘗試轉變角色,放下權威,平等對待學生,相信和尊重學生。因為學生是具有生命的個體,他們有自我認知、思考和構建的能力,他們只有在獲得關愛、獲得尊重和理解的前提下,才能充分發揮他們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從而實現健康的、全面的、可持續的發展。尊重和熱愛學生,創建民主、平等、共同發展的新型師生關系,既是新課程實施的前提和條件,又是新課程改革的內容和任務。教師只有對學生付出真摯的愛、真正的尊重和真誠的關心,學生才能在學到物理知識的同時獲得溫潤的情感力量,取得“潤物細無聲”的教學效果。同時,教師對學生的真情投入必定會得到學生的真情回報,他們會配合教師營造出一種和諧、真誠、溫馨的教學氛圍。

二、注重情景創設,打造充滿吸引力的物理課堂

物理課堂是學生學習物理的主要環境,這個環境是荒涼、貧瘠還是肥沃、富足,直接影響到學生物理學力的成長。如果教師在課堂引入和教學過程中能夠進行適當的情景創設,那么學生就會在一個充滿吸引力的課堂環境中去仔細觀察物理現象,認真探索物理原理,科學地總結物理規律。所謂“情景教學”,就是在教學過程中為了達到既定的教學目的,從教學需要出發,引入或創設與教學內容相適應的具體場景或氛圍,引起學生的情感體驗,幫助學生迅速而正確理解教學內容,促進學生的心理機能和諧發展,提高教學效率的一種教學手法。正如詩歌講究情景交融一樣,物理課堂也要通過創設情景來引導學生由情入境,最后達到情理交融。初中物理中有很多知識對于初中學生的認知水平來說比較抽象,比如密度、功率、比熱容等概念,光的折射、凸透鏡成像的規律等,學生比較難以理解和掌握。教師應該盡量將這些抽象的物理概念、物理公式和物理規律借助一些比較具體、簡單的物理模型或者可視性比較強的動畫、圖形來形象化。情景教學可以將物理課堂從“教師干巴巴地講,學生干巴巴地聽”的沉悶乏味氣氛當中解放出來,起到“引人入勝”和“化繁為簡”的神奇效果。比如在上“光的折射”一課時,先給學生看“海市蜃樓”的圖片或視頻。當學生看到海邊虛無縹緲的高空之中居然出現了一棟高樓大廈時,一個個都瞪大了好奇的眼睛,覺得太神奇,太不可思議了。我告訴學生這是光在空氣中的傳播方向發生了改變(光發生了折射)造成的,這時,學生聯想到“光在同種均勻介質中是沿直線傳播的”,就會產生疑問,“光在空氣(同種介質)中的傳播方向怎么會發生改變呢?”。通過情景創設,學生很自然地就進入了新課“光的折射”的學習。由此可見,當學生被引導到了一定的教學情境中后,學習的興趣就會得到激發,探究的欲望就會得到激活,求知的大門就會被打開,物理知識就會比較容易內化為學生的學習體驗和感悟,物理課就會充滿吸引力,讓學生享受到學習物理的樂趣。有吸引力的課堂學生才不會覺得枯燥乏味,課堂氣氛才會好起來。

三、設計探究活動,打造充滿活力的物理課堂

以往學生的學習方式比較單一,主要甚至完全依賴接受性學習,學生很少甚至完全不去動手做,動腦想,動口講,課堂是教師的“一言堂”。這樣的物理課氣氛是不活躍的,效率是不高的。中學物理物理課程標準,在初中物理教學中提倡“探究式學習”,以促進學生轉變學習方式,教師改變教學模式。所謂“探究式學習”就是以探究為主的教學,強調教學過程是在教師的啟發誘導下,以學生獨立自主學習和合作討論為前提,為學生提供充分自由表達、質疑、合作、探究、討論問題的機會,讓學生通過內心體驗和主動參與去學習,讓學生通過親身實踐,“體驗”到知識使用的樂趣,自主建構自己的知識體系。學生可以通過科學探究,學會科學探究的方法,體驗知識的形成過程,實現學習方式的轉變。

通過上述方式的教學,課堂氣氛會得到很大的改善,學生會在比較輕松愉快的環境中獲取知識,而且會終身難忘的。也會大大提高課堂效率。

猜你喜歡
物理課課堂氣氛新課程
2021聚焦新課程 專注新高考 歡迎訂閱全新《新高考》
跳出專業視閾談大學物理課與微積分的糅合教學
小學語文教學中課堂氣氛的營造方法
高中英語課堂氣氛的活躍優勢研究
動起來的物理課
發揮自制教具在初中數學新課程實施中的作用
我區初中化學新課程實施中典型問題的思考
神奇的液體表面張力
從高中物理課選修情況看執行大學物理課程教學基本要求的意義
高中體育新課程實施“碰壁點拔”式教學模式初探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