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益氣健脾抗癌法對胃癌脾虛本質的影響及抗腫瘤作用實驗研究

2016-07-26 00:07孫昊
中國實用醫藥 2016年17期

孫昊

【摘要】 目的 分析益氣健脾抗癌法對胃癌脾虛本質的影響以及抗腫瘤作用。方法 42例胃癌患者, 隨機分為治療組和對照組, 各21例。對照組采用益氣健脾法, 治療組采用益氣健脾抗癌法治療。比較兩組臨床治療效果。結果 治療組胃內殘留率為(34.23±10.12)%、小腸推進率為(61.12±10.01)%、蛋白激酶C(PKC)表達為(0.511±0.013)、抑瘤率為38.10%, 明顯優于對照組的(39.22±10.21)%、(55.33±9.89)%、(0.441±0.019)、28.57%, 差異均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使用益氣健脾抗癌法較單純使用益氣健脾法能夠更好的發揮出對腫瘤抑制的作用, 還能夠發揮出健脾和抗癌的雙重效果, 因此臨床中在應用益氣健脾中藥的同時聯合使用抗癌作用的中藥, 良好的體現出我國中醫辨證與辨病治療結合的理念, 可在臨床中進一步推廣使用。

【關鍵詞】 益氣健脾抗癌法;胃癌脾虛本質;抗腫瘤作用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6.17.114

相關研究顯示[1], 我國已經成為胃癌發病率和死亡率最高的國家之一。臨床中針對胃癌的防治一直都在進行, 主要有手術、化療等。由于西醫治療方式對患者的副作用明顯, 加上臨床效果一般, 臨床中越來越越多的研究考慮采用中醫中藥治療。中醫對脾虛證的研究有相當豐富的經驗。本文采用益氣健脾抗癌法進行分析, 現具體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 1 一般資料 選擇2014年10月~2015年10月本院收治的42例胃癌患者。納入標準:①符合臨床中關于胃癌的臨床診斷標準[2];②患者監護人簽署知情同意書。排除標準:①不配合治療者;②存在其他嚴重臟器疾病者[3]。將患者隨機分為治療組和對照組, 各21例。治療組男13例, 女9例, 年齡19~63歲, 平均年齡(47.13±6.27)歲。對照組男15例, 女6例, 年齡27~65歲, 平均年齡(42.73± 6.32)歲。兩組患者性別、年齡等一般資料比較, 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1. 2. 1 對照組 使用益氣健脾法:太子參20 g、白術20 g、甘草20 g、半夏20 g、陳皮20 g、砂仁20 g、木香20 g、茯苓20 g。煎出藥液200 ml, 濃縮至100 ml, 3次/d, 14 d為1個療程。

1. 2. 2 治療組 在對照組益氣健脾藥方的基礎上加強抗癌中藥配方:太子參20 g、白術20 g、甘草20 g、半夏20 g、陳皮20 g、砂仁20 g、木香20 g、茯苓20 g、土茯苓30 g、山慈菇30 g、浙貝母30 g、白花蛇舌草30 g。3次/d, 14 d為1個療程。

1. 3 觀察指標 比較兩組胃排空、腸推進、PKC表達、抑瘤率。

1. 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9.0統計學軟件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 x-±s)表示, 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兩組胃內殘留率、小腸推進率、PKC表達和抑瘤率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3 討論

中醫認為, 正氣的虛弱是導致腫瘤疾病發生的原因。脾主運化、升清, 是氣血生化之源, 后天之本。脾氣不足是正虛的表現。補脾具有防病治病、養生保健等功能, 脾虛則氣血生化乏源, 無以充養臟腑, 衛標失養, 導致機體防御功能下降。臨床中胃癌的治療以手術治療為主, 化療或放療為輔, 腫瘤加上治療導致脾主運化和升清功能下降, 因此在中醫治療中以益氣健脾抗癌法進行治療。胃癌患者脾虛證與消化道的病理改變、消化功能下降、胃腸道黏膜保護性作用減弱等密切相關[3, 4]。因脾虛伴有不同程度的胃腸動力障礙, 通過胃排空和腸道推進性反映患者的胃腸功能。有相關研究證實, 針對晚期腫瘤使用健脾益氣中藥能夠恢復脾升胃降的正常升降運動, 改善臨床癥狀[5]。通過健脾益氣中藥調節患者脾、肝中PKC活性, 肝腎阻止細胞膜和細胞漿中PKC活性變化與脾陽虛的病理變化相關, 也與中醫中五行理論協調, 通過溫補脾陽中藥能夠有效調節脾陽虛證患者肝、腎組織中PKC活性。臨床中對抗腫瘤藥物的研發十分重視, 各種對新藥的研究持續進行, 雖然抗腫瘤藥物的研究水平有了明顯的提高, 但是無法避免的毒副反應影響其療效。因此對毒副作用小、更加天然的抗腫瘤藥物是研究重點。中醫的治療就是通過中藥激活和增強人體免疫細胞, 增強集體抗病能力, 從患者氣血陰陽不足的角度采用益氣養血、滋陰助陽。在本次研究中使用甘草、茯苓、白術等都具有增強免疫作用的中藥。另外微血管生成是實體瘤生長、浸潤和轉移的一個中藥因素, 通過抑制血管內皮生長因子阻止腫瘤新生血管的形成, 能夠抑制腫瘤血管生成的中藥包含柴胡、川芎等。部分中藥能夠作用于腫瘤的的不同生長階段, 通過細胞毒作用損傷腫瘤細胞發揮效果。從中藥中提取的長春花堿、秋水仙堿、紫杉醇等都具有顯著的抗腫瘤作用。這些中藥活性成分通過抑制脫氧核糖核酸(DNA)、蛋白質的合成, 有效抑制有絲分裂和微管蛋白聚合等細胞毒途徑發揮出抗腫瘤效果。

綜上所述, 使用益氣健脾抗癌法能夠改善患者的脾運化功能, 比起單純使用益氣健脾中藥對腫瘤的抑制效果更加明顯, 具有良好的抗癌作用, 值得臨床推廣。

參考文獻

[1] 余文燕, 孫玨, 許建華, 等.健脾法治療消化道腫瘤臨床運用概況.遼寧中醫雜志, 2013, 40(5):1050-1052.

[2] 陳靜, 趙愛光, 曹妮達, 等.胃癌前疾病、癌前病變、胃癌與脾虛證的研究進展.中華中醫藥學刊, 2013, 23(7):1654-1657.

[3] 王雪姣, 殷東風, 唐廣義.益氣健脾抗癌中藥對胃癌裸鼠肝腎臟蛋白激酶C影響的實驗研究.上海中醫藥雜志, 2013, 51(10): 74-77.

[4] 李堃, 林安安, 朱方石.益氣健脾化積方對胃癌化療增效的理論機制探討.中國醫藥導報, 2016, 25(1):95-97.

[5] 王寧, 唐廣義, 殷東風.益氣健脾抗癌法對腸癌脾虛本質的影響及抗腫瘤作用實驗研究. 遼寧中醫雜志, 2014, 41(5):1054-1057.

[收稿日期:2016-03-09]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