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探討運動干預對老年骨質疏松癥患者骨密度及臨床癥狀的影響

2016-07-26 01:07呂春紅
中國實用醫藥 2016年17期
關鍵詞:運動干預骨密度臨床癥狀

呂春紅

【摘要】 目的 探討運動干預對老年骨質疏松癥患者骨密度以及臨床癥狀的影響。方法 100例老年骨質疏松癥患者。采用隨機數字表法將患者分為實驗組和對照組, 各50例。對照組患者僅接受常規護理, 實驗組患者在對照組基礎之上聯合采用運動干預方法治療。對兩組患者接受治療干預前后骨密度檢出值以及臨床癥狀評分結果進行比較。結果 治療干預后, 實驗組患者骨密度檢出值為(-2.5±0.2)mg/cm2, 明顯低于對照組的(-3.4±0.6)mg/cm2,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干預后, 實驗組患者臨床癥狀評分為(13.8±0.6)分, 明顯低于對照組的(17.2±0.5)分,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實施運動干預可增加老年骨質疏松癥患者骨密度水平, 同時對改善患者臨床癥狀有積極影響, 值得在臨床實踐中推廣應用。

【關鍵詞】 老年骨質疏松癥;運動干預;骨密度;臨床癥狀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6.17.183

隨著我國乃至世界范圍內人口老齡化進程的發展, 骨質疏松癥已經成為影響老年人生活質量的最主要疾病之一。已有臨床報道中顯示:運動干預對增加老年骨質疏松癥患者的骨量水平有重要影響, 同時還具有安全經濟的優勢。因此, 科學且合理的對老年骨質疏松癥患者實施運動干預, 對盡早治療骨質疏松癥, 恢復患者正?;顒庸δ苡兄匾饬x。為詳細探討運動干預對老年骨質疏松癥患者骨密度以及臨床癥狀的影響, 本次臨床研究納入對象為2015年3~10月本院所收治的100例老年骨質疏松癥患者, 隨機分組后用常規方法與聯合運動干預方法進行對照研究, 將研究結果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 1 一般資料 本次臨床研究納入對象為2015年3~10月本院所收治的100例老年骨質疏松癥患者患者。采用隨機數字表法將患者分為實驗組和對照組, 各50例。對照組中女31例, 男19例, 年齡62~85歲, 平均年齡(73.9±3.7)歲;實驗組中女29例, 男21例, 年齡61~83歲, 平均年齡(72.6±3.5)歲。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1. 2. 1 對照組 對照組患者僅接受常規護理, 在遵醫囑指導患者用藥的基礎之上, 集中進行健康宣教, 并配合飲食、心理等方面的護理措施干預。

1. 2. 2 實驗組 實驗組患者在對照組基礎之上聯合采用運動干預方法治療。具體途徑為:如散步, 以400 m左右為1圈, 指導患者堅持走完3圈, 散步期間對步行速度進行科學控制, 一般需控制在85步/min內。在散步時, 要求患者維持科學的姿態, 抬頭并挺胸, 雙臂在行走時需用力擺動;如跑步, 同樣以400 m左右為1圈, 指導患者以慢跑的方式堅持跑完2圈。在慢跑運動時, 要求患者上體保持微微前傾的姿態, 頭部自然運動, 雙臂協調擺動。如結合皮筋等器械進行健身操訓練:遵循大肌肉先活動, 小肌肉再活動的原則, 多肌肉共同運動, 循序漸進, 不可操之過急, 運動強度應以低中度為宜。

1. 3 觀察指標 對兩組患者接受治療干預前后骨密度檢出值以及臨床癥狀評分結果進行比較。骨密度檢出值應用雙能X線骨密度測定儀測定腰椎正位骨密度值;臨床癥狀評分應用《中藥新藥治療骨質疏松癥的臨床研究指導》證候量表進行測定, 總評分區間為0~27分, 分值高時代表患者臨床癥狀重, 分值低時代表患者臨床癥狀輕。

1. 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9.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 ( x-±s)表示, 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 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 1 干預前后兩組患者骨密度比較 治療干預前, 實驗組患者骨密度檢出值為(-3.9±0.5)mg/cm2, 對照組為(-3.8± 0.6)mg/cm2, 兩組患者骨密度檢出值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干預后, 實驗組患者骨密度檢出值為(-2.5± 0.2)mg/cm2, 明顯低于對照組的(-3.4±0.6)mg/cm2,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 2 干預前后兩組患者臨床癥狀比較 治療干預前, 實驗組患者臨床癥狀評分為(19.6±0.5)分, 對照組為(19.9±0.3)分, 兩組患者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干預后, 實驗組患者臨床癥狀評分為(13.8±0.6)分, 明顯低于對照組的(17.2±0.5)分,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3 討論

骨質疏松癥是一種以骨組織微觀結構退化以及骨量減少為組要表現的常見疾病?;颊吲R床表現以周身骨量降低、骨骼組織脆性增加以及骨纖維結構異常為主, 患者多主訴存在四肢乏力、腰背部酸痛等癥狀, 需盡早發現并盡早治療。

近來有研究報道中指出, 目前骨科針對老年骨質疏松癥患者的治療以內科藥物為首選方案, 但內科用藥僅能夠作用于骨改善、重建的某個環節, 對患者全身性癥狀缺乏良好的干預效果。因此, 在內科用藥的基礎之上配合科學、有效的護理措施干預, 對改善患者病情、提高骨密度、緩解臨床癥狀非常重要。

本研究中對實驗組患者所實施的運動干預支持方式包括散步、跑步、以及器械三種類型。在運動干預后, 實驗組患者骨密度檢出值為(-2.5±0.2)mg/cm2, 明顯低于對照組的(-3.4±0.6)mg/cm2, 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實驗組臨床癥狀評分為(13.8±0.6)分, 明顯低于對照組的(17.2±0.5)分,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反應了運動干預對患者骨密度以及臨床癥狀均有確切的影響, 提示運動干預的作用機制有以下兩個方面:①通過運動支持的方式能夠使患者骨骼組織產生應力, 改變骨組織特異性水平, 增加DNA合成反應, 從而達到改善骨質水平, 提高骨密度的目的;②通過適當的運動干預能夠促進患者體內睪酮以及雌性激素水平的增加, 對骨蛋白合成反應有積極作用, 從而能夠有力的促進骨骼的生長與發育。

綜上所述, 實施運動干預可增加老年骨質疏松癥患者骨密度水平, 同時對改善患者臨床癥狀有積極影響, 值得在臨床實踐中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 趙明妍, 谷巖梅. 運動鍛煉對老年骨質疏松性髖部骨折患者骨密度影響的隊列研究. 中國實用護理雜志, 2013, 29(19):56-58.

[2] 翟鳳鳴, 陳玉娟, 李立, 等. 運動防治老年骨質疏松研究進展. 中國老年學雜志, 2010, 30(23):3618-3620.

[3] 郭宏燾. 戶外負重有氧運動結合局部肌力訓練在老年骨質疏松預防中的效果研究. 中國骨質疏松雜志, 2015, 21(8):941-944.

[收稿日期:2016-01-14]

猜你喜歡
運動干預骨密度臨床癥狀
有必要給幼兒檢測骨密度嗎?
骨密度水平分三級
類風濕關節炎患者血清25-(OH)D3水平與骨密度的關系
盤點與梳理:網絡成癮大學生的運動干預研究
恙蟲病60例臨床分析
丙種球蛋白無反應性川崎病藥物治療臨床分析
檸檬干泡水喝提高骨密度?
當代大學生焦慮和抑郁心理的運動干預研究
mTOR在運動干預高脂膳食大鼠胰島素抵抗形成中的作用及機制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