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7102例乙型肝炎、丙型肝炎、艾滋病、梅毒檢測結果分析

2016-07-26 13:40袁煒華鄧婷鄧金業
中國實用醫藥 2016年16期
關鍵詞:乙型肝炎病毒梅毒艾滋病

袁煒華 鄧婷 鄧金業

【摘要】 目的 回顧性分析傳染病乙型肝炎、丙型肝炎、艾滋病、梅毒4項檢測結果, 分別探討其在就診患者中診療的意義。方法 對17102例患者的傳染病4項檢測結果進行回顧性分析, 所有患者均采用時間分辨免疫熒光法檢測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 采用酶聯免疫法檢測丙型肝炎病毒抗體(抗-HCV)、人類獲得性免疫缺陷病毒抗體(抗-HIV)和梅毒螺旋體抗體, 并分析檢查結果。結果 ①4 項

檢測結果中HBsAg、抗-HCV、梅毒螺旋體抗體、抗-HIV陽性率分別為21.60%、0.71% 、0.75%、0.35%。②科室分布:門診部作為相對獨立的大科室, 在傳染病4項中均占有較高的比例, 住院患者中腹部外科的HBsAg陽性率較其他科室高, 整個外科的陽性比例要比內科高。結論 傳染病4項陽性率在門診及體檢患者中較為常見, 住院患者以外科陽性率為高, 及時檢查能降低醫源性陽性率, 避免發生醫療糾紛, 減少醫院內感染。

【關鍵詞】 乙型肝炎病毒;丙型肝炎病毒;艾滋??;梅毒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6.16.004

【Abstract】 Objective To retrospectively analyze detection result of hepatitis B, hepatitis C, AIDS and syphilis, and to investigate their significance in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Methods A retrospective analysis was made on the 4 detections in 17102 patients, and all patients received immumofluorescence method to detect hepatitis B surface antigen (HBsAg), eu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 for antibody to hepatitis C virus (anti-HCV), antibody to 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 (anti-HIV) and treponema pallidum antibody. Their outcomes were all analyzed and examined. Results ① Positive rates of HBsAg, anti-HCV, treponema pallidum antibody and anti-HIV in the 4 detections were respectively 21.60%, 0.71%, 0.75% and 0.35%.② As an independent large department, outpatient ward accounted for a high proportion in the 4 detections. Abdominal surgery department showed higher HBsAg positive rate in hospitalized patients than the other departments. Surgery departments contained higher positive rate than internal medicine departments. Conclusion Positive rates of 4 infectious diseases is common in outpatients and physical examination patients, and it is high in hospitalized patients in surgery department. It is necessary to implement timely detection to reduce iatrogenic positive rate and avoid medical dispute and nosocomial infection.

【Key words】 Hepatitis B virus; Hepatitis C virus; AIDS; Syphilis

傳染病4項檢測在臨床上具有相當廣泛的實用性和必要性, 由于經過血液傳播的疾病初期在臨床上往往無明顯特異性, 容易被忽視, 并可能對患者及他人造成嚴重后果, 傳染病患者在不知曉的情況下進行輸血及無償獻血, 對血液安全造成嚴重威脅[1]。本文分析傳染病4項檢測在臨床中的意義, 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 1 一般資料 選取2015年1~12月在本院參與HBsAg、抗-HCV、抗-HIV、梅毒螺旋體抗體檢測的17102例就診患者, 年齡1~90歲。

1. 2 試劑及儀器 HBsAg采用上海新波生物有限公司試劑, 抗-HCV檢測試劑盒購自北京萬泰生物藥業有限公司, 抗-HIV檢測試劑盒購自珠海麗珠試劑股份有限公司, 梅毒螺旋體抗體試劑盒購自北京貝爾生物工程有限公司, 儀器采用HR801全自動酶標儀。

1. 3 檢測方法 所有患者均清晨空腹采集靜脈血3~5 ml并及時送檢。HBsAg采用時間分辨免疫熒光分析法檢測, 抗-HCV、抗-HIV、梅毒螺旋體抗體均采用酶聯免疫法進行檢測。

2 結果

2. 1 檢測結果 17102例中HBsAg陽性3694例(21.60%), 陽性率最高;抗-HCV陽性122例(0.71%); 梅毒螺旋體抗體陽性129例(0.75%);抗-HIV陽性60例(0.35%)。

2. 2 科室分布情況 門診部作為相對獨立的大科室, 在傳染病4項中均占有較高的比例, 住院患者中腹部外科的HBsAg陽性率較其他科室高, 整個外科的陽性比例要比內科高, 這種情況也反映在抗-HCV、抗-HIV和梅毒螺旋體抗體的陽性情況上。見表1。

3 討論

我國肝炎高發, 尤其以乙型肝炎、丙型肝炎最多[2]。據報道, HCV的慢性陽性率約為我國總人口的3%, 而隱性 HBsAg感染者超過8%[3-8]。自 1981 年 6月美國疾病控制中心(CDC)報道首例艾滋病以來, 短短 30 年間, 艾滋病已在

230 多個國家和地區流行, 至少有5000萬HIV感染者, 中國內地1985年6月發現首例外籍艾滋病患者, 截止2007年7月

底, 全國已累計艾滋病病毒感染者21.43萬例, 艾滋病患者達56758 例, 死亡18246 例。本組發現抗-HIV呈陽性反應者達60例, 以門診部、感染科和其他內科比例為最高;感染科是集中了全院大部分艾滋病病毒感染病例, 或是首診或是其他住院科室轉來或是進入艾滋病發病期的過往患者, 因此比例較高, 而其他內科由較多科室組成, 各內科科室比例不高;門診部的比例較高, 因此必需高度注意門診首診患者的艾滋病病毒抗體篩查。梅毒是由梅毒螺旋體引起的一種慢性全身性疾病, 我國近年來開展梅毒臨床監測, 發現醫院皮膚科門診就診患者中梅毒約占10%, 部分地區的城市人口中5%患有梅毒, 農村地區為2%~3%[9, 10]。

本組17102例傳染病4項檢測結果中HBsAg陽性率最高;整個外科HBsAg、抗-HCV、抗-HIV和梅毒螺旋體抗體陽性比例要比內科高, 因此外科術前篩查傳染病4項和術中醫務人員注意防護十分重要。

綜上所述, 傳染病4項陽性在門診患者中較為常見, 而住院患者又以外科較為多見, 及時進行傳染病檢出, 可降低醫源性感染發生率, 避免醫療糾紛, 預防醫院內感染, 同時可為阻斷母嬰4項傳染病的垂直傳播提供重要指引。

參考文獻

[1] 韓忠學, 鞏靜, 劉媛媛, 等. 乙型肝炎、丙型肝炎、艾滋病、梅毒檢測及其意義.武警醫學, 2012, 23(5):419-420.

[2] 中華醫學會傳染病與寄生蟲病學分會, 肝病學分會.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中華肝臟病雜志, 2000, 40(6):324-329.

[3] Huang SS, Yokoe DS, Stelling J, et al. Automated detection of infectious disease outbreaks in hospitals: a retrospective cohort study. PLoS Med, 2010, 7(2):e1000238.

[4] 陳遜華. 韶關市新豐縣1997-2006年醫院傳染病漏報調查結果分析. 職業與健康, 2008, 24(8):754-756.

[5] 王樂天, 沈中陽. 核苷類似物聯合乙肝免疫球蛋白預防肝移植后乙肝病毒再感染的遠期效果. 武警醫學, 2010, 21(11):939-940.

[6] García-Remesal M, Cuevas A, López-Alonso V, et al. A method for automatically extracting infectious disease-related primers and probes from the literature. BMC Bioinformatics, 2011, 23(1):258-259.

[7] 楊自力, 馬永能, 張鵬, 等. 醫務工作者乙型肝炎及丙型肝炎檢測結果分析及對策. 檢驗醫學與臨床, 2011, 8(19):2347-2348.

[8] 王芝蘭. 某縣孕產婦乙型肝炎 丙型肝炎 梅毒和艾滋病檢測結果分析. 山西醫藥雜志月刊, 2011(10):984-985.

[9] 陸仁飛, 陳耀斌, 周敏. 南通市部分強制戒毒人群乙肝丙肝梅毒及艾滋病病毒檢測分析. 交通醫學, 2012, 26(5):489.

[10] 劉燕飛, 林榮, 陳筱華, 等. 溫州市無償獻血者血液艾滋病、梅毒、丙肝、乙肝感染情況調查. 中國現代醫生, 2013, 51(10): 8-10.

[收稿日期:2016-01-18]

猜你喜歡
乙型肝炎病毒梅毒艾滋病
艾滋病合并結核病的診斷和治療
隱性梅毒更危險
妊娠合并梅毒該怎么辦
2030年有望消滅艾滋病
是梅毒還是過敏
孕期產檢最好篩查梅毒
乙肝病毒檢測在臨床應用的研究進展
乙型肝炎人免疫球蛋白聯合乙肝疫苗阻斷乙肝病毒母嬰傳播的療效觀察
妊娠合并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觀察與護理
6000萬人感染艾滋病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