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略論漢初的儒生

2016-07-30 00:18吳子豪
博覽群書·教育 2016年5期
關鍵詞:新語

吳子豪

摘 要:陸賈身為儒生,他的儒家立場在《史記》記載的他的言論與《新語》中都有體現。然而他的思想中還有一些非儒家的成分,同時期的酈食其、叔孫通等人也不是固守儒家經典的儒生。他們在政治上都有各自的建樹,與他們的靈活權變有關系,也是漢初形勢下的特殊需求所致。

關鍵詞:漢初儒生;陸賈;《新語》

陸賈是秦漢之際的儒者,《史記》、《漢書》皆有傳,與劉邦同為故楚國人,因有辯才而被任用。陸賈在秦末戰爭和楚漢戰爭中沒有太大作為,直到劉邦稱帝后,陸賈才充分展現才能,他的事跡也詳實起來。史載他曾分別于高祖、文帝時出使南越。陸賈著有《新語》、《楚漢春秋》等書?!缎抡Z》著于首次出使歸來后不久,至今仍保存比較完整,集中體現了陸賈的思想。呂后死后,陸賈協助陳平同周勃交好,最終翦滅諸呂。

除陸賈外,在政治方面有建樹的漢初儒者還有酈食其、叔孫通和劉敬等,另外還有一些不積極參政、專心經典的儒生。本文旨在通過解讀陸賈等漢初儒者的思想言論與行為,來對漢初的儒者進行一些探究。

一、陸賈的思想滲透著“無為而治”的理念

司馬遷在《史記·太史公自序》引其父司馬談《論六家要旨》曰:“道家無為,又曰無不為。其實易行,其辭難知,其術以虛無為本,以因循為用?!盵1]雖然都說到了“無為”,但兩者的“無為”并不一樣。

陸賈的“無為”說以遵循儒家先王之道為基礎?!缎抡Z·無為》曰:“昔舜治天下也,彈五弦之琴,歌南風之詩,寂若無治國之意,漠若無憂天下之心,然而天下大治。周公制作禮樂,郊天地,望山川,師旅不設,刑格法懸,而四海之內,奉供來臻,越裳之君,重譯來朝?!盵2]陸賈所推崇的“無為”是效法虞舜、周公,有序地運行社會機制,不擾亂百姓的正常生活。

形成對比的是,秦始皇“設刑罰,為車裂之誅,以斂奸邪,筑長城于戎境”,派“蒙恬討亂于外,李斯治法于內”,然而“事逾煩天下逾亂,法逾滋而天下逾熾”,最終失去天下。究其原因,是“乃舉措太眾、刑罰太極故也”[3]。陸賈所說的“無為”,正是針對秦朝“舉措太眾、刑罰太極”而言的,并不是徹底地無所作為。君主需要做的是寬舒地使用權力,制定基本的典章制度,使臣民有遵從的方向,以達到“天下大治”。陸賈提倡的“無為”之核心還是儒家主張的仁義,正如《新語·本行》所言:“治以道德為上,行以仁義為本?!盵4]

除先王之道外,陸賈也很重視教化的力量?!缎抡Z·無為》曰:“堯、舜之民,可比屋而封,桀、紂之民,可比屋而誅,何者?化使其然也?!盵5]陸賈認為教化對于“無為而治”是很重要的,而教化得以實行的最佳途徑是君主重視個人的修養和行為。陸賈指出,“南面之君,乃百姓之所取法則者也,舉措動作,不可以失法度?!盵6]陸賈認為君主的舉措動作為百姓所追從,即所謂“王者尚武于朝,則農夫繕甲兵于田”[7]。故若君主能夠謹敬行事,百姓便會效法,就會實現天下不治而自治?!缎抡Z》是陸賈獻給劉邦的治國之書,所以著重論述對君主個人的要求是很正常的。不過,我認為陸賈提出這種要求不僅僅是給君主個人提要求以達到“無為而治”,而是懷有以儒術治國的期待的?!兜阑肥恰缎抡Z》的首篇,通篇都在討論仁義。無論是先王之道還是教化百姓,陸賈都主張向先圣看齊,與道家主張的“無為”相差甚遠。陸賈所主張的“無為”,本質還是儒家思想,只是結合漢初社會背景吸收了自然無為的成分。

陸賈的“無為”思想并等同于漢初盛行的黃老之學,但還是對后者產生了一定影響,并被視為漢初尚黃老的濫觴。錢鶴灘曰:“陸賈所論,多崇儉尚靜,似有啟文、景、蕭、曹之治者?!盵8]陳蘇鎮先生指出:“學者大多認為,《新語》中的自然無為思想對漢初統治者崇尚黃老之學起了開先河的作用。劉邦是否受到自然無為思想的影響,還可以研究。但從其臨死囑呂后以曹參等人繼蕭何為相一事來看,他對漢初尊崇黃老確實起了推動作用?!盵9]

二、陸賈對于刑法的觀點也很值得分析

《新語·道基》曰:“鑠金鏤木,分苞燒殖,以備器械,于是民知輕重,好利惡難,避勞就逸;于是皋陶乃立獄制罪,懸賞設罰,異是非,明好惡,檢奸邪,消佚亂?!盵10]這樣,刑法就從經典中找到了依據?!缎抡Z·至德》曰:“是以君子之為治也……在朝者忠于君,在家者孝于親;于是賞善罰惡而潤色之”[11],即君主首先要講求仁義忠孝,其次再用獎賞刑罰以潤色之??芍戀Z認為刑法是有積極意義的。不過歸根結底,陸賈認為刑法不應是治國的主要手段,只能是仁義的輔助?!缎抡Z·無為》曰:“夫法令所以誅暴也,故曾、閔之孝,夷、齊之廉,此寧畏法教而為之者哉?”[12]陸賈言法律是用來懲戒暴亂之民的,而不是針對賢人的。

陸賈在《新語》的每一篇里都或多或少的強調了仁義的重要性,然而漢初民生凋敝、藩王林立的局面迫使陸賈進行了妥協。漢朝新立,亟需鞏固政權,而制定法律對此可以說是很有效的,遂有《漢律》,而《漢律》則承襲被抨為嚴刑峻法的秦朝之《秦律》。陳蘇鎮先生指出:“蕭何于漢二年‘為法令約束,很可能是重申被劉邦廢除、后被三秦王恢復的‘秦法,其后又根據需要‘益事律《興》、《廐》、《戶》三篇,遂成九章漢律?!盵13]因此,在這種情況下,陸賈雖然屢次申言以仁義治國,但也沒有否認法律的必要。

終究陸賈對刑法還是充滿顧慮的,顧慮之處在于統治者是否會適度執法?!妒酚洝めB生陸賈列傳》載陸賈語:“昔者吳王夫差、智伯極武而亡;秦任刑法不變,卒滅趙氏?!盵14]陸賈為劉邦總結秦朝滅亡的原因,其中很關鍵的一條就是刑罰嚴酷。陸賈著《新語》,距秦亡不出十年,他深知治國一旦重于律令,便極有可能跨越已成文的法律濫施刑罰,因而他以秦的教訓提醒劉邦,避免嚴刑峻罰?!缎抡Z·明誡》曰:“夫持天地之政,操四海之綱,屈申不可以失法,動作不可以離度,謬誤出口,則亂及萬里之外,何況刑無罪于獄,而誅無辜于市乎?”[15]耽于刑罰的后果即舉措無度以致不惜民力,小錯重刑以致誤殺無辜。此外,重刑罰則需重用文法吏。文法吏數目眾多與秦朝的嚴刑峻罰則有直接聯系。文法吏群體一旦被重用,那么執法的嚴苛程度必然上升,極易造成刑罰的濫用。

三、除陸賈外,為劉邦效力過的儒者還有酈食其、叔孫通和劉敬

先說酈食其?!妒酚洝分嗅B食其、陸賈合傳,而對酈食其在秦末戰爭和楚漢戰爭期間的記述比陸賈要詳細得多。究其原因,應是酈食其功勞較大,可記述的事跡較多,而陸賈這一時期較少出色表現。

《史記》言酈食其為儒生,而其言行更似縱橫家?!妒酚洝ち艉钍兰摇罚骸皾h三年,項羽急圍漢王滎陽,漢王恐憂,與酈食其謀橈楚權。食其曰:‘……今秦失德棄義,侵伐諸侯社稷,滅六國之后,使無立錐之地。陛下誠能復立六國后世,畢已受印,此其君臣百姓必皆戴陛下之德,莫不鄉風慕義,愿為臣妾。德義已行,陛下南向稱霸,楚必斂衽而朝?!盵16]這件事情雖然被張良勸止未能實行,但是其中以仁義為名行縱橫術之實的色彩很鮮明。酈食其建議劉邦復立六國之后,無非是想眾建諸侯,以合縱攻楚,有很強的縱橫家傾向?!妒酚洝泛苌儆杏涊d表現他的儒家立場,我們沒有理由認為他拋棄了儒家學說,只能說這是那個時代的需要。酈生的行動沒有照搬儒家經義,而是根據實際有所變通,吸納了一些非儒家甚至是和儒學相矛盾的成分,以適應現實需求。

再談叔孫通與劉敬?!妒酚洝肺磳⑺麄兣c陸賈合為一傳,《漢書》則不然。班固在《漢書·酈陸朱劉叔孫傳》結尾贊曰:“高祖以征伐定天下,而縉紳之徒騁其知辯,并成大業?!盵17]亦因這五人憑辯才建功而合傳敘述。而他們可以比較的不只有辯術。我們知道叔孫通是一位儒生,而《史》、《漢》并沒有明確交待劉敬的身份。劉敬在勸劉邦遷都長安時說:“成王即位,周公之屬傅相焉,乃營成周洛邑,以此為天下之中也,諸侯四方納貢職,道里均矣,有德則易以王,無德則易以亡。凡居此者,欲令周務以德致人,不欲依阻險,令后世驕奢以虐民也?!盵18]從這里可以推斷劉敬是了解儒家經典的,應該也是儒生。劉敬、叔孫通與陸賈同為儒生,又都不是死守經典的儒生。

叔孫通的許多做法都比較靈活實際?!妒酚洝⒕词鍖O通列傳》:“陳勝起于山東,使者以聞,二世召博士諸儒生問曰:‘楚戍卒攻蘄入陳,于公如何?……叔孫通前曰:‘……此特群盜鼠竊狗盜耳,何足置之齒牙間……二世喜曰:‘善?!盵19]事后諸生質問說:“先生何言之諛也?”通曰:“公不知也,我幾不脫虎口!”[20]這里叔孫通通過自己的變通保全了自己。但阿諛奉承不是他的本意,很快他就逃離了咸陽,開啟了“跳槽”歷程。叔孫通從關中出走后,先回薛縣,投奔項梁。項梁死,他又投奔楚懷王,之后又改事項羽,最終在漢二年彭城之戰后歸于劉邦。初見劉邦時叔孫通穿的是儒服,劉邦惡儒,他就立即改換成了楚國短衣,以此討得劉邦歡心。然而,這些靈活的處世之道只是叔孫通立身于亂世的方法,他最大的貢獻是制定了漢初的禮儀制度。

劉邦稱帝后,嫌秦朝禮法繁瑣,遂命叔孫通制定新的禮儀制度。叔孫通“采古禮與秦儀雜就之”[21],制定了漢初基本的禮儀制度。叔孫通雜就的不只是古禮與秦儀,還考慮了劉邦君臣的實際情況。這套禮儀章程簡單易行,適合于劉邦等一干草莽,因而能夠推行。

至于劉敬,他說周公建都洛陽是為了“令周務以德致人,不欲依阻險,令后世驕奢以虐民”,但他接下來就說“及周之盛時,天下和洽,四夷鄉風……及周之衰也,分而為兩,天下莫朝,周不能制也。非其德薄也,而形勢弱也……今陛下入關而都,案秦之故地,此亦搤天下之亢而拊其背也?!盵22]劉敬的最終目的是讓劉邦建都關中,以“搤天下之亢而拊其背”,而不是要他追隨周公,“務以德致人,不欲依阻險”。劉敬的主張與經典相悖,是從整體局勢考慮得出的結果。

四、結語

因為《新語》一直流傳到今天,我們才得以從中窺見陸賈的思想體系。這部書以儒家思想為基調,但又夾雜了非儒家的成分,如“無為”思想和對刑法的認識,都是基于現實政治考慮的結果,但至于它對漢初政治發揮了多大的影響,似不應過高估計。曹參主政時推行無為而治,可能和陸賈有些關系,但直接思想來源畢竟不是陸賈,而且漢初的無為而治和《新語》倡導的政治理想還是有較大差距的。究其原因,還是《新語》的核心目的仍是在倡導儒家的政治理想,超越了時代。

陸賈、酈食其、叔孫通和劉敬在政治上都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是都和他們的學術沒有太多直接關系,至少可以說和他們學術思想的核心與精華部分關系不大。由于漢初久經戰亂、政權亟待鞏固的時代背景,儒者要想在政治方面有所作為,就不得不適當地犧牲儒學中的部分義理,采取一些實用的手段以解決當前的問題。

不過,除了上文提到的不固守經典、靈活變通的儒生,還應該看到,漢初還有一種儒生,他們埋頭典籍,不很關心現實政治。比如叔孫通奉命征魯諸生時就有兩位不愿應召,理由是“禮樂所由起,積德百年而后可興也”[23],漢初還完全不具備那樣的條件。這類儒生沒有把精力分散到政治上,卻起到了傳承儒家經典的作用?!稘h書·儒林傳》載:“伏生,濟南人也,故為秦博士。孝文時,求能治尚書者,天下亡有,聞伏生治之,欲召。時伏生年九十余,老不能行,于是詔太常,使掌故朝錯往受之。秦時禁書,伏生壁藏之,其后大兵起,流亡。漢定,伏生求其書,亡數十篇,獨得二十九篇,即以教于齊、魯之間?!盵24]伏生在政治上未見有何建樹,他的貢獻是研習《尚書》,保護了儒家經典。以伏生為代表的這類儒生為后來獨尊儒術奠定了學術上的基礎。

我們可以看到兩類儒者各自的風采,以及他們對歷史發展所起的不同作用,同時也應該看到漢初從政的儒者在學術上的犧牲,這是當時的歷史條件所要求的,也說明儒學大行其道的時候還沒有到來。

注釋:

[1]《史記》卷一百三十《太史公自序》,第3292頁。

[2] 王利器:《新語校注》,中華書局1986年版,第59頁。

[3]《新語校注》,第62頁。

[4]《新語校注》,第142頁。

[5]《新語校注》,第65頁。

[6]《新語校注》,第67頁。

[7]《新語校注》,第67頁。

[8]《新語校注》,第37頁。

[9]陳蘇鎮:《<春秋>與“漢道”——兩漢政治與政治文化研究》,中華書局2011年版,第108頁。

[10]《新語校注》,第16頁。

[11]《新語校注》,第118頁。

[12]《新語校注》,第65頁。

[13]《<春秋>與“漢道”——兩漢政治與政治文化研究》,第63-64頁。

[14]《史記》卷九十七《酈生陸賈列傳》,第2699頁。

[15]《新語校注》,第154頁。

[16]《史記》卷五十五《留侯世家》,第2040頁。

[17]《漢書》卷四十三《酈陸朱劉叔孫傳》,中華書局1962年版,第2131頁。

[18]《史記》卷九十九《劉敬叔孫通列傳》,第2716頁。

[19]《史記》卷九十九《劉敬叔孫通列傳》,第2720頁。

[20]《史記》卷九十九《劉敬叔孫通列傳》,第2721頁。

[21]《史記》卷九十九《劉敬叔孫通列傳》,第2722頁。

[22]《史記》卷九十九《劉敬叔孫通列傳》,第2716頁。

[23]《史記》卷九十九《劉敬叔孫通列傳》,第2722頁。

[24]《漢書》卷八十八《儒林傳》,第3603頁。

猜你喜歡
新語
“協同”新語
造物新語——重組材料與構造
賀年新語
新語初綻
解讀習近平兩會新語之“語”
網約車(雙語加油站●時事新語)
《之江新語》讀后感悟
從“之江新語”中看習近平對群眾觀思想的實踐
化工新語(漫畫)
說沙剌班——兼論《山居新語》的史料價值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