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寧浩電影《心花路放》的主題釋義

2016-08-01 10:24常曉丹
電影文學 2016年14期
關鍵詞:尋找寧浩主題

[摘 要] 電影《心花路放》是寧浩執導的一部帶有黑色幽默的公路片,同時也是一部帶有強烈“寧式”個人風格的電影。尋找可以說是電影的主題,它實際上早已經滲透到了主人公的生活和情感之中,社會、生活、環境的不斷變化,使得小人物被異化并且走投無路,因此尋找也就成了他們唯一的出路和生活希望。文章從尋找主題的彰顯、尋找主題的敘事特征、尋找主題的文化意義三方面,分析《心花路放》的主題。

[關鍵詞] 《心花路放》;寧浩;主題;尋找

電影《心花路放》是寧浩執導的一部帶有黑色幽默的公路片,同時也是一部帶有強烈“寧式”個人風格的作者電影。[1]影片通過耿浩和郝義兩人瘋狂且搞笑的獵艷之旅,向觀眾展示出了隱藏在小人物背后的種種生活危機,如情感危機、信任危機、道德危機等。小人物在生活的危機中逐漸喪失了原本的自我,因此這段旅程也成了他們尋找自我的一種救贖。尋找可以說是這部電影的一個中心主題,它實際上早已經滲透到了主人公的生活和情感之中,社會、生活、環境的不斷變化,使得小人物被異化并且走投無路,因此尋找也就成了他們唯一的出路和生活希望。

電影是被用于商品化消費的產品,它在需要獲得觀眾認同和消費的同時,又必須表達電影人作為藝術工作者的文化見解與藝術品位。通過片中主人公的自我尋找,導演不僅用鏡頭記錄下了他們的情感世界,同時也讓觀眾感受了寧浩對小人物的關注與他本人對生活或社會的深層次認識與思考。影片中的種種尋找和思考,雖然帶有強烈的主觀色彩,但不影響觀眾對其中道理的個人感悟與理解。

一、《心花路放》尋找主題的彰顯

《心花路放》不僅僅是單純意義上的喜劇電影,影片中不同的笑料或者流行文化的拼貼,實際上傳達了寧浩本人在藝術追求上的良苦用心。片中耿浩和郝義進行尋找的方式有所不同,或荒誕,或放逐,隨著旅程延續,他們都在找尋真正的自我。

首先,耿浩在不斷放逐中尋找自我?!缎幕贩拧分械拿恳粋€人物,實際上都是生活在觀眾身邊的小人物,寧浩用“蓋·里奇式”的荒誕幽默讓他們上演了一出出喜劇框架下的憂傷故事。[2]對小人物的關注,是寧浩一以貫之的特點,如《瘋狂的石頭》中的小偷和保安,《黃金大劫案》中的街頭小痞子,《無人區》中的舞女等,他們多住在擁擠破舊的地方,生活、工作環境差,收入不高,混跡于底層社會。而《心花路放》中的耿浩,也是一個小人物,他是失意的歌手、二手音響店的老板。耿浩是現實生活中的失敗者,在愛人移情別戀后處于一種自我迷失的狀態。電影向觀眾展示了一段三千公里的獵艷行動,耿浩希望通過這種精彩刺激的方式來釋放、宣泄自己,以此走出生活失敗的陰影。耿浩執著于自己對愛情的付出,他不理解為什么自己放棄了理想卻最終沒有留住自己的愛人,在郝義的建議下開始了獵艷之旅。耿浩先后在“殺馬特”周麗娟、神秘女郎思晴、潑辣火爆的東北妹子莎莎的身上尋找情感的釋放,但他骨子里的保守是無法改變的。他的獵艷之旅變成了自我放逐的過程,內心的無法釋懷使他用酒精來麻醉自己,并置朋友郝義于不顧,他的執拗讓人感到他正在走向萬劫不復。耿浩的頓悟來得很突然,東北妹子莎莎讓她看到了金錢買不到真正的愛情,因而使他明白妻子的離開真的不是因為金錢或者是物質上的享受,也讓他明白原來自己真的是生活中的一個失敗者。當可以正視自己與前妻的感情時,耿浩已經完成了蛻變,他找到了真正的自我。

其次,耿、郝二人在荒誕中尋找自我。所謂荒誕,就是認知主體對現實世界失常狀態的一種認識方式和體驗態度,這種認知方式讓審美主體對客體產生不一樣的理解和體悟。[3]荒誕性對于電影而言,就是導演用自嘲、暗諷的態度,將現實生活中的滑稽、無厘頭化作了一場行為藝術展現于觀眾面前,從而讓觀眾在荒誕中重新認識自我和生活。影片通過兩位主角一路上的所見、所聞、所做,向觀眾展示出了不同的生存環境、人際關系中普遍存在的荒誕,進而反映出社會轉型中的病態。寧浩讓一系列人物在兩位主人公的獵艷過程中粉墨登場,而荒誕可謂無處不在。如,耿浩偶遇神秘女郎思晴,他被對方的外貌與氣質吸引,甚至對其產生了真情。就在耿浩放棄機票,決定向思晴告白時,卻發現思晴原來是一個女同性戀,耿浩的心也如同手中的花盆,摔個粉碎。郝義一直用戲謔的方式來對待愛情,不用負任何責任的一夜情是他用來釋放自己的方式,他最怕碰到對感情認真的女人。寧浩也給他安排充滿荒誕的一夜情。郝義在天門山鄉村大舞臺遇到了“阿凡達”女郎,表面上看,“阿凡達”女郎就是一個隨便的女人,她與郝義認識沒多久就發生了“車震”的情節。但實際上,“阿凡達”女郎卻是一個對愛情認真到不能再認真的人,她千方百計地尾隨郝義,她對郝義是一見鐘情了?!鞍⒎策_”女郎的窮追不舍使郝義對愛情和責任有了新的理解。由此可見,寧浩利用荒誕這一手法,使耿郝二人的尋找之旅充滿了戲劇性。

二、《心花路放》尋找主題的敘事特征

電影在本質上是一門敘事藝術,導演用鏡頭的組合拼接展示出人物的行為舉止以及空間場景的變化,以此讓觀眾掌握影片情節走向和意蘊內涵。不同的敘事方式會使電影產生不同的審美取向和體驗?!缎幕贩拧吩跀⑹陆Y構和敘事空間上都別出心裁,這就使得影片超越了觀眾的心理預期和期待視野,給觀眾眼前一亮的感覺。

首先,影片時空錯位的敘事結構與尋找主題緊密結合在一起。在中國導演中,寧浩是非常會講故事的人,從《瘋狂的石頭》《瘋狂的賽車》到《無人區》《心花路放》,他總在嘗試用不同的敘事方式,揭露社會問題并反思人性的陰暗面。與其他導演不同,寧浩更喜歡運用非線性的敘事方式。[4]《心花路放》就是這種敘事形式的代表,同時寧浩對電影敘事失控的設置也獨樹一幟,利用時空錯位的結構安排了耿浩、康小雨兩條相互平行的敘事線索,讓一切的荒唐與可笑,在不同的時空錯位中得到各自的陳述。電影在平行線索中慢慢推進,耿浩和康小雨在整個過程中并沒有任何的交集,但兩條線索在結尾融合為一條,向觀眾真實地揭示出耿浩和康小雨所處時空的關系。影片打破了觀眾的心理預期,觀眾本期待康小雨和耿浩在某個地方不期而遇,進而耿浩走出婚姻失敗的陰影,然而康小雨所存在的那個空間正是耿浩所留戀和所要遺忘的。雖然兩個人都來到了大理,但空間融合卻有著時間上的差異??梢钥闯?,這兩條線索共同推進,在相互的交織中道出了故事的始末。寧浩的非線性敘事,使原本平淡無奇的故事變得意趣橫生,同時尋找主題一直貫穿于這兩條線索之中??敌∮暌恢逼谠S尋找自己理想中的婚姻,而耿浩則尋找婚姻破裂后的自我。兩者在郝義婚禮上的相遇,正是耿、康二人釋然的時刻,也是二人完成自我尋找之時。這不僅讓影片多了幾分技術性與趣味性,同時也大大增加了影片的藝術性和哲理性。

其次,影片帶有隱喻性的敘事空間,也是詮釋尋找主題的重要手段。電影的敘事空間是事件人物和情節結構得以存在和發展的載體,在表現影片思想內涵方面有重要作用。尤其是在《心花路放》這種公路喜劇片中,空間的流轉也從形式上升到了內容本身。耿浩和郝義的獵艷之旅,伴隨的就是空間的流轉,空間本身也就具有意義。如,影片中那條承載著兩人獵艷旅程的公路就具有隱喻意味。路不僅承載著主人公生活的陰影,同時也是他們擺脫陰影,開啟新生活的開端。郝義在這條路上也堅持著一夜情的生活方式,但在這條路上收獲了屬于自己的愛情與幸福。耿浩也在這條路的終點“放下了”,并找到了最真實的自我,因此,可以說這條獵艷之路實際上就是兩位主人公成長之路的隱喻。除此之外,觀眾通過這條路還看到了我國各個地方的發展進程、文化差異以及當代人的消費方式。如,“殺馬特”與“阿凡達”隱喻了我國城市化進程中的荒誕與可笑,不同的生活方式和理念都被寧浩雜糅到了這條獵艷之路當中。在各種笑料的輪番上演中,影片對這種亞文化表現出了批判和嘲諷,以此讓觀眾對現代化進程中出現的價值觀偏差有了重新的審視。

三、《心花路放》尋找主題的文化意義

《心花路放》中的主人公都是生活中的普通人物,寧浩通過獨特視角向觀眾揭示出了他們生活的困惑和失落。影片中小人物對自我的尋找和重新認識,對觀眾而言具有一定的文化意義。耿浩、郝義等人在影片中尋找,而觀眾則在影片外尋找,最終指向的都是心靈的寧靜和平和。

首先,影片的尋找主題訴諸欲望和人性??v觀寧浩的電影,可以發現,其作品似乎都在向人們講述著欲望和人性。寧浩將鏡頭對準生活在社會底層或者邊緣的小人物,通過他們的生活、追求,來還原他們內心深處的欲望。寧浩對每個人普遍存在的欲望不置褒貶,只是冷靜而客觀地展示出來,評判的權利則交給觀眾?!缎幕贩拧吩诒憩F主人公自我尋找主題的同時,也揭示出了他們身上的欲望和人性。與寧浩其他的電影不同,這部電影中的欲望和人性并不是特別直白。同是寧浩的作品,《無人區》可以說是一部徹底體現欲望和人性的影片,每一個人都在欲望和金錢的驅使下變得異化和殘忍,人性的邪惡在欲望面前被逐漸擴大,潘肖人性光輝的閃現最終也被掩埋在無人區的荒漠中?!缎幕贩拧穭t不同,影片中并沒有真正的“壞人”,每一個人都有著最基本的道德底線,并在這個底線中進行自我欲望的尋找與發泄。如,康小雨表面上是一個對金錢有著欲望的女性,其與耿浩離婚后嫁給了有錢人,一切仿佛都指向了萬惡的貪欲,但實際情況并非如此。細觀影片就可發現,康小雨是一個充滿文藝氣息的女青年,她對愛情充滿渴望,一直追求理想且自我的愛情生活。因此,當她和耿浩的愛情不再是她心中的愛情時,她不惜選擇背叛,但這種背叛并不是為了金錢或者其他的欲望,而僅僅是因為愛情本身??敌∮甑膼矍橛菃渭兊?,是理想化的,也是可以讓人理解和接受的?!缎幕贩拧纷屛覀兝斫饬擞暮侠硇砸约叭诵陨频囊幻?。

其次,回歸自我并超越原來的自我,是寧浩給出的一條成長路徑?!缎幕贩拧冯m然以兩位主人公的獵艷過程為主線,但他們卻在這個過程中找到了真正的自我,從而使得這段獵艷過程顯得更加深刻。除了過程本身,兩位主人公在尋找自我之外的成長,同樣值得每一個人深思。耿浩以前為了愛情不惜放棄了自己喜歡的音樂事業,實際上,當耿浩放棄唱歌的同時,就已經喪失了真實的自我。而康小雨真正喜歡的,就是那個作為歌手的耿浩,而不是為了愛情而放棄夢想成為二手音響店老板的耿浩。耿浩之所以在獵艷的旅途中“放不下”而無法自拔,就是因為他并沒有認清楚這一點。在他與康小雨的婚姻中,耿浩更多的是扮演著服從者與跟隨者的角色,這在離婚律師與他的對話中可以明顯看出來。耿浩要求兩個人平分財產,但康小雨選擇了放棄,他對康小雨并不是真正的理解。通過這段獵艷之旅,耿浩遇到了不同類型的女性,通過她們對愛情的理解和追求,耿浩逐漸認識到了真正的自我以及愛情的真諦。當他回到了與康小雨最初相遇的梧桐客棧,回到了情感的起點,完成了一次所謂的“輪回”。所以,影片的結尾處,觀眾又看到了那個重拾音樂夢想的耿浩,并且他也遇到了與自己有著共同追求的另一半。耿浩、郝義、康小雨等人都重新尋找并回歸到自我,因此這段獵艷之旅實際上是每個人的成長之旅。

綜上,尋找作為公路電影的不變主題,自然也是《心花路放》的重要主題。與歐美的公路電影相比,《心花路放》還存在著諸多不足之處,但它不失為類型片本土化的一次有益嘗試。影片對愛情、婚姻、夢想的肯定以及對病態社會現象的批判、嘲諷,值得每一位觀者進行深入的思考。同時,片中人物在荒誕旅程中的自我尋找與回歸,也使影片具有一定的哲理意味。

[參考文獻]

[1] 梁頤.《心花路放》:二位“作者”電影風格的雙重奏[J].電影文學,2014(24).

[2] 姚睿.《心花路放》:公路、喜劇與屌絲敘事[J].電影藝術,2014(06).

[3] 張涓.《第二十二條軍規》的荒誕藝術[J].外國文學,2003(02).

[4] 況悅.寧浩電影的敘事研究[D].南昌:江西財經大學,2009.

[作者簡介] 常曉丹(1984— ),女,河南許昌人,碩士,中原工學院信息商務學院講師。主要研究方向:比較文學與世界文學。

猜你喜歡
尋找寧浩主題
誰最怕過新年?
寧浩,累了!
農村幼兒園“幼小銜接”的“五步走”
貼近生活,樂學數學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