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析北京詩歌與北京文化

2016-08-01 00:00封月
北方文學·中旬 2016年6期
關鍵詞:京派北京詩人

封月

摘 要:論文以北京詩人和北京詩歌為起點闡釋北京文化對于詩歌領域產生的潛移默化地影響。論文分別分析了北京文化與政治,傳統和現代的關系。無論是北京城衰落時的寂寞還是革命時的狂熱,都是北京文化的一部分。在現代化的進程中,北京吸引了大量的打工者。而逐漸惡化的環境也使得北京成為了霧霾之都。這些構成了復雜的北京文化,也分別表現在不同時期的北京詩歌中。

關鍵詞:北京詩歌;北京文化

一、北京與政治

作為政治文化中心的北京城總是表現出其得天獨厚的文化特征,生活在北京的詩人們也被這種獨有的政治文化感染,并用自己的詩句與情感表達、映襯著這座古老都城的政治風云、歷史變遷。20世紀30年代一批帶有著濃厚“北京味”的京派文人,用他們的文章與詩歌,表達落寞的老北京的寂寞、頹廢與孤獨。而在1949年后,北京重新成為政治文化的中心,成為了希望之城,母親之城。

(一)閑置的皇城

自辛亥革命后,清朝政府覆滅,昔日作為帝都的北京城已不再是金碧輝煌的帝王皇城,然而北京人骨子里的驕傲和中心意識也并沒有發生改變。直到蔣介石將首都遷往南京, “五四”運動逐漸落潮,迷茫與彷徨逐漸成為了這個城市的情緒?!捌咂呤伦儭焙笪羧盏幕食且呀洔S為淪陷區。政治中心地位的喪失,文化上的衰落,戰爭的洗禮使得整個城市都籠罩著陰沉的氣氛。30年代的北京已全無昔日的風光,華麗輝煌的紫禁城映襯之下,是這個古老城市的荒涼與落寞。

閑置的皇城失去了當年的王者氣韻,這也深刻地影響著城市中生活著的人們。而文人將時代與城市的情緒呈現在文章中。30年代出現于北京的一批文人,以他們獨特的氣質和文風進入文壇,并在當時形成了具有其獨特性的文學流派——京派。京派詩歌作為一個詩歌群體,以周作人、廢名、卞之琳等人為代表,他們保持與城市同樣蒼涼的精神氣質。廢名的詩中不僅僅有他對于禪宗、佛教的領悟,也有他對于城市的審視與思索。在《街頭》中,詩人表達了對于一個曾經繁華一時如今卻衰落破敗的北京城獨特的情懷,“汽車寂寞/大街寂寞/人類寂寞”。詩人站在城市的街頭面對著被裹挾到現代街頭的古老都城,他心中的惆悵也是這個城市的迷茫,他的寂寞也是這個城市的孤獨。這份寂寞是京派詩人所特有的,也是這座閑置的皇城賦予每一個詩人的情緒。在他們的筆下,在他們的身上我們看到的是這個城市,在灰色的底色上散發著蒼涼與荒原的孤寂。

(二)革命的浪潮

經歷過繁華也經歷過落魄,這座有著悠久歷史而又飽經滄桑的古老城市,隨著無產階級革命的浪潮再一次被卷入政治的漩渦中心。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至此北京成為了中國的首都。紅色革命的醞釀自北京悄然而起,并很快輻射向全國,北京城也作為紅色權力的中心而吸引了無數人的向往和崇拜。這一時期的北京是祖國的心臟,是母親,是太陽,是希望之城。

郭沫若曾寫下《頌北京》贊頌北京天安門廣場,以典型的政治抒情詩方式寫出了天安門廣場的雄偉、壯麗、輝煌和寬闊。這種頌歌體詩以激昂向上的筆調,對國家機器,城市建設,地標性建筑表達狂熱的贊美。紅色的浪潮席卷全國,北京這個被譽為紅色的心臟的城市,再一次成為了萬人朝圣之地。為響應城市知識青年上山下鄉的號召,一大批城市中生活著的年輕人離開城市,他們像是一個即將離家的孩子告別母親。在詩人食指的《四點零八分的北京》就表達了這樣的情懷?!拔以俅蜗虮本]動手臂,想一把抓住他的衣領,然后對她大聲地叫喊: 永遠記著我,媽媽啊,北京!”這是所有在這個充滿希望的城市中生活過的年輕人共同的心聲,北京就是母親,離開了母親的孩子雖然會為自由和新鮮而歡呼,同樣也會思念和不舍而憂傷。

二、北京與傳統

這個歷史悠久的古老城市并不單單被政治所裹挾,在它的骨子里有著自己獨特的文化魅力,是任怎樣風云變幻也不曾失去的。北京,與它古老文明相稱的,是它凝聚了千年來的中國傳統文化。在北京城市的建筑文化中,在老北京的飲食文化中,在北京人的性格中,都帶有著對于傳統的執著與偏愛。

(一)儒釋道的文化底蘊

中國傳統文化核心內容的始終是儒家,道家文化以及佛教文化。北京作為中國古代多個朝代的都城,自然也是文化的中心和聚集地。因而傳統文化的影響已經深深地植入這座城市,并且融于一代代北京人的精神氣質中。北京人對于政治的參與感與傳統文化中主張積極入世的儒家文化有關。北京人的保守、閑適是深受主張無為的道家文化影響。而北京人也保持著禪宗文化中的哲理與思辨的思維。

在詩歌領域,30年代的京派詩人,僅從周作人、廢名等人的精神氣質便可以看出傳統文化的風韻。周作人帶有典型京派文人的性格,雖然他創作的白話詩數量并不多,但從《小河》與《兩個掃雪的人》的詩歌風格中,依然可以看到北京人的閑適、從容、溫和與儒雅。

20世紀80年代走向文壇的一群青年人,他們被冠以朦朧詩派的稱號,他們以鮮明的旗幟主張對傳統的反叛,對政治的反叛。然而這群北京青年們,在詩歌中卻并沒有完全割裂與傳統之間的聯系,他們汲取傳統文化中的精華,將其運用在現代詩中。詩人顧城的詩《遠與近》中就寫到“你看我時很遠,你看云時很近”。這是首極富有禪性思維的詩。同時在古典意象的選用,語言的表達方式上,朦朧詩人都與傳統文化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在精神氣質上,他們雖然反叛政治,但也是出于現存政治的失望而進行的叛逆,雖然內心孤獨悲觀但仍然向著黑暗反抗,他們既向往自由與大自然,又強烈的想要通過詩歌的創作參與政治,他們的矛盾與反叛的性格,正是凝聚了儒釋道三家傳統文化的精神內核。

(二)北方之北的文化性格

中國的地域幅員遼闊,廣袤的國土帶來了復雜多變的地形地貌,涵蓋了平原,高原,丘陵,盆地。不同的地理特征形成了不同地域的風土文化差異,也造就了每一個地方不同的民族性格。地理環境的影響是自群體定居于此便出現并且一代代承襲下來的,從而形成了獨特的地域風土人情文化,這自然也是中國傳統文化的一部分。北京,地處華北平原,帶有典型的北方文化特征,同時北京又帶有著古城,古都所特有的文化氣質,從而形成了北京既帶有北方文化的共性又帶有鮮明個性特征的獨特文化景觀。

作為北方文化的一部分,北京文化也帶有著北方所特有的粗糲豪放,慷慨和堅韌。在詩人王家新的《北方札記》中,詩人寫到“現在/我幾乎可以確信/在這里/在山與季節閃耀中/是這北方的精神”。在詩人的筆下,北方的精神與山與季節的變換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系,山與季節象征著中國的鄉土與大地上世代耕耘的子民。北方的鄉土有著嚴苛的自然環境,在干燥的春季,在凜冽的冬季,造就了北方漢子的堅韌,地廣人稀的生存環境也塑造了北方漢子的孤獨與倔強。即使是在北京這樣的都城中,依然保留與繼承著北方鄉土中的那份粗獷與頑強。

而北京作為皇城文化的一部分,自古以來便形成了其獨有的中心意識,這份中心意識也形成了北京文化中高貴,典雅雍容的一面。正如陳曉明所言: “不少中國文人都曾談到‘北方 ——主要是指‘北京——蘊含著厚重的中國政治文化的地理環境在精神中起到的作用,特別是那些來自南方外省的人文知識分子,對北京有著精神上的迷戀,似乎北京才是真正的精神家園?!痹谠娙巳魏闇Y的詩《北京古司天臺下》,以及組詩《漢字》、《司馬遷的第二創世紀》中,北京已經成為了北方的象征,北方的歷史也成為了中國歷史的縮影。 詩人在詩中表達著對于北方黃土文化的熱愛,展現著中國傳統文化的深沉。

三、北京與現代

進入20世紀80年代末,隨著改革開放進程的深入,中國的經濟迅猛發展,對于政治的狂熱轉向為對于經濟,對于個人物質生活的追求。北京這個古老的城市迅速地被卷入經濟與現代化的浪潮。這時的北京已經是一個國際化的現代大都市,它不僅孕育著老一輩世代居住著的老北京人,同時也在以更開放的態度,更多的機會和更新鮮的資訊,吸引著越來越多的人蜂擁涌入這座城市。

(一)異鄉之飄

在北京,這個流動人口將近一千萬的城市,在今天仍然以它得天獨厚的優勢吸引著來自全國各地的人。于是北京的人口逐年增長,城市難以消化暴漲的人口,于是開始出現房價居高不下,物價飛漲,交通擁堵等等社會生活問題。無論是底層的打工者,或是白領上班族,在這個城市都感受著無家可歸的虛無與孤獨。而作為這個時期生活在這座城市的詩人,他們更加敏感地感受著城市對人的壓迫,機器對人的異化,以及人在追求物質生活時表現出不能自主的迷茫和無助。在詩人的筆下,北京已經可以被許多現代化意象所涵蓋,詩人通過意象表達一個全新的北京城。

對于北京而言,其最具有現代意義代表性的就是地鐵。絕大多數的上班族們在北京都選擇地鐵出行,而每天早晚上班高峰的地鐵站也成為了北京城的一道標志性景觀。在詩人唐欣的《北京組詩》中,就有這樣的描述,“黎明/地鐵車站的出口/無數的人流涌出/壯闊的場面/像是暴動的無產階級/要沖向國王的宮殿/但他們攥著手機/夾著報紙/互不搭訕/一哄而散”。這種場景發生在北京的每一天,詩人以獨特的比喻表現著這群在城市中打拼的人們,他們之間的冷漠與疏離,是這個冰冷的現代城市以及現代生活所造成的。城市的快節奏導致了現代人的隔閡,而人與人之間的疏遠和事不關己的態度,則更體現了現代城市的冷血和殘酷。詩人站在現代都市之中,感受著都市的節奏與都市的情緒,并對現代化的城市表現出深深的懷疑和反思。這份反思的深沉與精神的孤獨,正是來源于一個異鄉的游子在北京這個城市中找不到歸屬感的迷茫和飄零之感。

(二)霧霾之都

隨著經濟的發展,工業化進程的不斷加快,機器的轟鳴取代了城市的安靜與祥和,汽車的尾氣污染著城市的每一次呼吸,化學的廢料侵蝕著城市的每一寸土地。自然環境以一種不可控的速度在不斷地惡化無時無刻不威脅著人類的生存。由于北京特殊的地理位置和氣候條件,加之無節制的工業化生產,這里的環境污染程度在近幾年達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嚴重影響著人們的日常生活。2013年,霧霾成為了這個時代新的代名詞,當我們看到籠罩在濃霧中的天安門,當我們看到灰霾中的城市以及城市中帶著口罩行色匆匆的人們,城市的孤獨與絕望被放大。

詩人不僅敏感地感知社會,同時也有著作為知識分子的社會責任感,他們在詩中表現霧霾,將霧霾作為一個生活化的意象,展現北京這個城市在大規模工業化中消耗掉的健康和純凈。在北漂詩人安琪的筆下,霧霾成為這個城市的污濁和不堪,“我聞到不屬于塵世的輕香,在霧霾的下午,春日。你飽含詫異的輕香冒犯了我所立足大地的污濁,我愧對于你?!痹诒本┥钪娜藗兦猩砀惺苤F霾,感受著這份污濁,詩人幻想的一種田園般的自然的美。

猜你喜歡
京派北京詩人
主持人:吳義勤 陳培浩
“京派”看不到的世界:澎島和北方革命文學
北京的河
曬娃還要看詩人
北京,北京
詩人貓
詩人與花
葉廣芩的“京派”回歸及內心糾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