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媒體時代科技圖書館服務創新能力研究

2016-08-02 07:55盛錦龍
卷宗 2016年6期
關鍵詞:服務創新圖書館

盛錦龍

摘 要:服務創新能力是圖書館開展服務創新活動的基礎,提升服務創新能力是圖書館實現持續創新的關鍵。在當前新媒體廣泛運用時代,如何建設現代化的科技圖書館,,都需要我們對科技圖書館的服務創新進行深入研究和總結。

關鍵詞:圖書館;服務創新;滬杏科技圖書館

1 新媒體時期科技圖書館服務創新的內涵

1.1 服務理念的創新是關鍵

新媒體是相對于報刊、戶外、廣播、電視四大傳統意義上的媒體,比如數字雜志、數字報紙、數字廣播、手機短信、移動電視、網絡、桌面視窗、數字電視、數字電影、觸摸媒體等而言的新的技術支撐體系下出現的媒體形態,新媒體技術將平面媒體信息獲取的枯燥性,延遲性,非互動性等不足的方面加以整合,運用數字技術、無線技術和互聯網三方面,極大改變了受眾群體對于信息量冗雜以及信息質量殘損的劣勢,使得信息在保證量的基礎上更加能使多個受眾群體得到及時的溝通交流反饋。

1.2 以創新為事業發展的推動力

創新是人類活動中的一種普通行為,存在于人類生活的每一個領域中,因而在管理活動的每個環境和每項職能中都普遍地存在創新問題。以往科技圖書館的管理制度和管理模式,常常以規范人的行為、避免人不犯錯誤為出發點,有著過多的管制和約束,這種過細過嚴的規則,通常會窒息那些最初很難識別的新生事物的嫩芽,致使圖書館管理僵化,抑制了創新精神。從我國目前情況來看,管理創新的關鍵是觀念的轉變,科技圖書館的創新服務就是要將管理的重點放在對人的能力的開發上、積極性的調動上、創造性的激發上,不斷開拓創新是科技圖書館發展的根本動力。

1.3 創新服務是科技圖書館改革的內在需求

服務創新是科技圖書館創新發展的核心,也是深化科技圖書館改革的內在需求,在新環境下,科技圖書館的讀者需求在不斷變化、不斷更新,這就要求其服務也要不斷創新,保持與讀者需求的一致??萍紙D書館的服務手段應該是從“被動服務”轉向“服務創新”??萍紙D書館要更好地生存與發展,就必須對傳統的管理理念和方式方法進行揚棄或取舍,通過改革創新,建立一套嶄新的管理運行機制,以適應社會發展和廣大科技愛好者的要求。

2 對滬杏科技圖書館創新服務能力的調查

滬杏科技圖書館始建于1996年,是由香港杏范教育基金會捐資、上海市科委出資建立的從事科學技術交流與普及的公益性機構。近二十年來,滬杏科技圖書館始終秉承務實創新理念,把培育科普服務創新機制和科普教育創新能力結合起來,積極探索科技知識傳播新途徑,全力推進數字惠民服務平臺建設,建立了數字科普的“百科全書”,形成了以“上??破铡蔽⑿牌脚_、“科普之窗”宣傳平臺、長寧數字科普惠民平臺、數字圖書電子閱覽平臺為主體的科技知識傳播支撐體系,使科普教育產生了疊加效應。

2.1 開創了數字科普移動傳播新領域

以“上??破铡蔽⑿牌脚_為突破口,有效推動移動終端平臺、微信服務平臺等現代科技新載體與圖書館數字科普優勢資源的有機融合,擴大數字科普輻射群體,2014年以來,科普微信訂閱號關注當今國內外科技前沿動態,圍繞科技熱點,以每天一期四段的方式向讀者推送科技咨詢、科普場館介紹、養生常識、生活小百科等科普文化信息,為閱讀者答疑解惑。2014年5月研發的“上??破铡狈仗柤闪松虾5貐^科普資源,內容涵蓋了科普知識問答、科普活動公告、科普場館介紹、求醫指南、科技前沿、健康天地、公共安全查閱等信息,成為國內首創的多功能科普新媒體平臺,開創了科普移動終端平臺的先河。目前,“上??破铡蔽⑿抛x者人群達到1萬2千多用戶,進一步發揮了數字科普優勢資源的倍增效應,使科技知識成為市民百姓的良師益友。

2.2 拓展了數字科普網格傳播新方式

滬杏科技圖書館以樓宇科普及上??破展卜掌脚_建設為載體,“科普之窗”宣傳平臺為紐帶,長寧社區數字科普惠民平臺為基礎,采用“中心輻射和網格覆蓋相結合”,拓展了數字科普惠民的受眾面。2014年以來,“科普之窗”宣傳平臺重點圍繞科技前沿、生活百科、健康保健等共制作更新了500多段視頻科普資料,近800臺觸摸屏遍布全市城鄉公共場所,科普受眾面達到近200萬人次。2013年12月開發的隨機滾動播放的新屏保系統以樓宇科普為平臺,2014年已在市政府辦公大樓、上海技貿大廈、上海創業中心孵化基地以及有關三甲醫院順利推進,受到機關、企事業單位的好評。

目前,滬杏科技圖書館數字惠民視頻點播系統擁有1萬3千多部科普視頻資料片,長寧社區數字科普惠民平臺30個科普視頻閱覽點基本涵蓋了社區學院、街道活動中心、文化藝術中心、兒博館、圖書館、養老院等場所,成為長寧區域數十萬市民喜聞樂見的科普活動形式。

2.3 開辟了數字科普全天候傳播新途徑。

2014年9月,由滬杏科技圖書館承辦的《上??破铡窓谀俊皭凵睢卑鍓K正式亮相東方明珠移動電視。該欄目是上海市科普聯席會議辦公室與東方明珠移動電視聯手打造的首檔具有原創特色的科普欄目,是政府與大眾傳媒在科學傳播方面的有益嘗試?!渡虾?破铡窓谀繒r長3分鐘,分為“愛科技”、“愛生活”兩大板塊,“愛生活”板塊貼近百姓生活,關注衣食住行的方方面面,內容涵蓋常態科普知識宣傳、重要科普活動宣傳和突發事件的權威科學解讀三大類。欄目將持續全年365天,覆蓋早、中、晚三大時段,目前已在全市地鐵、公交等公共交通工具上播放,全天候、全方位地為市民百姓進行科普宣傳服務,成為提升市民科學素養、營造科普濃厚氛圍的數字科普移動平臺。

3 圖書館服務創新能力的培育

從滬杏科技圖書館新媒體服務發展之路中,我們可以得到不少啟發,探尋出能夠指引其他圖書館服務創新能力建設的新思路。

3.1 充分利用大數據技術

大數據是由科學儀器、傳感設備、音視頻軟件、網絡點擊流等多種數據源生成的大規模、多元化、復雜、長期的分布式數據集。目前,大數據技術已在很多行業開展應用,如電子商務、電信、醫療、金融、智慧城市等。在圖書館領域,隨著移動互聯網、社會化網絡等在圖書館的廣泛應用,圖書館數據快速增長,正逐漸成為圖書館最重要的資產之一,帶給圖書館的不僅是機會,更是挑戰。圖書館應充分利用大數據技術去挖掘、分析隱含在用戶行為中的結構化、半結構化數據,如文獻下載瀏覽數據、數據庫點擊流數據等,尋找他們的隱性訴求,掌握他們的需求動向,增進與他們的多渠道互動,使圖書館服務創新更有針對性和操作性。

3.2 加強服務創新文化建設

圖書館應通過鼓勵館員質疑傳統的工作方法、開展服務創新頭腦風暴、為館員創新提供必要的資源和支持等措施加強服務創新文化建設。同時,積極加強服務創新文化的宣傳,努力在館內形成注重創新、善于創新的整體氛圍,使館員認同創新是圖書館的價值取向,形成創新導向的思維方式和行為準則,使服務創新成為圖書館共同的信念。這種創新文化一旦形成,館員創新的積極性將會大大提高,并會增加館員對圖書館的認同感和圖書館的凝聚力,推動圖書館在服務過程中積極進行服務創新探索。

3.3 規范服務創新過程

圖書館服務創新過程包括服務創新想法產生、設計、營銷、評價、調整等環節,其質量是影響圖書館服務創新成敗的關鍵。圖書館應將用戶有效納入服務創新過程,與用戶建立信任關系,對服務創新過程中圖書館與各利益相關者的角色、職責、各方不同階段互動的程度和內容等進行規范、編碼,并在創新初始階段對參與成員進行培訓,從而提升圖書館服務創新過程質量。

參考文獻

[1]蒙進軍.全媒體時代圖書館發展與創新[J]. 寧夏農林科技. 2015(06)

[2]周平.淺析全媒體時代我國圖書館的閱讀推廣活動[J]. 學理論. 2015(27)

猜你喜歡
服務創新圖書館
圖書館
新環境下高職院校圖書館服務創新的實踐與思考
基于“互聯網+”的業擴雙向服務研究與探索
汽車維修服務中心發展連鎖經營模式的相關建議
大數據時代下圖書館的服務創新與發展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