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和”的大美之學

2016-08-02 10:35張齡予
戲劇之家 2016年14期
關鍵詞:中和

張齡予

【摘 要】“中和”是儒家的重要思想之一,是中國傳統文化的智慧結晶,講究天人合一、追求合乎情理的和諧之境,因而形成了“中和”的大美之學。作為中國傳統美學的最基本審美形態之一,“中和”的內層是仁,外層是和,即為儒家審美文化的善美統一論;“言為心聲,詩言志,修辭立其誠”,道出了言與心統一的至誠狀態;“致中和,天地位焉,萬物育焉”,則是中庸之道的天人合一論,即合一于至誠、至善、至仁,達到“太平和合”的至高境界。

【關鍵詞】中和;中和之道;中和之美;美學意義

中圖分類號:B83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7-0125(2016)07-0013-02

迄今為止,我們可以將美學劃分為兩種,一種是中國大美學,一種是西方小美學,二者既各有獨立存在的價值,又可以互補、兼容,相互為用,相得益彰。從本質上來看,傳統的中國美學是最接近美學本質的,追求中和、天人合一,而不是追求系統的概念化、知識化;它是一種詩學,有審美特質,不像西方近現代美學那樣追求科學化、概念化,帶有一種目的性。所以,中國傳統美學是大美學,儒家的“中和”美學思想就是中國藝術文化的最高境界。那么,何為“中和”?我們將對它的內涵、審美形態及其美學意義進行探討。

一、中和之道

中和,意即中正和諧,是中華民族優秀的文化傳統之一。在儒家經典《中庸》中,“中和”既是人性修養的道德標準,又是在其提出至善、至誠觀點后所形成的一種中國傳統美學的審美形態。

子思曰:“唯天下至誠,為能盡其性。能盡其性,則能盡人之性。能盡人之性,則能盡物之性。能盡物之性,則可以贊天地之化育??梢再澨斓刂?,則可以與天地參矣?!边@里的“至誠”是圣人之德,只有充分發揮自己善良的本性,才能達到所謂的人倫之和、天地之和,也就是孔子所說的“盡善”“盡美”。因此,只有善與美相統一,才能讓至誠、至美、至善審美化,并滲透到中和之道中。

中庸之道的最高層次是天人合一,正所謂:“喜怒哀樂之未發,謂之中,發而皆中節,謂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達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萬物育焉?!币饧次覀冊趯徝肋^程中要適中、和諧。中,是穩定天下之本;和,是為人處世之道,只有實現“中”與“和”的統一,才能達到天人合一之境,實現中和之美。

二、中和之美

儒家的中和美學思想作為中國傳統美學的基本審美形態之一,對我國的傳統文化藝術產生了巨大的影響??鬃臃Q贊《詩經》“樂而不淫,哀而不傷”,這種觀點后來發展成“溫柔敦厚”的詩教說,即主張在文學作品中有節制地宣泄情感,而不要把感情表達得過分強烈。在這種文學思想的指導下,中國文學在整體上呈現出了一種中和之美,很少有劍拔弩張的表達狂怒、狂喜情感的作品,而是以“怨而不怒”的方式來批判現實,在抒寫個人內心情感的時候,總是溫婉曲折、含蓄深沉地尋找適度的表現方式,這正是中華民族所體現出的平和、寬容,充滿“中和”思想的大美之學。①因而在優秀詩歌、戲曲等的創作和形成過程中,“中和”的美學思想在文學審美和藝術表現上得到了充分體現。

詩歌是古代人民表達思想與情感的一種文學樣式,正所謂“言為心聲,詩言志,修辭立其誠”,即通過言語了解一個人的心聲,通過他的詩歌來了解他的志向,以至誠來表達其內心,體現了言與心統一的中和之態。陶淵明是我國第一位田園詩人,他的作品體現了不與世俗同流合污的高潔情操,表現了對大自然與田園生活的熱愛,對理想生活的向往和追求。作者將自身與自然融為一體,以此來表達自己的思想感情,體現了天人合一的中和美學思想,給人一種質樸清新的美感。例如《飲酒》一詩:“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睂懗隽俗髡叻艞壥送?、歸隱田園后的感受,表現了其厭倦官場,不愿與世俗同流合污的思想感情。后幾句“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睂懗隽嗽娙藲w隱田園后的悠然自得,與南山、飛鳥相伴的無限樂趣,表現了詩人閑適心情。站在美學的審美角度,詩人其實是在宣泄對官場上各種丑態的不滿,雖然不滿的心態有所表現,卻是有所節制的表現,隨后用“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詩句將自己的不滿化解到大自然和田園生活中,并從中悟出了人生真諦,詩中體現了人與自然的和諧、人與社會關系的緩和,展現了傳統藝術中“中和”的美學思想,而以“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結尾,并沒有明確地表示詩人到底悟出了怎樣的真意,在審美上達到了“言有盡而意無窮”的效果,含蓄的表達留給讀者以無限的想象,形成了中國傳統詩歌的平淡、沖和且含蓄的藝術特點。

在“中和”這一“至美”美學思想的指導下,“中和之美”已滲透在中國古典戲曲的每一個角落,悲劇“哀而不傷”,喜劇“樂而不淫”。②有人說,中國的古典戲曲中沒有悲劇,其實這是片面的認識,因為他是以西方的悲劇標準來定義中國戲曲的,而中國古典戲曲總是以“大團圓結局”為特點,這也體現了中國文化中普遍的“中和”觀念,例如:紀君祥的《趙氏孤兒》是我國古典悲劇之一,屠岸賈為一己私欲,將趙氏家族在一天之內趕盡殺絕,留下一個趙氏孤兒,被程嬰帶走,卻引得屠岸賈以殺掉全城嬰兒作為威脅。為了保護趙氏孤兒,程嬰不惜用自己的孩子去替換,再加上公孫杵的冒死歷險、慷慨赴義,都體現出這是一部帶有濃重悲劇色彩的戲劇,然而在故事的最后,趙氏孤兒終長成,當程嬰告知其國仇家恨后,他終于為家族除奸報仇。該劇以復仇成功為結局,鮮明地表現出“善有善報、惡有惡報”的傳統觀念,達到了一種淡化悲劇的效果,體現出在藝術表現上“哀而不傷”的“中和”之美。

三、中和之美學意義

儒家的“中和”思想是中國最高的美學理想,貫穿于中國傳統社會以及人生的方方面面,不僅在文學審美上創造出了平淡樸素、恬靜安逸、怨而不怒的“和”之理想境界,使傳統文化藝術的表達呈現出含蓄委婉、沖和的特點,也對當今社會的治國之道、人們人生觀、價值觀的形成以及與自然的和諧統一等具有重要的意義。張岱年在《中國哲學大綱》中指出:“中庸是真善美的統一,道德與知識的統一,宏觀與微觀的統一,高明與平凡的統一。價值取向是重人而不輕天,重群體而不輕視個人,重本而不輕視末,重利益也重視義,重視人文也重視科技,重視和諧而不取消斗爭?!币虼?,在治國之道上應該實現和政之美,做到不偏不倚、協調適中、剛柔相濟,以避免矛盾沖突,穩定社會秩序,達到“至和”“至美”的境界;在為人處世上,要注重加強自身修養,充分發揮善良的本性,寬容待人,和諧相處,以達到“至仁”“至善”的境界;在人與自然的相處中,要追求和諧統一,將人與自然融為一體,相互依存,達到“天人合一”的境界。

總之,“中和”的美學思想所倡導的人與自然、人與社會、人與人之間的和諧統一以及美與善、和與仁的統一,使“中和”成為中國傳統文化藝術中盡善盡美的大美之學。

注釋:

①張岱年,方克立.中國文化概論[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4.

②黎鳳來.中國古典戲曲的“中和”之美[J].藝海,2013,(03):41.

參考文獻:

[1]黎鳳來.中國古典戲曲的“中和”之美[J].藝海,2013(03):P41

[2]張岱年,方克立.中國文化概論[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4

猜你喜歡
中和
極端中和表型HIV包膜蛋白gp120的高溫分子動力學模擬研究
免疫塞內卡病毒滅活疫苗后豚鼠、家兔與豬的血清中和抗體相關性研究
范揚:博采與中和的風范
豬傳染性胃腸炎、豬流行性腹瀉二聯滅活疫苗血清學效力檢驗與靶動物免疫攻毒保護相關性研究
在幽深與高古中追尋中和之美——讀段朝林中國畫作品有感
試論《國語》所反映的先秦用樂及樂論
科學家摸清HIV-1中和抗體產生途徑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