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何讓人才工作服務好產業轉型升級

2016-08-02 12:10紀麗
卷宗 2016年6期
關鍵詞:興化市人才工作

紀麗

摘 要:興化市緊緊圍繞產業發展需要,通過實施“1+2+10”人才戰略,創新人才工作思路,結合產業需求加大人才的引進、培養、使用,完善人才政策,優化人才發展環境,為興化的產業轉型和經濟社會發展不斷提高人力資本的貢獻率。

加快推進產業結構調整和城鄉統籌發展是興化“十三五”時期發展的重要戰略,構建以食品產業為引領、不銹鋼和精密鑄造等先進制造產業為主導、現代農業為基礎、富有興化特色的現代產業體系,這就要求人才工作必須緊緊圍繞產業發展對現有人才資源結構進行調整優化,大力實施人才強市戰略,結合產業需求加大對人才的引進、使用,完善人才政策,創新人才工作機制,優化人才發展環境,為興化經濟社會發展和產業轉型升級做好服務保障工作。

1 必須堅持黨管人才原則

黨管人才原則是黨的組織制度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人才工作沿著正確方向前進的根本保證。從根本上說,黨管人才是黨愛人才,黨興人才,黨聚人才,是通過制定政策、創新機制、改善環境、提供服務,為一切有志成才的人提供更多發展機遇和更大的發展空間。

1.構建科學的人才工作機制。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人才工作,始終堅持黨管人才的方針,按照抓宏觀、抓政策、抓協調、抓服務的要求,加快構建市委統一領導、組織部門牽頭抓總、成員單位各司其職、相關部門密切配合的人才工作格局。按照全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的總體要求,大力推進人才強市戰略,以“擴大總量、改善結構、提高素質”為目標,以觀念更新為先導,以能力建設為核心,以吸引、培養、使用為主線,加快人才發展由政府引導向市場主導轉變,由政策推動向環境凝聚轉變,由總量擴張向素質提升轉變,實現人力資源優勢向人才資源優勢跨越,為全面建成更高水平小康社會、基本實現現代化提供強有力人才支撐。

2.建立完善人才政策體系。建立健全財政、用人單位、個人和社會合理分擔的多元化投入機制,著力解決各類人才在學習、培訓、科研、學術交流等方面的費用,改善引進人才的生活條件。大幅度增加人才投入,市財政設立人才發展專項資金,主要用于人才的引進、培養、使用和獎勵。加強對人才工作的宏觀指導與綜合協調,推進實施“1+2+10”人才戰略的要求,結合各類人才特點,指導督促各牽頭單位制定年度目標和主要工作措施,確保各項工作取得實效,加大人才工作的責任落實力度,將人才工作納入黨建工作目標考核,不斷強化各鄉鎮、各部門的工作責任。

3.加強人才工作調研督查。積極研究人才工作中的熱點、難點問題,努力思考解決問題的辦法,提高工作水平。近幾年來圍繞進一步優化人才集聚機制研究課題開展了多個專題調研,進一步理清人才工作思路,破解工作重點、難點問題,不斷提升人才工作的層次和水平,研究制定了《興化市“十三五”人才強市專項規劃》。

2 必須遵循“兩個規律”

人才工作的“兩個規律”即市場經濟規律和人才成長規律。市場經濟規律包括價值規律、供求規律和競爭規律等。人才成長規律包括人才需要通過學習獲得知識和技能、人才需要通過實踐活動開發自身能力、人才發揮作用有一個最佳年齡段等內容。

1.以市場經濟規律決定人才資源配置。這是促進人人成才、人盡其才的必然要求。人才是第一資源,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推進人才發展,必須遵循市場配置資源的一些基本規律。同時,人才成長有自身規律,按規律辦事,方可避免主觀性、片面性、功利性。興化市通過深入實施“1+2+10”人才戰略,即繼續推進食品產業園“人才特區”建設,加快構建現代農業和不銹鋼產業“人才高地”,組織實施十項“重點人才工程”,到2020年,全市人才環境進一步優化,人才機制更加靈活,人才素質全面提升,人才結構更為合理,人才作用日益凸顯,力爭把興化市建設成“環境一流、機制靈活、結構合理、產出高效”的人才強市。一是加強重點產業人才隊伍建設,為實施重點產業發展戰略提供人才支撐。適應建設現代特色產業城市和構建和諧人居環境的需要,加大重點領域急需高層次人才開發力度。二是圍繞國家級食品產業加工園區建設,大力引進食品加工產業發展急需的各類高層次人才,積極開發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相關技術,推動產業升級和產品創新,持續提高食品產業產值占規模以上工業產值的比重。三是圍繞生態示范市建設,突出高效生態農業、循環經濟、生態環保、休閑旅游等重點領域,培養聚集高效生態經濟發展人才,為產業轉型拓展綠色發展空間。

2.以產業轉型發展帶動人才成長。一是人才評價必須摒棄學歷導向、權力導向和官員導向,堅持實踐導向、市場導向和專業導向,堅持“自下而上”,而非“自上而下”的評價操作路線,使各類人才在市場選擇和平等競爭中超越自我、提升價值,最大限度地激發人才活力。創優人才政策,激發人才創新創業活力。二是優化人才發展環境,為人才提供良好的工作、生活條件,讓人才“引得進、留得住、用得好”。鼓勵有條件的企業設立人才發展資金,用于企業人才的引進、培養和獎勵。加大對創新創業孵化器、技術服務公共平臺、公共實訓平臺等載體平臺的資金投入。加強人才投入產出效益評估,提高人才資金使用效率。三是完善高層次創新創業人才資助政策,重點支持高水平創新團隊和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創業領軍人才。

3 必須創新人才工作方法

1.產業化引才。立足食品加工和不銹鋼制品、現代農業“1+2”特色產業發展實際,制定《關于建設開發區食品產業園“人才特區”的實施意見》、《關于加強現代農業和不銹鋼等產業人才隊伍建設的意見》,把引才重點放在優勢產業和高端人才上。定期組織重點企業參加省和地市級高端人才交流會、人才專場招聘會和經貿洽談會等,鼓勵企業招引高端人才。緊抓科技鎮長團來興掛職契機,發揮科研資源優勢,興化河蟹價格指數等一大批科研成果效益不斷顯現,促成興化市特種不銹鋼產業研究院、省農科院博士服務工作站等一批科研平臺落戶興化。完善人才柔性引進機制,引導企業靈活采用兼職指導、技術咨詢、合作攻關等方式柔性引進289名教授博士,有效化解產業高端人才緊缺難題。

2.規?;?。實施推進“十大人才工程”,細化人才培養目標,構建以企業為主體,職業培訓機構、鄉鎮站所為基礎,校企、站(所)企合作為紐帶,政府推動與社會支持相結合的人才培養體系。發揮興化職校戴南分校不銹鋼產業培訓基地和開發區興化食品工業技能人才培訓中心作用,挖掘鄉鎮站所資源優勢,每年組織崗前培訓和技能提升培訓25000人以上,培訓鑒定各領域高級工、技師等高技能人才20638名。財政資助成長型、創新型企業負責人110多名參加清華大學等高校研修班脫產學習,全面提升企業家戰略水平。

3.平臺化聚才。精心打造開發區食品產業園“人才特區”,構建系統化“選用育留”人才集聚政策和人才發展模式。注重科技創新,加快校地產業對接,大力推進國家級科技企業孵化器等39個省級以上科研平臺建設,助推產業升級。結合“教授博士柔性進企業”、“企業院校行”等校企雙向交流活動,發揮科技鎮長團橋梁紐帶作用,上海大學、江南大學、省農科院等科研院所教授、博士來興化進行學術講座、技術指導、掛帥攻關,促進企業轉型升級。

4 結束語

堅持以人才引領產業、以產業集聚人才,興化市初步實現了從人口大市到人才強市、從人才洼地到人才高地的“兩個轉變”,為促進全市經濟社會發展、實現“四個大突破”提供了堅強的智力支撐。2014年,興化市人力資本投資占全市GDP的12.8%,戰略性新興產業產值達395億元,高新技術產業產值達37億元,在規模以上工業產值中占比37%,人才工作效益已逐步顯現。

猜你喜歡
興化市人才工作
興化市擰緊瓶裝液化氣生產使用“安全閥”
擺放布娃娃
人才云
做月餅
我們不一樣,我們都很棒
不工作,爽飛了?
選工作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