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學作文創新能力的培養

2016-08-02 13:11張軍王群英
卷宗 2016年6期
關鍵詞:直覺小草創造性

張軍 王群英

1 小學作文創新教學的內涵

小學作文創新教學是針對傳統教學的封閉性弊端提出的。創新作文教學指的是在作文教學過程中創設寬松的學習環境,為學生提供一個與實際需求相融合的廣大空間,充分尊重和相信每一位學生,讓他們在全方位開放性作文教學的空間里自由馳騁,全面提高語文素養。創新作文教學的內涵核心是“為了每一個學生的發展”。正如葉圣陶先生在《作文論》中說:“我們的作文,要寫出誠實的,自己的話,作文要寫自己的事,反映自己的生活,反映生活中美的人與事?!眲撔伦魑慕虒W正是將作文走入生活,多形式、多角度激發學生的作文熱情,真正讓學生做到自生作文,使作文成為用語言寫真人真事,抒真情實感的智力活動。因此,在作文教學中,我們更應當創造一種民主、愉悅的氛圍,采用啟發誘導的教學方法,注重兒童心靈的開放,運用多種教學手段,使學生重視積累,拓寬選材天空,走出選材取材狹窄的怪圈,張揚自我,培養創新品質,引導學生以寫“真”為基礎,給學生以充分的想像空間和張揚個性的自由,讓學生寫出具有個性化的作文。

2 培養小學生作文創新能力的策略

1、重視發散思維的培養

傳統教育只強調單向思維,而不講發散思維,只強調以教師為中心,強調教師對學生單向講授知識,把學生當作知識灌輸對象,其目標是把學生培養成能很好地理解、消化和應用前人知識與經驗的應用型人材。若僅從知識傳授角度考慮,傳統教育并非沒有優勢,例如,我們學生的成績普遍高于西方國家同類學生的水平。我們傳統教育的主要弊病在于不能培養出大批具有創造性思維的創新人材,因為這種教育的目標就不是要培養創新能力,而是要向學生灌輸知識——不是把學生看成活生生的、有主觀能動性和創造性的認知主體,而是把學生看成是外部刺激的接受器,是知識灌輸的對象。只講單向思維,只能使我們的認識永遠停留在前人的水平上,不可能產生新的理論、新的思想。為了創新,必須強調發散思維,沒有發散思維就不會有任何創造性的萌芽和創造性的成果。

2、重視直覺思維的培養

直覺思維在本質上是對事物內在聯系的整體把握,是在瞬間作出快速判斷,是建立在豐富的實踐經驗和寬厚的知識積累基礎之上。實踐經驗愈豐富,各種知識和各種關系模式積累愈完備,直覺判斷也就愈正確。例如,牛頓從蘋果落地而發現“萬有引力定律”也與直覺思維分不開:“蘋果落地”和“月亮繞地球旋轉”,在一般人看來,這是風馬牛不相及的兩件事,但是牛頓卻從中領悟到蘋果之所以掉到地上而不朝天上飛,和月亮始終繞著地球轉而沒有脫離地球和太陽系飛向宇宙深處,都是由于有地心引力作用,即看到了兩個表面互不相關的事實之間的內在聯系,這就是一種高度發展的直覺思維能力。直覺思維需要從小培養,而我們的語文教育和語文老師則在這方面肩負著尤為重要的責任。

3、生活日記,讓學生在生活中“求新”

俗話說得好:“拳不離手,曲不離口。一日不練十日空,十日不練一場空?!绷曃?、練琴……是這樣,寫作文也是這樣。三天打魚兩天曬網不行,要天天寫,長也行,短也可,只要持之以恒,會自有成效。因此我要求我班的學生天天寫一則日記:不拘形式,能自由地把自己在日常生活中看到的、聽到的、想到的、做過的寫下來即可。然而三、四年級是作文剛起步階段,有許多學生不善于觀察、積累,有時連著幾天都寫和同學打乒乓,誰贏誰輸。如何使學生有話可寫,天天有“新作”,那就需要老師去引導學生觀察生活,使積累在生活中“求新”。

葉圣陶在《文章例話》的“序”中說:“生活就如源泉,文章就如溪水,泉源豐盈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活潑潑地流個不停?!毙W生的作文也不例外,教師只要引導學生關注現實,熱愛生活,有計劃、有組織地開展學生喜聞樂見的豐富多彩的實踐活動,只要盡可能擴展學生的生活空間,接觸自然、深入社會就能讓沸騰的社會生活、奇異的自然景物映入學生的腦海,豐富學生的感情經驗。只要讓他們在社會、學校、家庭的生活實踐中觀察、認識、體驗,就能使他們在平凡中發現不凡,在平淡中尋找新、奇,開拓視野、增長見識。久而久之,學生的生活日記中就會積累起充裕的題材,隨手拈來,寫作時就有話可說,有事可寫,有感而發。自然就自己寫出有真情實感且富有個性的作文來。

在日記中,學生們盡情地發揮想象,爆發出創造性思維的火花。這樣的持之以恒,就會成功地激發了學生的形象思維,培養了學生的創造意識,經常進行類似的訓練,鼓勵學生大膽想象,有助于創造性思維的形成,使創新成為一種自覺行為。

4、小品表演,讓學生在想象中“求異”

愛玩、愛游戲是孩子的天性。小品表演這種形式能消除學生對作文的恐懼感,從而使學生更好地進入寫作情境。在教學作文《小草》時,可以設計小草從蘇醒到鉆出地面,繼而長大了的舞蹈,由我班的舞蹈隊員進行表演,把小草在春天的生長狀態表演的淋漓盡致。這一表演,可以讓學生充分發揮想象,培養他們的創造力。但如果光寫春天的小草,就會有可能讓學生拘泥于此,寫出千篇一律的文章。因而,緊接著設計小品表演,“小草被壓在一塊大石頭下”、“夏天傾盆大雨中的小草”、“烈火中的小草”、“冬爺爺來了”這樣四個情境,根據老師的要求,請同學自行推薦和自薦,分別表演:大石頭、夏天的雷陣雨、烈火、冬爺爺和小草,學生自行商討后進行表演。這樣不僅調動了學生的參與意識,而且加強了學生的競爭思想,這樣幾次不同的表演,使學生興趣盎然地完成了創造性思維訓練,培養了學生的創造意識,同時避免了雷同,普普通通的小草在學生的筆下各不相同,且生動形象各具特色,真正使學生作到根據不同的想象寫出不同的文章,從而體現了他們的個性。

在教學中,還有好些隨文練筆的法子,如借助課文插圖練筆、利用課文空白處練筆、給余意未盡的文章續寫等。都是引導學生練筆的好題材。葉圣陶先生說過:“語文是培養能力的課程,所以不能單純地傳授知識,一定要注意訓練。不斷發展聽說讀寫的能力?!睂嵺`表明,憑借教材,充分練筆,讓每個學生在實踐活動中,有所發現、有所感悟、有所體驗、不僅體現了語文教育實踐性的特點,而且調動了學生的寫作積極性、主動性。如果能做到持之以衡,堅持不懈,學生的寫作能力一定會有長足的進步。

總之,學生寫作的過程是觀察、記憶、想象、邏輯、整合等能力的集中的表現。教師應指導學生扎根在社會生活這個“大課堂”,讓學生運用自己的生活體驗來理解所學知識,將所學知識去實際應用,寫出自己的生活感受。教師要有意地利用現實生活中豐富的教育資源,開闊學生視野,拓寬學生思路,指導學生習作,不斷提高學生的習作能力。作文要創新,就要以學生為本位,以豐富的生活為源頭,以放飛學生的心靈為核心。只有這樣,才能促進學生創造性思維的發展。當然,學生的創新能力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培養成的,它需要我們老師長期的、不懈的努力。

作者簡介

張軍,孝感師范學校,本科。

王群英,臥龍中心小,本科。

猜你喜歡
直覺小草創造性
小草的煩惱
“好一個裝不下”直覺引起的創新解法
創造性結合啟示的判斷與公知常識的認定說理
《文心雕龍》中的作家創造性考辨
牛小草的牛
林文月 “人生是一場直覺”
一個“數學直覺”結論的思考
數學直覺謅議
兒童文學翻譯中的創造性叛逆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