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媒體環境下大學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創新研究

2016-08-02 14:14王鵬飛
卷宗 2016年6期
關鍵詞:政治思想工作新媒體創新

王鵬飛

摘 要:信息時代悄悄的走進了我們的生活,使我們的生活發生著巨大的變化。在使我們的生活更加便利和豐富多彩的同時也影響著我們的思想觀念,影響最大的是年輕群體中的大學生,他們有知識、有理想、有追求、有干勁,在新媒體環境下,更加能夠加快實現他們的理想。但相反一些不健康的負面影響也無時無刻不在影響著他們,使一些目的不明確,立場不堅定的大學生產生消極的思想,有的甚至走上犯罪的道路。本文就新媒體環境下大學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創新進行研究,提出科學的方法,更好的引導大學生建立良好的人生觀、世界觀和價值觀,為祖國的發展和富強做出貢獻。

關鍵詞:新媒體;大學生;政治思想工作;創新

當代大學生被新媒體深刻地影響和塑造著,使當代青年的交流方式、行為方式發生了巨大變化,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面臨諸多的新問題、新情況,也呈現出新的特征。當前,隨著時代發展和科技創新給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帶來了難得機遇,也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臨嚴峻挑戰。而與時俱進、不斷創新是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強大生命力的靈魂。在新媒體環境下如何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實效性和針對性,使大學生思想政治工作如何運用新媒體的優勢,把價值引領等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到豐富多彩的新媒體內容與活動之中,是高校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在新形勢下亟待解決的重要課題。

1新媒體視域下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新態

隨著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新媒體已經影響到社會政治、經濟、文化、科技、教育等領域,滲透到人們生活的各個方面。同時大學生的生活受到新媒體深刻地影響,潛移默化地改變著大學生的學習方式、行為方式、思維方式、生活方式。新媒體的誕生使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環境發生了深刻變化,改變著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觀念、內容、模式和方法,新媒體視域下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也呈現出新的特點。

1.1 新媒體成為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載體

高校大學生的成長對互聯網和新媒體之間的關系日益密切,“青少年對互聯網信任度高、依賴性強、評論和分享的參與度也非常高”。網絡已經融入大學生日常學習生活之中,成為高校大學生搜集信息、交流交往的重要路徑,為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了新平臺,開辟了新陣地。順應時代發展,更新教育理念,主動占領網絡陣地開展思想政治教育,形成網上與網下相結合的思想政治教育合力是新形勢下高校思政教育的新追求。深入把握新媒體的運行規律,認真探索網絡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構筑立體化的網絡思想政治教育平臺是新媒體時代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導向。

1.2 新媒體對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既是機遇也是挑戰

新媒體對大學生的成長成才具有積極的促進作用,也對大學生的健康成長帶來消極影響。從正面影響來說,網絡是大學生獲取知識和信息的重要渠道,網絡為各種思想觀點、先進文化、專業知識提供了傳播平臺,有利于大學生學習能力的培養和知識結構的完善;新媒體也成為大學生參與社會交往的物理載體,有利于大學生開闊視野,促進交流,使他們在更加開放的社會環境中參與社會生活。從負面影響來說,網上涌現著大量西方的意識形態、文化思潮和價值觀念,大學生的心智尚未成熟,判斷是非和分析形勢的能力尚淺,極易受到腐朽觀念的沖擊。許多大學生缺乏對媒體的清晰認識和科學引導,不能科學、合理、安全地使用媒體,網絡世界里道德缺失的現象數見不鮮。

1.3 網絡思想政治教育和引導成為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內容

大學生在開放自由的網絡媒體世界里,同時存在正面信息與負面信息,反主流、反權威、反傳統的聲音與理性、溫和、正能量的聲音同時存在。他們是新媒體的主要使用者,如何幫助大學生們正確的分析和獲取信息,合理合法地使用網絡,增強學生網絡文明素養,積極有效引導他們樹立正確的網絡觀,如何增強他們對網絡上各種信息的甄別能力和揀選能力,筑牢思想防線,樹立堅定信念,純潔思想道德,這就要求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重視網絡思想政治教育,既要加強教育引導,又要加強管理監督。

2 新媒體時代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創新

新媒體對大學生的生活、學習以及工作等帶來了巨大的影響,為其帶來利益點的同時,也對其價值觀、人生觀、道德觀形成了巨大的沖擊。面對新媒體給大學生思想整治教育帶來的機遇與挑戰,政府、社會、學校以及受教育者都應該清楚地認識到:與時俱進地進行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創新是大勢所趨、勢在必行。

2.1 轉變教學觀念,創新思想政治教育新媒體平臺

在新媒體環境下進行思想政治教育過程中,具備主體雙互性的教育者與受教育者,必須緊跟時代脈搏,積極配合傳統教育方式的現代化的實現。首先,要轉變教學觀念,積極配合新媒體時代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創新的內在要求,積極推進開放性、超時空性、自主性、平等性和互動性等現代化思想教育方式的創新、改革與落實。其次,轉變傳統教育方式,由僵硬灌輸式向靈活引導式轉變,由單一性向雙互性轉變,由靜態式向動態式轉變。再次,構建新時代媒體環境工作機制。最后是創新思想政治教育新媒體平臺運用新媒體技術,使思想政治教育內容變得形象、生動、直觀,從而收到“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的教育效果。

2.2 網絡思想政治教育和引導成為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內容

作為高等教育的一門必修課,依托騰訊QQ、微信等新媒體工具進行思想政治教育途徑的創新。首先,創建視聽一體的思想政治教育課堂,利用新媒體可以應用把文字、圖像和聲音融合在一起的優勢,把新媒體充分應用在思想政治理論課堂活動之中,增強思想政治理論課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其次,利用網絡媒體創新教學。將思想政治教育內容制作成一個視頻文件,置入學生參與度比較高的新媒介渠道中去,讓學生主動參與其中,進行討論、互動與反饋,實現思想政治理論課堂的雙向交流。

2.3 重視校園新媒體平臺建設

首先,組建校園BBS。作為大學生交流的一個重要媒介,校園BBS的學生參與度比較高,高校BBS是加強思想政治教育實效的一個重要據點。其次,建立一個網絡上的情緒疏導機制,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工作陣地要轉移到網絡上來,了解學生目前關注的焦點問題,大學生生活中遇到的問題,學校迅速處理后要和學生做好溝通,避免產生不必要的沖突和誤會。最后,強化紅色網站、校園BBS的網絡設計與板塊建設,增強吸引力與感染力。如可以開設生命教育、人生規劃、心理健康、創業就業等版塊。通過現代化的網絡思想政治教育體系應是傳統模式與新媒體的有機結合,體現出信息化、網絡化、現代化、立體化、等特征。

參考文獻

[1]孫若菡;;運用新媒體做好網絡時代青少年思想工作的幾點思考[J];考試周刊;2012年39期

[2]孫若菡;;新媒體環境下高職大學生人格完善芻議[J];網友世界;2012年11期

猜你喜歡
政治思想工作新媒體創新
新媒體背景下黨報的轉型探析
對農廣播節目的媒體融合之路
新媒體語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話語研究綜述
企業思想政治工作面臨的問題及其對策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