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職業教育促進新鄉市產業升級機制研究

2016-08-02 14:14薛茂超
卷宗 2016年6期
關鍵詞:機制研究產業升級職業教育

薛茂超

摘 要:新鄉的職業教育在學科建設方面、專業設置方面、人才培養模式方面沒有突出新鄉的產業特色,同時,由于學校與企業之間缺乏溝通,造成學生所學到的知識、技能與企業生產的實際要求脫節,從而使職業學校的教育質量難以得到企業及社會的認可。職業教育促進新鄉市產業升級機制的研究,在新鄉產業轉型升級的進程中,為辦好職業教育提升新鄉產業層次提供了參考。

關鍵詞:職業教育;產業升級;機制研究

新鄉市政府決策研究招標課題 項目編號:B086

隨著新鄉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在近幾年的發展建設中,全市產業培育了裝備制造、生物醫藥、新能源等大類,構筑具有新鄉創新型現代產業體系,實現新鄉經濟在轉型升級中高速增長的呼聲日趨高漲,要如何培養充足的高技能人才,滿足新鄉產業轉型升級的迫切需要,以助推新鄉經濟實現又好又快發展,已成為一個迫待解決的問題。由此可見,大力發展職業技術教育,大量培養高技能人才,是新鄉進一步推動產業轉型升級、實現新鄉經濟在中部地區率先崛起的迫切需要。

1 構建創業型職業教育格局,引領新興產業發展

作為職業教育來說,創業是最高層次的就業,創業型職業教育從促進就業層面考量,最能體現職業教育的本質特征。具體來說要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1、系統設計創業型職業教育,整合社會創業教育資源

創業型職業教育其實是一種突出創業特色的職業教育,是一種個性化的人才培養模式。創業型職業教育需要系統設計、覆蓋高職職業教育人才培養的全過程,需要具有實訓、孵化功能的創業基地為創業實踐教學提供保障,同時需要有一批經驗豐富的創業教師、創業成功人士等共同組建的創業教育團隊,指導創業項目運作全程。

2、推進集團化辦學模式改革

職業教育要服務新鄉市的振興產業、戰略性新興產業的發展,市政府要支持組建示范性職業教育集團建設,探索建立基于產權制度和市場機制的職業教育集團治理結構,促進集團內部學校、企業、行業等成員之間資源共享、優勢互補、合作共贏,服務區域產業發展。根據新鄉市產業的發展,要重點謀劃組建電池及電動車、生物與新醫藥、現代煤化工、電子信息四個職業教育集團。創新集團化辦學實現形式,明晰辦學主體、功能和定位,創新資源配置機制,探索產權制度改革;開展各級各類技能型人才的需求預測,統一規劃人力資源結構,促使中等和高等職業教育培養目標、專業設置和教學內容有機銜接,促進行業內職業資格標準融通,就業準入統一。切實發揮示范帶動作用,推動職業教育集團化辦學全面發展。

3、推進德國雙元制辦學模式

根據德國雙元制的特點,要實行招生與招工一體化,創新對企業發展與產業升級適宜人才供給模式。按照企業崗位用人標準設計專業人才培養方案,學校與企業簽定合作合同,學生與企業簽訂用工合同,統籌使用企業職工教育經費和社會各渠道職業教育經費,有效解決企業招工難和企業技術力量長期儲備等問題,提高畢業生就業質量和崗位穩定性。這里需要強調的是建立嚴格的職業準入制度,推動職業教育學歷證書與職業資格證書相融通;改革學校招生制度,創新教學方式,實現招生與招工互通、上課與上崗融合、畢業與就業銜接。

4、推進職業教育行業指導

職業教育要圍繞國家戰略需求,充分依靠行業,加強產學研合作,密切校企合作、工學結合,共同推進改革創新,增強人才培養的針對性和適應性,為服務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和產業結構調整提供有力的人力資源支撐。支持行業對本系統、本行業的職業教育發揮組織、協調和業務指導作用;發揮資源、技術、信息等優勢,參與校企合作項目的評估、職業技能鑒定及相關管理工作;收集、發布國內外行業發展信息,開展新技術和新產品鑒定與推廣,引導職業教育貼近行業、企業實際需要;研究制定行業從業人員職業標準,加強專業人員隊伍建設,規范專業人員職業能力評價,提高專業人員的使用與教育培訓。鼓勵行業企業全面參與教育教學各個環節,充分發揮行業職業教育教學指導委員會作用,幫助和指導職業學校開展教學改革。

2 重視和支持中等職業教育發展,為產業升級提供高素質的技能人才

1、加大對職業教育的統籌管理力度,圍繞產業需求完善專業設置

新鄉市人力資源協會撰寫的企業用工藍皮書《2016年度新鄉市企業用工報告》指出我市企業連續三年用工,專業技術工人占企業招聘總數的四成以上,但在實際招聘中缺口非常大。說明職業教育直接影響我市經濟社會發展。這就要求我們進一步明確職業教育的戰略地位,加大對職業教育統籌管理力度,樹立抓產業發展必須抓職教、抓職教就是抓產業發展的觀念。

2、加大對中等職業教育的投入,支持民辦中等職業教育發展

從總體上看,中等職業教育仍然是我市教育事業中的薄弱環節,存在著辦學條件較差、投入不足等問題,還不能很好適應經濟社會發展的需要。我們要加大對中等職業教育的支持力度。逐步增加公共財政對職業教育的投入,市、縣(區)級財政都要安排專項經費,用于發展中等職業教育。為了彌補公辦中等職業教育的不足,支持民辦職業教育是中等職業教育發展的新的增長點,是發展職業教育的重要力量。

3、職普協調發展,加強學?;A能力建設

要按照教育部和省政府的精神,依據省教育廳職普比例大體相當的要求,制定科學合理的高中段教育發展規劃,統籌安排普通高中教育與中等職業教育招生計劃。采取各種措施,努力擴大中等職業學校招生規模,科學合理調控職普比例,實現中等職業教育與普通高中教育協調發展。

4、加強教師隊伍建設,全面提高學生質量。

以全面提高中等職業學校教師隊伍素質為中心,以培養中青年專業學科帶頭人和骨干教師為抓手,以建立“雙師型”教師隊伍為重點,以教師培養培訓為突破口,逐步建立有利于教師資源合理配置和優秀人才脫穎而出的長效機制,建設數量足夠、結構合理、素質優良、師德高尚,具有職業教育特色的師資隊伍。推動中等職業學校進一步更新觀念,密切與企業的聯系,實行定單培養,實施素質教育,全面提高學生的動手操作實踐能力和綜合素質。

3 深化高等職業教育內涵,促進新鄉產業結構優化升級

新鄉市產業結構轉型升級,在為高等職業教育內涵建設提供了良機,同時也對高等職業教育內涵建設提出了新的要求。高等職業教育要主動適應我市經濟產業發展需要、轉變人才培養模式,辦出特色、辦出水平,推動新鄉市經濟產業持續、健康、穩定地向前發展。

1、注重發展質量

我市提倡大力發展職業教育,重視發展高等職業教育,并不是單純的提倡擴大招生規模,重點應該是大力提高高等職業教育質量,由重數量轉向重質量,實現高等職業教育的根本性轉變。高等職業教育只有不斷提高教育質量,才會增強其社會吸引力,才能做強高等職業教育。因此,要實現高等職業教育由“數量型”發展向“質量型”發展轉變,由“量的擴張”向“質的提升”轉變,必須抓住提高教育質量這個永恒主題。

2、由“單一發展”向“多元化發展”轉變

高等職業教育通過十多年的快速發展,已經形成“以服務為宗旨,以就業為導向,走產學研結合發展道路”的辦學成功經驗,走出了一條健康發展道路,辦學成果也得到了社會各界的廣泛認同。但是,由于高等職業教育過去辦學途徑較為單一,市場觀念落后,體制創新難度大,辦學經費缺口較大,制約了高等職業教育可持續發展能力。在國家實施新的經濟發展戰略下,我市必將加快產業結構調整與經濟發展方式轉變,高等職業教育將會面對一個新的辦學環境,高等職業教育僅靠提供學歷教育的“單一發展”道路是難以適應經濟社會發展的,必須實施多元化發展戰略。

3、由“自我發展”向“開放發展”轉變

高等職業教育迅猛發展,要求我市的高等職業教育發展不能只著眼于“自身發展”,在我市積極開展市縣、城鄉之間的校際交流與對口支援,與相關院校建立對口支援和交流合作關系,共享優質教育資源。

參考文獻

[1]鄭瑾. 職業教育與產業結構聯動機制研究[J]. 廈門城市職業學院學報. 2013(2)

[2]吳建業.十七大后對中等職業教育發展的新思考_以河南省新鄉市為例[J]. 中國市場. 2008(1)

[3]于雷.高等職業教育內涵式發展的路徑與機制[J].江蘇教育. 2013(36)

猜你喜歡
機制研究產業升級職業教育
等職業教育的高教性及實現機制研究
領導—成員交換的理論階段、維度劃分和機制分析
獨立學院實習實訓暨創新創業基地的運作機制研究
我國生產性物流業促進裝備制造業升級的策略分析
濉溪縣產業結構轉型與升級
“動能教育”模式下的工匠人才培養路徑研究
論七年一貫制體系下本科學科建設中職業教育的重要性
關于福建自由貿易區發展理念和輻射帶動海西產業升級模式的探究
芻議職業教育校企合作的有效性
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在《PLC應用技術》課程教學中的應用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