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MTI口譯課程設置之我見

2016-08-02 14:14高俊鵬高珺
卷宗 2016年6期
關鍵詞:課程設置

高俊鵬 高珺

摘 要:隨著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化和發展,國際間的深度融合日趨密切和頻繁,中國與世界各國在經濟文化,金融貿易,教育科技等領域的合作與交流也日益擴大;MTI(翻譯碩士)專業作為增進了解、強化合作的一座橋梁也應用而生,發揮著愈來愈重要的作用,對推動我國走出去的國際化經營戰略,實現我國經濟可持續發展無疑意義深遠。本文結合我國口譯教學實施的現狀對國家教改委規定的MTI口譯用書并展開了深入分析,發現了在課程設置方面一些普遍存在的問題甚至顯著地漏洞,同時提出了相應的改進措施以推動我國高校MTI教育事業進入不斷完善的軌道。

關鍵詞:口譯教材;課程設置;MTI

教學過程中,課程設置的科學性的直接決定著我國的教學在國際上的競爭力,我國高校MTI人才的培養更是離不開高質量的教材及先進的課程設置。MTI自2007年首經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批準并在各大高校推廣以來,縱觀MTI教材設置有諸多不盡人意之處,亟待改進。市面上形形色色的同傳教材也如約而至,大有百家爭鳴之勢,同時也對受教育者在教材的選擇方面產生了很大困難。

1 課程設置對教育教學的重要性。

一部影視劇能否成功的關鍵在于劇本編排的好壞,同理,高校教學質量的高低取決于課程設置的優劣。教育部關于“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若干意見中指出我國高校是培養創新性、綜合型人才的搖籃;科學系統的課程設置對高等教育至關重要,決定教學成果成敗的重要因素,值得我們每一位教學人員仔細研究琢磨,做到心領神會;洞察教材的主旨和編者期望達到的目的。

從宏觀角度看,隨著我國對外開放步伐的加快以及國際間的高度融合,國際上先進的教學理念、方法勢必對我國高等教育模式產生強烈的沖擊,影響著我國教學目標建設,人才培養建設以及教材發展建設。在此外部環境影響下,中國的高等學府務必要立足本土,放眼世界,取長補短,適當調整與修改本國課程設置上的不合時宜之處,完成教學質量質的飛躍。

從微觀角度分析,在高校中,課程設置的改進與發展屬于教學資源在根本上的改進與發展;它在提升我國教育水平方面,教學內容多樣化,教學方法與時俱進、接軌國際方面,發揮著不可估量的作用。從而提升全國高等教育的教學質量,并帶動整個教育產業齊頭并進,向前發展。

2 對MTI教材設置的分析

國家教育指導委員會指定的高校MTI教材有《同聲傳譯》、《商務口譯》、《外交翻譯》《交替傳譯》、《英漢視譯》等8本??此品珠T別類,清晰明了。然而經過對所有教材仔細推銷我們會發現:

1.教材內容設置不合理:這些教材有這一個很大的共同點,就是幾乎所有的實戰練習材料均是把各種會場翻譯文字材料進行了簡單拼湊堆積而已(口譯屬于高級口語技能訓練,旨在提高學生的語言運用能力而不是作為專業技能來訓練的[1]。這樣的同傳教材設置編排,羅列材料,結構單一,缺乏理論基礎,難以達到實戰口譯的要求);

2.口譯技能以及筆記訓練技巧的丟失(在筆者分析調查的20本市場用書中,涉及到筆記訓練的書目少之又少,而在國家指定的MTI教材中其所占比重趨近于零);

3.各章節難易度安排不合理(從簡到難是學習口譯的根本原則,這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然而超過一多半的教材在編排過程中未把難易次序納入考慮范圍之內。[2]);

4.翻譯題材與背景資料形式單一,難以與實際同傳任務接軌等種種弊端。(除了無可供學習、模仿的同傳現場視頻材料,在同傳教材中自然真實的文字講話材料也比較缺乏,很多課文甚至直接用書面文稿改編,或者譯文明顯為筆譯版本,這就與同傳所要求的順句驅動以及信息重組原則相違背。)

3 MTI課本具體內容設置上的缺陷

具體很多章節存在“貨不對版”的嚴重紕漏。如《商務口譯》188頁,節選自08年菲律賓前總統在博鰲亞洲論壇上的講話,主題為現代物流與自由港發展。發言人前半篇表達了強烈的人文關懷,對四川汶川大地震表示哀悼和同情。下半篇主要在呼吁亞太地區進一步加強資金、人才以及經貿商的投資與合作。最后對國際化和全球經濟一體化浪潮帶來的繁榮與活力充滿期待,并祝愿作為世界中心的亞太地區更加繁榮。通篇中,涉及物流的方面也如同蜻蜓點水,一帶而過。

在題材設置方面,商業、貿易、金融等行業所占比例非常小,但在實際同傳或交傳任務中,六七成是和經貿相關的。具體的圖表、數字、以及深入的分析,我和曾傳生教授合作的《MTI口譯教材的反思》一文已經詳細說明,在此不再贅述。

4 通用語相關課程設置的缺失

如果說20世紀是同聲傳譯會議口譯發展的全盛時期,那么在21世紀這種會議口譯多語種格局將被通用語打破,這一點毫不夸張[3] 。通用語目前為國際研究的熱門,國際會議上英語為母語的發言人數量下降,非母語發言人數量上升。隨著新經濟體如巴西,印度等在國際舞臺上的頻繁亮相以及國際地位的提升,如何聽懂來自這些國家發言人的講話是一大挑戰。通曉源語并不是意味著只能聽懂標準英語,合格的譯員應具備知曉不同口音的素質,如南非口音,澳洲口音等。無論源語還是目的語,譯員必須掌握其中大量的同義詞、慣用語,諺語俗語以及名言警句[4]。然而在全國高校范圍內,MTI教學中并未有通用語課程設置。

關于MTI學生對英語通用語的口譯能力的實驗報告分析,實驗結果清晰明了:學生聽譯標準語音和通用語音能力非常懸殊。我在和增傳生教授合作的文章中亦有表述,在此不做贅述。通用語顯然成為MTI學生學習的薄弱環節和最大障礙,通過此實驗也可見我國MTI教育事業在通用語方面的嚴重缺失,開展并加強通用語環節的教育已經刻不容緩,實乃當務之急。

5 對策

我國MTI的教育剛剛起步,尚處于“摸著石頭過河”的階段,存在很大完善和改進的空間。我們應該對現存的課程設置做進一步的完善;比如改進教材編排;增加通用語教學相關內容等,在日常教學和訓練中,學生應該多用非母語發言人的音頻材料進行演練。

面對諸多不足,除了上述完善自身的教育教學模式的方法外,我們可以從口譯培養教育相對成熟的西方國家吸取經驗。

本著對比學習的態度,筆者與英國的巴斯大學以及紐卡斯爾大學取得聯系并進行了溝通。在譯員培養教育方面,這兩所高校在世界上都享有盛譽。它們的課程設置以及教材使用情況如下表所示。

通過上述表格所展示的英國這兩所高校的課程設置以及選定的教材,人們可以看出:相比我國的MTI教育模式以及課程設置,西歐國家在科學性,完整性,理論性方面都更勝一籌,可供我方借鑒。另外,在有一套成熟的理論體系支撐的前提下,他們的課程更進一步的加強了實效性。巴斯學院每年都有賦予一批成績優秀的口譯生在歐委會,布魯塞爾和盧森堡歐洲議會以及英國外交部難得的實踐機會。在這方面我國的MTI教育還做得遠遠不夠,處于薄弱環節,噬待加強。

6 結語

綜上所述,在我國高?,F行MTI教學中,為了保證高質量的口譯教學,培養出符合社會需求的,基本功過硬的口譯人才,必須對當前口譯教學中存在的顯著問題,進行有針對性的改進。比如課程設置的改善,教材的改革以及教學方法的升級。在教師資源方面要加大師資力量建設的力度,挖掘教師的潛能,加強梯隊建設。使得我國MTI教育事業兼具科學性和合理性,最終使得實用性成為口譯教學的標志性所在。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面對前所未有的機遇和挑戰,傳統的教學模式已經無法適應現代化發展的趨勢,新課標、新任務,新教材的改革勢在必行。與之相呼應,在MTI口譯教學當中,學生要緊跟時代的腳步,全方位多角度的掌握多領域的知識技能。教師更應掌握世界潮流動向,把實踐教學放在首位,培養高素質口以人才,使得我國MTI教育事業成長壯大!

參考文獻

1.穆雷.中國翻譯教學研究[M]. 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1999

2.高彬,徐珺.口譯教材與口譯人才培養契合之實證研究——基于我國三大出版社的教材統計分析(1990-2011)[J]. 外語界,2012(5)

3.曾傳生.英語同聲傳譯理論與實踐[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0

4.曾傳生.英漢同聲傳譯概論[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0

猜你喜歡
課程設置
研究生公共英語課程改革模式探索
國內外高職院校課程設置比較研究
論《商英國標》下地方二本院校的差異性商務英語教學
MOOC在研究生教育中的應用探究
中本銜接辦學模式中職階段環藝專業課程設置與研究
創業創新導向下的高校動畫人才培養模式改革
關于提高軍校研究生培養質量的幾點思考
高職物流專業課程設置與物流崗位職業證書的有效對接
獨立學院商務英語專業人才培養模式探索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