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應重視小學階段的德育教育

2016-08-02 16:11楊麗
卷宗 2016年6期
關鍵詞:德育教育重要性小學

楊麗

摘 要:德育教育是學生在學校所受教育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對于在人生之路上剛剛起步的小學生來說更是顯得尤為重要。孩子幼小的心靈純潔得猶如一張白紙,我們為人師者不但要用科學知識武裝他們的頭腦,更要教他們懂得什么是真、善、美,什么是假、丑、惡,引導他們用稚嫩的小手描繪理想的藍圖。

關鍵詞:小學;德育教育;重要性

縱觀中國的歷史文化,道德教育一直都被世人擱置于核心地位而受到高度重視。在學校 、在課堂、 學生不是被動的德育對象,而是主動的受教育者。一般教師是學生靈魂的塑造者,學生處于一種被動的地位,許多道德知識學生雖能理解,但并未真正進行內化,得到認同,不能成為學生在生活中真正奉行的行為準則,更不能體會到一種精神的愉悅??梢?,必須讓學生成為德育的主體。

1 應重視受教育者的自主性,力求教育和自我教育相結合

德育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共同參與的教育活動,是教育者的活動和受教育者的自我活動相統一的過程,任何外在的教育都必須經過受教育者的內化才能發生作用。蘇霍姆林斯基指出:只有“促進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弊寣W生通過踐行而理解,例如在上學期學校組織全體師生共同學習《弟子規》,很多的學生學習完之后都能幫助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務活(如:掃地、洗碗、收桌子等等);在這個過程中實際上是學生的自我教育過程自我理解的過程。例如,當我發現一件好人好事時,我往往不急于給他表揚、獎勵,甚至不判斷他的行為得失,而是先集中所有的同學,將事件告訴他們,讓他們去判斷、評價,也讓這個道德行為的主體學生自我評價,這樣不僅讓所有的學生都同時接受教育,也會使受表揚的同學更有榮譽感,獲得一種愉快的精神體驗,更能使他在今后的學習中規范自己的道德行為。

這時作為老師所要做的就是從提高認識入手,講清楚為什么要表揚,以增強受表揚者的榮譽感、上進心,促使其他學生學有榜樣,使之產生帶動他人的作用。

在今后的教學過程中,我利用每周一節的班隊活動課,創設情境,創設問題,引導學生提出解決難題的辦法,并展開討論,各抒已見。如我在一節班會課提出:“你看見自己的好朋友拿了別人的鋼筆,你會怎么辦?”“你看到別的同學在吵架或打架,你該怎么去做?”“操場前的水龍頭沒有關,你會怎么做?”等問題,讓學生發言、爭論,達到共識。因為這些事情確確實實會每天都在他們身邊發生,結果學生們反映很強烈,踴躍發言,作出是非判斷。他們從而得到教育,這樣就達到了德育的預期目的。

2 成為學生的益友,做和諧師生關系中的導航者

1.走近學生,拉近距離

“一日為師,終生為父”、“師也,傳道,授業,解惑也?!眰鹘y中,教師的地位一向是高高在上的,而學生只屬于附屬的地位,這種關系疏遠了師生之間的距離,使師生關系產生隔閡,學生有困難、有事情不敢也不愿找老師。只有教師主動靠近學生,甚至“蹲下來”,與學生打成一片,急學生所急,幫學生所幫,這樣學生才愿意靠近你,相信你。

2、尊重學生,走入內心

從教育學講,尊重也是教育的重要原則之一。因此,尊重人格,尊重個人的發展應該是教育的基礎,也是一個文明社會的道德基礎。做為教師,應尊重學生,把學生放在與自己平等的位置,“蹲下來”,親近學生,走進學生的內心世界,與學生進行心與心的交流,及時抓住教育的契機。

3.關愛學生,溫暖人心

愛是人的一種基本需要,更何況身心處在發展變化尚未成熟的中學生,他們不僅需要溫暖、關懷、尊重、信任和理解,而且迫切需要愛。愛是學生的一種內心渴望,一種心理寄托,教師要真心付諸愛,用愛溫暖學生,感動學生,一旦學生這種心理需求得到滿足,就可以啟迪學生的心靈,喚醒學生的理智,增進師生之間的了解,學生就會從內心深處對教師產生親近感和依戀感,把教師當成自己的密友,無話不談。教師設身處地的考慮學生的行為動機和個性需要,學會將心比心,以心換心,我們將事半功倍,例如可能是一句不經意的“課上是師生,課下是朋友”使得師生關系融融;一句“老師相信你們能行”,激起同學的百倍激情;一句“老師,我們真的很累”,訴說這同學心聲。在百忙中,抽出我們的空閑,經常跟同學在一起談心,聊天,為他們解決一些遇到的問題和困難,使他們感覺老師是可以親近的,而不是那么高高在上的,老師也是他們的朋友。

4.欣賞學生,發現學生的閃光點;寬容學生,善待學生的缺點

常言道:“良言蜜語三冬暖,惡語傷人六月寒”面對學生的點滴進步,就應該給予褒獎、贊揚、鼓勵,哪怕是微笑的回應,都將會成為他們的學習動力,經常使用贊揚和鼓勵,它將給人以信心,給人以勇氣,甚至會使浪子回頭,催人奮進?!叭朔鞘ベt,孰能無過?!备螞r這些還未成年的初中生,因此可能會犯這樣或者是那樣的錯誤。這就需要我們用一顆寬容的心,去容納學生所犯的錯誤。但寬容決不等于容忍學生的過錯,只是批評學生一定盡量避免在公共場合進行,最好個別教育,以便維護其自尊。

3 在日常生活中,注意教師的言傳身教

教師要為人師表,自己的言行舉止、舉手投足都可能對學生產生影響。因此,我在平時盡量嚴格要求自己,衣著樸素、整潔,上課鈴響,準時出現在教室,要求學生做到的,自己先要做到。在參加義務勞動時,跟學生一起動手,頂著烈日,堅持到最后。無論課堂內外,都以平等姿態與學生交流,即使在批評他們時,也注意不使用過激的言語和動作,以免傷害他們的自尊心,在幼小的心靈留下陰影。教師對學生的影響可以說是潛移默化的,要時刻注意不要給學生帶來負面影響。

因此,要培養學生道德觀念,要使學生從道德理想、道德信念的現實中獲得一種崇高感,體驗到一種幸福,感受到一種享受,才能使學生對各種道德規范的遵從逐漸從他律變成自律,使他們不是把各種道德規范視為約束與限制,而是作為自我肯定、自我發展的需要,成為自身的主動要求,只有這樣,道德教育才能成為一種人們樂于接受的教育。

百年大計,教育為本,德育教育則是教育中的重中之重,不容忽視,讓我們從一點一滴做起,從大處著眼,小處著手,抓住一切有利時機,適時地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塑造他們美好的心靈,使他們成為知識豐富、道德高尚的人。在我今后的德育教育過程中,我常常會讓學生自己去列舉、總結哪些是應該去做、值得去做的事,加以引導,使他們明白哪些才算是好人好事,再讓他們去做,并要求他們做完后去體會感受。這樣,學生就會樂于去做自己認為該去做的事,才會從中獲得享受感。而且學得扎實記得牢,思想的教育也是心靈的教育,只有通過一次次的實踐,一次次的理解,才能逐步成熟和完善。我堅信,“一份耕耘,就有一份收獲”。當我看到自己帶的班級朝氣蓬勃,秩序井然地向前發展時,當我看到每個孩子們都有所改變,有所成績的時候,我所有的辛苦都化為強大的動力,使自己更加努力地投入到以后的工作中去。希望他們,在今后有更大的成就,希望孩子們從這里走出去的時候都是一個好人。希望他們的前途一片光明。

猜你喜歡
德育教育重要性小學
“0”的重要性
論七分飽之重要性
初中科學課程中利用情境教學法滲透德育的探討
淺析小學校園文化的德育教育
初中政治教學中德育教育的滲透分析
德育在新傳媒時代播音主持專業教學中的重要性
體育教學中準備活動的作用與類型研究
生本教育理念下的美術教學研究
注重簡約化給數學課堂減負的探討
基于新課標的語文閱讀教學策略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