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論林語堂的翻譯觀—以《啼笑皆非》中譯本為個案

2016-08-02 21:11羅丹婷
卷宗 2016年6期
關鍵詞:林語堂

羅丹婷

摘 要:林語堂作為一名杰出的作家與翻譯家,在六十余年的創作生涯中留下了極其豐碩的成果。在二十世紀國內外的文壇上,林語堂享有至高的知名度。他的一生都致力于東西文化傳遞,以其豐富的作品和獨特的經歷,為當代學者提供了寶貴的研究資源。本文以林語堂的自譯本《啼笑皆非》為例,從文化取向、審美角度和作品再創作角度等方面探討林語堂的翻譯觀。

關鍵詞:林語堂;翻譯觀;《啼笑皆非》

本文為廣東省哲學社會科學“十二五”規劃2015年度學科共建課題的階段性成果,課題批準號為:GD15XWW08

1 林語堂《啼笑皆非》自譯本的翻譯目的和背景

人類的活動總是帶有明確的目的性,一切活動都服務于特定的目的,翻譯目的更是對翻譯活動有著直接的影響。翻譯目的會影響作者對原文的理解,當不同譯者帶著不同目的審視原文時,他們會因為視角不同而對原文產生不同理解。更主要的是翻譯目的對譯者翻譯策略的選擇有決定作用,作者想通過譯文達到教育讀者的目的時,他就會更多采用歸化的翻譯策略。

《啼笑皆非》的創作背景是 1941 年日本偷襲珍珠港,太平洋戰爭爆發,美國承認對中國抗日援助時間太晚,力度也不足,美國對華政策內幕逐步被披露。林語堂認為美國的綏靖政策是日本肆無忌憚侵華的重要原因,并且對日宣戰后美國的對華援助仍有限。他滿懷憤怒寫作該書,目的就是要露英美政府的自私和虛偽,警醒國人依靠自己的力量打敗日本,實現富強。全書自始至終都是站在中國的立場上,體現了他憂國憂民的愛國情懷。

林語堂自譯該書的目的是要在最短的時間內把自己的思想傳達給同胞,激發國內自主抗戰的志。首先,從時間跨度上說,《啼笑皆非》的寫作翻譯一氣呵成。1943 年 7 月該書在美國出版,年秋天該書中文譯本即告完成,其時間緊迫性可見一斑。其次,中譯本忠實地傳達了原著思想,旨在揭露英美,警醒國人。要達到驚醒國人的目的,譯文就必須易于為中國讀者所接受,因此林語堂在本文的翻譯中采用了歸化翻譯策略。再次,完成翻譯后林語堂立即攜帶譯本在重慶、桂林等多個城市進行演講訪問,廣泛宣傳該書思想。當時正值抗日戰爭艱難時期,國際國內局勢極為復雜,林語堂希望自己的觀點被廣泛接受,為抗戰注入新的動力。

2 林語堂獨特的翻譯觀

在《論翻譯》中,林語堂提出了翻譯應遵循的三個標準: 忠實、通順、美。忠實是對譯者的要求,包含三層意思: 首先,忠實并非字字對譯,而應以句為翻譯單位; 其次,忠實須傳神,表達出文字邏輯意義之外情感上的色彩; 再次,林認為絕對的忠實是不可能的,因

為不可能將文字的意義、聲音、傳神之美和文體、文之美等同時譯出。通順是對譯文的要求,要求譯者根據譯文讀者的心理來翻譯文章,要對譯文讀者負責。林語堂提出的翻譯的三大標準:忠實、通順和美,這對《啼笑皆非》的翻譯有巨大的影響。

(一)從文化取向分析

林語堂,這位“兩腳踏東西文化,一心評宇宙文章”的大師是翻譯界少有的奇才,他多姿多彩的譯品與他的文學創作一樣,提供給世界完全不同的認識自我,認識自然、剖析靈魂、塑造社會的文化參考,而他,在大半個世紀中都生活在被西方所認同卻被國人所誤解、誤讀、誤譯的意境之中。在《啼笑皆非》林的自譯版本中,文化負載詞的使用,增添了文本中中華文化的厚度與深度,極具文化厚載力的同時也能讓讀者產生共鳴,林語堂在中西兩種文化間的不斷切換,這對其自譯作品產生了何種影響,引人深思。

(二)從審美角度分析

每一篇譯品,都會帶有譯者的個人特征,以及有能夠吸引讀者的個人魅力所在。但是,正如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利波特,而且,讀者的審美角度也會對譯品的理解和認同產生一定的影響。林語堂所處的時代--中西方文化碰撞最為激烈,正是這樣的時代,往往更容易產生兩種極端,近代就是如此,有的人崇尚中國古典文化,對西方文化嗤之以鼻;有的人則是崇洋媚外,民族虛無,時代背景與人們對文學的審美標準息息相關。進入當代新世紀,人們對文學的審美標準也產生了變化,信息大時代下人們能夠擁有更加全面的眼光來看待文學作品,普遍的大眾傳媒也讓更多的人能夠進行學習交流。一般來說,符合大眾審美標準的作品才能吸引更多的讀者,由此產生深遠的影響。這類作品或許通俗易懂,生動活潑,內涵豐富,或是裝幀精美,各有不同。有時,人們認為名家大師的作品雖堪稱經典內容豐富,但卻晦澀難懂,難討讀者喜愛。那么,如何翻譯符合大眾審美標準的喜聞樂見的文化作品,讓翻譯作品能夠適應每個年代的人們的不同審美標準,將經典一代代傳承,這在翻譯界是很值得思考的一個問題。翻譯作品要與時俱進,同時,不同時代的人們對文學作品的審美標準,極大地影響了讀者的閱讀興趣與質量。從《啼笑皆非》的自譯本中,從審美角度來探究不同審美標準對鑒賞林語堂的《啼笑皆非》中譯本會產生怎樣的影響,這對賞析翻譯,創作符合時代和大眾審美標準的文化譯品具有參考意義。

例句: We need a larger and subtler vision.

譯文:我們論事,眼光太窄,見識太板。

英文原文是比較的結構,也是對“larger”和“subtler”的強調。中文也有比較結構,句式一般是“甲比乙更…”或“甲更…”或“甲…于乙”等等,如果簡單轉換為中文的比較結構,原文中對兩個詞的強調意味便會失去。因此,林語堂轉換了另一個句式,用兩個“太”,不僅保留了原來的比較結構,也保留了原來的強調。這樣一來,不僅遵守了“忠實”的標準,也保留了“美”。

(三)從譯作再創作角度分析

翻譯作品的再創作,歷來是作品中比較受人詬病的一個方面,而這在自譯作品中更引人關注。在自譯作品中,譯者因為對自己創作的作品相當熟悉,翻譯的時候往往也能做到直奔主題,一語中的。但同時,值得一提的是,“熟能生巧”,往往也就意味著作者會在翻譯過程中在作品中增加或者刪減甚至改動自己認為不夠恰當的內容,這對翻譯作品中的“忠實”是一大質疑,那么,在《啼笑皆非》中的林語堂自譯本,再創作的內容是否會對原文想要傳達給讀者的信息發生改變,從而對讀者產生對比原文不一樣的影響,該對此種現象做何種判斷。

因此,在《啼笑皆非》的翻譯中,為了達到審美的需求,林語堂進行了創造性的翻譯。

例句: a shape that comes up behind us on a silent night as we are sitting by the fireside and suddenly puts its hands across our eyes and whispers,” Guess who? “

譯文:

像個巫山神女,在我們半夜三更閉門獨坐之時,偷進室內,用手從后頭掩住我們的雙眼,輕聲地說: “你猜是誰?”

英語中“shape”是指模糊的影子,原文中林語堂以此表明科學化和數學化不可捉摸。在譯文中林語堂把它翻譯成“巫山神女”,這使原文中一個泛泛的形象具體化、生動化。中國古籍中巫山神女是一位美貌的仙女,并且“旦為朝云、暮為行雨”。原文中“模糊的影子”這一意象本身是不帶有感情色彩的,也無從分辨性別,因此原文從審美角度說是輸于譯文的。此處的翻譯充分展示了林語堂的譯者主體性,對“美”的追求和對中國傳統文化的駕馭。

綜上所述,林語堂選取西方文化中的慣用表達,以便于讀者更好地感受中華文化的特色。林語堂以其獨特的翻譯手法在英語里保留了濃厚的中國色彩,向西方讀者表達了自己在文化傳遞中始終致力于保持中國文化本色的態度。

參考文獻

[1]林語堂.論翻譯[A].羅新璋.翻譯論集[C].北京:商務印書館,1984.

[2]馮智強.語言哲學視閾下林語堂翻譯思想的多維解讀[J].天津外國語學院學報,2009,(4).

[3]陳???中國譯學理論史稿〔M〕.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0.

[4]林語堂.林語堂名著全集〔C〕.哈爾濱:東北師范大學出版社,1994.

猜你喜歡
林語堂
林語堂的演講時間
林語堂妙論“好丈夫”
探訪林語堂故里
紙與墨,傳奇人
——讀林語堂先生的《蘇東坡傳》有感
Lin Yutang’s Aesthetic Orientation and his Translation Thematization
林語堂“無為”翻譯觀探析——以《老子的智慧》為例
HIS COUNTRY AND HISPEOPLE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