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公平正義

2016-08-02 23:16格桑措姆
卷宗 2016年6期
關鍵詞:公平正義公平發展

格桑措姆

十八大報告指出:“公平正義是人類永恒的追求”,一部人類的文明史,就是人們不懈維護和促進公平正義的歷史。中國的社會主義就是在反對帝國主義,反對封建主義等一切不公平與不公正的社會制度與社會秩序的斗爭中形成和發展起來的。 所以沒有公平正義就不是社會主義,堅持社會主義必然要追求公平正義。

一、公平正義的科學內涵

公平正義在詞典中解釋是,公平即公正,不偏不倚;公正即公平正直、正義,公道平等。

中國共產黨自誕生之日起,就把實現公平正義當作核心理念,在馬克思主義的指導下,結合了中國實際情況,領導人民大力發展生產了,努力建設與發展社會主義,始終貫穿著不斷促進和實現社會公平正義的核心理念,肩負起帶領中國人民探索和實現社會公平正義的歷史使命。以毛澤東同志為領導的黨的第一代領導集體到上一代中央領導集體帶領著中國人民為之積累了很多經驗?,F今,以習近平同志為領導的黨的新一代領導集體更是把頂層設計放在首位,堅持改革開放決不動搖,精心謀劃中國夢,提出權力公平,機會公平,規則公平為主要內容的社會公平保障體系。八項規定、群眾路線等種種舉措中展現了我國必將走向更加公平,更加正義的美好未來。以上的系列活動,指明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社會發展的根本目的是要讓人民更加公平的享有社會發展的成果。

二、堅持公平正義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現實意義

在新的歷史條件下奪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勝利,必須堅持維護社會公平正義。十八大報告中指出:公平正義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內在要求。要在全體人民共同奮斗、經濟社會發展的基礎上,加緊建設對保障社會公平正義具有重大作用的制度,逐步建立以權利公平、機會公平、規則公平為主要內容的社會公平保障體系,努力營造公平的社會環境,保證人民平等參與、平等發展權利。這是對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全面深化改革開放目標作出的新部署。

我黨把實現和維護社會公平正義作為自身的政治主張與始終不渝的價值目標。新中國成立以來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發展取得的巨大成就,為實現社會公平正義提供了物質基礎和有利條件。經濟呈現繁榮的景象,GDP總量達到全世界第二,我國人民生活水平也有了顯著提高,人民生活總體上達到小康水平。但是,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發展,改革進入了攻艱期與深水區,社會利益關系更復雜,社會轉型所帶來的新情況、新問題層出不究,影響社會公平正義的各種矛盾和問題日益突出,人民對黨和政府維護社會公平正義的要求越來越高,真可謂任重道遠。

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如何更好的實現公平正義

伴隨著中國經濟的高速發展,我國正經歷著巨大的改革和轉型,社會發展涉及到各個領域,需要通過各個領域的深層次的改革,達到全方位的公平正義現象,是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必然要求。

一、經濟領域的公平正義是社會全面發展的物質基礎

自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我國經濟的足夠發展才能為社會的公平正義奠定物質基礎。改革開放30多年以來,中國經濟快速增長,人民從發展中得到了更多的實惠,然而基于我國經濟發展的歷史背景、起步時間及相關政策之下經濟發展不全面,不協調、不平衡的問題越發的明顯。社會財富越多,公平越重要,近幾年來我黨開始注重強調“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的惠及全體人民”“既做大蛋糕,又分好蛋糕”,聚焦十八屆三中全會有關的不公平現象的更加重視,尤其在經濟方面,提出“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梢娬咽袌鲞€給市場,建立公開透明的市場規則,打破國企與民企之間的鴻勾,保證所有制經濟依法平等使用生產要素,公平公正地參與市場競爭,進而避免國企壟斷,國企腐敗,官商勾結的情況,真真正正保障勞動者的合法權益及合理利益。

二、政治領域的公平正義是社會全面發展的根本保證

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逐步建立和社會生產力的不斷發展,客觀上要求上層建筑也要發生相應的變化。的確,近兩年里,政治體制改革出了一些成果,但也沒有很明顯的發揮出社會主義的優越性。我國的政治體制改革,沒有經驗可尋,只能摸著石頭過河,有時覺著碰著運氣在發展。如今,我黨已有90多的的經驗和教訓,應該主動出擊去解決問題,而不是等著問題自行解決。十八屆四中全會頂層設計依法治國,無疑明確了今后中國在國家治理層面的治理方向及方法。黨和政府的各級組織要充分尊重法律賦予公民的各項權利,認真聽取和妥善處理他們的利益訴求;在謀發展、搞建設時要綜合考慮群眾的長遠利益和現實利益,找準最大多數人的共同利益和不同階層、不同群眾具體利益的平衡點,決不能顧此失彼;對一些不合理的制度與法規,進行深層清理和調整,且任何一項政策措施出臺前,要充分聽取各方面群眾的意見,考慮各方面群眾的利益;對個別部門出于私利侵害群眾利益的行為要堅決糾正,嚴格防止行政不作為或亂作為現象。

三、社會和文化領域的公平正義是社會全面發展的內在要求

在全面深化改革中追求社會的公平正義,不僅需要價值共識的弘揚,更需要利益格局的調整、制度的建設。十八屆三中全會強調:“緊緊圍繞更好保障和改善民生、促進社會公平正義深化社會體制改革”,這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目標,更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內在要求。 當前,在深化改革中發展機遇與問題矛盾交織在一起,特別是解決勞動就業、社會保障、文化教育、醫療衛生、食品安全等關系群眾切身利益的問題上,面臨的壓力不斷加大。在此情況下,主要應該建立健全與經濟發展水平相適應的社會保障體系,尤其是解決進城務工人員社會保障問題;更多更好地為居民提供滿足他們需求的優秀文化產品;不斷解決群眾看病難、看病貴問題,積極建立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強化對食品、藥品、餐飲衛生等的監管,加強社會治安綜合治理。此外,還應大力加強制度建設和法制建設,在制度安排上真正確保公平正義價值目標的落實。

四、生態領域的公平正義是社會全面發展的重要因素

這一領域的公平正義看似非常抽象,不僅構成了國際生態政治理論與環境運動的基礎,而且也已成為現實中面臨著的活生生的難題。因為,從中國之前的發展模式需要那些高消耗、高污染的產業,需要通過農藥、化肥、激素等東西來維持生產線,只是大家都不愿意接受也得接受。例如:一些大城市不愿意接受的環境污染破壞產業由城市郊區和農村地區來承擔;一些政府機關為了完成每年生產的計劃與任務以破壞環境為代價等等……。在十八屆三中全會中把生態文明建設提到了制度的層面,用制度保護生態環境,確實起到了威懾作用,很多地方有了很大的改進。若今后要達到可持續發展,實現中華民族的永續發展對于生態文明建設方面最重要是在建立及完善各項制度之余最主要是在每一個心中樹立“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的生態文明理念”是非常之關鍵。

總之,在現實生活中,絕對的公平正義不會有。由于社會成員個人的天賦有差別,能力有大小,不可能每個人都處在同一個起跑線上,只能追求大致的公平,相對的公平。所以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就必須把公平正義放在具體的領域中,結合具體的情況,一步一步實現社會主義的公平正義。這一過程肯定復雜而艱巨,不允許你犯錯誤,所以,依舊摸著石頭過河是不可能,唯有加強頂層設計才會是最有效的方法。

猜你喜歡
公平正義公平發展
公平對抗
審判執行不停擺 公平正義不止步
怎樣才公平
邁上十四五發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續發展的“未來牌”
笨柴兄弟
讓公平正義在“最后一公里”提速
砥礪奮進 共享發展
公平比較
改性瀝青的應用與發展
關愛弱勢群體 維護公平正義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