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6顆子宮肌瘤的背后

2016-08-03 21:49劉青
大眾健康 2016年6期
關鍵詞:宮腔李女士肌瘤

劉青

最近,有這樣一則觸目驚心的新聞,再次引起大家對子宮肌瘤的重視。那么,子宮肌瘤都需手術嗎?子宮肌瘤為何容易復發?

國家二胎政策開放后,李女士和家人都很高興,李女士的第一個孩子今年已經6歲了,她和家人也一直想再生個寶寶,以后兩個孩子可以相互陪伴。然而讓李女士煩惱的是,在為懷孕做準備的時候發現肌瘤復發,復發的肌瘤已布滿了子宮。原來6年前李女士行剖宮產的時候就同時切除了3顆肌瘤,這次的復發的肌瘤如果不切除,就很難懷孕或者懷孕后發生流產或早產。為了保住生育功能,醫生們為她做了子宮肌瘤剝除術,共計挖出106顆肌瘤。

子宮肌瘤是婦科常見的良性疾病,最常見于30~50歲的女性,發病率高達60%~70%。子宮肌瘤是否都需要做手術呢?我們先來簡單介紹下子宮肌瘤。

子宮肌瘤可生長在3個部位

子宮就像一個倒置梨形的瓶子,從外到里分為3層,分別為漿膜層、肌壁層、黏膜層。按子宮肌瘤與子宮肌壁間的關系可以分為3類:

1.肌壁間肌瘤:就是長在子宮肌壁間,周圍被肌層包圍。

2.漿膜下肌瘤:肌瘤向子宮最外層的漿膜面生長,突出于子宮表面,表面僅被漿膜層覆蓋,有時可能僅僅通過一個蒂與子宮外表面相連。

3.黏膜下肌瘤:肌瘤向宮腔的方向生長,突出于宮腔,表面僅被黏膜層覆蓋,黏膜下肌瘤更容易形成蒂。蒂過長也有可能使肌瘤脫出宮頸口。

也可以按照肌瘤生長部位分為宮體肌瘤和宮頸肌瘤。

如果各種類型肌瘤發生在同一子宮就成為多發子宮肌瘤。

不同子宮肌瘤癥狀不同

子宮肌瘤的癥狀與子宮肌瘤的部位、大小、是否變性等有關。不同類型的肌瘤所體現出的癥狀也是不一樣的,常見癥狀有:

1.經量增多、經期延長及分泌物增多:多見于一些大的肌壁間肌瘤及黏膜下肌瘤,由于肌瘤使宮腔增大子宮內膜增加,并影響子宮收縮,可出現經量增多經期延長的表現。長期的經量增多可以引起貧血,乏力,心悸等癥狀。宮腔面積增大,使內膜腺體分泌增多,會引起白帶增多,黏膜下肌瘤感染后也會引起膿性白帶或膿血性的陰道排液。

2.下腹包塊與壓迫癥狀:當肌瘤逐漸生長增大,使子宮超過了妊娠3個月大小時能夠從腹部觸及。子宮前壁增大的肌瘤有可能會壓迫膀胱引起尿頻,尿急。宮頸肌瘤可壓迫尿道引起排尿困難,尿潴留。子宮后壁肌瘤可引起下腹墜漲不適,便秘等。

3.其他癥狀:子宮肌瘤使宮腔形態改變,或者黏膜下肌瘤脫出宮頸口,都有可能會引起不孕或流產,妊娠合并的子宮肌瘤可能會發生紅色變性,即肌瘤的一種特殊形式的壞死,會引起急性下腹痛、嘔吐、發熱等。

猜你喜歡
宮腔李女士肌瘤
宮腔鏡下宮腔粘連分離術聯合宮腔內放置節育環對宮腔粘連的效果
腹腔鏡在子宮肌瘤治療中的應用分析
宮腔粘連有什么危害嗎
把被騙的21萬元“騙”回來了
擦玻璃
經陰道超聲診斷宮腔粘連的臨床應用
剖宮產、切肌瘤,能否“二合一”
治療子宮肌瘤視大小及位置而定
網上購物被"客服"騙2.8萬元
什么樣的子宮肌瘤需手術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