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古代如何搞環保

2016-08-04 05:29
樂活老年 2016年9期
關鍵詞:管仲山林草木

古代如何搞環保

一些人看來,環境保護似乎是最近幾十年的事,最多不過百年吧。然而,從歷史的眼光來看,古代中國其實很早就開始注重環境治理與保護了。

現代環境保護的主要內容有兩個方面,即自然保護和防止污染。其中,自然保護的重點是合理開發、利用、培育和保護自然資源,尤其是生物資源。在這方面,中國已有三千多年的自然保護歷史。

早在先秦時期,官府就有自然保護的職責,稱之為山虞、林衡與澤虞、川衡。前兩者管理山林草木,后兩者管理川澤魚鱉。山虞、澤虞是制定山林、川澤資源保護的政令,其下級機構林衡、川衡主要職責是執行禁令,并肩負巡視、檢查守護者的工作,賞優罰懶。之后,唐、宋、明等都沿襲類似職責,并且不斷擴大:伐木、捕魚、打獵、網鳥、園林、京城街道綠化等都在管理之中,同時也有相應的法令規定。

一些官員、學者也有很精辟的保護自然資源的觀念。比如,齊國宰相管仲就認為:“為人君不能謹守其山林菹澤草菜,不可以為天下王?!睘槭裁茨??因為山澤林藪是“天財之所出”,所謂天財就是自然資源。他還說:“山林雖廣,草木雖美,禁發必有時;國雖充盈,金玉雖多,宮室必有度;江海雖廣,池澤雖博,魚鱉雖多,網罟必有正,船網不可一財而成也。非私草木愛魚鱉也,惡廢民于生谷也?!惫苤僮匀毁Y源保護的思想,有利于發展生產,特別是糧食的生產,保障社會供給。

唐中期曾經出現濫捕、亂獵珍禽異獸的歪風,起因是宮內、百官爭相用禽獸毛羽制作奇裝異服;北宋仁宗景佑年間,達官貴人間盛行一種以鹿胎為冠的奢侈風氣,全國的鹿幾乎都遭到浩劫;明朝永樂年間,還曾發生過盜伐五臺山山林的毀林事件等。最后,都是由唐、宋、明最高層下定決心,嚴令之下才煞住各種破壞自然資源的歪風邪氣。

保護自然資源的政策、法令以及開明思想,也影響著人們的審美觀念,進而逐漸把保護自然資源與崇尚高雅、拒斥低俗行為聯系起來。比如,唐李商隱曾直言,“花間喝道,看花淚下,苔上鋪席,折卻垂楊,花下曬褲,游春重載,石筍系馬”,皆非風雅之事,均應嚴加叱止。

綜合來看,古代中國的環保意識,與先人的哲學觀念密切相關。類似天人合一的理念,讓中國人相信,人與自然是和諧的整體,對自然的傷害其實就是對人的傷害。從中國傳統文化中汲取寶貴的思想智慧,處理好今天面臨的環境與發展的關系,需要全社會共同努力。

《解放日報》

猜你喜歡
管仲山林草木
繪心一笑
草木皆有
草木深
管仲買鹿
無問西東,看風過山林月掠海
清華簡《管仲》帝辛事跡探討
管仲:我給你們唱個曲兒
城市山林
如果相愛
守護老山林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