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胸腔鏡與開胸肺葉切除術治療早期非小細胞肺癌療效的對比觀察

2016-08-05 19:09于大龍
中國實用醫藥 2016年19期
關鍵詞:早期非小細胞肺癌

于大龍

【摘要】 目的 對比觀察胸腔鏡與開胸肺葉切除術治療早期非小細胞肺癌(NSCLC)的臨床療效。方法 90例早期非小細胞肺癌患者, 隨機分為A組和B組, 各45例。A組患者給予開胸肺葉切除術進行治療, B組患者給予胸腔鏡進行治療, 比較兩組臨床療效。結果 A組手術時間為(150.24±37.61)min, 術中出血量為(153.22±43.55)ml, 術后引流時間為(4.58±0.73)d, 淋巴結清掃個數為(30.24±0.84)個, 視覺模擬評分法(VAS)評分為(6.88±1.20)分;B組分別為(145.36±35.73)min、(75.23±23.94)ml、(2.32±0.34)d、(29.43±0.92)個、(4.33±0.77)分。除手術時間、清掃淋巴結個數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外, B組其他觀察指標均優于A組(P<0.05)。結論 胸腔鏡手術治療早期非小細胞肺癌療效確切, 恢復時間短, 安全性高, 值得臨床使用和積極推廣。

【關鍵詞】 非小細胞肺癌;早期;胸腔鏡手術;開胸肺葉切除術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6.19.029

NSCLC是臨床發生率和死亡率都比較高的一種惡性腫瘤, 其在全部肺癌患者人群中占據>80%的比例。手術是臨床常用的治療方案, 傳統開胸手術創傷大, 恢復速度慢, 患者需要承受較大的痛苦[1]。目前, 臨床引進了胸腔鏡手術治療設備, 其具有安全性高、微創、疼痛少、恢復迅速等優勢, 且不會對患者肺功能造成較大損傷, 將其應用于NSCLC的臨床治療中, 取得了比較理想的治療效果[2]。本文選取本院收治的90例早期非小細胞肺癌患者作為觀察目標, 現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 1 一般資料 選取2014年4月~2015年12月本院收治的90例早期非小細胞肺癌患者作為觀察目標, 排除嚴重肝腎功能障礙或內分泌性、代謝性疾病患者。其中男47例, 女43例, 年齡35~74歲, 平均年齡(56.8±7.5)歲。腫瘤位置:右肺上葉20例, 中葉10例, 下葉15例;左肺上葉20例, 下葉25例。病理類型:腺癌75例, 鱗癌15例?;颊唠S機分為A組和B組, 各45例。

1. 2 方法 A組患者給予開胸肺葉切除術進行治療, 給予雙腔氣管內插管全身麻醉, 取健側臥位, 作后外側切口, 長度為20~25 cm, 但前鋸肌要保留;自第5肋間進入胸腔, 將第6后肋切斷;撐開之后進行淋巴結清掃和肺葉切除, 常規放置引流管。B組患者給予胸腔鏡進行治療, 麻醉方式、體位同 A組, 在腋中線第7肋作1.5 cm切口并將其作為觀察孔, 肩胛線第7肋間的1.5 cm切口作為輔助操作孔, 腋前線第4與第5肋間作3.5 cm切口, 并將其作為主操作孔。將點凝溝、腔鏡、超聲刀等經操作孔置入胸腔中, 對胸腔進行探查并對粘連進行分離, 同時對夜間裂予以處理。根據實際探查結果進行手術。對兩組患者術中及術后情況進行觀察比較。

1. 3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7.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 x-±s)表示, 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A組手術時間為(150.24±37.61)min, 術中出血量為(153.22±43.55)ml, 術后引流時間為 (4.58±0.73)d, 淋巴結清掃個數為(30.24±0.84)個, VAS評分為(6.88±1.20)分;B組分別為(145.36±35.73)min、(75.23±23.94)ml、(2.32±0.34)d、(29.43±0.92)個、(4.33±0.77)分。除手術時間、清掃淋巴結個數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外, B組其他觀察指標均優于A組,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3 討論

據相關資料調查結果顯示, 早期非小細胞肺癌發病率呈現明顯上升趨勢, 其對患者身心健康和生活質量造成的威脅不容忽視, 及時診斷和治療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3, 4]。

由本組試驗結果可知, B組術中出血量、術后引流時間、住院時間、VAS評分顯著優于A組(P<0.05)。這充分證明胸腔鏡對早期非小細胞癌的治療效果良好且安全有效。胸腔鏡手術治療優勢如下:①視野清晰、集中且放大效應非常明顯;②超聲刀、點凝溝分離替代鈍性分離, 可顯著減少胸腔滲出液, 且直觀、方便、快捷;③創傷小, 有利于減小術后疼痛, 促進快速恢復[5, 6]。張童等[7]研究中發現, 針對可進行手術治療的非小細胞癌患者來說, 無論是在安全性還是遠期療效的比較上, 實施胸腔鏡手術均顯著優于常規開胸手術治療。胸腔鏡手術過程中創傷較小, 在于手術過程中將下位肋骨上緣作為入路, 這不僅不會損傷肌肉肌肋間血管, 還能顯著減少術中出血量, 且腹腔鏡下手術視野清晰, 止血效果良好, 有利于減少術后滲血或滲液現象。手術切口小就不會使肋骨以及肋間神經受到牽連, 從而減小患者術中承受的痛苦, 也在一定程度上減小了炎癥反應, 促進咳痰, 并能允許患者早日進行下床活動, 預防和控制肺部其他并發癥。

總之, 胸腔鏡手術治療早期非小細胞肺癌療效確切, 恢復時間短, 安全性高, 值得臨床使用和積極推廣。但因為本組研究選擇的病例樣本有限, 尚無直接證據證明胸腔鏡手術的遠期治療效果顯著優于傳統開胸手術, 依舊需要臨床方面多開展一些中心隨機對照研究, 以進一步證實胸腔鏡手術的臨床效果。

參考文獻

[1] 楊富濤 .電視胸腔鏡肺葉切除術和傳統開胸肺葉切除術治療Ⅰ-Ⅱ期非小細胞肺癌的療效 .中國臨床藥理學雜志, 2013, 29(5):328-330.

[2] 王可兵, 史冬森, 吳偉, 等.全胸腔鏡肺葉切除術在早期非小細胞肺癌治療中的應用.蚌埠醫學院學報, 2014, 39(9):1182-1184.

[3] 張小康, 王勇.胸腔鏡與開胸肺葉切除術治療早期非小細胞肺癌療效的對比觀察.中國醫藥指南, 2015, 8(17):39-40.

[4] 何春雷.全胸腔鏡下早期非小細胞肺癌根治術臨床效果觀察. 中國綜合臨床, 2013, 29(11):1205-1207.

[5] 王安生, 劉以堯, 段貴新, 等.肺癌患者完全胸腔鏡與開胸肺葉切除術后近期生活質量的比較.中國微創外科雜志, 2014, 23(5):439-441.

[6] 劉新國, 鄂勇.全胸腔鏡下與開胸肺葉切除術治療早期肺癌療效對比觀察.實用癌癥雜志, 2015, 30(8):1163-1165.

[7] 張童, 馮國斌.小切口開胸手術與全胸腔鏡治療早期非小細胞肺癌的效果分析.中國醫藥導刊, 2014, 15(9):1206-1207.

[收稿日期:2016-02-01]

猜你喜歡
早期非小細胞肺癌
培美曲塞聯合順鉑與吉西他濱聯合順鉑在非小細胞肺癌治療中的應用分析
CT引導下射頻消融聯合靶向治療對中晚期非小細胞肺癌患者免疫功能的影響
兒內科門急診患兒腸套疊189例臨床分析
早期康復護理在腦梗死偏癱患者臨床中的應用分析
早期應用瑞舒伐他汀鈣治療急性心肌梗死的臨床效果分析
培美曲塞聯合卡鉑治療復發轉移非小細胞肺癌療效評價
中西醫結合治療晚期非小細胞肺癌療效觀察
局部晚期非小細胞肺癌3DCRT聯合同步化療的臨床療效觀察
馬克思主義早期大眾化研究的重要學術成果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