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錨釘固定單開門頸椎管擴大成形術后軸性癥狀的臨床觀察

2016-08-05 19:16汪宇劉先銀龐廣興張海濱周仲華
中國實用醫藥 2016年19期

汪宇?劉先銀?龐廣興?張海濱?周仲華

【摘要】 目的 探討帶線錨釘在頸椎后路單開門手術中的應用及對患者術后軸性癥狀的影響。方法 18例脊髓型頸椎病患者隨機分為實驗組(8例)和對照組(10例)。實驗組行錨釘固定單開門頸椎管擴大成形術治療, 對照組行傳統絲線固定小關節囊單開門頸椎管擴大成形術治療。術后隨訪3~12個月, 分別對兩組患者術后神經功能恢復情況、評估術前術后軸性癥狀進行統計分析。結果 實驗組軸性癥狀發生率為13%低于對照組的50%,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帶線錨釘法單開門頸椎管擴大椎板成形術可以有效減少患者軸性癥狀的發生率, 獲得較好的功能改善。

【關鍵詞】 后路單開門;錨釘;脊髓型頸椎??;軸性癥狀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6.19.035

頸椎后路單開門椎管擴大成形術是治療頸椎管發育性狹窄及致壓物來自后方、多節段頸椎管狹窄癥患者的主要術式, 而軸性癥狀是該術式常見術后并發癥之一。頸部軸性癥狀是指頸椎后路手術后頸項部、肩背部疼痛, 伴有僵硬、酸脹、沉重感等癥狀。針對軸性癥狀的發生, 國內外專家改進手術方式。我院骨科應用于帶線錨釘應用于頸椎單開門椎管擴大成形術, 現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 1 一般資料 選取2011年5月~2015年5月收治的18例脊髓型頸椎病患者行頸椎后路單開門椎管成形術。其中8例采用帶線錨釘法單開門頸椎管擴大椎板成形術治療作為實驗組, 男5例, 女3例, 平均年齡(58.3±7.3)歲;10例采用傳統頸3~7單開門椎板成形術作為對照組, 男7例, 女3例, 平均年齡(57.2±6.5)歲。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患者均采用全身麻醉, 俯臥位, 三釘頭架固定頸椎輕度屈曲位, 取頸后正中入路, 用骨刀沿椎板向兩側緩慢剝離椎旁肌肉, 顯露至兩側關節突。在頸3-頸7門軸側(壓迫相對較輕一側)關節突內緣用磨鉆磨開單層皮質。并于頸3、5、7棘突基底部打孔備用。先在頸3、5、7門軸側側塊中點置入施樂輝公司的TWINFIX錨釘直徑3.5 mm、長度13.0 mm。按Magerl法置入螺釘。在開門側以磨鉆磨透椎板內側皮質骨。向門軸側逐漸牽開椎板, 于椎板下方分離硬膜外粘連組織。將錨釘絲線一端穿過使用磨鉆在棘突根部預留的鉆孔, 將絲線拉緊打結, 以此保證椎管擴大成形的效果。術后第3天積極鼓勵患者佩戴頸圍下床活動, 并進行頸后肌群功能鍛煉。術后頸圍外固定4周。對照組以相同方式進行頸后部結構暴露, 不同之處在于使用10#絲線將“開門”后的椎板固定在同節段的小關節囊上, 術后處理同實驗組。

1. 3 評估指標 使用國內學者曾巖[1]提出的方法對軸性癥狀進行分級, 分為4級。優:頸部無任何異常感覺;良:于勞累或受涼后出現輕度癥狀, 日常生活工作無影響, 頸部肌肉無壓痛、無痙攣, 不需服用止痛藥物;可:平時癥狀經常出現, 日常生活工作受一定影響, 頸部肌肉輕壓痛、輕度痙攣, 需服用止痛藥物;差:癥狀頻繁, 明顯影響日常工作和生活, 頸部肌肉明顯壓痛及痙攣, 需服用止痛藥物, 效果較差。評定為可和差的患者如果軸性癥狀持續≥1個月則軸性癥狀陽性, 其發生率=(可+差)/總例數×100%。

1. 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9.0統計學軟件處理數據。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 x-±s)表示, 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術前軸性癥狀評定:實驗組優4例、良2例、可1例、差1例, 軸性癥狀發生率為25%;對照組優4例、良3例、可2例、差1例, 軸性癥狀發生率為30%, 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術后軸性癥狀評定:實驗組優7例、可1例, 軸性癥狀發生率為13%。對照組:優5例、可3例、差2例, 軸性癥狀發生率為50%, 兩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3 討論

頸椎單開門術后軸性癥狀發生率較高, 有文獻報道[2]最高達80%, 主要原因有:①傳統手術方式對頸后部肌肉剝離范圍廣泛, 使得后方韌帶復合體破壞較大, 進而影響頸椎穩定性。②絲線縫合小關節囊對頸神經后支的刺激。③縫合關節囊的懸吊線影響肌纖維伸縮, 懸吊線長時間刺激引起具局部無菌性炎癥。④術后長時間頸圍外固定, 產生頸部肌肉僵硬與肌筋膜炎等[3]。②③都由于手術時縫合固定小關節囊引起。所以學者研究改進手術固定方式, 應用帶線錨釘改良單開門椎管擴大成形術, 基于減少對頸椎后方穩定結構的干擾, 避免刺激頸神經后支, 達到降低軸性癥狀發生率的效果。錨釘承受牽拉力的力線方向與錨釘縱軸垂直, 能有效防止錨釘松動、移位;此外, 錨釘能夠提供剛性門軸固定, 便于早期功能鍛煉。早期進行功能鍛煉被認為是降低軸性癥狀發生的有力措施。同時要注意植入位置必須有足夠的骨量, 骨質疏松嚴重患者應該慎重植入。

參考文獻

[1] 曾巖, 黨耕町, 馬慶軍.頸椎前路融合術后頸部運動功能的評價.中華外科雜志, 2004, 42(24):1481-1484.

[2] Kawaguchi Y, Matsui H, Ishihara H, et al. Axial symptoms after en bloc cervical laminoplasty. Journal of Spinal Disorders, 1999, 12(12):392-395.

[3] Liu J, Ebraheim NA, Sanford CG, et al. Preservation of the spinous process-ligament-muscle complex to prevent kyphotic deformity following laminoplasty. Spine Journal, 2006, 7(2):159-164.

[收稿日期:2016-04-25]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