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乳腺單發病灶實施微創旋切術和傳統開放手術的對比研究

2016-08-05 19:51丁斌
中國實用醫藥 2016年19期

丁斌

【摘要】 目的 對比分析乳腺單發病灶實施微創旋切術和傳統開放手術的療效及安全性。方法 200例乳腺單發病灶患者, 隨機分為微創旋切組和傳統組, 每組 100例。傳統組采用傳統開放手術治療, 微創旋切組采用微創旋切術治療。比較兩組患者皮膚切口長度、手術時間、術中出血量和并發癥發生情況。結果 微創旋切組皮膚切口長度明顯短于傳統組, 手術時間短于傳統組, 術中出血量少于傳統組, 差異均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微創旋切組總并發癥發生率(5.00%)明顯低于傳統組(24.00%),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對于乳腺單發的微小病灶, 采用微創旋切術治療具有切口小、手術時間短、術中出血量少、術后并發癥發生率低等優點, 值得臨床借鑒。

【關鍵詞】 乳腺單發病灶;微創旋切術;傳統開放手術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6.19.060

乳腺疾病是女性人群常見的一種疾病, 該病對女性身心健康有嚴重的影響, 尤其是乳腺癌[1]。乳腺疾病大多數由微小病變開始, 故患者對疾病均有恐懼心理, 要求手術切除[2]??梢?, 手術方式的選擇對患者術后恢復極其重要, 本研究對乳腺單發病灶患者分別采用微創旋切術和傳統開放手術治療, 觀察兩種術式的療效, 現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 1 一般資料 選取2013年4月~2015年2月在本院外科住院治療的乳腺病患者200例, 均為乳腺單發良性結節病灶患者。隨機分為微創旋切組和傳統組, 每組100例。傳統組年齡35~50歲, 平均年齡(45.2±5.3)歲;結節直徑0.6~2.5 cm, 平均直徑(1.6±0.3)cm。微創旋切組年齡35~53歲, 平均年齡(45.4±5.5)歲;結節直徑 0.5~2.8 cm, 平均直徑(1.7±0.8)cm。兩組患者均符合乳腺切除術指征, 且排除合并有其他器質性疾病患者。兩組年齡、結節直徑等一般資料比較, 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手術方法 傳統組采用傳統開放手術治療。微創旋切組采用微創旋切術治療, 患者術前進行彩超檢查明確病變部位、結節大小和數量, 確定手術入路后, 在穿刺點進行常規消毒, 用0.5%利多卡因+鹽酸腎上腺素進行局部麻醉后, 用尖刀片切開一個小切口(長度0.3~0.5 cm), 在超聲引導下將旋切刀頭從切口置入病灶底部, 調整旋切刀頭、刀槽, 通過超聲觀察明確穿刺針凹槽處于腫塊正后方后, 對病灶行旋切、抽吸, 旋切過程中持續用超聲觀察, 當超聲提示無病灶組織殘留后終止旋切, 將手術腔內積血抽吸凈后拔出穿刺針, 用塔形紗布壓迫病灶和穿刺針道, 并用彈力繃帶包扎。

1. 3 觀察指標 觀察兩組皮膚切口長度、手術時間、術中出血量和并發癥發生情況。并發癥主要包括血腫、切口感染、切口開裂、皮下瘀斑、瘢痕形成、乳腺塌陷。

1. 4 統計學方法 采用 SPSS21.0統計學軟件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 x-±s)表示, 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 1 兩組手術情況比較 微創旋切組皮膚切口長度明顯短于傳統組, 手術時間短于傳統組, 術中出血量少于傳統組, 差異均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2. 2 兩組術后并發癥情況比較 微創旋切組共有5例出現并發癥, 總并發癥發生率為5.00%, 傳統組共有24例出現并發癥, 總并發癥發生率為24.00%, 微創旋切組總并發癥發生率明顯低于傳統組,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3 討論

近10年來, 我國女性人群中乳腺疾病患病率逐年升高, 已成為威脅女性身心健康的常見病、多發病, 目前已引起廣大臨床工作者的重視。手術是乳腺疾病常用的治療手段, 但其術式選擇仍存在較大分歧[3]。本研究對 200例乳腺單發病灶患者進行隨機分組, 分別采用微創旋切術和傳統開放手術治療, 結果顯示微創旋切術治療的患者在皮膚切口長度、手術時間、術中出血量方面明顯優于傳統開放手術, 尤其是直徑<3 cm的病灶, 微創旋切術的優勢更為明顯。傳統開放手術由于切口大、出血量多, 術后會遺留切口瘢痕, 美觀性較差, 另外還容易出現切口開裂、皮下瘀斑、瘢痕形成、切口感染和乳腺塌陷等, 特別是切口感染、乳腺塌陷發生風險更高, 而微創旋切術治療極大降低了術后并發癥的發生。乳腺旋切微創裝置包括活檢探頭和真空抽吸泵兩部分, 活檢探頭由多個套管針組成, 并配以真空抽吸, 具有傳送功能, 即使不退出外頭針也能用內套針將切除的組織傳送至體外, 故能反復多次切除, 一次穿刺即可切除多個病灶組織, 尤其是對微小病灶能將其充分切除[4];另外切除過程均通過超聲實時監控完成, 故可確保病灶能充分切除, 且可減少皮膚和正常乳腺組織的損傷[5]。

綜上所述, 對于乳腺單發的微小病灶, 采用微創旋切術治療具有切口小、手術時間短、術中出血量少、術后并發癥發生率低等優點, 值得臨床借鑒。

參考文獻

[1] 張桂萍, 姚蘭輝.超聲引導微創旋切診治乳腺疾病的價值.上海醫學影像, 2008, 17(4):33-34.

[2] 張董曉.乳腺纖維腺瘤的國內治療現狀.中華乳腺病雜志(電子版), 2007, 1(5):175-176.

[3] 張惠灝, 陳祥錦, 吳坤琳, 等.麥默通微創技術在不可捫及乳腺病灶診治中的應用.福建醫藥雜志, 2013, 35(1):62-63.

[4] 郝靜, 趙鵬飛.微創旋切系統在良性乳腺腫物治療中的應用價值.中國基層醫藥, 2014, 21(4):77-78.

[5] 周平, 陳道謹, 吳君輝, 等.超聲引導下麥默通負壓抽吸活檢儀在切除乳腺良性腫塊中的應用.中國超聲醫學雜志, 2004, 20(9):9-10.

[收稿日期:2016-01-31]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