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抗戰時期習仲勛與關中分區移民、難民安置

2016-08-06 22:07李彤
黨史博覽 2016年7期
關鍵詞:義倉赤水習仲勛

李彤

抗戰時期,關中分區(1937年10月以前稱為關中特區)作為陜甘寧邊區的南大門,收容了12000多名移民、難民。在日本侵略者和國民黨頑固派的封鎖下,關中分區在習仲勛的領導下,克服困難,制定了針對移民、難民的安置政策,并與大生產運動相結合,移民、難民、當地群眾在共產黨和分區政府的組織和幫助下,生產生活情況得到了很大的改善,安置工作取得了巨大的成績。習仲勛因“近年來領導國民經濟建設及公營經濟事業成績昭著而又刻苦奉公、在群眾中有信仰之干部”,被評為勞動英雄。毛澤東親筆為習仲勛題詞:“黨的利益在第一位”。

關中特區的難民、移民情況統計

抗戰時期,中國遭受了天災人禍,既有戰爭屠戮,又有自然災害的侵襲,人民遭受了巨大的損失。河南、山東、安徽、四川、陜西等省的貧苦農民,由于不堪忍受日軍的蹂躪或國民黨當局的政治壓迫和經濟剝削,大批逃往陜甘寧邊區避難。陜甘寧邊區第一屆參議會的報告指出,抗日戰爭以來,廣大地區淪陷,廣大同胞慘遭蹂躪,背井離鄉逃難,無家可歸,對他們進行救濟和安置,不使他們挨餓死亡或流為盜匪,是后方政權的一項重要工作。邊區鄰近戰區,從山西、綏遠,以及冀、豫各省流入邊區之難民,前后為數在3萬以上。關中分區作為陜甘寧邊區的南大門,安置移民、難民占整個陜甘寧邊區的1/3以上。

關中特區是中共中央初到陜北時決定設立的一個行政區,下轄淳耀、赤水、永紅、新正(今甘肅正寧縣)、新寧五縣。這里人口較為稠密,經濟條件、文化教育條件和群眾生活條件較好。因為地處西北蘇區的最南端,連接以“八百里秦川”著稱的大關中,離陜西省省會西安僅50余公里,所以關中特區當時被稱譽為陜甘寧邊區的南大門。很多難民經由關中特區進入了陜甘寧邊區,僅1943年就安置移民、難民4000余戶,1.2萬余人。關中分區動員2000個勞動力,幫助新來的移民、難民開春荒,避免耽誤開荒季節。當時屬于關中分區管轄的新正縣是邊區安置移民的重點縣之一,從1941年到1943年5月,全縣共安置移民1264戶,4357人,約占當時新正縣人口總數的21.4%。其中,馬欄區安置移民最多。1940年以前,馬欄區僅有334戶,到1944年增加到1250戶,人口比原來增加了近3倍。這些受災受難的同胞逃到了邊區后,就有吃有住,有了土地和工具,過著真正民主、自由的生活。這種沒有預料到的大改變,就自然地使他們驚奇、感激。

1940年3月,蔣介石命令封鎖邊區。5月,在陜甘寧邊區構筑南北兩面5道封鎖線。南面封鎖線東起黃河邊的宜川,經洛川、黃陵、宜君、銅川、耀縣、淳化、栒邑(今旬邑)、邠縣(今彬縣),西接甘肅寧縣、西峰入寧夏固原至同心。本境封鎖線,從土橋北溝起向南入淳化官莊,向西入邠縣龍高,向北至職田文家川,接連甘肅正寧,總長70多公里,碉堡190余座。碉堡形狀有四角形、五角形,種類分母堡、子堡。母堡駐排,周圍三四個子堡,子堡駐班。堡距一至二里,選制高點和要道修筑。堡與堡以交通溝相連,溝深、寬各3米多。堡周圍有內外壕,深、寬各3米多。壕上架設吊橋通行,夜晚收起,斷絕來往。這樣的封鎖線,從政治、軍事、經濟、文化各方面,對邊區全面嚴密封鎖。遇物資過往,加以沒收并嚴懲物主。至1947年,封鎖線才被摧毀。

面對國民黨頑固派的封鎖,安置家庭4000余戶、人口12000余人,這是一個巨大的挑戰。住所至少需要4000處,糧食也要3000多石,還要有4000件以上的農具和幾萬畝農地,才能使他們安居樂業。這個巨大的生產生活需求,關中的黨政和人民是怎樣解決的呢?

多措并舉,切實做好安置工作

健全分區黨政組織,并制定相應政策

鑒于關中地區的地理位置,中央在設立關中特區的同時,決定成立中共關中特委。據《中國共產黨陜西省組織史料》記載:“1936年1月,中央派賈拓夫等人到達關中,在原中共陜甘邊南區區委的基礎上正式成立了中共關中特委,賈拓夫任書記。關中特委機關駐新正縣三嘉原的南邑村,下轄淳耀、赤水、永紅和甘肅省境內的新正、新寧等五個縣委?!?936年9月,中共中央派習仲勛到關中特區工作,任特委書記。關中特委原書記賈拓夫、蘇維埃政府主席秦善秀、關中特區司令部司令員江華和唐洪澄、張邦英等黨政軍主要負責人已先期在這里開展工作。習仲勛等一批干部的到來,進一步加強了這一地區的領導力量。

為了妥善安排這些移民、難民的生產生活,邊區政府頒布的《優待移民條例》規定:“凡邊區以外,因原地生活困難天災影響無法自食,淪陷區人民不堪忍受敵人壓迫進入邊區及邊區以內地少人多者愿移入墾區者,均稱移民或難民。移民和難民開墾公荒,三年免繳公糧;開墾私荒,三年免繳地租,義務勞動在最初幾年全免或酌減?!辈⒁幎?,移民、難民不分階級、民族、職業,一律享受現定之優待。在習仲勛的主持下,關中分區制定了移民、難民暫行辦法,成立了縣區移民、難民管理委員會,劃定移民區,千方百計地安置移民、難民,組織移民、難民開荒種地,發展生產,吸引了大批移民、難民來邊區謀生。

提供各種生產生活資料,解除移民、難民生活的后顧之憂

關中各級政府優待移民、難民非常周到。1943年5月30日,淳耀縣委宣傳部部長師源在《解放日報》上發表文章說:本縣春耕期間,關于調劑糧食工作,頗具成效,按今春全縣安置移民700余戶(仍繼續安置中),多系河南難民,他們最感困難的是缺乏食糧,而部分老戶去年歉收,亦需要調劑,故政府對于此項工作,甚為重視。自上月中旬至本月初以來,計政府已撥借救濟糧620石,由政府動員有糧群眾調劑了248.8石,總共868.8石。其中調劑給移民者占9/10。由于食糧問題得到解決,更保證了本縣開荒任務的順利完成。

1943年4月18日,《解放日報》刊發的《兩千戶難民移到關中》一文中提到,新到的移民、難民,各級政府除臨時招待膳食,解決移民、難民的住宿問題外,還先后撥出救濟糧1500石,農貸180余萬元邊幣(赤水42萬元,淳耀37萬元,新寧36萬元,新正32萬元,東區30萬元),幫助移民、難民解決農具、種子、口糧等問題。赤水縣政府幫助難民打了300把镢頭,并給河南難民婦女貸5萬元制作紡車。赤水合作社向移民、難民貸放棉花500斤,并代募糧60余石,借糧350石。新寧各級政府,凡移民、難民初到,一律請吃一頓飯,并發動老戶分別招待食宿。對移民、難民住所問題,分區發動老戶代為其修舊窯、打新窯或騰讓窯洞、房子。對移民、難民的口糧問題,一是政府無息借貸;二是老戶低利借給;三是發動移民、難民開荒,多開多借;四是勸募救濟。移民、難民開公荒地,誰開的歸誰,并發給土地證,三年免繳公糧;開私荒地,移民有權使用土地,并發給土地使用證。同時,分區還發給移民、難民農貸,解決農具、種子等困難。

糧食:勸募了救濟糧食500多石;人民又以低利借出了900多石,倉庫借出了1400多石??傆?000石,夠移民吃到夏收。

住所:把以前遺留的破窯洞加以修理,又新修了很多窯洞、草棚,僅新寧一、四區就修了174孔窯洞,赤水新打窯洞60孔,淳耀搭了60多間草棚。這些窯洞、草棚的修理,全由老戶負責。政府對這些老戶,免去一部分義務負擔(如運糧、送草、送柴等),赤水還采取了還工辦法。既照顧到新戶又照顧到了老戶,特別是有些移民和老戶有親屬關系,老戶就自動讓出一部分住所,還有一部分是由政府向老戶勸讓的。經過這些方法得到的住所,至少在4000處,保證了每戶至少有一處住室。

土地:由于新老戶雜居,熟地或系老戶讓出伙種或由老戶租給,僅東區一、三區就讓出熟地1404畝,新正二區讓出243畝。在經過土地革命的地區荒地都是公地,任憑移民開墾,誰開的地權歸誰,并發給土地所有權證。在未經土地革命的地區,以文約確定地權,凡屬私地移民有權使用土地,并發給土地使用證。

镢頭:350萬元的農貸,除50萬元的青苗貸款外,65%放給移民去買镢頭。在淳耀還想了一個很好的調劑辦法,就是移民把農貸借給老戶馱鹽,老戶把镢頭借給移民開荒,解決了雙方的困難。

磨子:因為關中多是吃面和苞谷,非磨子不行。于是就用農貸買了一部,老戶借了一部,還在修理舊窯時挖出了一部,解決了這件生活中的大事。

互助組織便利人民互助

勞動互助組織是大生產運動中成立的,各種勞動互助組織積極幫助移民、難民開荒種地,建家立業,克服生活上遇到的暫時困難。同宜耀縣四區的勞動互助組織幫助移民、難民種地1335畝。在赤水縣,由于勞動互助組織的幫助,移民、難民多開荒1000畝?!坝性S多唐將班子規定了幫助移民、難民的辦法,不準嫌難民的飯壞,有的班子給難民開荒時不吃飯(新正別嶺村的班子)。有的變工隊幫助難民種地不要難民還工,也不吃飯(赤水陳建伯的變工隊,11個人和14頭牛這樣幫助了難民14天)?!?img alt="" src="https://cimg.fx361.com/images/2017/04/05/dsbl201607dsbl20160715-2-l.jpg" style="">

國民黨封鎖,邊區經濟困難,加上又有許多難民流入,致使不少區鄉群眾負擔增加,尤其是青黃不接之時,群眾吃糧更為困難。鑒于此,陽坡頭區一鄉雷莊村行政村長、共產黨員張廷益,于1942年春發動本村群眾首辦義倉。組織全村15歲以上、50歲以下的男女勞力合伙開荒,建立義倉田。

義倉田的管理辦法大體為:

各鄉、村成立義倉管理委員會。向義倉借糧須經農民大會通過,管理委員會批準;

義倉糧在每年青黃不接之際方可外借;

凡參加開義倉田者,借糧一斗,年利一升,其他人年利三升;

豐年對所借的糧本利并還,歉年還本欠利,荒年本利緩繳;

不務正業,不是生產者,不給借糧。

義倉田的收獲作為備災荒、救急濟貧和社會公益事業開支。張廷益這一行動,得到縣委和關中地委的重視支持。當年雷莊村開義倉田103畝,打糧近萬斤。二區、三區積極仿效,共開義倉田580多畝,產糧2萬多斤。1943年,辦義倉的經驗在全縣和關中地區被普遍推廣,掀起群眾性辦義倉運動。當年,全縣新開義倉田1100多畝,打糧21.8萬余斤。張廷益被評為陜甘寧邊區特等勞動模范,得獎3萬元,受到毛澤東等人的接見。

開展大生產運動,突破敵人封鎖

抗日戰爭進入相持階段后,日本侵略者對抗日根據地實行嚴厲封鎖政策。與此同時,國民黨軍實行消極抗戰、積極反共政策。1940年,國民黨政府停止了對八路軍的給養,加上封鎖,造成邊區經濟困難。陜甘寧邊區在經濟、財政上日益陷于困境。為了克服經濟、財政上的困難,1939年1月,毛澤東代表中共中央在陜甘寧邊區第一屆參議會上首先提出“發展生產,自力更生”的號召,動員邊區廣大軍民自力更生、生產自救。1942年12月,毛澤東在陜甘寧邊區高級干部會議上專門做了《抗日時期的經濟問題和財政問題》報告,提出了發展生產是邊區最中心的任務和“發展經濟、保障供給”的總方針,號召在邊區開展全民大生產運動。

關中分區當時人少面積大,人口約為12萬,是陜甘寧邊區人口最少的區,可開墾的荒地相對較多。因此,吸引、妥善安置移民、難民,組織移民、難民開荒種地顯得尤為重要。正是在大生產運動的方針政策號召下,習仲勛帶領關中軍民,發揚自力更生、艱苦奮斗的革命精神,開展了轟轟烈烈的大生產運動,以減輕農民負擔,支援長期抗戰。他們進行了一系列的經濟建設,實行“農業為主,兼顧工業,商業為輔”的原則,黨政軍民齊動員,克服了嚴重的物資困難,改善了轄區人民生活,密切了黨政軍民關系,筑牢了抗日民主政權的經濟基礎。

黨和政府的關懷,當地群眾的幫助和照顧,使那些原來一貧如洗的移民、難民在一兩年內不僅生活能夠自給,而且生產資料也有所增加,其中部分移民、難民戶達到了中農或富裕中農的生活水平。他們深深感到邊區政府好,共產黨好,積極參加大生產運動,有些人還被評為移民英雄,受到獎勵。在關中大生產運動中,1943年,關中分區僅移民就開荒3.87萬畝。赤水縣涌現出移民勞動英雄馮云鵬。馮云鵬所在的鄉有移民、難民117戶,400余人,剛來時生活十分困難。馮云鵬創辦糧食合作社,籌集糧食,借貸給移民、難民,待到他們有收獲后,逐年歸還。這種合作方式,后來在陜甘寧邊區推廣。在大生產運動中,開荒土地大量增加,未辦理土地陳報前,耕地233791.32畝;1942年辦理陳報后,耕地381416.11畝。土地增加近15萬畝。

安置工作取得巨大成功

在工作中,特別是在開始,由于某些人思想上存在著自由主義,“想吃現成飯”的毛病,敷衍塞責、馬馬虎虎的現象還不少;但自從高干會決議在各縣傳達以后,這些人的思想和作風開始有了轉變。特別是在移民工作的中期,當移民已經加入廣泛的群眾運動的時候,關中分區的同志克服了這種錯誤的思想和作風,戰勝了它,獲得了安置移民4000人的偉大成就。關中的黨和政府領導著10多萬關中當地人民,安置了12000多名移民、難民的生產生活,解決了巨大的物資需要。關中分區的移民、難民安置工作,在習仲勛的領導下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關中人口迅速增加

據旬邑縣志記載,1923年至1935年人口徘徊于5萬,1940年至1945年人口徘徊于8萬。人口總量從1923年的50256人增到1945年的81184人。22年中,凈增30928人,增長率61.54%,年平均增長率2.2%。

移民、難民脫離貧困,變為自耕農

一無所有的移民和難民遷移至邊區后,一年即可打下生產基礎,兩年成家立業,三年以后即可成為中農以至富裕之中農——此乃普遍之現象。在政府的優待政策之下,大多數移民、難民脫離了貧困,慢慢地又由食飽衣暖,變成了自耕農。至于那些發展得快的,由窮變富,有上升為富農的。

共產黨和分區政府獲得稱贊

當年,關中分區來的4000余戶——足有12000個陌生人,在他們的口中,傳頌著這樣的一些話:“八路軍真好,愛勞動人,不愛流光蛋?!薄耙菦]有八路軍,咱們就是活不成了?!庇械娜诉€說:“八路軍比咱的親生父母還好!”“見了公家人就好像見了自家人一樣?!睙o數真誠的話語,操著各種口音在傳頌著。一個難民非常感動地說:“真是出門三步遠,另是一層天!邊區政府和人民給我們的好處,我們是一輩子不會忘記的?!?/p>

習仲勛在關中分區開展轟轟烈烈的大生產運動,安置移民、難民,陜甘寧邊區的南大門建設局面呈現出欣欣向榮的景象。由于習仲勛在關中分區的突出工作成績,中共中央西北局高級干部會議閉幕時對領導經濟建設成就卓著的王震、習仲勛等22人予以獎勵。關中分委書記、專員兼關中分區保安司令部政委習仲勛因“近年來領導國民經濟建設及公營經濟事業成績昭著而又刻苦奉公、在群眾中有信仰之干部”,被評為勞動英雄,受到了隆重表彰。毛澤東親筆為習仲勛題詞:“黨的利益在第一位”。

猜你喜歡
義倉赤水習仲勛
從義倉到農村信用合作社的歷史演變
名與實:“作為一種方法”的清代云南義倉
中國畫《習仲勛與兩當起義》
赤水丹霞冠華夏——赤水丹霞國家地質公園
習仲勛 政治生涯的“艱苦歲月”
赤水大瀑布
動人心魄——赤水丹霞地質奇觀
赤水情
上化樂善義倉碑
習仲勛與兩當起義述論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