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部六省省會城市流通業發展潛力比較

2016-08-09 02:33鄭州旅游職業學院鄭州450009
商業經濟研究 2016年13期

■ 周 娟(鄭州旅游職業學院 鄭州 450009)

?

中部六省省會城市流通業發展潛力比較

■ 周 娟(鄭州旅游職業學院 鄭州 450009)

內容摘要:加快現代服務業發展將成為“十三五”時期大城市或中心城市發展的重點,流通業則是其重中之重,其發展潛力在一定程度上將影響到現代服務業的發展。有鑒于此,本文以中部六省省會城市為例,構建了流通業發展潛力評價指標體系,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對中部六省省會城市流通業發展潛力進行具體分析,找出差距,分析成因,提出促進中部六省省會城市流通業發展的對策。

關鍵詞:流通業發展潛力 主成分分析中部六省 省會城市

引言

流通業作為國民經濟的基礎性、先導性產業,不僅是城市現代服務業的重要組成部分,而且還是提升城市經濟發展功能的重要途徑,因而,其發展潛力已成為衡量一個地區現代經濟發展后勁和產業高級化程度的重要標志。一直以來,國家和地方都高度重視流通業發展。近年來,國家相繼發布了一些促進流通業發展的重要文件或指導意見,這些文件和意見對于指導流通業發展、促進區域現代服務業結構完善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為流通業的發展注入了新的動力,促進了流通業發展潛力的不斷發揮。與此同時,作為各省中心城市的省會城市,大多數也將現代流通業發展重點納入了“十三五”規劃當中。因此,可以說增強現代城市流通業發展潛力將成為“十三五”城市產業發展的重點。中部地區作為國家區域崛起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流通業發展方面有優勢、有潛力,但中部地區流通業發展潛力沒有得到充分發揮也是很明顯,對此,認清其發展潛力,找準差距,分析成因是當務之急,本文從中部六省省會城市流通業發展潛力分析入手,探討中部六省省會城市流通業發展差距形成的原因,為促進中部六省城市流通業發展潛力發揮,提升流通業在現代服務業發展中的地位,促進中部地區的深入崛起,具有重要的意義。

中部六省省會城市流通業發展潛力評價指標選取及評價方法

(一)評價指標體系構建

在構建指標體系的過程中,筆者在維普網上以“流通”和“潛力”兩個關鍵詞檢索相應文獻,僅有幾篇以定性分析的文獻,因此,對于直接可供利用的流通業發展潛力分析指標體系幾乎沒有,而相關的研究大多數集中在“流通業影響因素”和“流通業競爭力”研究過程中,這些研究為本研究提供了一些借鑒。如荊林波、王雪峰(2012)從產業規模、基礎設施、產業融合、對國民經濟的綜合貢獻等方面分析了我國流通業發展的現狀,同時剖析了高層重視不夠,缺乏產業定位等問題。洪濤(2012)從現代流通方式、商品市場化程度、產業組織化與產業集中度、流通業現代化水平、物流業發展等方面就中部地區流通業發展現狀、問題與對策展開了分析。賀愛忠、杜靜、唐宇(2013)分析了流通業的綠色發展,運用德爾菲法、層次分析法確定流通業綠色發展評價指標體系,采用綜合評價法對湖南長沙零售業、物流業綠色度進行分析。楊朋玨、胡昊、朱潔(2014)建立了包含流通業增長規模、增長質量、現代化程度、城鄉一體化水平、國際影響力五個方面的上海市流通業發展能力評價指標體系,利用因子分析法測算出可以實現流通業發展能力年度縱向比較和城市間橫向比較的流通業發展能力指數,并以上海市、北京市為例說明了該指數的應用。熊曦、柳思維等(2015)從社會消費品零售額、商品零售價格指數、人均生活消費性支出、億元以上批發市場個數等方面評價流通業發展情況。王浩(2015)則主要從消費對流通的影響機理闡述了流通業發展的潛力。因此,綜合相關文獻的指標選取和觀點,遵循科學性、可比性、數據可得性等原則,并考慮流通業發展潛力分析的一些具體情況,本研究認為應該從流通業基礎發展潛力和潛在發展潛力兩個層面來構建流通業發展潛力分析指標體系,如表1所示。

(二)評價方法選擇及依據

表1 中部六省省會城市流通業發展潛力比較分析指標體系

表2 相關系數矩陣

根據中部六省省會城市流通業發展潛力比較分析指標體系,本研究對中部地區六個省會城市流通業發展潛力進行比較,主要采用主成分分析法,這是因為:一是利用主成分分析可以得到各省會城市流通業發展潛力的具體得分,比較直觀地顯示各省會城市流通業發展潛力存在的差距,因而方便比較。二是利用主成分分析法提煉一些影響省會城市流通業發展潛力的因素,從而為挖掘流通業發展潛力提供依據。三是可以分解各省會城市在流通業發展潛力方面的差距,進而有針對性地為各省會城市發展流通產業提供具體的對策。

表3 總體方差分析表

表4 各因子成分矩陣

表5 中部六省省會城市流通業發展潛力綜合評價結果

基于主成分分析的中部六省省會城市流通業發展潛力評價

(一)原始數據收集

本研究的相關數據主要來自中部六省的2014年統計年鑒,也有部分數據來自省會城市的年度公報,限于篇幅,本文運用SPSS 統計分析軟件對中部六省省會城市流通業發展潛力指標進行標準化處理,并得到相關系數矩陣,同時,消除了無量綱與數量級的不同,得到相關系數矩陣如表2所示。

從表2可以看出,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與地區生產總值、人均每年收入、人均全年消費性支出、流通業占第三產業產值的比重這幾個指標存在著極其顯著的關系,可見變量之間直接的相關性較強,證明它們存在信息上的重疊。因此,需要進行主成分的選取。

(二)主成分提取

通過SPSS軟件進行因子分析,得到總體方差分析表如表3所示。

通過表3(方差分解主成分提取分析) 可知, 提取兩個主成分, 即m=2。說明有兩個主成分對于中部地區省會城市流通業發展潛力影響較大。同時在進行因子分析的過程中,得到了各因子成分矩陣,如表4所示。

從表4可知,有些因素在第一主成分上有較高載荷,有些因素在第二主成分上有較高載荷,因此,可以將這些因素進行主成分提取,計算主成分得分。

(三)流通業發展潛力綜合得分

從兩個主成分得到的特征向量,與原始數據標準化后的數據相乘, 就可以得出流通業發展潛力的基礎實力和流通業發展潛力的支撐能力兩個主成分表達式如下:

F2=0.650ZX1-0.709ZX2+0.086ZX3+0.227ZX4+0.070ZX5+0.050 ZX6+0.062ZX7+0.034ZX8

以每個主成分所對應的特征值占所提取主成分總的特征值之和的比例作為權重計算主成分綜合模型,得到綜合模型如下:

根據兩個主成分表達式計算和主成分綜合模型計算,即可對中部地區六個省會城市流通業發展潛力進行評價與分析,結果如表5所示。

結論與對策建議

(一)結論

從流通業發展潛力綜合排名可以看出,中部六省省會城市流通業發展潛力依次為武漢、長沙、鄭州、合肥、太原、南昌,從某種程度上來說,這也是與這些城市人口、社會零售品銷售總額以及人均收入有很大的關聯性,武漢之所以綜合實力強,還與其流通企業發展和消費龐大有關,如2014年整個湖北省實現了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達到7927.8億元,一直以來長沙對商貿流通業比較重視,也較為發達,鄭州作為人口大省,流通業發展潛力也比較大。

從流通業發展潛力的基礎實力來看,與其綜合發展潛力相吻合,這說明,在一定程度上流通業的基礎發展潛力對綜合發展潛力產生強有力的支撐作用,武漢、長沙、鄭州等省會城市,作為京廣線的沿線城市,交通發達,物流發達,人流量大,在商貿流通業投入也比較大,同時,這些城市居民的消費支出也較大,在一定程度上為這些省會城市流通業發展潛力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撐。

(二)對策建議

一是要充分釋放省會城市消費潛力,促進流通業規模的增長,尤其是社會零售品總額的穩步增長。在政策上,要出臺一些鼓勵消費的措施,要促進省會城市在整個省內消費集聚功能的發揮。

二是要加大省會城市流通業的發展投入力度。在財政上要加大對流通基礎設施的投入,尤其是商圈建設、大型流通企業培育、中小流通企業扶持等方面要下大力氣,為商業發展提供良好的氛圍。

三是要加快城鎮化步伐,提升城鎮化質量,改善省會城市消費品質和商業品質,健全相應的功能配置,做好商貿流通業發展規劃,為流通業的科學可持續發展提供支撐。

參考文獻:

1.荊林波,王雪峰.我國流通業發展現狀、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中國流通經濟,2012(2)

2.洪濤.中部地區流通業發展現狀、問題與對策—兼對2010年中國零售百強分析[J].中國流通經濟,2012(1)

3.賀愛忠,杜靜,唐宇.“兩型”試驗區流通業綠色發展狀況與提升對策探討[J].北京工商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3(2)

4.楊朋玨,胡昊,朱潔.上海市流通業發展能力評價—基于因子分析法[J].華東經濟管理,2014(7)

5.熊曦,柳思維,張聞,湯春玲.新型城鎮化與商貿流通業融合發展的影響因素分析[J].商業經濟研究,2015(35)

基金項目:▲湖南省科技廳軟科學研究項目(2015ZK3039)

中圖分類號:◆F724

文獻標識碼:A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