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試論心理健康教育融入語文教學的策略

2016-08-10 16:40俞玲玲
成才之路 2016年19期
關鍵詞:語文教學心理健康道德

俞玲玲

摘 要:語文教材情理交融,可為開展心理健康教育提供有效的幫助。從研究教材尋找突破點、著重培養高尚的道德情操、創造和諧的學習環境、注重課外活動的參與、每天一記五個方面,研究心理健康教育融入語文教學的策略。

關鍵詞:小學;語文教學;心理健康;德育;道德

中圖分類號:G444;G623.2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8-3561(2016)19-0019-01

心理健康教育往往比知識教育更為重要,心理健康發展有利于學生的理想人格的形成,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語文教材情理交融,在語文教學中開展心理健康教育,不僅是學生茁壯成長的需求,也是順應時代發展的客觀需要。結合多年實踐,對心理健康教育融入語文教學的策略進行研究。

一、深入研究教材,尋找突破點

語文教材是教學大綱的具體化表現,也是教師組織教學的重要依據。教師要對語文教材深入研究與挖掘,找出有效地滲透心理健康教育的突破點。語文教材是對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載體,把心理健康教育融入朗讀課文、情境表演、課堂辯論之中,能夠有效地培養學生良好的心理素質。例如,通過反復朗讀《小馬過河》中小馬與老牛、松鼠、媽媽之間的對話,學生可以對比分析小馬兩次過河時不同的心理狀態,感悟到如果自身遇到困難要多思考,敢于實踐,不能過分依賴別人。這樣一來,學生自身的感受會幫他們自我反省,消除平時在生活中過分依賴父母和教師的行為,樹立自立自強的意識。再如教學《落花生》時,可以通過辯論會的形式讓學生各抒己見。學生根據自己的意愿分成落花生隊和蘋果隊,兩方在激烈的辯論當中體會己方和對方的心理。教師要針對不同課文采用不同的教學方式,以教材為中心,把心理健康教育融入實際的語文教學過程,既讓學生學會客觀全面地分析評價他人,也讓學生感悟到要注重心靈美。

二、著重培養高尚的道德情操

培養高尚的道德情操,是語文教學和心靈健康教育必不可少的重要部分。在語文教學中,教師可以展現與學生實際生活緊密相關的場景,幫助學生分析教材中的思想情感,提高學生的領悟力,培養高尚的道德情操。比如,教學《再見了,親人》這篇課文時,可以采用現代多媒體教學模式,精心制作PPT短片,并播放火車開動時遠去的畫面,同時深情地敘述:“車輪滾滾,列車遠去,載走的是人,載不走的是情。一邊是志愿軍,一邊是朝鮮人民,他們的告別聲一聲疊過一聲,千言萬語化成了一句話——”學生朗讀:“再見了,親人!再見了,親人!”這樣的教學方式,使師生好像身臨其境,在依依不舍的深情里不能自拔,繼而與代表正義、和平與善良的情感文字產生共鳴。而利用不同形式的教學方法,可以使學生更加容易體會教材中人物的心理,感悟先進人物高尚的道德情操,從而在不知不覺中受到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

三、創造和諧的學習環境

平等和諧的學習環境,直接影響學生的學習情緒與效率。融洽和諧的學習環境可以使學生放松身心,對上課不再那么抵觸,激發學生提問的積極性,提高學生學習知識的效率。抑制、禁錮學生的發散思維,不僅會嚴重打擊學生主動學習的積極性,而且對學習質量和效果有較大的影響。因此,在語文教學中,教師可以運用文字的魅力,發揮語文獨特的感染力來鼓勵學生學習,促進學生與書本產生共鳴,使其人格與情感在學習過程中得到不斷陶冶與熏陶。創造和諧的學習環境時,需要教師認真分析與把握,盡量把語文教學與心理健康教育有機結合起來,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

四、注重課外活動的參與

近年來,越來越認識到課堂教學只是學習的一部分,課外活動更能增強學生的整體素質。學生往往對課外未知的世界更感興趣,組織課外活動是語文教學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環節。這樣,不僅可以加強學生與教師之間的交流,更能打開學生的心扉,為心理健康教育奠定良好的基礎。例如,組織課外采訪,讓學生接觸其他領域的優秀人才。在采訪的過程中,學生會不自覺地受到優秀人物積極心理的引導,對學生健康心理的形成起到促進作用。除此之外,課外閱讀對心理健康教育也有一定的積極影響。語文這一學科有其自身特點,閱讀和寫作這兩個方面密不可分。因此,教師要重視課外閱讀,加強寫作訓練,提高學生的心理素質。

五、每天一記

日記是每位學生真情的流露,不論是煩惱痛苦還是開心,都可以通過筆記錄下來,從而提高學生的認識水平。鼓勵學生大膽、長久地堅持記日記,不僅可以增強學生的獨立自主意識和抗壓能力,還可以讓學生自我開導、自我教育、自我批評,形成積極向上的健康心理。在學生日常生活中,課程的壓力、考試前后的緊張焦慮、與同學之間的矛盾、與父母之間的矛盾,有時可能得不到合理宣泄,容易形成消極的心理。而日記,則成為學生重要的宣泄口,把消極的心理慢慢釋放在字里行間,有利于學生克服消極心理,逐步形成積極健康的心理素質。教師應該培養學生寫日記的良好習慣,好好利用這一重要工具,促使學生健康成長。

六、結束語

總之,學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和語文教學息息相關。作為一名語文教師,把心理健康教育自然地、有機地、合理地融入到語文課堂中,潛移默化地影響學生心理,有利于培養學生健康的情感,提高學生的心理素質,為學生綜合素質的發展打下良好的基礎。

參考文獻:

[1]鄭曉妹.如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滲透心理健康教育[J].宿州教育學院學報,2009(05).

[2]盧家楣.情感教學心理學:第二版[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3.

猜你喜歡
語文教學心理健康道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頭上的星空與心中的道德律
跟蹤導練(五)(2)
道德是否必需?——《海狼》對道德虛無主義的思考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