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析急性心肌梗死經皮冠狀動脈介入治療術中發生室顫的臨床護理體會

2016-08-11 14:53王娜
中國實用醫藥 2016年20期
關鍵詞:經皮冠狀動脈介入術急性心肌梗死護理

王娜

【摘要】 目的 探討應用經皮冠狀動脈介入術對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進行治療時發生心室顫動(室顫)的護理措施。方法 20例接收并應用經皮冠狀動脈介入術進行治療、治療過程中出現室顫患者作為研究對象, 對其護理措施進行回顧性分析, 總結護理措施。結果 20例室顫患者, 12例為左主單支血管狹窄, 8例為右冠狀動脈狹窄, 經實施搶救極護理措施后, 20例患者心率均恢復正常, 順利完成手術。結論 在應用經皮冠狀動脈介入術對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進行治療時, 護理人員應該給予患者綜合性的護理措施, 以降低室顫發生率, 提高除顫成功率, 進而使搶救成功率得到有效提高。

【關鍵詞】 急性心肌梗死;經皮冠狀動脈介入術;心室顫動;護理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6.20.152

急性心肌梗死是一種較為常見的心血管疾病, 因為心肌冠狀動脈閉塞, 導致心肌的供血被中斷, 發病時患者經常胸骨后會出現絞榨性的疼痛、產生瀕臨死亡的感覺、出現心力衰竭等, 有較高的致死率[1]。在該疾病的治療中, 經皮冠狀動脈介入術是比較常見的方法, 能夠迅速對患者的高危狀態進行緩解, 降低死亡率, 但在手術過程中, 經常會出現室顫, 直接影響搶救成功率。因此, 當患者手術過程中出現室顫時, 應該及時給予護理措施, 保證手術順利進行[2]。為了進一步探究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在經皮冠狀動脈介入術中出現室顫的護理措施, 本次研究選取2015年2月~2016年2月本院接收并應用經皮冠狀動脈介入術進行治療, 治療過程中出現室顫的20例患者作為研究對象, 回顧性分析其護理措施, 現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 1 一般資料 選取2015年2月~2016年2月本院接收并應用經皮冠狀動脈介入術進行治療、治療過程中出現室顫的20例患者作為研究對象, 男11例, 女9例, 31~81歲, 平均年齡(45.0±11.3)歲。所選患者均符合經皮冠狀動脈介入術的相關標準, 在手術過程中出現了不同程度的室顫, 研究經本院醫學倫理會、患者及其家屬知情同意并簽字確認。

1. 2 護理方法

1. 2. 1 術前護理 患者進入手術室后, 檢查手術室中的急救設備、藥物等是否齊全, 注重檢查除顫儀的狀態是否良好, 接好除顫儀電源, 調整好除顫儀狀態。另外, 對患者實施心理護理, 安撫患者的情緒, 提高患者在手術治療中的依從性。

1. 2. 2 術中護理 ①對患者心率、心律、血氧狀態等進行嚴密監測, 注重監測與記錄患者心電圖變化情況, 準確識別心電波, 當患者出現短陣室速、多發R-ON-T室性早搏反應時, 迅速作出反應, 及時告知醫生, 以便于及時搶救。②對有創動脈曲線的變化情況進行密切監測, 當壓力曲線的振幅出現明顯降低的現象時, 第一時間考慮室顫發生的可能性, 及時報告手術醫生, 以便于及時對導管的位置進行調整, 防止出現惡性心率失常。③當患者發生室顫時, 及時引導患者用力連續咳嗽, 把導管立即撤出, 對患者胸外心臟進行按壓, 并迅速應用除顫儀進行150~200 J的反復點擊除顫。

1. 2. 3 心理護理 除顫成功后, 患者經常會出現恐懼的心理, 情緒極不穩定, 此時, 護理人員應該及時給予心理護理, 安慰患者, 并把室顫的相關知識告知患者, 給患者講解室顫后治療成功的病例, 讓患者放心, 增強患者繼續手術的信心, 保證手術順利進行, 提高手術成功率。

1. 2. 4 術后護理 手術完成后, 護理人員應該協助醫生做好善后工作, 把患者送入病房后, 囑咐患者絕對臥床休息, 對患者心電、血壓、血氧飽和度等進行密切的監測了記錄, 并認真詢問患者有無胸悶、呼吸困難等癥狀。對動脈穿刺部位出血的情況與橈動脈搏動的情況進行觀察, 如果沒有出現異?,F象, 則在2 h后每隔1 h放氣2 ml。另外, 對患者的飲食進行指導, 囑咐患者食用低鹽、低脂肪、產氣少的流質食物。

1. 2. 5 并發癥護理 在應用經皮冠狀動脈介入術對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進行治療的過程中, 患者經常會出現不良反應, 為了提升臨床療效, 需要加強不良反應的護理。由于相關藥物的影響, 患者穿刺部位會大量出血、出現血腫, 護理人員在護理中應該加強穿刺部位的觀察, 發現出血、血腫后及時戶部巷壓迫止血, 并告知醫生。對患者生命體征進行嚴密觀察, 患者出現氣急、呼吸困難等現象時, 考慮是否形成血栓, 并及時進行血栓抽吸, 以保證患者生命安全。加強術后血常規的檢查, 并注重觀察患者皮膚黏膜處、消化道內是否有出現現象出現, 警惕血小板減少這一并發癥的發生。

2 結果

20例室顫患者中, 12例為左主單支血管狹窄, 8例為右冠狀動脈狹窄, 經實施搶救極護理措施后, 20例患者心率均恢復正常, 順利完成手術。

3 討論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發病危急, 病情的發展比較迅速, 且有較高的致死率, 在發病初期, 如果不對患者實施及時、有效的治療措施, 則會對患者預后造成影響, 甚至導致患者死亡。通常情況下,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入院后, 臨床上會應用經皮冠狀動脈介入術進行治療, 但在手術的過程中, 醫生需要專心于手術操作, 往往無暇顧及患者心律、心電圖等變化情況[3]。這就需要護理人員注重觀察手術過程中患者的心電圖、創動脈曲線變化情況等, 發現異常時及時報告手術醫師、當患者出現室顫時, 保持冷靜, 及時輔助醫生進行除顫, 除顫成功后, 及時與患者交流, 緩解患者的不良情緒, 消除患者的心理壓力, 保證手術順利進行。在手術完成后, 護理人員還應該進行并發癥護理、穿刺口護理、飲食護理等方面的工作, 以提升臨床治療效果。

本次研究結果顯示, 20例室顫患者中, 12例為左主單支血管狹窄, 8例為右冠狀動脈狹窄, 經實施搶救極護理措施后, 20例患者心率均恢復正常, 順利完成手術。

總之, 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行經皮冠狀動脈介入術治療的過程中, 護理人員應該給予患者綜合性的護理措施, 做好術前、術中、術后的護理工作, 以保證手術的順利性, 進而提高手術治療的效果, 保證患者的生命安全。在此過程中, 為了給患者提供更加優質的護理服務, 護理人員應該不斷提高護理技能, 具備扎實的專業知識, 尤其是在心電圖波形、心率變化等方面的知識, 當心電圖波形出現異常時, 能夠迅速辨別, 對有創動脈壓力曲線進行嚴密的監測, 準確辨別其中的異常, 以便于抓住搶救的最佳時機, 提高搶救成功率。

參考文獻

[1] 葉曉梅, 楊志紅, 胡慧卿.急性心肌梗死患者PCI術中并發心室顫動的急救護理體會.醫藥前沿, 2013, 6(27):29.

[2] 任金梅, 華先平, 詹艷. 1例急性心肌梗死并發反復室顫患者急診PCI的護理體會.當代護士旬刊, 2013(7):155-156.

[3] 徐敏, 葉鳳麗, 易芳連. 27例急性心肌梗死并發室顫的急救與護理.北方藥學, 2014, 11(9):184-185.

[收稿日期:2016-04-06]

猜你喜歡
經皮冠狀動脈介入術急性心肌梗死護理
骨科護理的安全隱患及人性化護理的探討
個體化護理在感染科中的護理應用
妊高癥護理中優質護理的應用
舒適護理在肝癌介入護理中的應用
冠狀動脈旋磨支架術安全性及有效性研究進展
CYP2C19和阿司匹林藥物基因分型指導PCI術后急性心肌梗死1例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中醫辨證治療分析
血清尿酸與老年STEMI患者PCI術后冠脈血流水平相關性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