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網絡強國戰略下的媒體融合問題研究

2016-08-11 22:00黨彥虹
出版廣角 2016年8期
關鍵詞:國家戰略媒體融合網絡安全

【摘要】推動傳統媒體和新興媒體的融合發展,是增強我國網絡空間競爭力,維護我國互聯網安全,促進國家間網絡安全交流與協作,營造良好網絡環境的重要手段,也是建設網絡強國戰略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

【關鍵詞】網絡強國;媒體融合;網絡安全;國家戰略

【作者單位】黨彥虹,南方醫科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

2014年是我國網絡強國戰略的開局之年。2014年8月18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第四次會議審議通過了《關于推動傳統媒體和新興媒體融合發展的指導意見》,意見指出,要強化互聯網思維,著力打造一批形態多樣、手段先進、具有競爭力的新型主流媒體,建成幾家擁有強大實力和傳播力、公信力、影響力的新型媒體集團。會議把推動媒體融合發展上升到了不同以往的國家戰略高度,將其作為強大的戰略思維和創新動力,服務于建設網絡強國的國家任務。

一、網絡強國戰略下推動媒體融合發展的意義

1.媒體融合是維護網絡安全的重要手段

沒有網絡安全就沒有國家安全,加強網絡安全,就要構建清朗的網絡環境。這個過程中,為推動媒體融合發展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我國網民有近七億人,網絡空間信息冗雜,輿論生態復雜多變,這就需要媒體解決最根本的網絡輿論引導問題,堅守網絡強國建設的主陣地,通過融合發展提高互聯網環境下的傳播力、服務力和輿論引導力。

首先,全球化的進程和媒介格局的改變,使網絡空間的輿論疆界日漸模糊。為了適應這個傳播的新常態,傳統主流媒體需要把重心轉移到網絡空間的輿論陣地,但傳統主流媒體受到自身局限性的制約,在競爭中處于不利地位。因此,只有基于互聯網思維,推動媒體融合發展,才能強化主流聲音、高揚正確導向,讓主流媒體掌握輿論戰場的主動權,占領信息傳播的制高點。

其次,受眾在哪里,思想宣傳工作的重心就要在哪里。建設網絡強國,維護互聯網安全,需要通過推動媒體融合發展來創新、改進網絡宣傳,弘揚主旋律,堅持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不動搖。從頂層設計開始推動,引導受眾在思維和觀念層面進行轉型。

再次,在我國從網絡大國走向網絡強國的征途中,可以通過媒體深入、全面、通俗、正確的地闡明國家網絡安全政策,更好地維護我們的網絡安全。由此可見,推動媒體融合發展是促進國家間網絡安全交流與協作,營造良好網絡環境的重要手段,是建設網絡強國戰略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

2.媒體融合是繁榮網絡文化的有效途徑

我們不僅要成為網絡強國,還要以網絡來強國,繁榮網絡文化就是其中重要的一環。

一方面,建設中國特色網絡文化是黨中央從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總體布局和網絡強國戰略出發做出的重大部署。加強網絡文化建設和管理,是發展社會主義先進文化、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需求的迫切需要;是占領思想文化陣地、促進社會穩定和諧的迫切需要;是順應人民群眾強烈愿望、樹立良好國家形象、增強國家文化軟實力的迫切需要[1]。媒體本身就屬于文化軟實力的一部分,發展健康向上的網絡文化,需要一些綜合實力強、影響力大的媒體集團發揮主力軍的作用。

另一方面,我們需要通過媒體融合發展來建立一個更加成熟的平臺和渠道,去創作、生產、傳播更多符合當代中國價值觀念、體現中華文化精神、反映國人審美追求的網絡精品文化。因此,推動媒體融合發展對實現網絡強國這個互聯網時代的中國夢顯得尤為重要。

3.媒體融合是落實網絡群眾路線的必然選擇

群眾路線是我們黨的生命線和根本工作路線,隨著互聯網的日益發展,通過網絡走群眾路線也成為建設網絡強國的重要內容。在2016年4月19日的網信工作座談會中,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群眾在哪兒,我們的領導干部就要到哪兒去。各級黨政機關和領導干部要學會通過網絡走群眾路線,經常上網看看,了解群眾所思所愿,收集好想法好建議,積極回應網民關切,解釋疑惑?!币胗眯淖吆镁W絡群眾路線,就要充分利用好媒介載體。

第一,公民可以通過網絡充分參與到管理社會公共事務的活動中,通過網絡“問事于政府”,表達自己的利益訴求,從而充分行使法律賦予自己的政治權利。第二,政府可以通過媒體“問計于人民”,官員通過網絡問政使行政事務透明化,接受群眾監督,了解輿情民意,匯聚民智,實現科學民主決策[2]。例如一些政府部門,順應媒體融合的大趨勢,利用微博、微信等平臺積極發展電子政務處理,為公眾提供了排憂解難的新途徑,也為政府創建了了解群眾、貼近群眾的新渠道。由此可見,充分重視媒介生態的變化,以媒體融合為契機,是落實網絡群眾路線的必然選擇。

二、網絡強國戰略下推動媒體融合發展面臨的挑戰

從國際形勢來看,網絡空間競爭激烈,我國在網絡空間所面臨的威脅也日益嚴重。網絡空間漏洞頻發、個人信息安全事件劇增、沖突不斷升級,使媒體融合承擔更大責任的同時,也面臨著更嚴峻的挑戰。

首先,目前網絡空間主要的媒體、互聯網巨頭都屬于美國等西方國家。他們越來越傾向于利用互聯網這個平臺實現國家戰略,從而把握國際網絡空間的主流話語權,傳播他們的意識形態。一些西方的敵對勢力,利用互聯網等先進的傳播手段制造并傳播虛假信息、反動言論,丑化我國國際形象,沖擊著我國的主流意識形態陣地,企圖通過意識形態滲透分化、西化中國。這就要求我們的媒體提高自身的國際傳播能力,既包括傳播的信息量、傳播速度與精度、信息的覆蓋面等方面的硬件能力,也包括所傳播的信息被受眾接收并接受,進而改變或扭轉其態度和行為,產生對我國有利的輿論氛圍的力量[3]。

其次,我國雖然積極發展適應互聯網時代的云計算、大數據、物聯網、智慧城市等先進技術,但在基礎的核心技術與設備方面仍然受制于人,這就給我們在網絡空間的信息安全帶來了一系列的問題。2013年6月,美國前中情局職員斯諾登向媒體揭露了美國國家安全局一項代號為“棱鏡”的秘密項目,指出他們通過微軟、谷歌等網絡巨頭的服務器,對多國實行監控。這嚴重地影響到了我國在網絡空間的主權和安全,同時使受眾對互聯網這些新興媒體平臺的安全性提出了質疑。在這樣的形勢下,媒體融合面臨巨大的壓力,一方面要提升自身的整體實力,另一方面也要使受眾對基于互聯網思維的媒體融合仍然抱有信心。

隨著新興媒體的出現和發展,我國主流媒體和民間輿論兩個輿論場被打通了,大眾不僅僅是信息的接收者,還成為信息的創造者、發布者。由于主體的不同,利益訴求的不同,在網絡強國戰略下推動媒體融合必須要解決資源如何分配的問題。從國家層面考慮,需要通過媒體融合為網絡強國建設打下堅實的基礎;從產業視角考慮,媒體融合發展還必須考慮到自身的可持續發展模式;從公眾利益方面考慮,媒體融合要給予大眾表達意見強有力的平臺和渠道,保證大眾最根本的利益。

我國正處在全面深化改革的關鍵時期,想要通過互聯網改變自己、改變世界,實現網絡強國夢,一定會遇到很多障礙。同樣,媒體也正處在融合發展與變革的重要節點。所以,在網絡強國的背景下去推動媒體融合發展,更要拓寬視野,積極地應對國內外的不同挑戰。

三、網絡強國戰略下推動媒體融合發展的路徑

1.堅持技術創新與利用

現階段,在網絡強國的戰略目標下,在媒體融合的大環境中,我們要想掌握互聯網發展主動權,保障互聯網安全、國家安全,只有在技術上領先于人,在某些領域實現“彎道超車”。為此,我們要堅定不移地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抓住基礎技術、通用技術、非對稱技術、前沿技術、顛覆性技術,把更多人力、物力、財力投向核心技術研發,集合精銳力量,做出戰略性安排。目前,主要互聯網核心技術和基礎設備,如根服務器、域名服務器等,都放在美國,處于美國政府的實際控制之下。全球互聯網基礎設施的主要供應商,無論是骨干網的路由器,還是服務器、終端的芯片和操作系統以及應用商店等,基本由思科、英特爾、谷歌、微軟等美國公司絕對主導[4]。這就要求我們在核心技術的建設上取得更大的進步與突破。

一方面,對待國外安全、先進的技術,我們要以虛心開放的心態去學習,并且通過消化吸收再創新,轉化為有利于推動媒體融合發展、建設新型主流媒體的內在動力。另一方面,對于技術,尤其是我們自主研發的核心技術,要敢于應用。不能單純從研發角度談技術,要注重技術成果的轉化,更好地為網絡強國夢服務。

2.樹立正確的網絡安全觀

觀念是行動的先導,決定了我們在網絡強國戰略下推動媒體融合發展的深度和廣度。首先,網絡安全是整體的不是割裂的,維護網絡安全需要靠政府、企業、社會組織、廣大網民共同參與,共筑網絡安全防線。要轉變我們傳統的安全觀念,更加重視互聯網企業和大眾的作用。讓網民對自己的網絡言行進行把關,同時對他人的行為進行監督。網民不僅是在網絡上發表意見的主體,也是維護網絡健康發展的重要力量。比如有些網民自愿成為論壇的“版主”,義務對論壇言論進行管理,“自治”成為許多大型論壇的主要形式。[5]新浪網、新華網等網站就專門開通了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中心、暴恐音視頻舉報專區等舉報平臺,充分發揮了網民的積極角色。同時,互聯網企業也在推動媒體融合中承擔更多的責任,扮演著更重要的角色。例如,中國移動建成的覆蓋全國的自動化、智能化拔測體系。對于拔測出的可疑不良信息,公司組織專人進行人工復核,對于復核確認的信息實現實時的自動封堵[5]。

其次,網絡安全是動態的而不是靜態的,在推動媒體融合的過程中需要樹立與之適合的動態的、綜合的防護理念,不斷健全輿情監測預警反應機制,在網絡熱點輿論進一步發酵之前做出及時的反應和控制。例如人民網就建立了自己的輿情監測室,定期發布輿論地圖和輿論報告,對輿論并非采取壓制和回避的策略,而是針對敏感問題進行解讀,積極回應社會關切。因此,對待網絡安全,媒體要持有未雨綢繆的積極態度,提高網絡安全敏感度,時刻感知安全態勢。主動弘揚社會正能量,宣傳我國正確的網絡安全觀,將網絡安全內化于心。

3.升網絡治理法治化水平

隨著媒體融合工作的深入,我們必須要完善互聯網法制建設,不斷提升互聯網治理的法治化水平。2015年6月,第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五次會議初次審議了《中華人民共和國網絡安全法(草案)》,包括保障網絡運行安全、關鍵信息基礎設施安全、信息安全等內容,我國首部專門針對網絡安全的基本法呼之欲出。同時,我國也把涉及互聯網的諸多規定納入了刑法修正案中,加強對公民個人信息的保護,明確網絡服務提供者應履行的義務,完善防范和懲治網絡犯罪的相關規定。針對目前的情況,我們可以首先針對網絡中某些問題嚴重的領域制定相應的法規政策,如《電子商務法》《未成年人網絡空間保護法》等。但要想真正建成融合共享的開放平臺,不能僅僅拘泥于一部重要法案,還要找到國家、社會、商業三方的利益平衡點。對國家而言,互聯網發展、媒體融合已經上升到了國家戰略層面。因此,在法制建設方面,需要保障我國在國際上的話語權,在競爭激烈的全球輿論場,有效地發出中國聲音,講好中國故事;對社會而言,不能一味用互聯網的法律法規來限制公民自由表達的權利,要保障公民基本的傳播信息、政治參與、利益表達的渠道暢通;對商業而言,和互聯網相關的法律法規應該鼓勵和促進互聯網企業的發展。

4.注重媒體融合相關的人才建設

基于互聯網思維的媒體融合發展,需要吸引、培養一批面向市場,綜合素質高的媒體人才,為媒體融合提供強有力的支撐。首先,我們傳統主流媒體要起帶頭作用,重點培養一批集采、編、攝、播于一體,具有互聯網思維,能適應融合大環境的跨界復合型人才。同時,強化媒體隊伍的職業道德和社會責任感,使他們堅持正確的政治立場和輿論導向,時刻規范自己的行為,傳播正確的價值觀念,本著為黨和人民負責的態度進行客觀的新聞報道,始終做好信息安全的把關人。其次,重視和發揮不同領域權威專家的作用,提升媒體的權威性、專業性與影響力。

總之,網絡強國戰略是立足于我國國情,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治網之道的科學總結。與之對應,媒體融合也是順應時代的發展,從實踐中不斷總結經驗,升華為理論的過程。因此,基于互聯網思維推動媒體融合發展有助于我們更快更好地向網絡強國的目標不斷邁進。

[1]金江軍.網絡安全和信息化黨政領導干部讀本[M].北京:中共中央黨校出版社,2015.

[2]杜平,于施洋等. 領導干部互聯網知識讀本[M]. 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4.

[3]何蘭.傳媒與國家安全研究[M]. 北京:學習出版社,2012.

[4]方興東,胡懷亮.網絡強國:中美網絡空間大博弈[M]. 北京:電子工業出版社,2014.

[5]馬駿,殷秦等. 中國的互聯網治理[M]. 北京:中國發展出版社,2011.

猜你喜歡
國家戰略媒體融合網絡安全
網絡安全
網絡安全人才培養應“實戰化”
上網時如何注意網絡安全?
文化產業發展:國家戰略新境界
上??萍紕撔轮行膽鹇耘c“一帶一路”國家戰略的協同研究
地方廣電媒體融合發展中的困境和出路
淺談電視新聞的創新
日本頒布“國家戰略”幫助“老年癡呆”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