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談電視新聞的創新

2016-10-11 20:10阮學義
新聞世界 2016年10期
關鍵詞:電視新聞媒體融合創新

阮學義

【摘要】互聯網時代,電視媒體受到巨大挑戰。電視新聞的創新除了在內容、形式、編排和手段四個方面下足功夫之外,還要做好“電視+”,要跳出有線電視網絡和電視圈,放眼全媒體。當下要抓住電視新聞創新的兩個重點,即主題報道創新和加快媒體融合。

【關鍵詞】電視新聞;創新;主題報道;媒體融合

互聯網時代,電視媒體受到巨大挑戰。電視媒體在新聞傳播方面的創新雖然從一開始就沒有停歇過,然而,當我們冷靜下想想,電視新聞除了做足內容、形式、編排和手段四個方面創新之外,還要克服一些不足之處,著力做好主題報道創新和加快媒體融合進程。本文通過對電視新聞創新的粗略梳理,談談在互聯網時代電視新聞如何創新。

一、電視新聞的創新表現

電視新聞的創新是伴隨著電視媒體的誕生而開始的。

(一)內容創新

對于電視新聞,內容上的創新早已經開始。最為顯著的例子就是上世紀90年代央視《焦點訪談》的出現。這是人們對電視新聞創新的最初印象。以輿論監督為主要內容支撐的《焦點訪談》欄目改變了人們對電視新聞的最初認知。以央視《焦點訪談》為范本的“曝光新聞”,其實是順應了當時觀眾對輿論監督的呼應。除了《焦點訪談》,央視同一時期的一些新聞欄目如《實話實說》、《面對面》、《新聞調查》等欄目也都是順應了觀眾的需求。另外,2002年1月1日江蘇臺城市頻道推出的《南京零距離》欄目從民生新聞的角度看還是影響深遠的。民生新聞以關注民生報道內容和“說”新聞的播報方式受到觀眾的歡迎,頻道收視率節節攀升。這種變化主要體現在傳播視角的改變。在內容上除了維權新聞、市井新聞、休閑新聞、案件和家庭倫理新聞之外,電視媒體選擇了解釋性新聞報道方式,著力點放在了把電視媒體作為平臺加大市民與政府的互動。有人據此認為民生新聞是城市臺和地面頻道的新生之路。直到現在,一些城市臺和地面頻道的電視新聞還以此為“主打”,作為新聞立臺的主要措施。

(二)形式創新

在電視新聞發展的黃金時期,除了內容創新之外,其在形式方面的創新也讓人耳目一新。從當時的情況來看,電視新聞傳播方式多元化的創新是建立在觀眾對信息需求多元化之上的。在民生新聞方面,當時最具代表性的形式創新就是“說新聞”。其實這種“說新聞”的欄目沒有多少花頭,從某種意義上講是“土得掉渣”。主持人的出像背景和所著服裝也是“俗”到了家,卻贏得了高收視率和創收。那么民生新聞為何受到歡迎呢?原因是它做到了以人為本,以故事為本,主持人平凡的裝束拉近了與觀眾的距離,主持人或說、或唱、或喜、或悲,其在一顰一笑之間褒貶兼備,道理很多卻很平常,故事不大但很精彩,這種“說新聞”一改聯播類新聞的播音腔調,滿足了觀眾的收視需求。

(三)編排創新

除了外在的形式變化外,在編排上,民生新聞也有創新之舉。眾多民生新聞欄目巧妙地運用了三段論的做法:第一段關注重大民生內容;第二段關注市民身邊的事包括講好故事;第三段傳播信息和資訊。除此之外,當時的電視新聞在編排創新上的另外一個最大特點就是記者的外景出像。外景出像最大的優勢就是改變了主持人室內出像的單一性,在節目的編排中加入現場出鏡的因素可以讓觀眾收看新聞時有身臨其境的感受。

(四)手段創新

手段的創新體現在技術上——主要是電視直播以及新聞策劃手段的運用和專業頻道的出現。2003年央視新聞頻道開播,24小時播出。觀眾除了收看央視《新聞聯播》之外,新聞頻道的出現,讓他們可以隨時打開電視收看新聞。以新聞頻道的出現為分野,專業化頻道在有線電視網大量出現。其中電視新聞類的頻道就有新聞頻道、民生新聞頻道、法制新聞頻道、娛樂新聞頻道、旅游頻道、紀錄片頻道等,這些專業化頻道的出現使得電視新聞的創新有了無限的空間。在頻道專業化時代,新聞成了正在發生和即將發生的歷史,新聞策劃也就在這個時候出現了。新聞策劃除了常態化的策劃之外,最重要的做法就是議題的設置。

二、電視新聞創新的不足之處

我們看到電視新聞的創新雖然一直在進行,但是其中的不足之處也顯而易見。

(一)創新,其實是在電視作為強勢媒體的前提下進行的

多年來,電視新聞“我播你聽”的狀況始終沒有得到改變。特別是電視新聞中主題報道的創新因其創新難度大而推進的力度和速度都不明顯,“聯播體”的突破進展不大。這是因為當時電視媒體一家獨大,與生俱來的“傲氣”使得很多創新的火花容易被澆滅。直到今天電視媒體由于受新媒體的沖擊,創新和渠道問題才引起人們的足夠重視?,F在看來,雖然欄目創新帶來了一輪又一輪的沖擊波,但是因為《焦點訪談》等欄目信息量小和內容上的“抓大放小”以及曝光揭露等特點在采訪和傳播上受到了極大限制。以至于后來,《焦點訪談》不得不改版,變成了今天的樣式:一檔欄目可以有兩個以上的話題,內容也不僅僅是曝光;即使是民生新聞的創新也有著與觀眾互動不足的問題。因此,電視新聞的創新主要缺少對兩個方面的改變:一是宣傳味濃;二是“接地氣”和“接天氣”之間缺少對傳播手法的創新。

(二)創新,其實是在有線電視網絡中進行的

我們知道,常規情況下,電視收視其實是一種“客廳文化”,需要有電視設備和收視環境作為保證。有線網絡內最多只有幾十個頻道。加之近些年開設的高清頻道,也不超過200個頻道,而且其中有許多的重復部分。盡管在這些眾多頻道中有相當數量的專業化、小眾化頻道和設置的回看功能,但是現在除了一些老年觀眾還習慣于這樣的收視方式之外,網絡視頻成為爭奪受眾的最大對手。據統計,眼下有超過七成的觀眾是通過網絡視頻和手機終端收看電視新聞的。因而電視新聞創新即使有手段上的先進性和內容上的可觀賞性,但是受眾的流失也是必然的。電視新聞的創新不能僅僅考慮無線傳播和有線電視網絡傳播。

(三)創新,其實是沒有跳出電視圈,放眼全媒體

傳統的電視傳媒經過半個多世紀的發展沉淀,在內容品牌方面有一定的優勢,但除此之外原有的直播不再有優勢了,因為4G技術讓直播不再遙不可及,原來電視臺的高檔直播車和豪華的演播室在某種程度上已經成為負擔。而新媒體在信息傳播渠道和互動性方面具有很大優勢;新媒體利用數字技術、網絡技術,通過互聯網、寬帶局域網、無線通信網、衛星等渠道,以及電腦、手機、數字電視等終端,向用戶提供信息和娛樂服務。這么多的渠道讓電視新聞僅有的無線覆蓋和有線電視網絡不再存有優勢。融媒體時代,許多新聞信息的傳播幾乎處在直播狀態,社交媒體的傳播速度遠超于傳統媒體。電視新聞的手段包括客觀報道、深度報道、分析性報道、調查報道等,但是這些手段沒有新的渠道介入,再好的報道也難以讓觀眾回頭。電視媒體有許多的主題宣傳任務,但是主題宣傳要在堅持導向正確的前提下,與時共進,積極創新,其中渠道創新不可或缺。

三、電視新聞創新當下亟需改變的兩個方面

在新媒體鋪天蓋地而來之時,電視新聞的創新不能止步,同時也不能讓原先的創新優勢束縛住我們繼續前行的手腳。要認清作為傳統媒體的劣勢和優勢。電視新聞要在內容、形式、編排和手段上不斷增加新舉措的同時,還要抓好主題報道的創新和做好“電視+”,主動融合新媒體。

(一)主題報道的創新

在電視新聞中,主題報道始終是電視人繞不過去的一個話題。研究電視新聞主題報道就會發現,新媒體時代,受眾獲取信息的渠道增加了,而我們的主題報道在理念和傳播手法上卻顯老套,受眾對主題報道的關注熱情在減弱。電視新聞面臨的挑戰更多來自于主題報道的收視下滑。電視主題報道創新有些難度,應在六個方面改革主題報道。一是領導活動報道要求新求變。領導活動,顧名思義,一個是領導,一個是活動。那么,新聞報道究竟關注哪個?關注點應該放在活動上。二是上級定制的選題要創新。這是主題報道遇到的常態性問題。創新主要體現在新聞化和故事化方面。三是常態化策劃要講好故事。四是制造話題要形成規模效應。在主題報道中嵌入話題,不僅考慮領導在想什么,更多地要考慮受眾在想什么。五是經濟報道要常態化。經濟報道是電視新聞的“硬通貨”,主要的突破點就是做好組合式經濟報道。六是主題報道不要忽視情感因素。主題報道“情感化”是對“剛性題材”的一種“軟化”、“柔化”,通過契合觀眾心理需求的報道手法來打動觀眾。

(二)做好“電視+”,主動融合新媒體

電視新聞的創新在內容、形式、編排和手段上要全面對接全媒體,加快推進“電視+”,用互聯網思維來化解電視新聞收視下滑的瓶頸。在人人都有麥克風、人人都是自媒體的時代,電視媒體人必須要掌握新的技能,通過平臺建設和資源整合以及改革傳播形態等尋求與新媒體融合。傳統媒體要充分利用新的渠道,要用好用活這些渠道,電視新聞的傳播可以和電腦、智能手機、平板電腦、移動電視、車載電視等新的媒體客戶端聯合起來,實現互利多贏。重點是開通車載和手機電視業務。特別是手機業務推出后,它可以確保人們隨時隨地收看電視新聞。還要開設微博、微信公眾平臺,讓受眾參與進來。

總之,在倡導全民創新的時代,電視新聞作為信息傳播的載體和平臺,應認識到自身的不足,在內容、形式、編排、手段上融入互聯網,發揮電視媒體的品牌優勢,利用主題報道做好輿論宣傳工作,惟有創新才能有出路。

猜你喜歡
電視新聞媒體融合創新
從功能語用角度解析電視新聞采訪的提問策略
壯語電視新聞制作創新探析
地方廣電媒體融合發展中的困境和出路
新形勢下地市報如何運用新媒體走好群眾路線
實施三三戰略 強化內容生產 推進媒體融合
論循證新聞的方法與意義
試論電視新聞的娛樂化現象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