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氣管切開術后患者下呼吸道感染的危險因素與環境相關性研究

2016-08-11 19:51繆素萍朱熙熙鐘文珍
中國實用醫藥 2016年20期
關鍵詞:下呼吸道感染環境

繆素萍+朱熙熙+鐘文珍

【摘要】 目的 探討氣管切開術后患者下呼吸道感染的危險因素, 并研究其與環境的相關性。

方法 60例外科手術患者, 其中30例行氣管切開術患者為研究組, 30例未進行氣管切開術患者為對照組。于術后第1、3、7天采集兩組患者pH值改變前后的咽部分泌液、床單元、空氣及護理人員手部帶菌情況, 比較兩組患者不同時期呼吸道感染發生率以及分泌物、環境中主要菌群。結果 研究組術后第1、3、7天感染率分別為20.00%、43.33%、66.67%, 顯著高于對照組的0、13.33%及33.33%(P<0.05)。兩組患者中, 床單元、空氣及護理人員手含有銅綠假單胞菌等;研究組患者咽部分泌物主要菌群檢出率均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結論 氣管切開術后患者合并呼吸道感染的危險因素與環境因素相關, 可為臨床診療護理提供參考。

【關鍵詞】 氣管切開術;下呼吸道感染;環境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6.20.064

行氣管切開術后患者合并呼吸道醫院感染的臨床發病率極高, 嚴重干擾臨床療效和康復質量。因此, 深入研究氣管切開術患者呼吸道醫院感染的主要病原菌, 尋找有效的感染控制方法, 已成為外科工作者和醫院感染管理者必須面臨的一大難題[1]。本研究通過研究氣管切開術后患者口咽細菌定植情況及其來源, 分析其與呼吸道感染等相關因素的內在聯系, 從而查明病原菌來源, 控制主要傳播途徑, 為臨床抗感染治療提供病原學依據?,F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 1 一般資料 本組研究對象為本院2014年1月~2016年1月所收治60例外科手術患者, 按照手術方法分為研究組和對照組, 每組30例。對照組中, 男17例, 女13例, 年齡20~52歲, 平均年齡(35.6±10.9)歲;研究組中, 男18例, 女12例, 年齡19~51歲, 平均年齡(36.1±11.3)歲。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標本采集方法

1. 2. 1 咽部分泌物 使用長把咽拭子環形旋轉咽部進行采集。

1. 2. 2 床單元 護理人員使用帶試管的無菌棉條按順時針方向采集床頭柜及床周細菌, 采集面積>30 cm2。

1. 2. 3 病房空氣 采用培養皿及普通營養瓊脂收集細菌, 取病房中央及四角等五個點。

1. 2. 4 護理人員手部 將被檢護理人員手部五指并攏, 采用無菌棉棒由根部向指端涂擦。

1. 3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7.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 標準差( x-±s)表示, 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 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 1 術后不同時期呼吸道感染發生情況 研究組患者中, 術后第1、3、7天感染發生分別為6例(20.00%)、13例(43.33%)、20例(66.67%), 顯著高于對照組的0例、4例(13.33%)及10例(33.33%)(P<0.05)。見表1。

2. 2 環境中帶菌情況 術后第1天:研究組病房空氣中, 肺炎克雷伯菌3例 (10.0%);床單元:表皮葡萄球菌5例(16.7%);護理人員手:金黃色葡萄球菌2例(6.7%)。對照組病房空氣中, 肺炎克雷伯菌3例(10.0%);床單元:表皮葡萄球菌1例(3.3%);護理人員手:金黃色葡萄球菌2例(6.7%)。術后第3天:研究組病房空氣:肺炎克雷伯菌1例(3.3%);銅綠假單胞菌1例(3.3%)、床單元:表皮葡萄球菌4例(13.3%)、護理人員手部:金黃色葡萄球菌0。對照組病房空氣中, 肺炎克雷伯菌1例(3.3%);銅綠假單胞菌3例(10.0%);床單元:表皮葡萄球菌2例(6.7%);護理人員手:金黃色葡萄球菌0。術后第7天:研究組病房空氣:銅綠假單胞菌2例(6.7%)、鮑曼不動桿菌1例(3.3%)床單元:金黃色葡萄球菌2例(6.7%)、肺炎克雷伯菌1例(3.3%);護理人員手部:粘質沙雷菌2例(6.7%)。對照組病房空氣中, 肺炎克雷伯菌1例(3.3%);銅綠假單胞菌3例(10.0%);床單元:表皮葡萄球菌2例(6.7%);護理人員手:粘質沙雷菌2例(6.7%)。

2. 3 不同時期口咽分泌物中主要菌群檢出情況 術后第1天:研究組患者咽部分泌物中, 銅綠假單胞菌檢出19例(63.3%)、肺炎克雷伯菌檢出15例(50.0%)及粘質沙雷菌12例

(40.0%), 顯著高于對照組的6例(20.0%)、7例(23.3%)及6例

(20.0%)(P<0.05)。術后第3天:研究組患者咽部分泌物中, 銅綠假單胞菌檢出21例(70.0%)、肺炎克雷伯菌檢出16例(53.3%)及粘質沙雷菌13例(43.3%), 顯著高于對照組的5例

(16.7%)、6例(20.0%)及6例(20.0%)(P<0.05)。術后第7天:

研究組患者咽部分泌物中, 金黃色葡萄球菌檢出12例(40.0%)、肺炎克雷伯菌檢出13例(43.3%)及粘質沙雷菌10例(33.3%), 顯著高于對照組的4例(13.3%)、3例(10.0%)及3例(10.0%)(P<0.05)。

3 討論

氣管切開術是救治危重疾患的重要手段之一, 通過氣管切開可直接、迅速解決氣管阻塞問題, 為進一步實施搶救措施提供寶貴時間[2-4]。但值得重視的是, 由于手術患者大多病情復雜、住院時間長及生活自能力差, 加之抗生素使用比例較高, 常在氣管切開后切口被各種病原菌侵入, 誘發支氣管、肺部等部位發生感染, 再加之手術患者機體抵抗力均已出現明顯下降, 如若處理不當, 極易加重病情, 增加治療困難[5, 6]。因此, 深入研究氣管切開術后下呼吸道感染相關危險因素, 并探討其與環境相關性, 對臨床診療具有重大意義。

本組研究結果顯示, 行氣管切開術患者合并呼吸道感染率更高。病房空氣、床單元、護理人員手不同時期檢測到金黃色葡萄球菌及肺炎克雷伯菌等。說明病房環境存在一定致病菌??諝?、病床單元及護理人員手部均存在主要菌群, 并且研究組口咽分泌物中不同時期主要菌群檢出率均明顯高于對照組, 可以充分說明引起氣管切開術后呼吸道感染的致病菌、口咽部分泌物與環境中存在的菌群存在一定相關性, 隨著術后時間的延長而感染率、致病菌檢出率也上升, 值得臨床重視。

參考文獻

[1] 陳麗芳, 藍惠蘭, 馮婷, 等. ICU氣管切開患者肺部感染的護理干預措施及效果. 實用醫學雜志, 2013, 29(24):4116-4117.

[2] 王先玲. 重癥老年顱腦損傷患者氣管切開術后的護理. 中國傷殘醫學, 2013, 21(12):48-49.

[3] 萬鵬, 肖鵬, 郭盛, 等. 腦卒中氣管切開術后肺部感染的防治體會. 吉林醫學, 2013, 34(32):6761-6762.

[4] 紀考云. ICU重癥患者經皮擴張氣管切開術的護理體會. 齊齊哈爾醫學院學報, 2013, 34(20):3081-3082.

[5] 張秀玲. 劉曉霞氣管切開術后病人的護理. 中國傷殘醫學, 2013, 21(11):343-344.

[6] 劉思妤. 護理干預對氣管切開術后并發癥的影響. 臨床合理用藥雜志, 2013, 6(29):95-96.

[收稿日期:2016-05-19]

猜你喜歡
下呼吸道感染環境
環境清潔工
新生兒下呼吸道革蘭陰性桿菌感染臨床分析
不同起始負荷劑量治療中重度革蘭陽性菌下呼吸道感染臨床研究
重癥監護病房患者下呼吸道感染病原菌的分布特點及耐藥性分析
漫觀環境
克拉霉素聯合頭孢哌酮舒巴坦對COPD合并下呼吸道感染患者的療效及預后分析
兒童肺炎支原體感染299例臨床分析
論環境雕塑
環境雕塑與人
公共環境與城市雕塑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