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急性顱腦損傷并應激性潰瘍出血患者的臨床護理干預分析

2016-08-11 22:27譚美珍鄭雪梅何賀存
中國實用醫藥 2016年20期
關鍵詞:護理干預

譚美珍+鄭雪梅+何賀存

【摘要】 目的 分析急性顱腦損傷并應激性潰瘍出血患者的臨床護理干預效果。方法 110例急性顱腦損傷并應激性潰瘍出血患者, 隨機分為對照組(50例)和研究組(60例)。對照組給予常規護理, 研究組給予臨床護理干預。對比兩組護理效果及生活質量情況。結果 研究組病情穩定出院98.33%, 死亡1.67%, 優于對照組的86.00%、14.00%(P<0.05)。研究組軀體功能、心理功能、物質功能、社會關系評分分別為(86.85±7.65)、(87.98±7.46)、(88.95±8.13)、(79.47±6.25)分, 高于對照組的(62.63±6.44)、(67.93±6.95)、(64.85±6.24)、(61.95±6.58)分,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有效的護理干預應用于急性顱腦損傷并應激性潰瘍出血患者, 可有效降低其死亡率, 改善預后質量, 具有臨床推廣價值。

【關鍵詞】 急性顱腦損傷;護理干預;應激性潰瘍出血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6.20.155

應激性潰瘍出血屬于急性顱腦損傷較為常見的一種并發癥, 近年來急性顱腦損傷并發應激性潰瘍出血的發病率呈逐年增長趨勢, 且其病死率隨之升高[1]。為有效降低患者臨床病死率, 提高其預后質量, 本研究針對已選定的60例急性顱腦損傷并發應激性潰瘍患者給予科學、有效的臨床護理干預, 且取得滿意效果, 現作如下報告。

1 資料與方法

1. 1 一般資料 選取本院2013年1月~2015年12月收治的110例急性顱腦損傷并應激性潰瘍出血患者, 隨機分為對照組(50例)與研究組(60例)。對照組男女比例30:20, 年齡34~84歲, 平均年齡(64.98±7.36)歲;研究組男女比例38:22, 年齡33~85歲, 平均年齡(65.64±7.12)歲。致傷原因:45例交通事故傷, 38例高空墜落傷, 27例硬物擊傷。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對照組給予常規護理, 主要包括病情觀察、日?;A護理、健康教育及藥物指導等方面;研究組在對照組基礎上給予臨床護理干預, 具體包括:①心理干預:護理人員需主動加強與患者間的心理交流, 為其開展健康知識教育講座, 并針對性給予患者相應的安慰;同時, 可邀請以往治療成功者向患者詳細講解整個治療過程[2]。②口腔干預:護理人員應于術后采用生理鹽水清洗患者口部, 且于日常護理中及時清除患者口腔內的分泌物與嘔吐物。③胃管干預:置入胃管時護理人員動作需保持輕柔, 當其進入到會厭部位時應提示患者適當抬高頭部, 經咽部后再放下頭部, 將胃管緩慢送至胃內。④飲食干預:患者入院后需盡早提供腸內營養支持, 為其補充足夠熱量;待患者出血停止2 d后予以流質飲食, 控制進食量400 ml/次, 3~4次/d, 等患者病情好轉后再予以無渣飲食。

1. 3 觀察指標及判定標準 對比兩組護理效果及生存質量情況。參照世界衛生組織制定的生存質量測定量表簡表(WHOQOL-BREF)[2]評估兩組護理后生存質量情況, 共分為軀體功能、物質功能等4個維度, 分值均介于35~90分, 生存質量與分值呈正相關。

1. 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20.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 ± 標準差( x-±s)表示, 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 1 兩組患者護理效果比較 研究組病情穩定出院98.33%, 死亡1.67%, 優于對照組的86.00%、14.00%(P<0.05)。見表1。

2. 2 兩組患者生存質量評分比較 研究組生存質量各維度評分均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2。

3 討論

應激性潰瘍出血為急性顱腦損傷后食管黏膜、十二指腸及胃的急性出血、糜爛, 通常為多發性[3]。應激性潰瘍出血通常發于嚴重創傷、重大手術、休克及慢性重癥病者, 針對病情輕者, 可予以保守治療, 但對中重度患者, 則需以實施手術治療, 且于治療中加強護理, 根據患者實際情況給予全方面護理干預, 能夠有提高治療效果, 提高患者預后質量。

本研究結果顯示, 研究組病情穩定出院59例(98.33%)顯著多于對照組的43例(86.00%), 死亡率為1.67%顯著低于對照組的14.00%(P<0.05)。提示有效的護理干預應用于急性顱腦損傷并應激性潰瘍出血患者, 可有效降低其死亡率, 進而提高臨床治療效果。此外, 研究組軀體功能(86.85±7.65)分, 心理功能(87.98±7.46)分, 物質功能(88.95±8.13)分, 社會關系(79.47±6.25)分, 均顯著高于對照組的(62.63±6.44)、(67.93±6.95)、(64.85±6.24)、(61.95±6.58)分, 提示科學有效的護理干預可有效提高患者生存質量, 這與王梅等[4]文獻結果類似。分析其原因可能與下列因素相關:①由于該病患者大多存在焦慮、恐懼等負面情緒, 且因存在惡心、嘔吐及黑便等現象, 患者常存在嚴重不良心理。護理人員通過主動加強與患者間的心理交流, 為其開展健康知識教育講座, 并針對不同文化程度患者給予相應的安慰, 使患者良好掌握負面心理的宣泄方式;同時, 邀請以往治療成功者向患者詳細講解整個治療過程, 從而提高患者戰勝疾病信心及護理治療配合度。②因該病患者術后嘴唇旁易殘留血液, 如未及時予以清理則會易滋生細菌而引發口腔感染, 護理人員于術后采用生理鹽水清洗患者口部, 且于日常護理中及時清除患者口腔內的分泌物與嘔吐物。③置入胃管時護理人員動作保持輕柔, 當其進入到會厭部位時應提示患者適當抬高頭部, 經咽部后再放下頭部, 將胃管緩慢送至胃內[5, 6]。而對經胃管患者喂食時, 先抽取胃液進行檢查, 待無血后方可予以鼻飼, 接著采用溫水沖洗鼻飼管。④患者入院后及時提供腸內營養支持, 為其補充足夠熱量, 從而最大限度的提高其機體的抵抗力。本研究受時間、環境及樣本少等因素制約, 未就兩組護理滿意度情況予以分析, 待臨床進一步研究予以補充。

綜上所述, 急性顱腦損傷并應激性潰瘍出血患者治療期間提供有效的護理干預措施, 不僅可提高臨床治療效果, 而且有效提高患者生存質量, 值得臨床推廣。

參考文獻

[1] 王冉. 34例急性顱腦損傷急診護理體會.吉林醫學, 2013, 34(2): 4391.

[2] 梁茜.急性顱腦損傷患者院前急救與護理效果分析.中國現代醫學, 2013, 51(8):109-110.

[3] 李桂月, 朱慶華.初級創傷救治原則在急性顱腦損傷患者院前急救與護理中的運用.中國基層醫藥, 2014, 21(12):1910-1911.

[4] 王梅, 張政香, 浩育盈.臨床護理路徑在急性顱腦損傷急救中的應用.吉林醫學, 2014, 35(2):390-391.

[5] 曲薇.綜合護理干預對腦血管病患者顱腦術后消化道應激性潰瘍出血的影響.護士進修雜志, 2014, 29(15):1384-1386.

[6] 李紅敏.腦梗死患者并發應激性潰瘍出血的護理體會.中國現代藥物應用, 2014, 8(20):158.

[收稿日期:2016-03-16]

猜你喜歡
護理干預
老年帕金森病非運動癥狀與日常生活自理能力的關系及護理分析
護理干預對糖尿病患者遵醫行為的影響評價
嚴重創傷患者的急診急救護理干預分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