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腹腔鏡下結直腸癌根治術圍術期綜合護理干預分析

2016-08-11 22:38樊彩芳張清李祖媚余新英
中國實用醫藥 2016年20期
關鍵詞:綜合護理干預腹腔鏡

樊彩芳+張清+李祖媚+余新英

【摘要】 目的 分析腹腔鏡下結直腸癌根治術圍術期綜合護理干預效果。方法 89例在腹腔鏡下行結直腸癌根治術的患者, 按護理方法不同分為對照組(43例)和研究組(46例)。對照組行常規護理, 研究組在對照組基礎上行綜合護理干預。對比兩組治療效果。結果 研究組患者下床活動、進食、肛門排氣、導尿管留置及胃管留置時間均優于對照組 (P<0.05)。對照組總并發癥發生率為23.3%, 高于研究組的6.5%,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P<0.05)。結論 腹腔鏡下結直腸癌根治術圍術期綜合護理干預的效果顯著, 值得臨床推廣。

【關鍵詞】 綜合護理干預;結直腸癌根治術;腹腔鏡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6.20.168

結直腸癌屬較為常見惡性腫瘤, 隨著微創技術和內鏡器械不斷發展, 腹腔鏡手術已成為臨床對結直腸癌進行治療的主要手段, 但因手術時的操作技術要求較高, 因此有效的圍術期護理顯得尤為關鍵[1]。為探討圍術期綜合護理干預對腹腔鏡下結直腸癌根治術的療效, 本院對89例在腹腔鏡下行結直腸癌根治術的患者的臨床資料進行回顧性分析, 現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 1 一般資料 選取本院2013年10月~2015年10月收治的89例結直腸癌患者, 按護理方法不同分為對照組(43)例和研究組(46)例。對照組男女比例28:15, 年齡35~69歲, 平均年齡(53.05±5.32)歲, 結腸癌28例, 直腸癌15例;研究組男女比例32:14, 年齡37~66歲, 平均年齡(56.00±3.50)歲, 結腸癌30例, 直腸癌16例。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護理方法 對照組采取常規護理, 對患者進行術前檢查、術中病情檢測以及術后日常生活指導。研究組在對照組基礎上采用綜合護理干預, 具體包括;①術前:詳細了解患者心理狀態, 并進行心理疏導;告知其疾病及手術的相關知識, 包括手術具體操作以及術中安全性;術前3 d予以甲硝唑或紅霉素口服, 術前1 d進行灌腸;對消瘦、體質弱者予以氨基酸或脂肪乳劑, 同時予以適當胰島素及葡萄糖等的補充。②術中:保持手術室舒適環境, 取舒適體位, 迅速地使靜脈通道建立, 密切監測心率、血壓等的變化。③術后:取去枕的平臥位, 且頭需偏向一側, 待血壓等恢復后行半坐臥位, 密切觀察體溫、脈搏等生命體征;觀察手術切口, 若出現感染或滲血等情況則及時處理;囑咐患者于肛門排氣之前需禁飲、禁食, 予以腸外營養或靜脈補液;于肛門排氣之后, 予以少量流食, 再過度至半流食, 指導患者少食多餐, 以清淡和易消化飲食為主, 選用維生素、蛋白質豐富食物, 禁止刺激性較強食物;適當增加體育鍛煉促進病情好轉, 鼓勵盡早下床活動;留置導尿管及胃管時, 需將各類引流管進行妥善固定, 確保管道通暢, 且密切關注引流物量、顏色及性狀等;導尿管需定時關閉, 做好消毒處理, 定時更換尿袋;待尿液恢復及患者可自主進行排尿之后, 將導尿管拔除, 于肛門排氣之后將胃管拔除。

1. 3 觀察指標 對比兩組時間指標及并發癥, 其中時間指標包括:下床活動、進食、肛門排氣、導尿管留置、胃管留置的時間。

1. 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20.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 ± 標準差( x-±s)表示, 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 1 各時間指標 研究組患者下床活動、進食、肛門排氣、導尿管留置及胃管留置時間均優于對照組, 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 2 并發癥情況 研究組并發癥發生率明顯低于對照組,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3 討論

外科手術為結直腸癌有效治療方法, 傳統開放術雖具一定根治效果, 但因該手術方式對機體損傷大, 患者不易接受。腹腔鏡術以其創傷小且愈合快等優勢逐步成為臨床首選, 但同時對手術操作及護理要求也相應提高[2]。

上述研究中, 對照組行常規護理, 研究組在對照組基礎上行綜合護理干預, 研究結果顯示, 研究組患者下床活動、進食、肛門排氣、導尿管留置及胃管留置時間均優于對照組 (P<0.05)。分析原因為患者長期經受疾病折磨, 心理產生不良情緒后影響治療, 而了解其心理狀態, 并進行心理疏導, 能有效改善其心理情緒[3]。此外, 告知患者疾病及手術知識, 不僅能增加患者對病情的認知度, 及時糾正影響病情的不利行為, 還可增加其治療信心, 提高依從性[4]?;颊咭蚣膊O易出現營養不良及食欲減退等, 造成手術的耐受性較差, 為此術前需根據患者情況予以營養支持, 以使營養狀況改善, 進而增加其對手術應激能力及耐受性[5]。術后取去枕的平臥位, 且頭需偏向一側, 可以防嘔吐物或口腔黏液誤吸;待血壓等恢復后行半坐臥位, 利于呼吸和循環, 以降低腹部切口的張力, 加快切口愈合或腹腔處積液引流等[6]。

本研究結果顯示, 研究組總并發癥發生率明顯低于對照組 (P<0.05)。表明綜合護理干預療效顯著, 不僅促進患者康復, 而且可有效降低并發癥的發生率。究其原因, 與綜合護理干預從術前、術中及術后對患者心理、并發癥及飲食等多方面進行有效干預密切相關。關于患者護理滿意度, 還有待進一步研究。

綜上所述, 綜合護理干預對圍術期腹腔鏡下結直腸癌根治術的療效顯著, 可促進疾病康復, 減少并發癥。

參考文獻

[1] 趙文卿, 盧淑華, 劉錦玲, 等. 腹腔鏡結直腸癌根治術患者圍手術期焦慮抑郁的個性化護理. 國際醫藥衛生導報, 2015, 21(3):319-321.

[2] 季燁. 腹腔鏡與傳統開腹行結直腸癌根治術比較及護理體會. 齊齊哈爾醫學院學報, 2012, 33(18):2578-2579.

[3] 梁義, 方艷霞, 李娜, 等. 預防性護理對開腹結直腸癌根治術后并發癥的作用. 國際護理學雜志, 2014(6):1319-1321.

[4] 周莉. 優質護理服務理念在結直腸癌根治術患者中的應用及效果. 中國現代醫生, 2013, 51(11):115-116.

[5] 趙淼波. 腹腔鏡結直腸癌根治術的手術室護理配合. 中國衛生標準管理, 2015(4):163-164.

[6] 彭云輝. 腹腔鏡結直腸癌根治術的手術室護理分析. 內蒙古中醫藥, 2013, 32(29):239-240.

[收稿日期:2016-03-23]

猜你喜歡
綜合護理干預腹腔鏡
腹腔鏡疝修補與傳統開放疝修補的比較
腹腔鏡在子宮肌瘤治療中的應用分析
研究患者卵巢功能在腹腔鏡下剝除卵巢囊腫術后影響
腹腔鏡下胃袖式切除術在基層醫院的運用
綜合護理干預對中青年高血壓患者服藥依從性的影響
綜合護理干預在腹腔鏡膽囊切除術中的實施效果分析
臨床綜合護理干預措施對大面積燒傷患者換藥疼痛的影響研究
精神分裂癥患者的護理觀察與分析
產后乳腺炎患者采用綜合護理干預的效果探析
宮腹腔鏡治療輸卵管性不孕術后妊娠分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