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從《中俄密約》看“以夷制夷”的破產

2016-08-15 08:15杜超海明
人間 2016年22期
關鍵詞:清政府俄國條約

杜超 海明

(黑龍江大學歷史文化旅游學院,黑龍江 哈爾濱 150080)

從《中俄密約》看“以夷制夷”的破產

杜超 海明

(黑龍江大學歷史文化旅游學院,黑龍江 哈爾濱 150080)

甲午戰爭失敗以后,清政府再也沒有能力憑借自身力量抵御外來侵略。面對各列強在華利益沖突產生的種種矛盾和競爭,清政府一批“籌辦洋務”的官員開始把“以夷制夷”作為自救的法寶。俄國農奴制改革后,加緊了對遠東地區的擴張,它巧妙的利用了清政府對于“三國干涉還遼”的“感恩”和對日本的恐懼,誘使清政府簽訂了以軍事同盟為外表的《中俄密約》。俄國利用該密約打開東北地區的門戶,實現其稱霸遠東的夙愿。中國“以夷制夷”的外交策略遭到了徹底的失敗。

清政府;以夷制夷;俄國;軍事同盟

一、“以夷制夷”外交思想的由來及其實踐

(一)“以夷制夷“的由來。

“夷”是中國古代以來,相對于華夏民族,對周邊其他少數民族的統稱,大有中原之土天朝大國的優越感?!耙砸闹埔摹笔乔逭笃诮梃b春秋時期中原各國抵御周邊少數民族侵略的一種外交策略。即利用靈活的外交手段,以各列強國在華利益的矛盾為切入點,依附、利用和聯合其中某國來對抗其他列強,從而為本國謀取外交生存權。晚清政府之所以采取這種外交策略,是因為自鴉片戰爭之后,面對西方列強的相繼入侵和介入,根據清政府多年的外交經驗,看到了西方列強國家之間存在的激烈權益爭奪和重重矛盾。

(二)“以夷制夷”的外交實踐。

隨著中國的國力日漸衰落,臨近的兩個國家俄國和日本在危機下實現國家轉型。俄國經過不徹底的農奴制改革,成為軍事封建性的帝國主義國家。但由于自19世紀80年代起,俄國向西和向南擴張的勢力收到其他帝國主義列強的打擊,它開始把視線定位于遠東地區,中國東北地區首當其沖的成為其侵略對象。明治維新之后,日本國力迅速提升,出臺了以稱霸亞洲為目標的“大陸政策”。此時,俄國的“遠東政策”和日本的“大陸政策”在中國東北地區不可避免地發生碰撞,二者之間的矛盾與競爭也日趨激烈。

1894年的甲午中日戰爭以清政府的慘敗告終,本來已經國力虛弱的中國現在更是國際地位一落千丈,更進一步淪為了列強刺刀下的魚肉。日本根據《馬關條約》對中國進行瘋狂的戰爭勒索。其中涉及到日本對遼東半島的領土需求,嚴重刺激俄國神經,俄國當即拉攏法國和德國實行“三國干涉還遼”,迫使日本將遼東半島有條件地歸還中國。

這一舉動引起了清政府的意外的感激,再加上中國當時普遍存在著一種仇日恐日的心理,俄國的介入無疑使得中國把俄國的這一舉動看作是打抱不平的“正義之舉”,并且把俄國理所當然的視為中國的朋友,“以夷制夷”也似乎由理論成為了現實。而這一錯誤的判斷正中俄國的下懷,于是俄國抓住了中國人這一心理,以中國人的朋友的假相,向中國兜售“中俄結盟”,“共同防日”的想法。

二、《中俄密約》的實質

而對于俄國而言,《中俄密約》則是俄國借以控制中國,獨霸東北的幌子。它通過這個條約,以盟友的身份,進入了中國東北地區,奪取中國筑路權,控制中國東北命脈。筑路的目的,不僅要把中國東北變為“黃色俄羅斯”,還要以鐵路為樞紐,控制整個遠東地區??梢?,所謂的《中俄密約》實際上是俄國利用中國空前的民族危機,以“結盟共同防日”為誘餌,引著清政府走向承認自己勒索東北“借地修路”合法化的一個條約。

三、《中俄密約》的簽訂經過

1896年5月,尼古拉二世將在莫斯科舉行加冕儀式。當時,俄國邀請各國代表前往參加新沙皇的即位典禮。在這件事情上,俄國人做足了文章,再次贏得了清政府李鴻章的好感,促進了密約的簽訂。

尼古拉二世親自對李鴻章進行“友誼”勸告。他表示“我國地廣人稀,斷不侵占人尺寸之地,中俄交情近加親密,東省接路實為將來調兵捷速,中國有事亦便幫助,非僅利俄。將來倭、英難保不再生事,俄可出力援助?!鄙郴室灾卸怼敖Y盟”反對其他帝國主義國家的對華侵略為門面,誘使李鴻章同意“借地修路”。李鴻章請示清政府之后,朝廷出于對“抗日大計”的考慮,同意立約。于1896年6月3日,中俄雙方代表李鴻章和羅巴諾夫親王在莫斯科秘密簽訂了針對日本的,具有軍事同盟性質的《中俄密約》,有效期15年。

四、條約對雙方的不同約束

就但從條約的形式上來看,這確實是一份中俄結盟,共同防日的同盟條約。但是在這款條約中,對兩國的約束實際是不平等的。從長遠看,如果中國真正履行條約,俄國在戰時、平時都能夠利用中國的土地、物資、港口等資源為自己所用;而中國只有在戰時俄國履行條約的情況下才能享受到某些利益。從當時來看,東北邊防大門已經對俄洞開。中國得到了僅僅是俄國援助中國的空頭支票,并沒有取得什么實質性的利益。而且從簽訂的過程和程序上看,俄國巧妙地利用了清政府“以夷制夷”和對日本的恐懼心理,先以“借地修路”為主線,再議援助,迫使清政府答應俄國有條件的援助。但李鴻章和他后面的清政府卻毫不知情,滿以為為自己的國家找到了一個強有力的后盾,李鴻章得意地說“二十年無事,總可得矣”。但是,后來的事實證明,這份“以夷制夷”的盟約并沒有把中國從嚴酷的民族危機中解救出來,在后來列強掀起瓜分中國的狂潮后,走在第一個的侵略國居然就是自己的盟國俄國。俄國不僅沒有幫中國的忙,反而變本加厲地利用條約便利對中國展開侵略活動。最大限度的攝取在華利益。

五、“以夷制夷”外交的破產

(一)列強掀起了瓜分中國的狂潮。

1897年11月,德國興師問罪“曹州教案”,搶占膠州灣。德國的行動使清政府很快想到了盟國俄國。俄國對旅順港這個天然“不凍港”垂涎已久,借“援華抗德”為幌子,1898年3月強迫清政府簽訂《旅大租地條約》,5月再簽訂《續訂旅大租借條約》。中國“將旅順口、大連灣暨附件水面租與俄國”,“租地限期,自畫此約之日起,定二十五為限”。沙俄的觸角由此從東北北部伸到東北南部,整個東北實際成為俄國的勢力范圍。

俄國的行為極大刺激了其他列強的侵華野心。1898年4月,法國租借廣州灣及其附近水面,把廣東、廣西、云南納入其統治。英國強租威海衛和香港島對岸的九龍半島界限街以北、深圳河以南及附近的島嶼(新界),以長江流域為其勢力范圍。日本也乘機迫使清政府承諾不將福建省任何地方割讓和租借給其他列強。中國大好河山已被諸列強瓜分殆盡。

(二)中華民族的覺醒。

隨著民族危機的不斷加深,朝廷有志之士開始采取自救維護自己日漸沒落的統治。這就有了后來的“戊戌變法”,清朝統治者希望通過自行改革來走向民族復興之路。而隨著國外勢力的相繼介入,中華民族和帝國主義之間的矛盾也空前激化。1900年,義和團反帝愛國運動興起,后來遭到八國聯軍和清政府的聯合絞殺,中國的首都再次被列強鐵蹄踐踏。隨著《辛丑條約》的簽訂,巨額賠款使中國處境更加雪上加霜。

(三)加速清政府的滅亡。

空前的民族危機使得本已虛弱的清政府根本無法應付,對列強的仇恨已經慢慢退化為了一種恐懼。對內,人民反清的運動不斷興起,一次次地打擊著清政府的統治根基。對外,中國主權淪失殆盡。清政府自己也看到了亡國的邊緣。為了茍延殘喘,清政府選擇了和國外列強合作,甘愿作他們的在華代言人,一次次地對主權進行退讓,接受各種苛刻的條件。

清政府已沒落為帝國主義在華統治工具,為了尋求民族復興和獨立,就必須推翻清政府這個洋人的朝廷已成為各有志之士的共識。引發了后來1911年的辛亥革命,人民終于以武裝暴力的方式推翻了清朝的統治,清政府的喪鐘也因此敲響了。

(四)俄國在遠東地區影響力增強。

俄國在中國戰敗急需資金支付戰爭賠款之際,通過道勝銀行向中國“友情”推行“四厘借款”,控制了中國的經濟命脈。維特的“借地修路”,使得中東鐵路順利建成。這不僅加強了俄國本身對遠東地區的經濟開發和戰略布控。而且打著共同防日的旗號,俄國向中國推行“鐵路與銀行”和平征服戰略,在中國獲取了巨大權益。

俄國西伯利亞大鐵路通過黑龍江、吉林兩省而直達海參崴。再配以《中俄密約》中條約規定的“無論戰時,平時,俄國可利用上述鐵路運兵、糧、軍械”。俄國可以在條約所提供的環境下,直接對東北實行掠奪和控制,把日本的勢力排除在外,為沙俄獨霸東北奠定了條件,更有利于實行他所謂的“黃色俄羅斯”的計劃。此舉更加激化了俄國與日本乃至其他帝國主義的在華矛盾,終于1904年2月,日本在英美等國的支持下對俄國占領下的旅順口發動偷襲,日俄戰爭爆發。這場發生在中國的土地上,瓜分中國權益的強盜戰爭以俄國的徹底失敗而告終。至此,清政府苦心經營幾百年的“朝貢體系”土崩瓦解,東北亞地區的國際關系形式也更為復雜了。這一切,皆因三國干涉還遼和《中俄密約》的影響。

六、結論

綜上所述,甲午戰爭后,面對衰落的國力和嚴峻的國際形式,為了在外交中求得生存,清政府需要尋求國際援助,挽救自己的統治這種想法無可厚非。但是由于清政府昧于國際大勢,對俄國的遠東政策和帝國主義侵略擴張本性認識不清,在外交中對俄“曲為維特”、一味退讓,甚至以犧牲本國政治軍事利益的方式換取俄國的同盟支持。結果非但沒能解救自己的困境,反而使中國東北門戶洞開,引狼入室,這種“以夷制夷”的外交,結果反而導致自己“被夷所制”,給中國帶來了更大的危機。

[1]章伯峰.近代史資料(總73號).[Z].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9

[2]王蕓生.六十年來中國與日本:第三卷[M].北京.三聯書店.1980

[3]張玉芬.論清政府的聯俄政策及其社會影響[J].南陽師范學院 歷史文化學院.河南南陽.473061

海明(1989--),男,滿族,黑龍江哈爾濱人,黑龍江大學碩士研究生,從事國際關系史方向研究。

K207

A

1671-864X(2016)08-0056-02

杜超(1989--),男,漢族,四川宜賓人,黑龍江大學碩士研究生,從事俄國史方向研究。

猜你喜歡
清政府俄國條約
七顆鉆石
作為國際法淵源的條約
俄宣布退出《開放天空條約》
美不續簽俄美僅存軍控條約?
新軍:清政府的掘墓人
盧漢鐵路籌款問題探析
甲午戰爭后清政府第一次政治大借款的意圖與困境
俄國白銀奇葩羅贊諾夫
《里斯本條約》有望通過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