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談互聯網金融消費者權利保護建議

2016-08-15 08:15孫羽
人間 2016年22期
關鍵詞:經營者權益金融

孫羽

(沈陽師范大學,遼寧 沈陽 110034)

淺談互聯網金融消費者權利保護建議

孫羽

(沈陽師范大學,遼寧 沈陽 110034)

互聯網金融的快速發展,使各國都加緊互聯網金融消費者權益的保護,但我國關于互聯網金融消費者權益保護的金融監管制度尚未建立,立法也有待完善。法律的缺失,在現實中引發一系列問題。

互聯網;金融消費者;監管措施

一、互聯網金融消費者權益保護法律規定現狀

在法律方面,2006年銀監會頒布的《商業銀行金融創新指引》中首次出現了金融消費者的概念直到2014年新消法出臺金融消費者被納入了保護范圍。在經營者義務一張規定提供商品和服務經營者需要提供全面而細致的信息、盡到注意和提示的義務,但并沒有規定體系的權益保護內容。新《消法》中消費者仍是“為生活所需消費”,金融消費者的地位仍然為確立,這也讓互聯網金融消費者概念無法定論。并且雖對行業協會參與到金融消費者權益保護的活動中給予鼓勵,但并未對行業協會的具體內容作出進一步的規定。

在法規方面,目前《商業銀行金融創新之音》等銀行業的法規,進行該行業中“客戶”權益的保護;《股票發行與交易管理暫行條例》等證券行業法規,進行了該行業的“投資者”權益保護;《人身保險新型產品信息披露管理辦法》等保險行業的法規,進行該行業中“投保人、被保險人、受益人”權益的保護。這些稱呼實則代表了各個金融行業中的金融消費者,金融業現在雖然是混合經營的趨勢但目前仍是分業監管。分業監管下互聯網金融消費者權益保護網存在漏洞。對于整個互聯網金融消費者維權來說,這樣僅限于某個領域的規定是不夠的,應形成針對互聯網整體金融消費者的專門糾紛解決制度。

二、我國互聯網金融消費者權益保護亟待解決的問題

1.經營者不實宣傳加重信息不對稱。

金融產品的經營者具有經濟人的屬性。為達到盈利目的,在進行互聯網金融產品銷售時,一定會趨利避害,著重宣傳產品的收益,避談風險。作為互聯網金融消費者,受產品收益誘惑以及注重互聯網產品和服務的體驗,盲目享受快捷消費服務。往往只關注金融產品收益部分信息,忽略其風險?;ヂ摼W金融消費者只知利益不明損失。其在金融領域完全依賴經營者給予告知,然而經營者又不完全告知,造成信息掌握的不對稱。例如余額寶,作為一般消費者并不清楚自己存入余額寶的資金實際去向,也不能獲知該行業是在購買基金還是存款,甚至連交易對象也不清楚。

2.互聯網金融行業混亂。

互聯網給金融產品創新提供了良好平臺,也為法律規則和金融監管留下暫時的空白與漏洞?;ヂ摼W金融加速了混野經營的步伐,現階段分業的監管模式已經不能適應發展?;ヂ摼W環境無疑給統一監管帶來很多問題。加之法律本身具有滯后性,現有法律并不足以應對產生的問題。我國互聯網金融市場上的理財產品,其開展業務需要依靠銀行的資金不同于銀行信用風險的是,金融消費者的存款可以得到全部或一定的彌補?;ヂ摼W金融監管對擔保制度、備用金、征信體系建設等方面都沒有確切而統一的規定,導致互聯網金融行業混亂、市場無序、威脅互聯網金融消費者的權益保護,所以金融監管制度上解決互聯網金融行業混亂問題勢在必行。

3.互聯網金融消費者專業知識缺乏。

與普通消費者不同,互聯網金融消費中涉及的知識更為專業難度也更大。普通消費者可以通過常識進行判斷,而金融消費者所面對的產品較為抽吸是哪個、虛擬,需要具備專業的知識。但現實中,互聯網金融消費者往往注重互聯網產品的形式,從而忽略風險,加之互聯網平臺的特殊性導致霸王條款不宜察覺,或者不進行繼續操作將無法完成賬戶注冊。因此互聯網金融消費者自身的專業知識缺失。

三、完善我國互聯網金融消費者權益保護的建議

一是從法律環境和監管制度上予以規范。首先,應加快互聯網金融立法的完善,出臺與互聯網金融發展相關的規范性文件,明確各方權利和義務。其次,出臺互聯網金融消費者權益保護辦法,就互聯網金融的交易保障、風險承擔、責任免除、信息披露、隱私權和數據保護等作出明確規定,解決互聯網金融消費者誰來保護、保護什么,如何保護等問題。再次,強化互聯網金融的全面監管的模式??捎杀O管部門牽頭,成立統一的互聯網金融保險機構,如果發生用戶資金被盜或互聯網金融企業被撤銷關閉、破產時,將由保險機構賠償用戶資金損失,使消費者權益得到全面的保護。

二是從企業自律和行業維權上予以完善明確互聯網企業維護消費者權益的第一責任,并從市場準入、業務規范、社會責任等不同角度,強化互聯網金融企業對消費者權益保護措施的有效落實。探索成立專門的互聯網金融消費者保護機構,強化互聯網金融行業的自律維權,并負責協調處理與互聯網金融相關的服務投訴、糾紛解決。

三是從外部監督和信用體系上跟進,互聯網金融消費者自身應更理性團結起來,通過互聯網金融構建的營銷平臺和服務渠道等,充當監督、維權平臺,也可以通過微博、微信等公共網絡平臺,構建方便快捷的監督維權渠道。此外,應盡快建立覆蓋全社會的征信體系,將互聯網金融的經營者的信譽度作為準公共產品想公眾開放一邊促進互聯網金融市場的健康發展和良性競爭。

構建互聯網金融領域消費者權益保護體系不是一蹴而就的,還需要長期努力建設。

[1]胡光志,周強. 論我國互聯網金融創新中的消費者權益保護[J]. 法學評論,2014,06:135-143.

[2]尹優平. 互聯網金融消費者權益保護[J]. 中國金融,2014,12:75-76.

[3]潘斯華. 互聯網金融消費者權益的法律保護[J]. 消費經濟,2014,05:73-76+79.

F830

A

1671-864X(2016)08-0097-01

孫羽(1992.04—),女,漢族,遼寧大連人,沈陽師范大學,14級在讀研究生,碩士學位,研究方向:經濟法學。

猜你喜歡
經營者權益金融
身在異國他鄉,海外華僑華人如何維護自身權益
通報:存在侵害用戶權益行為的84款App
《經營者》征稿啟事
漫話權益
何方平:我與金融相伴25年
音樂版權費誰說了算
央企金融權力榜
民營金融權力榜
經營者集中申報若干問題探析
廣場舞“健身權益”與“休息權益”保障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